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前傳 補記 李莫愁
關燈
小
中
大
我大宋自開國以來,最是遵從禮法,父母之命,實不可違,家父臨終遺言,要我娶沅君表妹為妻,諸位試想,要是諸位遇到這樣的事,又該當如何?”堂上除了大理本族人外,也有不少宋人,均知三綱五常的道理。
所謂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者,乃“仁、義、禮、智、信”。
認為三綱是“天”意,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為子綱,做長輩的話,晚輩是萬萬忤逆不得的,更何況這是臨終遺言?衆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一人道:“若是這樣,那也隻能與那姑娘說清楚,隻怪兩人無福了。
”衆人點頭稱是。
陸展元道:“多謝諸位朋友,那日我也是和李姑娘這麼說的,總之千錯萬錯,都是陸某之錯。
你就當陸某是個無信小人,對你不起。
你對陸某的大恩,來日定當補報。
“他這幾句話說的甚是陣陣有詞,铿然有聲。
一老者道:“君子重諾,但陸公子能為尊從陸老爺的遺囑而不惜違背諾言,實是可敬可佩。
”衆人喝彩道:“何老拳師說的在理。
”一時間,衆人竟是大加贊許。
李莫愁大怒,道:“什麼三綱五常,都是胡說八道的鬼話。
”衆人見她竟敢當衆辱罵禮法,均感不岔,但念在情有可原,也不和她一般見識。
那老和尚道:“阿彌陀佛,這位姑娘,小侄卻有對不起你的地方,但事已至此,姑娘就高擡貴手,放過他吧。
”他這幾句話說的甚是客氣,已給足了李莫愁面子,但李莫愁哪管得這些,道:“要我高擡貴手?須放着我不死。
”那老和尚道:“得饒人處且饒人,姑娘如此咄咄逼人,未免太過分了。
”李莫愁怒道:“過分便怎的?我今日就是要他二人成不了親。
”先前那何老拳師站了出來,道:“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頭,慧空大師是世外高人,不與你一般見識,這才說話客客氣氣。
識相的趕快速速離去,否則别怪老夫動粗。
”李莫愁冷笑道:“好啊,今日就見識見識大理武林的高人。
”何老拳師哈哈一笑,道:“好狂妄的丫頭,今日就叫你領教領教。
”手一擺,正要進招,何沅君忽然喊道:“何老師傅,這位李姑娘不是壞人,你别傷她。
”何老拳師道:“何姑娘放心,我不傷她就是。
”何沅君這話本是好意,但聽在李莫愁耳裡,卻成了譏諷之意,罵道:“不要臉的賤人,假惺惺做什麼?”何老拳師大怒,道:“何姑娘一片好意,你不領情也就算了,還出言侮辱,老夫今日非教訓教訓你不可。
” 李莫愁道:“亮招吧。
”何老拳師一聲大喝,左掌已如風行電掣般拍到,他是“八卦掌”的高手,這一掌掌未到,風先至,迅猛已極。
李莫愁身子一躍,居高臨下,長劍往他手腕上擊去。
何老拳師閃身避過,還了一掌,隻見他身形挫動,風聲虎虎,接着連發八掌,一掌快似一掌,一掌猛似一掌,掌風呼呼聲響,周圍圍觀的賓客不由自住的向後退去。
但他的掌雖快,李莫愁的身子更快。
但見李莫愁在掌風中飄忽來去,竟是輕松自若,好整以暇。
她把玉女劍法和古墓輕功一一使将出來,招數淩厲繁複,身法靈動飄忽,堂上衆人連李莫愁的身影也瞧不清楚,隻看得頭暈眼花,腦袋微微發漲。
陡然見兩人有拆了四十幾招,何老拳師萬料不到這年紀輕輕的一位姑娘武功竟然如此高深莫測,他年老體衰,反應不如壯年,才過十幾招,對這迅捷無比的劍法和行同鬼魅的輕功逐漸已是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了。
陡然間李莫愁一聲輕叱,忽的轉到他身後,一掌打在他後心。
她這一下變劍為掌,使的是出“五毒神掌”的功夫。
這一掌雖是一招,其實夾雜了十餘招變化,根據敵人的反應而生出變化來,實是無法可避。
圍觀衆人一聲驚呼,隻見何老拳師一聲悶哼,俯身跌倒。
李莫愁見他倒下,哈哈長笑。
何老拳師緩緩站起,臉色蠟黃,忽然一聲大咳,竟吐出一口血來。
何沅君道:“李姑娘,你怎的如此心狠?”正欲去攙扶何老拳師,李莫愁罵道:“賤人,要你來教訓我?”手一揚,一陣銀光閃動,十餘杖冰魄銀針齊向何沅君射去。
衆人先前隻道她劍術高明,輕功了得,卻沒料想她暗器功夫竟然也如此陰狠厲害,那老和身行一晃,袍袖揮出,想把擊落銀針,終究遲了一步,聽得何沅君“啊”的一聲,仍有幾枚針被射中。
和尚與陸展元叫了聲,上前扶住何沅君,隻見一枚長長的銀針插在她坐左肩頭,那老和尚在何沅君肩頭一看,見她肩頭竟然烏黑腫脹起來,吃驚道:“不好,有毒。
”伸手點了她左肩頭“雲門”“中府”“缺盆”“氣戶”四處穴道,暫時止住血液流通。
陸展元聽了不禁勃然大怒,對李莫愁道:“姓李的,冤有頭,債有主。
你要報仇,隻管找我就是,為什麼要難為沅君?她...她有什麼錯?”說到最後,聲音哽咽起來。
李莫愁道:“沅君,沅君,你叫得倒是親熱,姓陸的,今日你隻要答應不和這賤人成親,與我重歸于好,我就給她解藥。
”陸展元尚未開口,卻聽何沅君道:“表哥,你不能為了我,而違背姨丈的遺言,做個不孝之人。
我此刻就是死了,也是你陸家的人。
”陸展元道:“不,我不能看着你死。
”那老和尚道:“侄兒放心,沅君不會有事。
”轉過聲來,對李莫愁道:“阿彌陀佛,姑娘,請交出解藥,不在阻撓他二人成婚,老衲就不與你為難,倘若不然,我佛雖然慈悲,但遇到邪魔外道,也是要将之驅滅的”。
李莫愁方才見那老和尚一指,内力遠遠勝過自己,心中怯了,但轉念一想,若不是因為陸展元,師傅也不會不要我,把我趕出古墓,也不會平白受這些屈辱,這一切的一切,皆拜他所賜,又見堂内堂外擠的水瀉不通,哪裡走的出去,已是容不得她退縮半步了。
當即長劍護住周身,道:“有本事的,你就來奪。
