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金庸人物

關燈
使收獲到果實了,品嘗起來隻會是滿嘴的苦、澀,沒了芳香、沒了收獲的快樂。

    如海的聖姑總是相信,在幫助靈珊的同時,就是在幫助着令狐,也在幫助着自己到達幸福的彼岸。

    聖姑是果敢的。

    愛則淋漓盡緻,恨則不遮不掩。

    聖姑是嬌羞的。

    隻把心事付瑤琴,欲說還休。

    聖姑是美麗的。

    美麗如月、如火、如海。

    。

    。

    。

    。

    不戒和尚---“千萬裡我追尋着你,可是我卻無法靠近”不戒和尚就這樣吆喝着一路狂奔而來奔而去,在茫茫人海中去找尋他的那位醋壇子老婆。

    真是羨煞了那位啞婆婆。

    不戒和尚隻不過是多看了幾眼過路婦人,開了幾句玩笑,未曾納妾養小,未曾金屋藏嬌,就得用一生中最好的年華,風裡來雨裡去,披星戴月、風餐露宿的去找那離家出走的妻。

    不戒和尚一定會被許多人笑話:“何苦在一顆樹上掉死”。

    何況那婦人非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一十足的悍婦,走之正求之不得。

    然不戒隻一句“年輕時不懂愛情”,人皆無語。

    衆人隻求蒼天開眼,讓不戒和尚早日得以完成心願,與嬌娘修得餘生同度。

    不戒是很懂愛情,也是很會把握愛情的。

    當初看中了尚是尼姑的“啞婆婆”,便以自己獨到的見解以為“尼姑不愛屠夫,多半會愛和尚”,于是出家當了和尚,也鸁得了愛情。

    幸而皇天不負有心人。

    不戒和尚終是找到了愛妻。

    雖見面仍被戲谑了一番,卻得到了“醋婆婆”的諒解。

    “負心薄幸、好色無厭”八個大字,會如一道咒語,時時提醒着不戒,眼不可斜視,心不可旁骛。

    不然,醋壇子一旦打翻,妻又将飄然而去,不戒又得滿世界奔走,惹得江湖中人笑話不已。

    不戒和尚是聰明人,決計不會吃二遍苦,受二遍罪的。

    怎麼也想不通,不戒和尚這麼一個粗魯、沒有心計的男子,也有着細如發絲的心思。

    别看他成天吆五喝六、雞鴨魚肉的,對女兒儀琳可是愛之切切。

    真的是“知女莫過父”。

    不戒和尚洞察了女兒的心思。

    看着愛女一天比一天憔悴,不戒焦急萬分。

    誰說尼姑、和尚是不可以結婚的。

    “我是和尚、你媽是尼姑。

    隻要為了愛,沒有什麼事不可做、不能做。

    ”不戒按照自己的邏輯捉來令狐沖,要讓儀琳了卻心願。

    他不明白女兒對令狐沖的愛太高尚了,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精神上的愛戀。

    不戒和尚絕對是搞笑高手。

    為了替令狐沖治病,即不望聞問切,也不追根溯源。

    把本已弄得亂七八糟的令狐公子捉來,胡亂一氣的灌入真氣,把個令狐公子弄得哭笑不得,把個看客搞得忍俊不禁。

    自己的女兒原是不染塵埃的仙姑,卻硬要讓她收個“采花大盜”田伯光為徒。

    把女兒儀琳弄得不知如何是好,把個田伯光搞得英名掃地,顔面全無。

    不戒和尚是簡單的。

    生活簡單、思維簡單、夢想簡單。

    他因簡單而快樂如風,并把快樂傳遞給身邊的人。

    為妻,一生得這樣一丈夫,足哉。

    為女,一生有這樣一父親,幸哉。

    嶽不群---嶽不群最後成了啞巴。

    他的痛苦太深了,深得無法與人訴說,深得羞與人說。

    所以,他隻有自封穴道。

    啞了,不滿嘴仁義道德、江湖義氣了,或許能減輕、淡化他内心的痛苦。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

