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瑞安說:阿朱不可原諒
關燈
小
中
大
最令人無法原諒的是阿朱。馬夫人陷害蕭峰,是她個性的狠毒;阿紫要害蕭峰,是她想占有這個男人。隻有阿朱不可原諒。她為情而死,實在沒有必要。這種作風,既傷透了蕭峰的心,讓他負疚一輩子,事實證明,段正淳也不是“帶頭大哥”,并非蕭峰強仇,反而中了馬夫人的毒計。
蕭峰在世間再孤立、受人誤解、無地容身,但隻要有阿朱,還有一線生機,還有活下去的希望,還有愛情的滋潤,使他不緻太過孤苦傷心。阿朱這樣做,是害苦了蕭峰,即使他傷心孤獨一輩子,還要替她莫名其妙地照顧連她自己也沒接近過的妹妹阿紫,把蕭峰牽累得更加狼狽。阿朱不死,蕭峰也未必會在雁門關自盡;不是為了救活阿朱,蕭峰就不至于大殺群豪;阿朱為蕭峰做過什麼?她為情而死,終究還是欠情。她的死使段正淳依然可以風流快活,阿紫可以名正言順牽絆蕭峰,而蕭峰卻要傷心一輩子,實在毫無意義。
想出這個倒楣法子來探出“帶頭大哥”倒是她的建議,這個建議更加把蕭峰推入雪上加霜之境。阿朱出場,扮這人扮那人,但也隻是熱鬧可愛而已。
“南慕容、北喬峰”中,阿碧心甘情願,常伴瘋了的慕容複。相比之下,蕭峰更是可悲,阿朱為情而死,實際上是累死了他,在這點上,阿碧要比阿朱“善解人意”得多了。人說阿朱溫柔,但有時候溫柔也最累英雄。
情緣何苦
慕容複無情,段譽癡情,虛竹純情,遊坦之苦情,段延慶秘情,玄慈孽情,逍遙子多情,阿紫私情,段正淳到處留情,使得《天龍八部》建架于一個情欲世界裡,翻騰浮沉,苦海無邊。有人為情而身敗名裂(如玄慈與葉二娘之戀),有人為情而東山複起(如段延慶因刀白鳳獻身而萌鬥志),有人為情而萬劫不複(如遊坦之愛上阿紫,是他最大的不幸),有人因為情而苦擾不堪又自得其樂(如段正淳和他的情婦們),也有人在情場中翻翻滾滾,他自己倒不如何,而是留下一大段冤孽情債,讓人争持不休(如逍遙子“逍遙”仙逝了,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鬥争未完)。
易容術和偷聽
在金庸的筆下,阿朱神乎其技的“易容術”隻能給傻乎乎癡呆呆的段譽當作熱鬧瞧瞧,讓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鸠摩智給騙了一時半刻,但在真正的大節骨眼上,反而累事。這是金庸高明之處。我始終認為:武俠小說最忌乃是強調“易容術”無瑕可襲,因為那不但誇張了易容術本身,也過分簡化了一切問題;這幾乎等于在武俠小說中加入了機關槍、手榴彈一般礙事。
比較牽強的倒是作者為了要交代清楚無崖子和李秋水、天山童姥之間的恩恩怨怨,要李秋水在油盡燈枯之時,苦候童姥死去之後,說了一大段語言清晰、秩序分明的話,然後才告逝去,這跟倪匡指出的《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從偷聽得朱長齡對話間才洞悉絕大陰謀,同樣寫得不夠用心。其實,在小說裡制造事端、懸疑并不難,要合理而又完滿地釋疑卻難。作者喜用書中人物在一處境中無意聽得對方說話,才把疑團解開、誤會澄清。如《天龍》中蕭峰在屋外聽到馬夫人與段正淳的對話便是如此。這類寫法,雖然方式都有變化,但大意仍是如此,未免重複了一些。
選自溫瑞安著《天龍八部欣賞舉隅》,有删節
蕭峰在世間再孤立、受人誤解、無地容身,但隻要有阿朱,還有一線生機,還有活下去的希望,還有愛情的滋潤,使他不緻太過孤苦傷心。阿朱這樣做,是害苦了蕭峰,即使他傷心孤獨一輩子,還要替她莫名其妙地照顧連她自己也沒接近過的妹妹阿紫,把蕭峰牽累得更加狼狽。阿朱不死,蕭峰也未必會在雁門關自盡;不是為了救活阿朱,蕭峰就不至于大殺群豪;阿朱為蕭峰做過什麼?她為情而死,終究還是欠情。她的死使段正淳依然可以風流快活,阿紫可以名正言順牽絆蕭峰,而蕭峰卻要傷心一輩子,實在毫無意義。
想出這個倒楣法子來探出“帶頭大哥”倒是她的建議,這個建議更加把蕭峰推入雪上加霜之境。阿朱出場,扮這人扮那人,但也隻是熱鬧可愛而已。
“南慕容、北喬峰”中,阿碧心甘情願,常伴瘋了的慕容複。相比之下,蕭峰更是可悲,阿朱為情而死,實際上是累死了他,在這點上,阿碧要比阿朱“善解人意”得多了。人說阿朱溫柔,但有時候溫柔也最累英雄。
情緣何苦
慕容複無情,段譽癡情,虛竹純情,遊坦之苦情,段延慶秘情,玄慈孽情,逍遙子多情,阿紫私情,段正淳到處留情,使得《天龍八部》建架于一個情欲世界裡,翻騰浮沉,苦海無邊。有人為情而身敗名裂(如玄慈與葉二娘之戀),有人為情而東山複起(如段延慶因刀白鳳獻身而萌鬥志),有人為情而萬劫不複(如遊坦之愛上阿紫,是他最大的不幸),有人因為情而苦擾不堪又自得其樂(如段正淳和他的情婦們),也有人在情場中翻翻滾滾,他自己倒不如何,而是留下一大段冤孽情債,讓人争持不休(如逍遙子“逍遙”仙逝了,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鬥争未完)。
易容術和偷聽
在金庸的筆下,阿朱神乎其技的“易容術”隻能給傻乎乎癡呆呆的段譽當作熱鬧瞧瞧,讓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鸠摩智給騙了一時半刻,但在真正的大節骨眼上,反而累事。這是金庸高明之處。我始終認為:武俠小說最忌乃是強調“易容術”無瑕可襲,因為那不但誇張了易容術本身,也過分簡化了一切問題;這幾乎等于在武俠小說中加入了機關槍、手榴彈一般礙事。
比較牽強的倒是作者為了要交代清楚無崖子和李秋水、天山童姥之間的恩恩怨怨,要李秋水在油盡燈枯之時,苦候童姥死去之後,說了一大段語言清晰、秩序分明的話,然後才告逝去,這跟倪匡指出的《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從偷聽得朱長齡對話間才洞悉絕大陰謀,同樣寫得不夠用心。其實,在小說裡制造事端、懸疑并不難,要合理而又完滿地釋疑卻難。作者喜用書中人物在一處境中無意聽得對方說話,才把疑團解開、誤會澄清。如《天龍》中蕭峰在屋外聽到馬夫人與段正淳的對話便是如此。這類寫法,雖然方式都有變化,但大意仍是如此,未免重複了一些。
選自溫瑞安著《天龍八部欣賞舉隅》,有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