”那老和尚法名慧空,是天龍寺的高僧,武功甚強,但聽他道:“阿彌陀佛,既然如此,老衲無法可依,姑娘請進招罷。
”李莫愁見他下場,心下早已計議定當,尋思:“這賊秃驢武功了得,我竭力抵禦,尚且不是他的對手,不如先發制人。
”聽他說到“姑娘請進招”時,不待他出手,長劍早已當胸直刺過去,但見她劍尖顫動,如毒蛇吐杏,端的狠辣無比。
她這一劍使上了全力,敵人非閃不可,哪知慧空反守為攻,伸指徑來點自己手腕,李莫愁知道大理段家有一門點穴功叫做“一陽指”,乃天下最精妙的武功之一,心中暗驚,怕被點中,忙長劍回撤,使一招““小園藝菊”,來削他手指。
慧空見劍招精妙,隻得手一縮,身子左轉,左掌斜斜拍出,卻是少林派的“推山掌”,這一掌大開大壑,勁力雄渾,李莫愁忙身子下沉,但覺一股淩厲的掌風從面上撲過,刮在臉上,有如刀割。
她以手撐地,一陣鴛鴦連環腿,踢開這一掌,順着對方的掌力,身子滑了出去,雙手在地上一拍,一個騰空,站了起來。
慧空叫了聲:“好”,運起“翻騰術”,雙手一圈,一掌拍出,卻是少林七十二絕技裡的“追風掌功”。
慧空武功高強,不但熟谙段家的“一陽指”,也精通少林派不少絕技。
李莫愁剛站起,見掌風又至,心中驚懼,奮力拍出一記“五毒神掌”,這才化解了對方掌力,但手臂已微覺發麻,慧空搶上一步,一指點來,李莫愁仗劍還擊,兩人不過堪堪鬥了十幾回合,慧空的“一陽指”功力已經顯示出來,占了上風。
但見他左一點,右一刺,認穴之準,出手之快,竟是絲毫不差。
其時在場賓客中有不少是本地武林名宿,都知道點穴功比之尋常武功難練數倍。
因為點穴容易識穴難,點穴之法主要在于熟知全身各穴,不但能言其所在,而且能瞑目撫之。
否則,如盲人看馬。
識穴必須認真準确,絲毫無差。
非但如此,點穴之妙,在于選中穴位,擊中要害,靈在眼疾手快,視其準,點其速,力之雄,無不妙也。
百點百中,點中要害。
若無真功,皆會點偏穴位,着手是空,不僅不能制對方,反而給對方開了一個缺口,被對方擊中。
慧空時而用指,時而用掌,有時候掌指交替,任意使之,如行雲流水一般,一會點她胸劍突骨下緣心井穴,一會又點她平臍中旁開三寸天樞穴,接着對門穴,扇門穴,京門穴,環跳穴,脊中穴,山根穴一一點去,李莫愁左擋右閃,漸感不支。
慧空橫腿一掃,李莫愁輕躍相避,那知慧空手指猛然翻轉,竟已擊中她的腳胫。
她一個踉跄,躍出三步,這才不緻跌倒。
旁觀衆人齊聲喝采,李莫愁面紅過耳,也顧不得許多,将“玉女劍法”使了出來,登時劍影飛舞,變幻無定。
可惜她于這“玉女劍法”尚學不到家,對付尋常江湖中人,或是黑道中的盜賊,那是綽綽有餘,可是如今面臨的卻是武林前輩,劍招上隻有有一點疏虞破綻,立時便被對方發現,乘隙反擊。
兩人在過數招,慧空一眼看到李莫愁小腹破綻,叫一聲:“着。
”伸手在她小腹左邊氣囊穴一點,李莫愁登時身子一軟,跌倒在地。
堂上衆人見了慧空這一點,無不喝彩叫好。
慧空将李莫愁點到後,道:“拿解藥來。
”見李莫愁不答,一時間竟忘記她氣囊盡洩,說不出話來,對陸展元道:“展元,叫個丫鬟在她身上搜搜。
”陸展元忙道:“阿寶,去她身上搜搜。
”一個俾女應聲而去,在李莫愁懷裡搜出一個紫色的小瓷瓶,交給陸展元,慧空道:“就這一瓶,也不知是不是解藥。
”陸展元道:“這個簡單,找幾隻雞鴨試試就知。
”今日山莊準備婚禮,本就準備了不少雞鴨牛羊,不一會仆人就抓上來了兩隻鴨子,陸展元扯下自己的衣裳,包住了手,拾了一枚針在一隻鴨身上一刺,被刺處立刻烏黑腫脹起來,發出一股惡臭,陸展元又在另一隻鴨身上刺了一針,然後将瓷瓶裡的液體滴了在傷口上,不一會兒,先前那隻鴨子撲騰了幾下,就此死去,而另一隻絕“嘎嘎”直叫,沒半點事,陸展元細心查看鴨子的傷口,腫脹已消,鮮血殷紅,自是解藥無疑了,忙給何沅君赙上,這解藥竟見效甚快,不一小會,何沅君的肩頭腫脹也消除了。
站了起來,對慧空盈盈一拜,道:“多謝大師傅救命之恩。
”慧空對陸展元和何沅君道:“沒事了,你們二人拜堂吧。
”陸展元道:“多謝叔叔。
”正欲與何沅君雙雙跪下,忽聽得莊外一個人大聲道:“誰說沒事了?”聲音洪亮,内功甚是深厚。
何沅君吃了一驚,道:“是義父嗎?”那人道:“是我。
”但見一個五十來歲的老者,身材魁梧,跨步進來。
衆賓客但見來了一個,又來一個,這婚事愈來愈奇,愈來愈熱鬧,十成中倒有九成的人想:“這樁婚禮倒也算的上天下奇文了。
”這老者一進來,朝何沅君道:“虧你還叫我聲義父,卻不把我的話半點放在心上,是不是?”何沅君道:“女兒不敢。
”那老者哼道:“既然不敢,那就随我回去。
”何沅君躊躇道:“我...我...”正遲疑不決,左右為難間,那老者伸手要去拉何沅君,陸展元走上一步,攔在中間,朝那老者深深一揖,道:“晚輩陸展元,拜見武老前輩。
晚輩與沅君表妹是真心相愛,還請武老前輩成全。
”那老者朝他瞪了一眼,道:“原來你就是陸展元那小賊。
很好,很好。
”伸手拍了拍陸展元右肩。
他這一拍實蘊藏了高深的内功,對方要是不運功抵抗,非得受傷不可,陸展元被他這麼一拍,立時覺得一股勁力直透體内,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便在此時,慧空道:“阿彌陀佛,武師弟,多年不見,别來無恙啊。
”也伸手在陸展元的左肩頭一拍,陸展元定了定神,覺得有一股暖氣從慧空的手掌中傳了過來,知他是以内力助己。
那老者手掌一震,立刻蕩開,神情甚是尴尬,道:“原來是慧空師兄,怪不得,“混元一氣功”果然了得。
”慧空道:“武師弟,今日是小侄和令嫒千金大喜之日,武師弟能來,那上在好不過了。
你身為女方長輩,我身為男方長輩,何不坐在首席上,接受兩位小輩的行禮?”那老者正是武三通,南帝一燈大師座下的三弟子,“漁樵耕讀”中的“耕”。
