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燈謎(第二十二回)

關燈


    可見,續書中寫薛寶钗得了“貴子”,将來還振興家業,等等,都是癡儒說夢。

     其九(賈寶玉)(後人增)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憂亦憂,象喜亦喜。

     ——鏡子 [注釋] 1.“南面”二句——人照鏡時,人與鏡中影的方向相反,一個面向南,一個面朝北。

    寓意是寶玉婚後面對薛而心懷林。

    語用《孟子·萬章上》:“舜南面而立,堯帥諸候北面而朝之。

    ”孟轲的學生在問到傳說中堯讓帝位給舜一事時說的。

    皇帝的位子是向南的,臣子向北。

    現把出處中的“立”改為“坐”,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臣子“朝”見皇帝,皇帝是不會站着的。

     2.“象憂”二句——即鏡中之形象是憂,人也一定是憂,形象是喜,人也一定是喜。

    寓意是另一種解說:說他好象有憂愁,也确是有憂愁;說他象有喜事,也确是有喜事。

    憂是因黛玉死,喜是指與寶钗結婚。

    這八個字也出在《孟子·萬章上》。

    原意“象”是人名,是舜的異母弟。

    傳說象曾謀害舜未遂,舜對象仍很親切。

    萬章問孟轲:是不是舜不知道象要謀殺自己呢?孟子說:并非不知道,隻是“象憂亦憂,象喜亦喜”罷了。

    意思是兄弟友愛本“人情天理”,有時不能自制。

    借此宣揚“孝悌仁愛”、以“忠恕”之心待人等儒家的道德。

     [鑒賞] 這一首是後人據古鏡謎(馮夢龍《桂枝兒詠鏡》中曾引到)補的。

     單看謎語本身,也算做得巧的。

    小說題名之一是“風月寶鑒”,《紅樓夢曲·枉凝眉》中有“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的話,小說中還有賈寶玉對鏡夢見甄寶玉的情節等等,都與“鏡子”有關,所以鏡子謎用于寶玉除了注解中說的寓意外,暗示其歸向空門也很切合。

    唯其如此,續補者特地通過看燈謎的賈政贊道:“好,好!如猜鏡子,妙極!”頗有點沾沾自喜。

    但是,他沒有發覺這面鏡子中所反映出來的寶玉形象卻是頭戴儒冠的:寶玉深惡“四書”,雖賈政一再督責,時到後面第七十三回“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夾生的,若憑空提一句,斷不能背;至下本《孟子》,就有大半生的。

    ”現在居然能“憑空”從最生疏的下半本《孟子》中斷章裂句,摘取其詞,得心應手地制成謎語,豈非大大的奇迹?這隻能證明續補者自己對《論》、《孟》之類的言論是很崇拜的,因此看到這個巧引“經”語的謎,就拿來添入,而對賈寶玉這一類的叛逆者形象所顯示的不喜道德文章卻沒有去注意到。

    問題還不止于此。

    戚序本中沒有寶玉的謎,所以賈政一走,鳳姐就對寶玉說:“剛才我忘了,為什麼不當着老爺,撺掇着叫你作詩謎兒?”續補者添加了這個謎後,卻忘了把鳳姐這句話也改一下,結果是剛說他詩謎做得“妙極”,接着就說他沒有作詩謎,形成了自相矛盾的局面。

    其十(薛寶钗)(後人增)有眼無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葉落分雖别,恩愛夫妻不到冬。

    ——竹夫人[注釋]竹夫人,又稱竹幾、竹夾膝,用竹篾編成,圓柱形,中空,有洞,可以通風,夏天睡時可抱着取涼。

    宋代詩人黃庭堅以為它不配稱作夫人,就名之為青奴,後又叫它竹奴。

    1.“有眼”句——說竹器是镂空的。

    眼,即洞,借此罵寶玉。

    2.“荷花”三句——說夏天相偎依取涼,秋冬被棄置不用。

    借此說夫妻生活短暫。

    [鑒賞]這一首也是後人續補的。

    唐宋以來,詠竹夫人的詩極多,有說它“但随秋扇”的,有歎“愛憎情易遷”的,還有說“與君宿昔尚同床”、“隻恐西風動别愁”的等等,不一而足。

    這首謎雖比“更香謎”淺俗,卻隻襲用前人詩意,并沒有什麼創新,修辭上也有疵病,如“分離别”即硬湊足三字,但主要缺點還在于它完全不像是薛寶钗所作的,也就是說續作者沒有“按頭制帽”,而詩歌的性格化恰恰是《紅樓夢》詩詞不同于其它舊小說的最顯著的藝術特征之一。

    薛寶钗為人虛僞,思想庸俗,但她很講究合乎大家閨秀身份的禮,涵養工夫極深,作詩以盛唐為宗,追求含蓄渾厚,言語行動處處謹慎,要顯出自己很有教養。

    一個矜持自己能“珍重芳姿晝掩門”的薛寶钗,現在居然破“門”而出,大罵“有眼無珠腹内空”,還把它寫了貼到春燈上讓大家觀賞,這能令人置信嗎?當然,薛寶钗也會罵人,但總不會用趙姨娘的口吻,何況做詩?這個傳統禮教的衛道者,平時見了姊妹們讀書吟詩,稍涉男女,就闆起臉孔裝作正經教訓人家,怎麼現在自己竟毫無顧忌地寫出“恩愛夫妻不到冬”之類的話來呢?它與蔣玉函之流在狎妓的酒席上唱“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的腔調又何其相似!所以,續補那種“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淫濫小說容易,續補曹雪芹這部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得最好的偉大的古典名著,如果思想庸俗、見識鄙陋,就難免不使自己的文字成為續貂的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