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情語賞析(2)

關燈
十四、知道與說

    用不着說。我不能沒有她,蓉兒也不能沒有我。我們兩個心裡都知道的。

    ——《射雕英雄傳》第十一回

    郭靖大概屬于最不善言辭之輩。

    可不善言辭之人,他所說的言辭,卻往往直達事物的本質,一語破的,佛家所謂“見性明心”是也。

    原因在于,郭靖這種“不善言辭”之人,不是用言辭在說,而是用心在說。言為心之聲,言辭本是用來表達心意的,可是我們這些太善言辭的人,也許正是迷入歧途,在言辭的花園曲徑中離本心越來越遠了。

    所以,善言辭者未必能獲得愛情,甚至未必懂得愛情。有多少花言巧語、甜言蜜語,都在冷面紅顔之前敗下陣來。而郭靖,卻對黃蓉這個智商遠遠超過他的姑娘充滿着這樣的自信。師父問他與黃蓉之間是否說過“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一類的話,郭靖卻說:“用不着說。”

    “用不着說”!這是何等的境界。

    偉大的愛情,就應當是超越語言的。海德格爾說什麼“語言是世界的家屋”,被一些無知青年奉若金科玉律。看來海德格爾既不懂得語言,更不懂得世界。用語言建構的世界永遠是符号的世界裡“沉醉不知歸路”的人,是體會不到愛情的真味的。

    真正懂得愛的人,不必有什麼山盟海誓,不必念上幾千遍那句“三字經”。心靈如果不能相通,那麼每說一個“愛”字,不都是增加一分虛僞和欺騙的罪孽麼?

    郭靖知道“用不着說”,而且知道“我們兩個心裡都知道”。他怎麼會知道黃蓉的“心裡”呢?黃蓉對他說過麼?

    “知道”本來便不依賴于“說”。“說”得太多了,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十五、老頑童的愛情觀

    天下什麼事都幹得,頭上天天給人淋幾罐臭尿也不打緊,就是媳婦兒要不得。

    ——《射雕英雄傳》第十九回

    這是老頑童周伯通的“愛情觀”。

    老頑童生性豁達開朗,一生頑皮胡鬧,隻在一件事上大感頭疼,那便是因年青時曾有過一次風流情史,使他大大地吃了一回苦頭,造成了終生的心理“挫折”感。從那以後,他便将男女情事視若蛇蠍一般可怕,不但自己從此絕念,而且還勸他的結義兄弟郭靖千萬不可娶媳婦兒,要郭靖趁着尚未拜堂成親,“趕快溜之大吉。”

    老頑童周伯通的言語滑稽古怪,經常不倫不類,但卻并非是簡單無用的荒唐之言。他外表天真爛漫得像小孩子一樣,其實心中對世事人情還是明澈深知的。他對愛情的回避與否定,實際是一種忏悔和贖罪,是一種“名士”式的特殊表達方式。在他心中,并非真的泯滅了愛的感情。隻是他能夠“移情”,把悔恨的痛苦轉化成其他方面的進取,從而獲得了解脫。所以,他雖然不是真的道士,卻比全真七子更灑脫淡泊。無貪欲,無機心,使他反而練成了精妙絕倫的曠世神功——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左右互搏之術,成為王重陽之後第二個淩駕于東斜西毒南帝北丐之上的天下第一高手。然而,他又沒有心思去奪那個天下第一的稱号。

    也許,這真的是得益于他遠離女子的“愛情觀”吧。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周伯通的那場風流孽債是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愛情”的,所以他逃離了當年的“情人”後,并未受到巨大無邊的情感折磨。倘若他當真在愛情的堿水裡泡過的話,恐怕也就練不成那麼絕頂的神功了。

    有愛情,有媳婦兒,當真就不能練出登峰造極的功夫嗎?

    倘若真的是二者隻能占一頭,那麼選擇哪一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