武三通道:“慧空師兄,你既然也說我是女方的長輩,阿沅是我女兒,我不許她嫁給這姓陸的臭小子,有何不可?”慧空道:“武師弟,展元的父親與我是結拜之交,百川賢弟臨終前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這兩個孩子能結為夫婦,況且這兩個孩子都又情投意合,武師弟不成人之美,反倒橫加攔阻,卻是為何呢?”武三通道:“這是我自己的事,與你無關,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他這麼一說,似乎覺得沒什麼道理,朝李莫愁一看,道:“方才這李姑娘在堂裡說的話,我都聽見了。
這姓陸的卑鄙無恥,有負這位姑娘在先,我怎能把女兒嫁給這樣的小人?”陸展元道:“武老前輩,晚輩的确和這位李姑娘相識,可那隻是道義之,自打晚輩遇到沅君表妹以後,才知道晚輩深愛的人是沅君表妹,因此在一月以前,晚輩就和這位李姑娘一刀兩斷了。
”李莫愁心中大怒,心想:“那日你欲解我衣帶,難道也是道義之交麼?”隻是苦于穴道被點,氣囊盡洩,說不出話來,隻是怒視陸展元。
武三通道:“阿沅,你都聽見了,這小賊都親口承認了。
” 何沅君道:“表哥和李姑娘的事,他早就告訴了我,我已經原諒他了,況且,這也不全是他的錯。
”武三通一陣心痛,道:“阿沅,你...”慧空道:“武師弟,此間誤會二人既已解釋清楚了,師弟身為武林豪傑,見識卓絕,相信不會在來為難兩個小輩了吧?”武三通怒道:“好,就算和這姑娘無關,我是阿沅的義父,我就是不她許嫁給這小賊,那又怎的?”慧空變色道:“百川兄弟的遺願,做哥哥的無論如何也要給他辦到。
況且沅君雖然是你義女,但百川兄弟卻是她的親姨丈,這門親事更是順理成章,無可厚非,武師弟要攔阻,老衲若不是維護,還怎麼對得起百川兄弟?”武三通道:“這樣說來,師兄定然要和我為難了?”慧空勸道:“武師弟,常言道‘甯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你又何必做棒打鴛鴦這樣煞風景的事呢?”武三通大手一揮,道:“不必多說,這婚事我是攪定了。
”慧空面色一沉,道:“武師弟,我好說歹說,你隻是不依,待要怎樣?”武三通道:“你剛才點這姑娘的手法很是高明啊。
”慧空謙遜道:“又怎比的上武師弟的高明呢。
”武三通道:“好,你勝了這位姑娘,要她不在為難這兩人。
你要是也能勝過我,我立馬就走人,也不在為難他二人。
”慧空道:“武師弟,你是一燈大師的弟子,段家與我天龍寺血脈相連,何必如此相逼?” 武三通道:“廢話少說,進招吧。
”他右手下垂,食指微屈,擺了個姿勢,正是大理段家的一陽指。
慧空見他人姿式凝重,不敢輕視,道:“好,尊師位列天下五絕之一,武師弟想必已深得尊師真傳,老衲今日願意領教領教。
”他運起真氣,催動食指,嗤嗤聲響,真氣自‘商陽’穴中洶湧并發。
武三通吃了一驚,道:“原來你也會商陽劍法。
”慧空道:“武師弟既得尊師真傳,老衲的商陽劍法自然是不如你了。
”武三通搖頭道:“商陽劍法講究輕靈迅速,師傅說我性子鹵莽,學不了這路劍法。
我不過是見師弟朱子柳使過。
”慧空道“哦”了一聲,武三通道:“我雖然不會商陽劍法,但自來武功有以拙勝巧的說法,我就以指代劍,用關沖劍法領教。
”圍觀衆人見他二人口裡說這什麼商陽劍法,關沖劍法,都感奇怪,心想:“大理段家以‘一陽指’馳名天下,也隻聽說過‘段家劍法’,卻從來沒聽過什麼商陽劍法,關沖劍法?當真奇怪之極。
”原來天龍寺有一套劍法,名曰“六脈神劍”,乃鎮寺之寶。
這套劍法是以一陽指的指力化作劍氣,形成的一套劍法,分别是拇指少商劍,食指商陽劍,中指中沖劍,無名指關沖劍,小指少沖劍,左手小指少澤劍。
五指之中,無名指最為笨拙,食指則最是靈活,因此關沖劍以拙滞古樸取勝,商陽劍法卻巧妙活潑,難以捉摸。
由于這路劍法隻傳本寺弟子,因此無人知曉。
這套劍法的原意,是要一人同使六脈劍氣。
但自創造這套劍法的前輩逝世以後,百餘年來,因處武學末世,一直無人練成。
直到宋徽宗元符三年,大理有一個名叫段和譽的人,因諸般機緣巧合,竟然學會了這路劍法,這人後來當了皇帝,史稱憲宗宣仁皇帝。
他在位三十九年,以畢生精力才智鑽研探究,又對這路劍法進行了改良,認為人的生命有限,要将六路劍法全部融會貫通,練的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絕不可能,又覺得六劍齊發,威力終究不如一路強,不如合成為一路劍法,将六路劍法之精要收而兼之,集于大成。
後來宋遼戰事又起,人人學武自衛,因此武功一道,重又興盛起來,這劍法待傳到利貞皇帝段智興手裡,他因學了重陽真人的先天神功,已是造詣非凡,不輸于宣仁帝。
慧空道:“請了。
”食指一豎,‘商陽劍’向前刺出。
武三通揮動無名指,以關沖劍擋之。
慧空喝道:“好。
”連點兩指,出手迅捷,武三通又還了一指。
慧空每一劍刺出,都嗤嗤有聲,而武三通每還一指,卻是實點實指,不發出半點聲息。
圍觀賓客都知這兩人乃是身負深湛武功的高手。
他們出招攻擊之時雖一個呆滞,一個靈動,但不論慧空的商陽劍法如何離奇莫測,一當武三通的關沖劍法刺去,他必随之變招,看來兩人旗鼓相當,功力悉敵。
他二人指來點去,所用的是當世最高深的指法,衆人看得莫名其妙,渾不明其中精奧,功力低者但覺頭痛甚劇,心神恍惚,胸間說不出的難過,似欲嘔吐,紛紛退出場去。
兩人鬥了幾十回合,武三通一指點出,直近慧空“章門穴”。
慧空忙變指為掌,一掌砍去,使的竟是“蝴蝶雙叉刀”,但見他使一招“大開二步”,搶步上前,接着一招“踢左腳展翅”,腳踢武三通前胸,這一踢,卻用的是“唐家十二路譚腿”,同時商陽劍點武三通額頭“陽白穴”,這幾招配合的巧妙無比,每一路都能深中竅要,得其精義,旁觀者見他竟然能“腿”“掌”“刀法”“劍法”“指法”數家不同的武功一齊運用,盡皆歎服。
眼見武三通就要被制,接着便見武三通左掌一圈,虎吼一聲,右手急點,他上步一指,又吼一聲,又複上步一指,一連吼了五聲,聲音震耳欲聾,連點五指,用了十成真力,才把慧空逼退。
