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移花接木

關燈
老牛退位,虎兒迎來。丙寅春節過了,我特地刻了一塊“虎虎有生氣”的閑章,以迎接虎年的到來。正月初九,因蘇州畫家方書久先生畫虎展覽在網師團開幕,我被邀參加。兩天之後,蘇州園林局派車把我送到上海青浦縣委招待所,而紅樓劇組的同志,前一天則已經全到了。

    根據與上海大觀園管理處定的合同,劇組南下較早,為的是搶時間。因為大觀園管理處主任要求:園中怡紅院、潇湘館等已開放的地方,在花期到來之前,劇組可以全天拍戲;在花期到來之後,便隻能早晚使用;而在遊人多的時候,則不能使用了。當時距離梅花盛開,不過十來天時間。因此,劇組隻好決定将需要拍攝的戲,全部集中在梅花開放前幾天拍攝。

    這裡的怡紅院、潇湘館,不是按照《紅樓夢》中所寫什麼“小小的五間抱廈”、“抄手遊廊”等京式規模設計的,因而不完全是曹雪芹的“,怡紅院”、“潇湘館”,況且“怡紅”、“潇湘”諸戲在北京大觀園已經拍了不少,所以熒屏紅樓的“怡紅”、“潇激湘”隻能限制在北京大觀園。在上海大觀園中,對于澱山湖畔的“怡紅”、“潇湘”二處庭院,便要移花接木,改作别用了。

    “紅劇”需要的場景非常的多,有些房舍也要多次出現。即使有些出現次數較少,但也不能重複,且不能忽略要有“富貴氣象”。如鳳姐和尤氏、秦可卿鬥牌的房間(也似乎是秦可卿的客室),便是利用上海恰紅院三間西廂房拍攝的。後來,寶玉帶賈珍進來求邢夫人、王夫人允許鳳姐協理甯國府,鳳姐應允,接了甯國府對牌等戲,也是在此拍攝的。另外鴛鴦抗婚中鴛鴦與襲人、平兒等談話,又是此國潇湘館外山石畔小亭中拍攝的。

    上海大觀園的條件還有勝過北京大觀園的,就是在所有建築物中,房舍亭樹,都擺着成堂的紅木家具和古玩。拍攝時,隻根據劇情及鏡頭角度,調動一下就可以了。由于省去了制作道具布景的麻煩,方便不少,便加快了拍攝速度。

    自然,這些紅木家具一般擺擺還過得去。如以高标準要求,那還有相當距離,原因就是規格較為雜亂。本來,明代的紅木家具最高雅,謂之“明式”。康熙、乾隆之際的次之。上海大觀園所擺,大多是近代的。而且有一種沒有腿的螺鋼多寶格式書架,雖然十分精巧,但那是日本式的放在“榻榻迷”上的東西。現在擺在“怡紅院”寶玉房中,本來就不倫不類。隻是一般觀衆看了,覺得也算考究,就不去深究了。因此,在上海大觀園裡拍攝“紅樓”劇。導演者不得不移花接木、巧作安排了。

    順便說一句,“紅劇”中“試才題對額”、賈政帶寶玉逛大觀園的戲,也不是專在一地拍攝的。有的鏡頭拍自北京,有的鏡頭拍自上海。尤其那些閃現許多美麗的梅花、迎春的鏡頭,都是在上海大觀園裡拍下的。由于導演者的匠心和剪輯者的安排,現在電視熒屏上的“大觀園”,基本上是南北大觀園的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