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耦園落花
關燈
小
中
大
黛玉葬花一段戲中,有一個拾落花的的鏡頭:滿地殘紅。拾起一朵,放在掌心看看。傷春感逝,詩情閨怨,多少莫名的惆怅,在此一刹那中,都表現出來了……黛玉表現的是性格、内心,在這種地方是最出戲的。
觀衆們知道這個小小的鏡頭,是在什麼地方拍的嗎?又看得出拾起的那朵落紅是什麼花嗎?
“落紅一片,暗惜流年換”。說起這一鏡頭,也是兩年前的事了,情景曆曆。那是在蘇州城東一個小小的園林中,它的名字是“耦園”。
耦園在平江路東面,靠近舊時城牆的一條水巷中。清末曾任上海道的沈秉成,有一定文學藝術修養。宦囊充足之後,很會享受。回到蘇州,在住宅東西,各修一小園。他夫人名嚴永華,也很有才藝,自稱為“不栉書生”。夫妻十分相得,因名其園為“耦園”,有雙關之意;并制聯雲:“耦園結佳偶,詩侶住詩城”。
百數年來,園已殘破。近年修複了東園,亦稱“耦園”,實在隻是耦園之半。園不大,有小橋流水亭台之勝。其中最宜人處,是東面的一排樓房。樓房東西兩面都有窗。西窗開在園内,東窗開處,着時面對城牆。蘇州水城,沿城牆内外都有河道,有水關互通,有水門出入。這裡正靠近新門,日夜船舶來往很多,晰嗚橹聲不斷,所以主人為此樓起了一個很雅的名稱,匾曰“聽橹樓”。讀書聲、唱詩聲、誦經聲、搖橹聲、落葉聲、雨打芭蕉聲、風撼老樹聲……都是古老的中國文化常常稱道的聲音,不同于官吏喊堂聲、帳房算盤聲、潑婦罵街聲……當然更不同于所謂歌星們的号叫聲了。
閑話少說,再續“紅樓”。聽橹樓下假山邊有兩株高大的山茶花。江南露天山茶着花最早,紅豔紛繁,極為可觀。隻是兩三天後,便落紅狼藉了。但由于色彩嬌嫩,十分宜于在熒屏上顯示,所以黛玉拾落花便選擇在這裡拍攝。她拾起來,托在掌心觀賞的,便是一小朵嫩紅的山茶花。
順便說一下,小紅站在角門上傳話:“宮裡娘娘端午節的禮品賞賜下來了”,也是在耦園的二門上拍的。遺憾的是:這個角門雖然很幽雅,而旁邊卻有一株盛開的白玉蘭。嚴格來講,這與劇情節令不合,如果是一株盛開的紅石榴就好了。但說話容易,安排起鏡頭拍攝地點、時間和順序來,就十分困難了。有時一個小問題,認真安排,就要花大量的精力、時間和金錢。限于種種條件,有時不得不就簡了。整個戲中,類似這樣的地方,說來是很多的。不然,誰個說電視電影是遺憾的藝術呢!
觀衆們知道這個小小的鏡頭,是在什麼地方拍的嗎?又看得出拾起的那朵落紅是什麼花嗎?
“落紅一片,暗惜流年換”。說起這一鏡頭,也是兩年前的事了,情景曆曆。那是在蘇州城東一個小小的園林中,它的名字是“耦園”。
耦園在平江路東面,靠近舊時城牆的一條水巷中。清末曾任上海道的沈秉成,有一定文學藝術修養。宦囊充足之後,很會享受。回到蘇州,在住宅東西,各修一小園。他夫人名嚴永華,也很有才藝,自稱為“不栉書生”。夫妻十分相得,因名其園為“耦園”,有雙關之意;并制聯雲:“耦園結佳偶,詩侶住詩城”。
百數年來,園已殘破。近年修複了東園,亦稱“耦園”,實在隻是耦園之半。園不大,有小橋流水亭台之勝。其中最宜人處,是東面的一排樓房。樓房東西兩面都有窗。西窗開在園内,東窗開處,着時面對城牆。蘇州水城,沿城牆内外都有河道,有水關互通,有水門出入。這裡正靠近新門,日夜船舶來往很多,晰嗚橹聲不斷,所以主人為此樓起了一個很雅的名稱,匾曰“聽橹樓”。讀書聲、唱詩聲、誦經聲、搖橹聲、落葉聲、雨打芭蕉聲、風撼老樹聲……都是古老的中國文化常常稱道的聲音,不同于官吏喊堂聲、帳房算盤聲、潑婦罵街聲……當然更不同于所謂歌星們的号叫聲了。
閑話少說,再續“紅樓”。聽橹樓下假山邊有兩株高大的山茶花。江南露天山茶着花最早,紅豔紛繁,極為可觀。隻是兩三天後,便落紅狼藉了。但由于色彩嬌嫩,十分宜于在熒屏上顯示,所以黛玉拾落花便選擇在這裡拍攝。她拾起來,托在掌心觀賞的,便是一小朵嫩紅的山茶花。
順便說一下,小紅站在角門上傳話:“宮裡娘娘端午節的禮品賞賜下來了”,也是在耦園的二門上拍的。遺憾的是:這個角門雖然很幽雅,而旁邊卻有一株盛開的白玉蘭。嚴格來講,這與劇情節令不合,如果是一株盛開的紅石榴就好了。但說話容易,安排起鏡頭拍攝地點、時間和順序來,就十分困難了。有時一個小問題,認真安排,就要花大量的精力、時間和金錢。限于種種條件,有時不得不就簡了。整個戲中,類似這樣的地方,說來是很多的。不然,誰個說電視電影是遺憾的藝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