二人又鬥了百來招,始終旗鼓相當,兩人相鬥的圈子越來越大,圍觀者不住後退,人群擁擠,有些人已被擠到了門外。
兩人鬥到酣處,突然慧空大吼一聲,本來靈動的商陽劍突然筆直一刺,甚是拙劣,但聲勢浩大,猶如雷霆一擊,武三通不敢怠慢,也是一指還去,心想:“以拙對拙,力大者勝。
你武功雖然高,但終究年老,指力不如我。
”因此指上運上全力,要和他一對。
哪知慧空指到中途,忽然左手伸出指,拇指少商劍,中指中沖劍也刺了過來。
他中途變招,原也不奇,但突然見他一下又多使出兩路劍法,還是左手發出,心中一驚,促不及防,忙退步閃避。
本來他全力閃避,慧空也未必能傷到他,哪知道他剛退了一步,忽然腳下一滑,微一踉跄,原來無意踩到了地上一片碎瓷碗片,高手過招,原容不得半點疏忽,他隻這麼微微踉跄,慧空立時發現破綻,一指點去。
這一點武三通已無可閃避,不得已,一掌虛劈,向慧空擊去,竟是存了兩敗俱傷的意思。
但見砰的一聲,慧空胸口被武三通掌風擊中,他身子一震,連退五六步,這才站力穩當。
而他這一記商陽劍,也已點中武三通“天突”“中極”兩穴。
武三通腳下滑勢未消,也連退數步,一交坐到,手掌碰到地上碎瓷碗片,被割了道口子,登時鮮血直流。
武三通道:“廢話少說,進招吧。
”他右手下垂,食指微屈,擺了個姿勢,正是大理段家的一陽指。
慧空見他人姿式凝重,不敢輕視,道:“好,尊師位列天下五絕之一,武師弟想必已深得尊師真傳,老衲今日願意領教領教。
”他運起真氣,催動食指,嗤嗤聲響,真氣自‘商陽’穴中洶湧并發。
武三通吃了一驚,道:“原來你也會商陽劍法。
”慧空道:“武師弟既得尊師真傳,老衲的商陽劍法自然是不如你了。
”武三通搖頭道:“商陽劍法講究輕靈迅速,師傅說我性子鹵莽,學不了這路劍法。
我不過是見師弟朱子柳使過。
”慧空道“哦”了一聲,武三通道:“我雖然不會商陽劍法,但自來武功有以拙勝巧的說法,我就以指代劍,用關沖劍法領教。
”圍觀衆人見他二人口裡說這什麼商陽劍法,關沖劍法,都感奇怪,心想:“大理段家以‘一陽指’馳名天下,也隻聽說過‘段家劍法’,卻從來沒聽過什麼商陽劍法,關沖劍法?當真奇怪之極。
”原來天龍寺有一套劍法,名曰“六脈神劍”,乃鎮寺之寶。
這套劍法是以一陽指的指力化作劍氣,形成的一套劍法,分别是拇指少商劍,食指商陽劍,中指中沖劍,無名指關沖劍,小指少沖劍,左手小指少澤劍。
五指之中,無名指最為笨拙,食指則最是靈活,因此關沖劍以拙滞古樸取勝,商陽劍法卻巧妙活潑,難以捉摸。
由于這路劍法隻傳本寺弟子,因此無人知曉。
這套劍法的原意,是要一人同使六脈劍氣。
但自創造這套劍法的前輩逝世以後,百餘年來,因處武學末世,一直無人練成。
直到宋徽宗元符三年,大理有一個名叫段和譽的人,因諸般機緣巧合,竟然學會了這路劍法,這人後來當了皇帝,史稱憲宗宣仁皇帝。
他在位三十九年,以畢生精力才智鑽研探究,又對這路劍法進行了改良,認為人的生命有限,要将六路劍法全部融會貫通,練的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絕不可能,又覺得六劍齊發,威力終究不如一路強,不如合成為一路劍法,将六路劍法之精要收而兼之,集于大成。
後來宋遼戰事又起,人人學武自衛,因此武功一道,重又興盛起來,這劍法待傳到利貞皇帝段智興手裡,他因學了重陽真人的先天神功,已是造詣非凡,不輸于宣仁帝。
慧空道:“請了。
”食指一豎,‘商陽劍’向前刺出。
武三通揮動無名指,以關沖劍擋之。
慧空喝道:“好。
”連點兩指,出手迅捷,武三通又還了一指。
慧空每一劍刺出,都嗤嗤有聲,而武三通每還一指,卻是實點實指,不發出半點聲息。
圍觀賓客都知這兩人乃是身負深湛武功的高手。
他們出招攻擊之時雖一個呆滞,一個靈動,但不論慧空的商陽劍法如何離奇莫測,一當武三通的關沖劍法刺去,他必随之變招,看來兩人旗鼓相當,功力悉敵。
他二人指來點去,所用的是當世最高深的指法,衆人看得莫名其妙,渾不明其中精奧,功力低者但覺頭痛甚劇,心神恍惚,胸間說不出的難過,似欲嘔吐,紛紛退出場去。
兩人鬥了幾十回合,武三通一指點出,直近慧空“章門穴”。
慧空忙變指為掌,一掌砍去,使的竟是“蝴蝶雙叉刀”,但見他使一招“大開二步”,搶步上前,接着一招“踢左腳展翅”,腳踢武三通前胸,這一踢,卻用的是“唐家十二路譚腿”,同時商陽劍點武三通額頭“陽白穴”,這幾招配合的巧妙無比,每一路都能深中竅要,得其精義,旁觀者見他竟然能“腿”“掌”“刀法”“劍法”“指法”數家不同的武功一齊運用,盡皆歎服。
眼見武三通就要被制,接着便見武三通左掌一圈,虎吼一聲,右手急點,他上步一指,又吼一聲,又複上步一指,一連吼了五聲,聲音震耳欲聾,連點五指,用了十成真力,才把慧空逼退。
二人又鬥了百來招,始終旗鼓相當,兩人相鬥的圈子越來越大,圍觀者不住後退,人群擁擠,有些人已被擠到了門外。
兩人鬥到酣處,突然慧空大吼一聲,本來靈動的商陽劍突然筆直一刺,甚是拙劣,但聲勢浩大,猶如雷霆一擊,武三通不敢怠慢,也是一指還去,心想:“以拙對拙,力大者勝。
你武功雖然高,但終究年老,指力不如我。
”因此指上運上全力,要和他一對。
哪知慧空指到中途,忽然左手伸出指,拇指少商劍,中指中沖劍也刺了過來。
他中途變招,原也不奇,但突然見他一下又多使出兩路劍法,還是左手發出,心中一驚,促不及防,忙退步閃避。
本來他全力閃避,慧空也未必能傷到他,哪知道他剛退了一步,忽然腳下一滑,微一踉跄,原來無意踩到了地上一片碎瓷碗片,高手過招,原容不得半點疏忽,他隻這麼微微踉跄,慧空立時發現破綻,一指點去。
這一點武三通已無可閃避,不得已,一掌虛劈,向慧空擊去,竟是存了兩敗俱傷的意思。
但見砰的一聲,慧空胸口被武三通掌風擊中,他身子一震,連退五六步,這才站力穩當。
而他這一記商陽劍,也已點中武三通“天突”“中極”兩穴。
