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趙雲
關燈
小
中
大
孔明,又劫了曹孟德,算是吓人。
但是,注意,趙雲此時的地位隐然已可和關張并列。
以至于周郎給孫權寫信:“劉備以枭雄之姿,關張趙等熊虎之将,必非池中物……”他已和關張并列了。
但是,貓膩正在這裡。
翻史書,原文是“關張等熊虎之将,世之虎臣……”壓根沒這個趙字。
然後,趙雲的戲不多,一長段都是龐統魏延他們的戲。
後來馬超來了,和張飛戰N回合不敗。
投降後,有兩個不厲害的将領來,“子龍已斬二人之頭,獻于筵前。
馬超亦驚,倍加敬重”,使子龍也在馬超面前顯了一下。
再後來,子龍一直無戲。
一直到了定漢中時,黃忠猛立戰功,子龍跟着他去漢水,當時子龍是黃忠的副将。
黃忠被圍,子龍單騎而入,救黃忠還,然後擺空營計,弩箭射退曹操。
這是子龍演義中第一次成功的策劃。
也堪稱經典。
也赢得了“一身是膽”的稱号,封虎威将軍——實則虎威将軍和李廣飛将軍一樣,都是大家的稱呼,無此頭銜。
一直到漢中平定,關張馬黃各拿了前後左右将軍頭銜,而子龍隻有一個很小的鎮軍将軍,比魏延還差得遠。
但老羅安排了一個“五虎将”,把趙雲列到第三位,也不知道為什麼。
之後趙雲的戲逐漸少了,劉備被陸遜擊敗,子龍出馬,救了劉備殺了朱然。
冤枉啊,朱然明明活得比趙雲還長,怎麼那會兒就死了呢? 南征定孟獲時,子龍已經成了老将。
作用很大,但是不再那麼意氣風發了。
順便說一下,當時馬超是骠騎将軍,諸葛亮自領大将軍,前後左右四将軍都有人了,而魏延是鎮北将軍,而趙雲則“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将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将軍。
”與魏延完全一樣待遇。
公元227年,孔明北伐了。
趙雲七十歲了(這裡插一句,趙雲長闆時意氣風發,那是207年。
離他七十歲時斬五将時差20年,大家可以算出長闆時趙雲幾歲)。
趙雲自請為先鋒(但是忽略了一件事:如果作為先鋒,那麼他必須受到前督部魏延的指揮——不過可能為了顧及他面子,老羅沒寫他被魏延指揮。
呵呵。
再者當時他和魏延地位相等), 斬五将。
吓跑了夏侯小兒。
當時都說:“今日方信長闆之事!”可見那段傳奇真是神話一般了(其實我不想說:韓家五将在各種曆史上還是查不到。
我查了N遍)。
然後在與曹真做戰中殺了曹遵(曹遵在曆史上似乎是在趙雲死後六年與烏丸流騎作戰死的)。
然後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事關全局:諸葛亮撤兵。
趙雲和鄧芝擔任斜谷方面軍的總指揮。
趙雲獨自斷後,刺倒一将,吓倒一将。
那是他一生中最後一個刺倒的敵将。
那也是諸葛北伐最漂亮的一次軍事行動之一,雖然與曆史有出入,但那不愧為一次傑出的軍事行動,我認為可以和李廣馬邑之戰相比。
可惜是作為敗軍處理,雖然退軍得當,足見其将才。
然後他死了。
一代良将,當陽長闆的豪傑,截江奪帝的英雄,也是五虎将時代最後一個見證者,病死了。
追稱順平侯。
老羅嫌不過瘾,讓後主下诏追封他為大将軍。
可惜連這個大将軍都是老羅編出來的。
其實老羅畫蛇添足,順平侯已經是縣侯,國家重臣的象征了。
趙雲是蜀漢重要的将領。
與關張馬黃并列,是劉備的得力助手。
雖然他一生最高軍銜也隻是征南将軍。
其子趙統,趙廣,碌碌無為。
當陽長闆時見路人指點:此乃子龍過處也。
