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绮園古藤

關燈
杭州選景結束,我先回上海,他們由杭州直飛北京。五一節過後,先遣美工人員自波同志由京來滬找我。記得我陪他還去找了從周教授,寫了介紹信,由他先去杭州、海鹽現場準備布景。

    5月8日,海鹽張元濟先生圖書館舉行奠基典禮。我随上海圖書館名譽館長顧起潛先生、從周教授等二位,應邀一道去參加了。紅劇組小分隊約定好5月6日南下去杭。我算好日期,奠基典禮9号一結束,我去杭州正好見面。到了海鹽的當天晚間,突然浙江已報記者同志見訪。不是采訪參加菊生先生圖書館奠基的事,卻是采寫紅樓電視的事。後來他們寫了一篇特寫,好像是“星期專訪”之類的,登在5月12日的浙江日報上,還是第二次到海鹽靖國拍戲時,扶林導演先着見的。

    張元濟先生,字菊生,是商務印書館的創始人,我國近代文化、出版界的奠基人之一,原籍海鹽。為了紀念商務印書館建館90周年,也為了紀念菊老本人,在他故鄉修建一座圖書館。1985年5月8日奠基,今年已落成了。在我寫此文時,已收到海鹽縣委、縣政府的請柬。同樣5月8日,要去海鹽參加落成典禮。而“紅樓電視”也已于5月2日在北京、香港正式播放。事業有成,神州春好,我感到是無限欣慰的。眼前的事暫且少說,還回到“紅樓夢憶”上。在此說一下“绮園”。

    在海鹽第二天上午,大家遊覽绮園。20多天前,采景時我來過一次,這回已經是第二次了。這個園子一進來給人一種特殊的感覺。雖然不是盛夏,卻使人感到有無限夏木森森之感,一派濃綠映人。我開始不注意,直到陪着顧起潛先生在園後拍照時,才發現了這一奇異感覺的秘密。原來是一棵根深葉茂的古藤在作怪──我仔細一查看,這株古藤牽藤引蔓,幾乎遍布全園,每株大樹上都繞着它的枝葉,真正蔚為奇觀了。如果在湖南張家界、雲南西雙版納的深山亞熱帶森林中,看到這樣的古藤,那是不足為奇的。妙在是這樣的小園中,卻長着這樣的奇物,不能不歎為觀止。按照绮園的園齡,不過是十九世紀末,距今百年之譜。而這株藤蘿,其年齡卻遠不止此。蘇州拙政園文征明手植藤,樹齡近500年,卻比它小得多;因而推算它的年齡,起碼要在800年左右,是宋朝的遺物了。

    感謝這株古藤,使園中清蔭密布,讓寶玉在這陰涼下閑走,表現了《紅樓夢》第三十九回所寫“樹陰匝地”的意境。這樣使得海鹽的“绮園”也被剪輯進大觀園中來了。自然,更重要的還是滴翠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