武三通腳下滑勢未消,也連退數步,一交坐到,手掌碰到地上碎瓷碗片,被割了道口子,登時鮮血直流。
作者:劉亦芬菲2005-12-2116:36回複此發言
所謂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者,乃“仁、義、禮、智、信”。
認為三綱是“天”意,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為子綱,做長輩的話,晚輩是萬萬忤逆不得的,更何況這是臨終遺言?衆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一人道:“若是這樣,那也隻能與那姑娘說清楚,隻怪兩人無福了。
”衆人點頭稱是。
陸展元道:“多謝諸位朋友,那日我也是和李姑娘這麼說的,總之千錯萬錯,都是陸某之錯。
你就當陸某是個無信小人,對你不起。
你對陸某的大恩,來日定當補報。
“他這幾句話說的甚是陣陣有詞,铿然有聲。
一老者道:“君子重諾,但陸公子能為尊從陸老爺的遺囑而不惜違背諾言,實是可敬可佩。
”衆人喝彩道:“何老拳師說的在理。
”一時間,衆人竟是大加贊許。
李莫愁大怒,道:“什麼三綱五常,都是胡說八道的鬼話。
”衆人見她竟敢當衆辱罵禮法,均感不岔,但念在情有可原,也不和她一般見識。
那老和尚道:“阿彌陀佛,這位姑娘,小侄卻有對不起你的地方,但事已至此,姑娘就高擡貴手,放過他吧。
”他這幾句話說的甚是客氣,已給足了李莫愁面子,但李莫愁哪管得這些,道:“要我高擡貴手?須放着我不死。
”那老和尚道:“得饒人處且饒人,姑娘如此咄咄逼人,未免太過分了。
”李莫愁怒道:“過分便怎的?我今日就是要他二人成不了親。
”先前那何老拳師站了出來,道:“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頭,慧空大師是世外高人,不與你一般見識,這才說話客客氣氣。
識相的趕快速速離去,否則别怪老夫動粗。
”李莫愁冷笑道:“好啊,今日就見識見識大理武林的高人。
”何老拳師哈哈一笑,道:“好狂妄的丫頭,今日就叫你領教領教。
”手一擺,正要進招,何沅君忽然喊道:“何老師傅,這位李姑娘不是壞人,你别傷她。
”何老拳師道:“何姑娘放心,我不傷她就是。
”何沅君這話本是好意,但聽在李莫愁耳裡,卻成了譏諷之意,罵道:“不要臉的賤人,假惺惺做什麼?”何老拳師大怒,道:“何姑娘一片好意,你不領情也就算了,還出言侮辱,老夫今日非教訓教訓你不可。
” 李莫愁道:“亮招吧。
”何老拳師一聲大喝,左掌已如風行電掣般拍到,他是“八卦掌”的高手,這一掌掌未到,風先至,迅猛已極。
李莫愁身子一躍,居高臨下,長劍往他手腕上擊去。
何老拳師閃身避過,還了一掌,隻見他身形挫動,風聲虎虎,接着連發八掌,一掌快似一掌,一掌猛似一掌,掌風呼呼聲響,周圍圍觀的賓客不由自住的向後退去。
但他的掌雖快,李莫愁的身子更快。
但見李莫愁在掌風中飄忽來去,竟是輕松自若,好整以暇。
她把玉女劍法和古墓輕功一一使将出來,招數淩厲繁複,身法靈動飄忽,堂上衆人連李莫愁的身影也瞧不清楚,隻看得頭暈眼花,腦袋微微發漲。
陡然見兩人有拆了四十幾招,何老拳師萬料不到這年紀輕輕的一位姑娘武功竟然如此高深莫測,他年老體衰,反應不如壯年,才過十幾招,對這迅捷無比的劍法和行同鬼魅的輕功逐漸已是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了。
陡然間李莫愁一聲輕叱,忽的轉到他身後,一掌打在他後心。
她這一下變劍為掌,使的是出“五毒神掌”的功夫。
這一掌雖是一招,其實夾雜了十餘招變化,根據敵人的反應而生出變化來,實是無法可避。
圍觀衆人一聲驚呼,隻見何老拳師一聲悶哼,俯身跌倒。
李莫愁見他倒下,哈哈長笑。
何老拳師緩緩站起,臉色蠟黃,忽然一聲大咳,竟吐出一口血來。
何沅君道:“李姑娘,你怎的如此心狠?”正欲去攙扶何老拳師,李莫愁罵道:“賤人,要你來教訓我?”手一揚,一陣銀光閃動,十餘杖冰魄銀針齊向何沅君射去。
衆人先前隻道她劍術高明,輕功了得,卻沒料想她暗器功夫竟然也如此陰狠厲害,那老和身行一晃,袍袖揮出,想把擊落銀針,終究遲了一步,聽得何沅君“啊”的一聲,仍有幾枚針被射中。
和尚與陸展元叫了聲,上前扶住何沅君,隻見一枚長長的銀針插在她坐左肩頭,那老和尚在何沅君肩頭一看,見她肩頭竟然烏黑腫脹起來,吃驚道:“不好,有毒。
”伸手點了她左肩頭“雲門”“中府”“缺盆”“氣戶”四處穴道,暫時止住血液流通。
陸展元聽了不禁勃然大怒,對李莫愁道:“姓李的,冤有頭,債有主。
你要報仇,隻管找我就是,為什麼要難為沅君?她...她有什麼錯?”說到最後,聲音哽咽起來。
李莫愁道:“沅君,沅君,你叫得倒是親熱,姓陸的,今日你隻要答應不和這賤人成親,與我重歸于好,我就給她解藥。
”陸展元尚未開口,卻聽何沅君道:“表哥,你不能為了我,而違背姨丈的遺言,做個不孝之人。
我此刻就是死了,也是你陸家的人。
”陸展元道:“不,我不能看着你死。
”那老和尚道:“侄兒放心,沅君不會有事。
”轉過聲來,對李莫愁道:“阿彌陀佛,姑娘,請交出解藥,不在阻撓他二人成婚,老衲就不與你為難,倘若不然,我佛雖然慈悲,但遇到邪魔外道,也是要将之驅滅的”。
李莫愁方才見那老和尚一指,内力遠遠勝過自己,心中怯了,但轉念一想,若不是因為陸展元,師傅也不會不要我,把我趕出古墓,也不會平白受這些屈辱,這一切的一切,皆拜他所賜,又見堂内堂外擠的水瀉不通,哪裡走的出去,已是容不得她退縮半步了。
當即長劍護住周身,道:“有本事的,你就來奪。
”那老和尚法名慧空,是天龍寺的高僧,武功甚強,但聽他道:“阿彌陀佛,既然如此,老衲無法可依,姑娘請進招罷。
”李莫愁見他下場,心下早已計議定當,尋思:“這賊秃驢武功了得,我竭力抵禦,尚且不是他的對手,不如先發制人。