    。

    。

    。

    。

    ”嶽不群在遍嘗人間苦痛之後,可以在餘下的不多的時間裡,不聞不問,隻一心去參佛悟禅,滌蕩内心的罪惡感、痛苦感。

    “憶往昔峥嵘歲月稠”。

    當初的嶽不群,憑着紫霞神功,憑着謙謙君子風度,令多少武林同道中人競折腰。

    人稱“君子劍”的嶽掌門,面如冠玉、生高八尺。

    劍法飄逸出塵,談吐儒雅内秀,真一偉丈夫也。

    看上去,嶽不群無疑是江湖長者中的佼佼者。

    把五嶽派中的華山派治理的井井有條,許多門派隻能望其項背。

    沖虛道長、方證大師兩位高人,曆經江湖風浪無數,閱人無數,皆為嶽先生識大體、顧大全,謙遜寬容的如谷胸懷贊歎不已,歎之“真君子也!”。

    看上去,嶽不群無疑是徒弟眼中的好師傅。

    令狐沖、六猴等華山門徒皆以有這樣的師傅驕傲自豪。

    徒弟們都尊其為父,期望有一天武功能達到師傅的七成,為人處事能學到師傅的一半。

    那樣便可立足江湖,鏟奸除惡,樹武林正氣。

    能成其為門徒皆暗自嗟歎“真幸運也!”看上去,嶽不群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女兒眼中的好父親。

    對妻子甯女俠,嶽不群是極盡關懷溫柔體貼之能事;對女兒嶽靈珊,嶽不群是呵護備至、關愛有加且教子有方。

     使靈珊出落得溫溫柔柔一淑女,坦坦蕩蕩一少俠。

    可是,男人的欲望太多,太複雜了。

    嶽不群這樣一個君子,也會陷入欲望的溝壑難以自拔。

    是“辟邪劍譜”的誘惑太大了,還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論武功,嶽不群已經算是當時頂級高手,沒有林家的“辟邪劍譜”他一樣可以雄踞江湖一隅,把華山派的凜然正氣發揚光大,為後世頌揚。

    看來,還是嶽不群太狹隘了,對事業是男人的全部的理解太過偏執了。

    他以為,得了“辟邪劍譜”就可練就神功,就可成為五嶽盟主,進而稱霸于全武林。

    這樣他就可建立千秋偉業。

    在錯誤思想的引導下,嶽不群憑着自己高于常人的心智,開始加入到争奪劍譜的行列中,開始遊刃有餘的實施着奪“譜”計劃。

    什麼親情、友情、師徒情,全抛之腦後;什麼道義、正氣、規則,全然不顧。

    為我所用者,盡其所能。

    高徒令狐沖得為他背黑鍋;愛妻甯則中得為他守空房;愛女嶽靈珊得為他獻出生命;女婿林平之得為他改變做人的标準。

    嶽不群不愧為高手、帥才。

    一出手就招招見血,不露聲色地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而且還一如既往地表現着他的“君子劍”風度,他的浩然正氣。

    如果僅僅以成敗論英雄,嶽不群是最大的嬴家。

    左冷禅煞費苦心的步步為營,又是派窩底,又是拉攏林平之,結果還不是被嶽先生弄瞎了眼,落得個凄慘下場。

    可是。

    “真理不是強權的女兒,是時間的女兒”。

    日曆一頁頁翻過,嶽不群被時間老人一層層撕下僞裝。

    愛他的、恨他的,信認他的、不信認他的,都看清楚了他。

    擁有了絕世武功又如何,隻落得個孤家寡人,一場空。

    嶽不群是欲歸無從了。

    幸好他還有未來。

    憑着他的智慧,扇動勇氣和信心的翅膀,再讓深深地、真正的痛苦為其引路,啞了的嶽不群可能就會重新找到人生的價值,走出自己的心魔。

    “心靈也有其外衣,我們不應該脫掉它。

    ” 郭靖——(注:因是“元迎探惜”最初發給我的原文,不知道她用的什麼名字。

    ) 四川有句俗語:傻人有傻福。

    意指一些天生愚笨之人不需要通過努力就可以成功或得到别人想得而未得。

    羨慕傻人者把這種獲得幸福的方法稱為“守株待兔法”或“撞大運法”。

    世上真會這樣的傻人嗎?如真有,“不行春風、難得春雨”當作何解?“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隻是作詞者筆下的演繹? 可是郭靖的出現讓人覺得世上果真是有這一說的。

    江湖中人每見他一次不是武功又長進了就是又有什麼意外之獲了。

    羨慕者自歎息運氣不好,嫉妒者除羨慕外,更多的是替自己憤憤不平:哼!憑我的資質會不如一個笨笨的郭大傻?隻是他小子運氣好而已。

    天不假人,奈何? 魯迅先生的“咖啡論”告訴塵世中的紅男綠女,世上是沒有天才的,唯其勤奮罷了。

     從母親失望的眼神到小夥伴的嘲笑,剛懂事的郭靖就知道自己是個笨人。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