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與批評段譽

關燈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其性格塑造之奇特,直是令人折服;但與其說是奇特,倒不如說他是個傻子,有時真會懷疑他有沒有大腦,往往在危急之時不顧性命的強出頭,隻為了要實踐他理念中之迂儒思想,完全不懂何謂「量力而為」,有時作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例如:在無量宮時的無禮以緻被打巴掌、在大理王宮"巧鬥"南海鳄神等),金庸筆下的這位人物,在我看來,似乎有諷刺一些勤讀儒家佛家思想的書呆子之嫌。段譽總是堅持其心中的仁義道德、慈悲為懷,但在天龍八部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他的學問對環境之應變能力極差(除了對南海鳄神有用),有好幾次被他人當成傻子,這在金庸所創造的男主角群中,是很難得的情況。

    在整本書裡段譽的經曆中,最大的轉捩點就是遇到了王語嫣,從此這位段兄便成了她身邊的跟屁蟲,過的生活是毫無人格可言,其作法有時更是令人覺得不齒(包括對王語嫣低聲下氣、他人的冷嘲熱諷皆充耳不聞等等),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最後仍感動了王語嫣,還是成就了金庸的完美大結局。有個值得一提的地方:在段譽見到王語嫣之前,他所雲之詩句,多以佛教及易經的經文為主,但在遇見之後,卻用的全是詩經中的句子,其背後的思考,頗耐人尋味,我猜想這是否因為佛教講究"不執着",以至於無法去诠釋段譽對王語嫣的癡戀之情?在全書中,有個癡的可與段譽相比的角色,就是遊家少莊主遊坦之,他和段譽一樣是家門顯赫,後來同樣習得絕世武功,心腸也不算壞,可憐的是他遇上的并非王語嫣,而是心狠手辣的阿紫。就執着而言,兩個人是不相上下的(段譽也說過願為王語嫣做任何事),結局卻是相距如此之遠,這或許也是金庸對自己筆下主流的一種反動吧。

    整個而言,在段譽身上可清楚看出金庸對迂腐書生的諷刺,唯一留下的優點,隻有宅心仁厚與一片癡心罷了,而後來又令段譽傻人有傻福的學到奇功(這似乎是男主角必經過程),後來更成了大理國國王,娶得美嬌妻,有個美滿大結局,符合一般讀者的期望;但就我個人而言,所給予的評價并不高,或許由另一角度來看段譽,有更多值得我們警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