詩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
但是,注意,趙雲此時的地位隐然已可和關張并列。
以至于周郎給孫權寫信:“劉備以枭雄之姿,關張趙等熊虎之将,必非池中物……”他已和關張并列了。
但是,貓膩正在這裡。
翻史書,原文是“關張等熊虎之将,世之虎臣……”壓根沒這個趙字。
然後,趙雲的戲不多,一長段都是龐統魏延他們的戲。
後來馬超來了,和張飛戰N回合不敗。
投降後,有兩個不厲害的将領來,“子龍已斬二人之頭,獻于筵前。
馬超亦驚,倍加敬重”,使子龍也在馬超面前顯了一下。
再後來,子龍一直無戲。
一直到了定漢中時,黃忠猛立戰功,子龍跟着他去漢水,當時子龍是黃忠的副将。
黃忠被圍,子龍單騎而入,救黃忠還,然後擺空營計,弩箭射退曹操。
這是子龍演義中第一次成功的策劃。
也堪稱經典。
也赢得了“一身是膽”的稱号,封虎威将軍——實則虎威将軍和李廣飛将軍一樣,都是大家的稱呼,無此頭銜。
一直到漢中平定,關張馬黃各拿了前後左右将軍頭銜,而子龍隻有一個很小的鎮軍将軍,比魏延還差得遠。
但老羅安排了一個“五虎将”,把趙雲列到第三位,也不知道為什麼。
之後趙雲的戲逐漸少了,劉備被陸遜擊敗,子龍出馬,救了劉備殺了朱然。
冤枉啊,朱然明明活得比趙雲還長,怎麼那會兒就死了呢? 南征定孟獲時,子龍已經成了老将。
作用很大,但是不再那麼意氣風發了。
順便說一下,當時馬超是骠騎将軍,諸葛亮自領大将軍,前後左右四将軍都有人了,而魏延是鎮北将軍,而趙雲則“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将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将軍。
”與魏延完全一樣待遇。
公元227年,孔明北伐了。
趙雲七十歲了(這裡插一句,趙雲長闆時意氣風發,那是207年。
離他七十歲時斬五将時差20年,大家可以算出長闆時趙雲幾歲)。
趙雲自請為先鋒(但是忽略了一件事:如果作為先鋒,那麼他必須受到前督部魏延的指揮——不過可能為了顧及他面子,老羅沒寫他被魏延指揮。
呵呵。
再者當時他和魏延地位相等), 斬五将。
吓跑了夏侯小兒。
當時都說:“今日方信長闆之事!”可見那段傳奇真是神話一般了(其實我不想說:韓家五将在各種曆史上還是查不到。
我查了N遍)。
然後在與曹真做戰中殺了曹遵(曹遵在曆史上似乎是在趙雲死後六年與烏丸流騎作戰死的)。
然後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事關全局:諸葛亮撤兵。
趙雲和鄧芝擔任斜谷方面軍的總指揮。
趙雲獨自斷後,刺倒一将,吓倒一将。
那是他一生中最後一個刺倒的敵将。
那也是諸葛北伐最漂亮的一次軍事行動之一,雖然與曆史有出入,但那不愧為一次傑出的軍事行動,我認為可以和李廣馬邑之戰相比。
可惜是作為敗軍處理,雖然退軍得當,足見其将才。
然後他死了。
一代良将,當陽長闆的豪傑,截江奪帝的英雄,也是五虎将時代最後一個見證者,病死了。
追稱順平侯。
老羅嫌不過瘾,讓後主下诏追封他為大将軍。
可惜連這個大将軍都是老羅編出來的。
其實老羅畫蛇添足,順平侯已經是縣侯,國家重臣的象征了。
趙雲是蜀漢重要的将領。
與關張馬黃并列,是劉備的得力助手。
雖然他一生最高軍銜也隻是征南将軍。
其子趙統,趙廣,碌碌無為。
當陽長闆時見路人指點:此乃子龍過處也。
詩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