芙蓉女兒诔(第七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是”。
下文“若夫”也是發語詞。
32.淹滞青磷——青色的磷火緩緩飄動。
骨中磷質遇到空氣燃燒而發的光,從前人們誤以為鬼火。
33.汝南斑斑淚血——寶玉以汝南王自比,以汝南王愛妾劉碧玉比晴雯。
《樂府詩集》有《碧玉歌》引《樂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寵愛之甚,所以歌之。
”梁元帝《采蓮賦》:“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
”汝南、碧玉與石崇、綠珠同時并用,始于唐代王維《洛陽女兒行》:“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34.梓澤默默餘衷——用石崇綠珠事。
見《五美吟·綠珠》注。
意謂如石崇悼念綠珠。
石崇有别館在河陽的金谷,一名梓澤。
作者同時人明義《題紅樓夢》詩:“馔玉炊金未幾春,王孫瘦損骨嶙峋。
青娥紅粉歸何處?慚愧當年石季倫!”也用石崇的典故。
這除了有親近的女子不能保全的思想外,尚能說明災禍來臨與政治紛争有關,诔文正有着這方面的寄托。
35.鬼蜮——蜮,傳說中水邊的一種害人蟲,能含了沙射人的影子,人被射後要害病毒。
“鬼蜮”用《詩·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指用陰謀詭計暗害人的人。
36.诐奴、悍婦——诐,奸邪而善辨,引申為弄舌。
這裡指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一夥迎上欺下、狗仗人勢的奴才管家們。
37.惓惓——同“拳拳”,情意深厚的意思。
38.垂旌——用竿挑着旌旗,作為使者征召的信号。
待诏,本漢代官職名,這裡是等待上帝的诏命,即供職的意思。
39.葉法善攝魂以撰碑——相傳唐代的術士葉法善把當時有名的文人和書法家李邕的靈魂從夢中攝去,給他的祖父葉有道撰述并書寫碑文,世稱“追魂碑”。
見《處州府志》。
40.李長吉被诏而為記——李長吉,即李賀。
唐代詩人李商隐作《李長吉小傳》說:李賀死時,他家人見绯衣人駕赤虬來召李賀,說是上帝建成了白玉樓,叫他去寫記文。
還說天上比較快樂,不像人間悲苦,要李賀不必推辭。
41.陟降——陟是上升,降是下降。
古籍裡“陟降”一詞往往隻用偏義,或謂上升或謂下降。
這裡是降臨的意思。
42.玉虬——白玉色的無角龍。
後文的“鹥”是鳳凰。
屈原《離騷》:“驷玉虬以乘繄兮”。
43.穹窿——天看上去中間高,四方下垂像蓬帳,所以稱穹窿。
44.瑤象——指美玉和象牙制成的車子。
屈原《離騷》:“為餘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45.箕尾——箕星和尾星,和下文的虛、危都是屬于二十八宿星座的名稱。
古代神話,商王的相叫傅說(悅),死後精神寄托于箕星和尾星之間,叫做“騎箕尾”,見《莊子·大宗師》。
這裡隐指芙蓉女兒的靈魂。
46.豐隆、望舒——神話中的雲神和駕馬車的神。
後文的“雲廉”即“飛廉”,風神。
《離騷》:“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又“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望舒”之“望”,在诔文中兼作動詞用。
47.紉蘅杜以為纕——把蘅、杜等香草串連起來作為身上的佩飾。
《離騷》:“紉秋蘭以為佩。
”48.斓——斑斓,各種色彩錯雜而鮮明。
49.葳蕤——花草茂盛的樣子。
50.檠蓮焰——在燈台裡點燃起蓮花似的燈焰。
檠,燈台。
51.觯(音音)斝(音假)——古代兩種酒器。
52.汗漫——古代傳說:有個叫盧敖的碰到仙人名叫若士,向他請教,若士用“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的理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見《淮南子·道應訓》。
汗漫是一個拟名,寓有混混茫茫不可知見的意思。
九垓,即九天。
53.窀穸——墓穴。
54.反其真——返回到本源,指死。
語出《莊子·大宗師》。
55.懸附——“懸疣附贅”的簡稱,指瘤和瘾肉,是身體上多餘的東西。
《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疣潰癰。
”56.嗟來——招喚靈魂到來的話。
