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後四十回”讨論會
關燈
小
中
大
怡紅院第一階段的戲拍完之後,攝像機移到稻香村拍攝,主要拍小紅傳話的戲,事見原書第二十七回。稻香村按照曹雪芹描寫:應該是“忽見青山斜阻”、“一帶黃泥牆”、“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分畦列畝,佳疏菜花,一望無際”等等。但北京大觀園的稻香村,以上這些,都未體現,顯得太單薄了。而且設計構思不明顯,未到院門,先在角上一個亭子,綠柱茅草頂,便有些不倫不類,莫明其妙。如在此建一井台,裝上誰護,茅亭低些,用帶樹皮的圓木作柱子,可能會好些。
這個“亭子”在電視“試才題對額”時,也出現了。按書中所寫,賈政在此還發了兩句議論。景物不能烘托劇情,似乎為作戲而說話,影響演員表演,太遺憾了。北京大觀園第一期工程中,以稻香村建築最不夠理想。過兩年,樹木長起來,風光可能好些,但僻處一隅,恐怕總難展現曹雪芹所描繪的意境。
劇組集中在稻香村拍戲時。我卻因另外的任務,離開了兩三天。一是連着開了兩天會,研究後四十回的劇本im是接待了幾位專家,參觀了拍戲的現場和大觀園;三是去了一天正定,看了“榮國府”的工程,回來還參加了一次來今雨軒招待日本客人的“紅樓宴”。
這裡先說幾句研究後四十口劇本會議情況。後四十回改編為電視劇本,是周嶺同志執筆的。沒有按照高雞所續四十回改編;而是根據前八十四種種暗示、“脂硯齋”批語、以及長期紅學研究的成果,另起爐竈,作了種種設想改編的。其突出的意圖,就是使“紅樓”故事的結局,成為一個徹底“好了”的悲劇。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大膽而危險的嘗試,是要冒很大危險的。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俞平伯先生在《論續書底不可能》一文中就說過:“雖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書,高氏所續有些是錯了的,但決不希望取高鵲而代之。因為我如有‘與君代興’的野心,就不兔自蹈前人底覆轍,我甯可刊行一部《紅樓夢辨》,決不敢草一頁《續紅樓》”。從俞先生的文章中,可知此事之難了。
但是續書是續書,改編電視是改編電視,二者自不能等同。周嶺兄在改編的紅樓電視中,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是大膽的,但又是有根據的、嚴肅認真的。當然是不是所有觀衆都能接受,那是另外的問題。報上讨論文章很多,是必然的。百家争鳴嘛!
這次會議由總監制戴臨風同志、電視制作中心阮若琳主任主持,胡文彬、周雷、周嶺和我都參加了讨論,對修改稿提了意見,争論也不少。兩天會對劇組後來工作起了重要的鞏固作用。
這個“亭子”在電視“試才題對額”時,也出現了。按書中所寫,賈政在此還發了兩句議論。景物不能烘托劇情,似乎為作戲而說話,影響演員表演,太遺憾了。北京大觀園第一期工程中,以稻香村建築最不夠理想。過兩年,樹木長起來,風光可能好些,但僻處一隅,恐怕總難展現曹雪芹所描繪的意境。
劇組集中在稻香村拍戲時。我卻因另外的任務,離開了兩三天。一是連着開了兩天會,研究後四十回的劇本im是接待了幾位專家,參觀了拍戲的現場和大觀園;三是去了一天正定,看了“榮國府”的工程,回來還參加了一次來今雨軒招待日本客人的“紅樓宴”。
這裡先說幾句研究後四十口劇本會議情況。後四十回改編為電視劇本,是周嶺同志執筆的。沒有按照高雞所續四十回改編;而是根據前八十四種種暗示、“脂硯齋”批語、以及長期紅學研究的成果,另起爐竈,作了種種設想改編的。其突出的意圖,就是使“紅樓”故事的結局,成為一個徹底“好了”的悲劇。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大膽而危險的嘗試,是要冒很大危險的。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俞平伯先生在《論續書底不可能》一文中就說過:“雖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書,高氏所續有些是錯了的,但決不希望取高鵲而代之。因為我如有‘與君代興’的野心,就不兔自蹈前人底覆轍,我甯可刊行一部《紅樓夢辨》,決不敢草一頁《續紅樓》”。從俞先生的文章中,可知此事之難了。
但是續書是續書,改編電視是改編電視,二者自不能等同。周嶺兄在改編的紅樓電視中,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是大膽的,但又是有根據的、嚴肅認真的。當然是不是所有觀衆都能接受,那是另外的問題。報上讨論文章很多,是必然的。百家争鳴嘛!
這次會議由總監制戴臨風同志、電視制作中心阮若琳主任主持,胡文彬、周雷、周嶺和我都參加了讨論,對修改稿提了意見,争論也不少。兩天會對劇組後來工作起了重要的鞏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