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俠----胡斐
關燈
小
中
大
胡斐是兩部小說的主人公.<雪山飛狐>寫于<射英雄傳>之前.而<飛狐外傳>則寫于<神俠侶>之後.----作者說在<雪山飛狐>中.胡斐的形象不夠突出.因而專門為之再寫一部<飛狐外傳>.----這一前一後.人物個性的審美追求.起了很大的變化.
胡斐的人格基礎.固然是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然而作家又給他加了幾條要求.即"不為美色所動.不為哀怨所動.不為面子所動".這樣一來.
胡斐的人格形象就變得比較複雜了.
作者在這部小說的修訂本的<後記>中說:"胡斐的性格在<雪山飛狐>中十分單薄.到了本書中才漸漸成形.我企圖在本書中寫一個急人之難.行俠仗義的俠士.武俠小說中真正的寫俠士的其實并不多.大多數主角的所作所為主要是武而不是俠.”
那麼.這位"真正的俠"是屬于哪一類型的呢?是我們所說的儒家之俠.還是道家之俠呢?
嚴格的說.真正的俠是"替天行道"者.他是江湖中人過着出生入死的生活.既不屬于儒家.
也不屬于道家.俠就是俠.胡斐就是胡斐.在某種意義上.一定要給胡斐套上一個或儒或道的框子.那是筆者之類的評論者的一種惡習.不過.為了真正将問題說清楚.不在一定的程度上分類.
加框卻又不行.俠雖然是獨立的."替天行道"的那個"道"卻不完全是獨立的或"天生"的.其中顯然包含了人世間的價值觀念和善惡是非的原則.它可能包含了儒家精神.也同時包含着道家精神.
胡斐的形象.可以說是儒道合一的混合體.但他的趨向卻是道家之俠.這麼說吧:作者的理想也許是以儒家精神作為他在人格氣質的基礎.然而小說中人物的精神氣質卻又更接近于自然與性情.可謂始于儒家之俠.終于道家之俠.
胡斐似乎是郭靖與楊過的混合或中介.
真正的俠----胡斐II
他努力于"有為"卻掩不住其自由與"無為"的天性氣質,他追蹤鳳天南,尋找殺父仇人,破壞福康安的"天下掌門人大會,……其實沒有一件是自己真正主動的.刻意要這樣做的.追蹤鳳天南是作者刻意安排他這樣做的;尋找殺父仇人是礙于"父仇不共戴天",不報父仇枉為人的傳統倫理觀念;破壞天下掌門人大會則完全是因為袁紫衣;先是陪袁紫衣搶各派掌門人之位,後是想到大會上去再見袁紫衣.
如果我們不看這部小說的<後記>,不去刻意把這一人物按照某種類型的框子來套,而是客觀的判斷和分析這一人物的人格形象,我們就會看到,他其實是一個典型的遊俠.浪子,也是一位率性而為的性情中人,是一位視個性獨立與人生自由為最終歸宿與目标的人物.他要去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他想去做的,愛去做的.當然,想去做的也未必做的成.救助苗人鳳,以至于認識了程靈素;報答馬春花的一言之恩以至于幾乎出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