《莊子·大宗師》:“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桑戶,人名,他的朋友招他的魂時這樣說。
57.柳眼——柳葉細長如眼,所以這樣說。
58.蓮心——古樂府中常喻男女思念之苦,用“蓮心”諧音“憐心”。
59.素女——神女名,善彈瑟。
見《史記·封禅書》。
60.宓妃——傳說她是伏羲氏的女兒,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
61.弄玉吹笙——傳說蕭史和弄玉善吹蕭,能吹作鳳鳴,後化仙飛去。
但無吹笙事,吹笙的是王子喬。
見《列仙傳》。
62.寒簧擊敔——寒簧,仙女名,偶因一笑下罰人間。
明代葉紹袁《午夢堂集續窈聞記》:“寒簧偶以書生狂言不覺心動失笑,實則既示現後即已深悔,斷不願谪人間行鄙亵事。
然上界已切責其七笑,故來;因複自悔,故來而不興合也。
”洪升《長生殿》中說她昔為月中仙,曾奉月主娘娘之命陪同太真王妃觀賞月中歌舞,後又向太真索取霓袋新譜。
敔(音語),古代的一種樂器,制成一隻伏着的老虎的形狀。
63.嵩嶽之妃——指靈妃。
《舊唐書·禮儀志》:武則天垂拱四年,“下制号嵩山為神嶽,尊嵩山神為天中王,夫人為靈妃。
”韓愈《誰氏子》詩:“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可知靈妃也是善于吹笙的。
64.骊山之姥——《漢書·律曆志》中說殷周時有骊山女子為天子,材藝出衆,所以傳聞後世,到了唐宋以後猶傳為女仙,并尊稱為“姥”或“老母”。
又,《搜神記》中說有個神妪叫成夫人,好音樂,每聽到有人奏樂歌唱便跳起舞來。
所以李賀《李憑箜篌引》中有“夢入神山教神妪”的詩句。
這裡可能是兼用兩事。
65.龜呈洛浦之靈——古代傳說:黃帝東巡黃河,過洛水,黃河中的龍背圖來獻,洛水中的烏龜背書來獻,上面都是赤文篆字。
見《水經注》。
66.獸作鹹池之舞——舜時,夔作樂,百獸都一起跳舞。
見《史記·五帝本紀》。
鹹池,是堯的樂曲名,一說是黃帝的樂曲。
67.爰格爰誠——這種句法在《詩經》等古籍中屢見,在多數情況下,“爰”隻能作聯接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的語助詞。
格
下文“若夫”也是發語詞。
32.淹滞青磷——青色的磷火緩緩飄動。
骨中磷質遇到空氣燃燒而發的光,從前人們誤以為鬼火。
33.汝南斑斑淚血——寶玉以汝南王自比,以汝南王愛妾劉碧玉比晴雯。
《樂府詩集》有《碧玉歌》引《樂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寵愛之甚,所以歌之。
”梁元帝《采蓮賦》:“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
”汝南、碧玉與石崇、綠珠同時并用,始于唐代王維《洛陽女兒行》:“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34.梓澤默默餘衷——用石崇綠珠事。
見《五美吟·綠珠》注。
意謂如石崇悼念綠珠。
石崇有别館在河陽的金谷,一名梓澤。
作者同時人明義《題紅樓夢》詩:“馔玉炊金未幾春,王孫瘦損骨嶙峋。
青娥紅粉歸何處?慚愧當年石季倫!”也用石崇的典故。
這除了有親近的女子不能保全的思想外,尚能說明災禍來臨與政治紛争有關,诔文正有着這方面的寄托。
35.鬼蜮——蜮,傳說中水邊的一種害人蟲,能含了沙射人的影子,人被射後要害病毒。
“鬼蜮”用《詩·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指用陰謀詭計暗害人的人。
36.诐奴、悍婦——诐,奸邪而善辨,引申為弄舌。
這裡指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一夥迎上欺下、狗仗人勢的奴才管家們。
37.惓惓——同“拳拳”,情意深厚的意思。
38.垂旌——用竿挑着旌旗,作為使者征召的信号。
待诏,本漢代官職名,這裡是等待上帝的诏命,即供職的意思。
39.葉法善攝魂以撰碑——相傳唐代的術士葉法善把當時有名的文人和書法家李邕的靈魂從夢中攝去,給他的祖父葉有道撰述并書寫碑文,世稱“追魂碑”。
見《處州府志》。
40.李長吉被诏而為記——李長吉,即李賀。
唐代詩人李商隐作《李長吉小傳》說:李賀死時,他家人見绯衣人駕赤虬來召李賀,說是上帝建成了白玉樓,叫他去寫記文。
還說天上比較快樂,不像人間悲苦,要李賀不必推辭。
41.陟降——陟是上升,降是下降。