”聽他說到“姑娘請進招”時,不待他出手,長劍早已當胸直刺過去,但見她劍尖顫動,如毒蛇吐杏,端的狠辣無比。
她這一劍使上了全力,敵人非閃不可,哪知慧空反守為攻,伸指徑來點自己手腕,李莫愁知道大理段家有一門點穴功叫做“一陽指”,乃天下最精妙的武功之一,心中暗驚,怕被點中,忙長劍回撤,使一招““小園藝菊”,來削他手指。
慧空見劍招精妙,隻得手一縮,身子左轉,左掌斜斜拍出,卻是少林派的“推山掌”,這一掌大開大壑,勁力雄渾,李莫愁忙身子下沉,但覺一股淩厲的掌風從面上撲過,刮在臉上,有如刀割。
她以手撐地,一陣鴛鴦連環腿,踢開這一掌,順着對方的掌力,身子滑了出去,雙手在地上一拍,一個騰空,站了起來。
慧空叫了聲:“好”,運起“翻騰術”,雙手一圈,一掌拍出,卻是少林七十二絕技裡的“追風掌功”。
慧空武功高強,不但熟谙段家的“一陽指”,也精通少林派不少絕技。
李莫愁剛站起,見掌風又至,心中驚懼,奮力拍出一記“五毒神掌”,這才化解了對方掌力,但手臂已微覺發麻,慧空搶上一步,一指點來,李莫愁仗劍還擊,兩人不過堪堪鬥了十幾回合,慧空的“一陽指”功力已經顯示出來,占了上風。
但見他左一點,右一刺,認穴之準,出手之快,竟是絲毫不差。
其時在場賓客中有不少是本地武林名宿,都知道點穴功比之尋常武功難練數倍。
因為點穴容易識穴難,點穴之法主要在于熟知全身各穴,不但能言其所在,而且能瞑目撫之。
否則,如盲人看馬。
識穴必須認真準确,絲毫無差。
非但如此,點穴之妙,在于選中穴位,擊中要害,靈在眼疾手快,視其準,點其速,力之雄,無不妙也。
百點百中,點中要害。
若無真功,皆會點偏穴位,着手是空,不僅不能制對方,反而給對方開了一個缺口,被對方擊中。
慧空時而用指,時而用掌,有時候掌指交替,任意使之,如行雲流水一般,一會點她胸劍突骨下緣心井穴,一會又點她平臍中旁開三寸天樞穴,接着對門穴,扇門穴,京門穴,環跳穴,脊中穴,山根穴一一點去,李莫愁左擋右閃,漸感不支。
慧空橫腿一掃,李莫愁輕躍相避,那知慧空手指猛然翻轉,竟已擊中她的腳胫。
她一個踉跄,躍出三步,這才不緻跌倒。
旁觀衆人齊聲喝采,李莫愁面紅過耳,也顧不得許多,将“玉女劍法”使了出來,登時劍影飛舞,變幻無定。
可惜她于這“玉女劍法”尚學不到家,對付尋常江湖中人,或是黑道中的盜賊,那是綽綽有餘,可是如今面臨的卻是武林前輩,劍招上隻有有一點疏虞破綻,立時便被對方發現,乘隙反擊。
兩人在過數招,慧空一眼看到李莫愁小腹破綻,叫一聲:“着。
”伸手在她小腹左邊氣囊穴一點,李莫愁登時身子一軟,跌倒在地。
堂上衆人見了慧空這一點,無不喝彩叫好。
慧空将李莫愁點到後,道:“拿解藥來。
”見李莫愁不答,一時間竟忘記她氣囊盡洩,說不出話來,對陸展元道:“展元,叫個丫鬟在她身上搜搜。
”陸展元忙道:“阿寶,去她身上搜搜。
”一個俾女應聲而去,在李莫愁懷裡搜出一個紫色的小瓷瓶,交給陸展元,慧空道:“就這一瓶,也不知是不是解藥。
”陸展元道:“這個簡單,找幾隻雞鴨試試就知。
”今日山莊準備婚禮,本就準備了不少雞鴨牛羊,不一會仆人就抓上來了兩隻鴨子,陸展元扯下自己的衣裳,包住了手,拾了一枚針在一隻鴨身上一刺,被刺處立刻烏黑腫脹起來,發出一股惡臭,陸展元又在另一隻鴨身上刺了一針,然後将瓷瓶裡的液體滴了在傷口上,不一會兒,先前那隻鴨子撲騰了幾下,就此死去,而另一隻絕“嘎嘎”直叫,沒半點事,陸展元細心查看鴨子的傷口,腫脹已消,鮮血殷紅,自是解藥無疑了,忙給何沅君赙上,這解藥竟見效甚快,不一小會,何沅君的肩頭腫脹也消除了。
站了起來,對慧空盈盈一拜,道:“多謝大師傅救命之恩。
”慧空對陸展元和何沅君道:“沒事了,你們二人拜堂吧。
”陸展元道:“多謝叔叔。
”正欲與何沅君雙雙跪下,忽聽得莊外一個人大聲道:“誰說沒事了?”聲音洪亮,内功甚是深厚。
何沅君吃了一驚,道:“是義父嗎?”那人道:“是我。
”但見一個五十來歲的老者,身材魁梧,跨步進來。
衆賓客但見來了一個,又來一個,這婚事愈來愈奇,愈來愈熱鬧,十成中倒有九成的人想:“這樁婚禮倒也算的上天下奇文了。
”這老者一進來,朝何沅君道:“虧你還叫我聲義父,卻不把我的話半點放在心上,是不是?”何沅君道:“女兒不敢。
”那老者哼道:“既然不敢,那就随我回去。
”何沅君躊躇道:“我...我...”正遲疑不決,左右為難間,那老者伸手要去拉何沅君,陸展元走上一步,攔在中間,朝那老者深深一揖,道:“晚輩陸展元,拜見武老前輩。
晚輩與沅君表妹是真心相愛,還請武老前輩成全。
”那老者朝他瞪了一眼,道:“原來你就是陸展元那小賊。
很好,很好。
”伸手拍了拍陸展元右肩。
他這一拍實蘊藏了高深的内功,對方要是不運功抵抗,非得受傷不可,陸展元被他這麼一拍,立時覺得一股勁力直透體内,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便在此時,慧空道:“阿彌陀佛,武師弟,多年不見,别來無恙啊。
”也伸手在陸展元的左肩頭一拍,陸展元定了定神,覺得有一股暖氣從慧空的手掌中傳了過來,知他是以内力助己。
那老者手掌一震,立刻蕩開,神情甚是尴尬,道:“原來是慧空師兄,怪不得,“混元一氣功”果然了得。
”慧空道:“武師弟,今日是小侄和令嫒千金大喜之日,武師弟能來,那上在好不過了。
你身為女方長輩,我身為男方長輩,何不坐在首席上,接受兩位小輩的行禮?”那老者正是武三通,南帝一燈大師座下的三弟子,“漁樵耕讀”中的“耕”。
武三通道:“慧空師兄,你既然也說我是女方的長輩,阿沅是我女兒,我不許她嫁給這姓陸的臭小子,有何不可?”慧空道:“武師弟,展元的父親與我是結拜之交,百川賢弟臨終前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這兩個孩子能結為夫婦,況且這兩個孩子都又情投意合,武師弟不成人之美,反倒橫加攔阻,卻是為何呢?”武三通道:“這是我自己的事,與你無關,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他這麼一說,似乎覺得沒什麼道理,朝李莫愁一看,道:“方才這李姑娘在堂裡說的話,我都聽見了。
這姓陸的卑鄙無恥,有負這位姑娘在先,我怎能把女兒嫁給這樣的小人?”陸展元道:“武老前輩,晚輩的确和這位李姑娘相識,可那隻是道義之,自打晚輩遇到沅君表妹以後,才知道晚輩深愛的人是沅君表妹,因此在一月以前,晚輩就和這位李姑娘一刀兩斷了。
”李莫愁心中大怒,心想:“那日你欲解我衣帶,難道也是道義之交麼?”隻是苦于穴道被點,氣囊盡洩,說不出話來,隻是怒視陸展元。
武三通道:“阿沅,你都聽見了,這小賊都親口承認了。
” 何沅君道:“表哥和李姑娘的事,他早就告訴了我,我已經原諒他了,況且,這也不全是他的錯。
”武三通一陣心痛,道:“阿沅,你...”慧空道:“武師弟,此間誤會二人既已解釋清楚了,師弟身為武林豪傑,見識卓絕,相信不會在來為難兩個小輩了吧?”武三通怒道:“好,就算和這姑娘無關,我是阿沅的義父,我就是不她許嫁給這小賊,那又怎的?”慧空變色道:“百川兄弟的遺願,做哥哥的無論如何也要給他辦到。
況且沅君雖然是你義女,但百川兄弟卻是她的親姨丈,這門親事更是順理成章,無可厚非,武師弟要攔阻,老衲若不是維護,還怎麼對得起百川兄弟?”武三通道:“這樣說來,師兄定然要和我為難了?”慧空勸道:“武師弟,常言道‘甯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你又何必做棒打鴛鴦這樣煞風景的事呢?”武三通大手一揮,道:“不必多說,這婚事我是攪定了。
”慧空面色一沉,道:“武師弟,我好說歹說,你隻是不依,待要怎樣?”武三通道:“你剛才點這姑娘的手法很是高明啊。
”慧空謙遜道:“又怎比的上武師弟的高明呢。
”武三通道:“好,你勝了這位姑娘,要她不在為難這兩人。
你要是也能勝過我,我立馬就走人,也不在為難他二人。
”慧空道:“武師弟,你是一燈大師的弟子,段家與我天龍寺血脈相連,何必如此相逼?” 武三通道:“廢話少說,進招吧。
”他右手下垂,食指微屈,擺了個姿勢,正是大理段家的一陽指。
慧空見他人姿式凝重,不敢輕視,道:“好,尊師位列天下五絕之一,武師弟想必已深得尊師真傳,老衲今日願意領教領教。
”他運起真氣,催動食指,嗤嗤聲響,真氣自‘商陽’穴中洶湧并發。
武三通吃了一驚,道:“原來你也會商陽劍法。
”慧空道:“武師弟既得尊師真傳,老衲的商陽劍法自然是不如你了。
”武三通搖頭道:“商陽劍法講究輕靈迅速,師傅說我性子鹵莽,學不了這路劍法。
我不過是見師弟朱子柳使過。
”慧空道“哦”了一聲,武三通道:“我雖然不會商陽劍法,但自來武功有以拙勝巧的說法,我就以指代劍,用關沖劍法領教。
”圍觀衆人見他二人口裡說這什麼商陽劍法,關沖劍法,都感奇怪,心想:“大理段家以‘一陽指’馳名天下,也隻聽說過‘段家劍法’,卻從來沒聽過什麼商陽劍法,關沖劍法?當真奇怪之極。
”原來天龍寺有一套劍法,名曰“六脈神劍”,乃鎮寺之寶。
這套劍法是以一陽指的指力化作劍氣,形成的一套劍法,分别是拇指少商劍,食指商陽劍,中指中沖劍,無名指關沖劍,小指少沖劍,左手小指少澤劍。
五指之中,無名指最為笨拙,食指則最是靈活,因此關沖劍以拙滞古樸取勝,商陽劍法卻巧妙活潑,難以捉摸。
由于這路劍法隻傳本寺弟子,因此無人知曉。
這套劍法的原意,是要一人同使六脈劍氣。
但自創造這套劍法的前輩逝世以後,百餘年來,因處武學末世,一直無人練成。
直到宋徽宗元符三年,大理有一個名叫段和譽的人,因諸般機緣巧合,竟然學會了這路劍法,這人後來當了皇帝,史稱憲宗宣仁皇帝。
他在位三十九年,以畢生精力才智鑽研探究,又對這路劍法進行了改良,認為人的生命有限,要将六路劍法全部融會貫通,練的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絕不可能,又覺得六劍齊發,威力終究不如一路強,不如合成為一路劍法,将六路劍法之精要收而兼之,集于大成。
後來宋遼戰事又起,人人學武自衛,因此武功一道,重又興盛起來,這劍法待傳到利貞皇帝段智興手裡,他因學了重陽真人的先天神功,已是造詣非凡,不輸于宣仁帝。
慧空道:“請了。
”食指一豎,‘商陽劍’向前刺出。
武三通揮動無名指,以關沖劍擋之。
慧空喝道:“好。
”連點兩指,出手迅捷,武三通又還了一指。
慧空每一劍刺出,都嗤嗤有聲,而武三通每還一指,卻是實點實指,不發出半點聲息。
圍觀賓客都知這兩人乃是身負深湛武功的高手。
他們出招攻擊之時雖一個呆滞,一個靈動,但不論慧空的商陽劍法如何離奇莫測,一當武三通的關沖劍法刺去,他必随之變招,看來兩人旗鼓相當,功力悉敵。
他二人指來點去,所用的是當世最高深的指法,衆人看得莫名其妙,渾不明其中精奧,功力低者但覺頭痛甚劇,心神恍惚,胸間說不出的難過,似欲嘔吐,紛紛退出場去。
兩人鬥了幾十回合,武三通一指點出,直近慧空“章門穴”。
慧空忙變指為掌,一掌砍去,使的竟是“蝴蝶雙叉刀”,但見他使一招“大開二步”,搶步上前,接着一招“踢左腳展翅”,腳踢武三通前胸,這一踢,卻用的是“唐家十二路譚腿”,同時商陽劍點武三通額頭“陽白穴”,這幾招配合的巧妙無比,每一路都能深中竅要,得其精義,旁觀者見他竟然能“腿”“掌”“刀法”“劍法”“指法”數家不同的武功一齊運用,盡皆歎服。
眼見武三通就要被制,接着便見武三通左掌一圈,虎吼一聲,右手急點,他上步一指,又吼一聲,又複上步一指,一連吼了五聲,聲音震耳欲聾,連點五指,用了十成真力,才把慧空逼退。
二人又鬥了百來招,始終旗鼓相當,兩人相鬥的圈子越來越大,圍觀者不住後退,人群擁擠,有些人已被擠到了門外。
兩人鬥到酣處,突然慧空大吼一聲,本來靈動的商陽劍突然筆直一刺,甚是拙劣,但聲勢浩大,猶如雷霆一擊,武三通不敢怠慢,也是一指還去,心想:“以拙對拙,力大者勝。