古籍裡“陟降”一詞往往隻用偏義,或謂上升或謂下降。
這裡是降臨的意思。
42.玉虬——白玉色的無角龍。
後文的“鹥”是鳳凰。
屈原《離騷》:“驷玉虬以乘繄兮”。
43.穹窿——天看上去中間高,四方下垂像蓬帳,所以稱穹窿。
44.瑤象——指美玉和象牙制成的車子。
屈原《離騷》:“為餘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45.箕尾——箕星和尾星,和下文的虛、危都是屬于二十八宿星座的名稱。
古代神話,商王的相叫傅說(悅),死後精神寄托于箕星和尾星之間,叫做“騎箕尾”,見《莊子·大宗師》。
這裡隐指芙蓉女兒的靈魂。
46.豐隆、望舒——神話中的雲神和駕馬車的神。
後文的“雲廉”即“飛廉”,風神。
《離騷》:“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又“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望舒”之“望”,在诔文中兼作動詞用。
47.紉蘅杜以為纕——把蘅、杜等香草串連起來作為身上的佩飾。
《離騷》:“紉秋蘭以為佩。
”48.斓——斑斓,各種色彩錯雜而鮮明。
49.葳蕤——花草茂盛的樣子。
50.檠蓮焰——在燈台裡點燃起蓮花似的燈焰。
檠,燈台。
51.觯(音音)斝(音假)——古代兩種酒器。
52.汗漫——古代傳說:有個叫盧敖的碰到仙人名叫若士,向他請教,若士用“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的理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見《淮南子·道應訓》。
汗漫是一個拟名,寓有混混茫茫不可知見的意思。
九垓,即九天。
53.窀穸——墓穴。
54.反其真——返回到本源,指死。
語出《莊子·大宗師》。
55.懸附——“懸疣附贅”的簡稱,指瘤和瘾肉,是身體上多餘的東西。
《莊子·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疣潰癰。
”56.嗟來——招喚靈魂到來的話。
《莊子·大宗師》:“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桑戶,人名,他的朋友招他的魂時這樣說。
57.柳眼——柳葉細長如眼,所以這樣說。
58.蓮心——古樂府中常喻男女思念之苦,用“蓮心”諧音“憐心”。
59.素女——神女名,善彈瑟。
見《史記·封禅書》。
60.宓妃——傳說她是伏羲氏的女兒,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
61.弄玉吹笙——傳說蕭史和弄玉善吹蕭,能吹作鳳鳴,後化仙飛去。
但無吹笙事,吹笙的是王子喬。
見《列仙傳》。
62.寒簧擊敔——寒簧,仙女名,偶因一笑下罰人間。
明代葉紹袁《午夢堂集續窈聞記》:“寒簧偶以書生狂言不覺心動失笑,實則既示現後即已深悔,斷不願谪人間行鄙亵事。
然上界已切責其七笑,故來;因複自悔,故來而不興合也。
”洪升《長生殿》中說她昔為月中仙,曾奉月主娘娘之命陪同太真王妃觀賞月中歌舞,後又向太真索取霓袋新譜。
敔(音語),古代的一種樂器,制成一隻伏着的老虎的形狀。
63.嵩嶽之妃——指靈妃。
《舊唐書·禮儀志》:武則天垂拱四年,“下制号嵩山為神嶽,尊嵩山神為天中王,夫人為靈妃。
”韓愈《誰氏子》詩:“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可知靈妃也是善于吹笙的。
64.骊山之姥——《漢書·律曆志》中說殷周時有骊山女子為天子,材藝出衆,所以傳聞後世,到了唐宋以後猶傳為女仙,并尊稱為“姥”或“老母”。
又,《搜神記》中說有個神妪叫成夫人,好音樂,每聽到有人奏樂歌唱便跳起舞來。
所以李賀《李憑箜篌引》中有“夢入神山教神妪”的詩句。
這裡可能是兼用兩事。
65.龜呈洛浦之靈——古代傳說:黃帝東巡黃河,過洛水,黃河中的龍背圖來獻,洛水中的烏龜背書來獻,上面都是赤文篆字。
見《水經注》。
66.獸作鹹池之舞——舜時,夔作樂,百獸都一起跳舞。
見《史記·五帝本紀》。
鹹池,是堯的樂曲名,一說是黃帝的樂曲。
67.爰格爰誠——這種句法在《詩經》等古籍中屢見,在多數情況下,“爰”隻能作聯接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的語助詞。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