你武功雖然高,但終究年老,指力不如我。
”因此指上運上全力,要和他一對。
哪知慧空指到中途,忽然左手伸出指,拇指少商劍,中指中沖劍也刺了過來。
他中途變招,原也不奇,但突然見他一下又多使出兩路劍法,還是左手發出,心中一驚,促不及防,忙退步閃避。
本來他全力閃避,慧空也未必能傷到他,哪知道他剛退了一步,忽然腳下一滑,微一踉跄,原來無意踩到了地上一片碎瓷碗片,高手過招,原容不得半點疏忽,他隻這麼微微踉跄,慧空立時發現破綻,一指點去。
這一點武三通已無可閃避,不得已,一掌虛劈,向慧空擊去,竟是存了兩敗俱傷的意思。
但見砰的一聲,慧空胸口被武三通掌風擊中,他身子一震,連退五六步,這才站力穩當。
而他這一記商陽劍,也已點中武三通“天突”“中極”兩穴。
武三通腳下滑勢未消,也連退數步,一交坐到,手掌碰到地上碎瓷碗片,被割了道口子,登時鮮血直流。
武三通道:“廢話少說,進招吧。
”他右手下垂,食指微屈,擺了個姿勢,正是大理段家的一陽指。
慧空見他人姿式凝重,不敢輕視,道:“好,尊師位列天下五絕之一,武師弟想必已深得尊師真傳,老衲今日願意領教領教。
”他運起真氣,催動食指,嗤嗤聲響,真氣自‘商陽’穴中洶湧并發。
武三通吃了一驚,道:“原來你也會商陽劍法。
”慧空道:“武師弟既得尊師真傳,老衲的商陽劍法自然是不如你了。
”武三通搖頭道:“商陽劍法講究輕靈迅速,師傅說我性子鹵莽,學不了這路劍法。
我不過是見師弟朱子柳使過。
”慧空道“哦”了一聲,武三通道:“我雖然不會商陽劍法,但自來武功有以拙勝巧的說法,我就以指代劍,用關沖劍法領教。
”圍觀衆人見他二人口裡說這什麼商陽劍法,關沖劍法,都感奇怪,心想:“大理段家以‘一陽指’馳名天下,也隻聽說過‘段家劍法’,卻從來沒聽過什麼商陽劍法,關沖劍法?當真奇怪之極。
”原來天龍寺有一套劍法,名曰“六脈神劍”,乃鎮寺之寶。
這套劍法是以一陽指的指力化作劍氣,形成的一套劍法,分别是拇指少商劍,食指商陽劍,中指中沖劍,無名指關沖劍,小指少沖劍,左手小指少澤劍。
五指之中,無名指最為笨拙,食指則最是靈活,因此關沖劍以拙滞古樸取勝,商陽劍法卻巧妙活潑,難以捉摸。
由于這路劍法隻傳本寺弟子,因此無人知曉。
這套劍法的原意,是要一人同使六脈劍氣。
但自創造這套劍法的前輩逝世以後,百餘年來,因處武學末世,一直無人練成。
直到宋徽宗元符三年,大理有一個名叫段和譽的人,因諸般機緣巧合,竟然學會了這路劍法,這人後來當了皇帝,史稱憲宗宣仁皇帝。
他在位三十九年,以畢生精力才智鑽研探究,又對這路劍法進行了改良,認為人的生命有限,要将六路劍法全部融會貫通,練的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絕不可能,又覺得六劍齊發,威力終究不如一路強,不如合成為一路劍法,将六路劍法之精要收而兼之,集于大成。
後來宋遼戰事又起,人人學武自衛,因此武功一道,重又興盛起來,這劍法待傳到利貞皇帝段智興手裡,他因學了重陽真人的先天神功,已是造詣非凡,不輸于宣仁帝。
慧空道:“請了。
”食指一豎,‘商陽劍’向前刺出。
武三通揮動無名指,以關沖劍擋之。
慧空喝道:“好。
”連點兩指,出手迅捷,武三通又還了一指。
慧空每一劍刺出,都嗤嗤有聲,而武三通每還一指,卻是實點實指,不發出半點聲息。
圍觀賓客都知這兩人乃是身負深湛武功的高手。
他們出招攻擊之時雖一個呆滞,一個靈動,但不論慧空的商陽劍法如何離奇莫測,一當武三通的關沖劍法刺去,他必随之變招,看來兩人旗鼓相當,功力悉敵。
他二人指來點去,所用的是當世最高深的指法,衆人看得莫名其妙,渾不明其中精奧,功力低者但覺頭痛甚劇,心神恍惚,胸間說不出的難過,似欲嘔吐,紛紛退出場去。
兩人鬥了幾十回合,武三通一指點出,直近慧空“章門穴”。
慧空忙變指為掌,一掌砍去,使的竟是“蝴蝶雙叉刀”,但見他使一招“大開二步”,搶步上前,接着一招“踢左腳展翅”,腳踢武三通前胸,這一踢,卻用的是“唐家十二路譚腿”,同時商陽劍點武三通額頭“陽白穴”,這幾招配合的巧妙無比,每一路都能深中竅要,得其精義,旁觀者見他竟然能“腿”“掌”“刀法”“劍法”“指法”數家不同的武功一齊運用,盡皆歎服。
眼見武三通就要被制,接着便見武三通左掌一圈,虎吼一聲,右手急點,他上步一指,又吼一聲,又複上步一指,一連吼了五聲,聲音震耳欲聾,連點五指,用了十成真力,才把慧空逼退。
二人又鬥了百來招,始終旗鼓相當,兩人相鬥的圈子越來越大,圍觀者不住後退,人群擁擠,有些人已被擠到了門外。
兩人鬥到酣處,突然慧空大吼一聲,本來靈動的商陽劍突然筆直一刺,甚是拙劣,但聲勢浩大,猶如雷霆一擊,武三通不敢怠慢,也是一指還去,心想:“以拙對拙,力大者勝。
你武功雖然高,但終究年老,指力不如我。
”因此指上運上全力,要和他一對。
哪知慧空指到中途,忽然左手伸出指,拇指少商劍,中指中沖劍也刺了過來。
他中途變招,原也不奇,但突然見他一下又多使出兩路劍法,還是左手發出,心中一驚,促不及防,忙退步閃避。
本來他全力閃避,慧空也未必能傷到他,哪知道他剛退了一步,忽然腳下一滑,微一踉跄,原來無意踩到了地上一片碎瓷碗片,高手過招,原容不得半點疏忽,他隻這麼微微踉跄,慧空立時發現破綻,一指點去。
這一點武三通已無可閃避,不得已,一掌虛劈,向慧空擊去,竟是存了兩敗俱傷的意思。
但見砰的一聲,慧空胸口被武三通掌風擊中,他身子一震,連退五六步,這才站力穩當。
而他這一記商陽劍,也已點中武三通“天突”“中極”兩穴。
武三通腳下滑勢未消,也連退數步,一交坐到,手掌碰到地上碎瓷碗片,被割了道口子,登時鮮血直流。
作者:劉亦芬菲2005-12-2116:36回複此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