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假書:周瑜愚蔣幹
關燈
小
中
大
睡;蔣幹不應周瑜,是不知其詐呼。
周瑜之醉,醉卻是醒:蔣幹之醒,醒卻是夢。
……周瑜假做極疏,卻步步是密;蔣幹自道極乖,卻步步是呆。
”(集四十五回回評) 2.獻連環:龐統欺曹操 周瑜曾使魯肅問計于避亂江東的龐統說:“破曹當用何策?”統密謂肅說:“欲破曹兵,須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餘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教他釘作一處,然後功可成也。
”瑜深服其論。
北軍多疾,“良醫”開“方” 适蔣幹又過江來訪,瑜大喜悅:“吾之成功,隻在此人身上。
“于是巧妙地安排蔣幹與龐統在西山背後小庵巧遇,由蔣幹引龐統去見曹操。
蔣幹第一次渡江,隻是送了兩個水軍都督的命,這一次卻斷送了二十多萬大軍。
雖說龐統計巧,亦靠蔣幹“效力”。
曹操素愛才,聞鳳雛先生來,大喜,親自出迎。
操請參觀其軍容後,置酒相待,同說兵機。
統高談妙論,操深敬服。
統佯醉問:“敢問軍中有良醫否?”操問何用。
統說:“水軍多疾,須用良醫治之。
”時曹軍因不服水土,俱生嘔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慮此事,忽聞此言,急問用何法治之。
統說: “某有一策,使大小水軍,并無疾病,安穩成功。
”操大喜,請問妙策。
統說:“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風浪不息;北兵不慣乘船,受此颠簸,便生疾病。
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首尾由鐵環連鎖,上鋪闊闆,休言人可渡,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風浪潮水上下,複何懼哉?”曹操下席而謝說:“非先生良謀,安能破東吳耶?”統說:“愚淺之見,丞相自裁之。
”操即傳令,喚軍中鐵匠,連夜打造連環大釘,鎖住船隻。
諸軍聞之,俱多喜悅。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曹操深知兵法,詭計多端,何以一獻連環計便接受,難道不怕火攻?凡獻計以誘人,對方要願意聽,且認為此計确對己有利,計始中之。
操早聞鳳雛先生大才,得其下顧,當然願意聆其高論。
當時北軍經不起船上颠簸,俱生嘔吐之疾,難于言戰,操正為此而焦急,忽得連環計,大喜過望,故認為是破東吳妙策。
至于火攻,操并非不考慮。
程昱對鐵索連船曾提出異議說: “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若彼用火攻,難以回避,不可不防。
”操大笑說:“程仲德雖有遠慮,卻還有見不到處。
凡用火攻,必藉風力。
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
”後來忽轉東風,則非曹操之所能料。
曹操之中連環計,并非其愚,而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也正因此,龐統之計始得逞。
周瑜之醉,醉卻是醒:蔣幹之醒,醒卻是夢。
……周瑜假做極疏,卻步步是密;蔣幹自道極乖,卻步步是呆。
”(集四十五回回評) 2.獻連環:龐統欺曹操 周瑜曾使魯肅問計于避亂江東的龐統說:“破曹當用何策?”統密謂肅說:“欲破曹兵,須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餘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教他釘作一處,然後功可成也。
”瑜深服其論。
北軍多疾,“良醫”開“方” 适蔣幹又過江來訪,瑜大喜悅:“吾之成功,隻在此人身上。
“于是巧妙地安排蔣幹與龐統在西山背後小庵巧遇,由蔣幹引龐統去見曹操。
蔣幹第一次渡江,隻是送了兩個水軍都督的命,這一次卻斷送了二十多萬大軍。
雖說龐統計巧,亦靠蔣幹“效力”。
曹操素愛才,聞鳳雛先生來,大喜,親自出迎。
操請參觀其軍容後,置酒相待,同說兵機。
統高談妙論,操深敬服。
統佯醉問:“敢問軍中有良醫否?”操問何用。
統說:“水軍多疾,須用良醫治之。
”時曹軍因不服水土,俱生嘔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慮此事,忽聞此言,急問用何法治之。
統說: “某有一策,使大小水軍,并無疾病,安穩成功。
”操大喜,請問妙策。
統說:“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風浪不息;北兵不慣乘船,受此颠簸,便生疾病。
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首尾由鐵環連鎖,上鋪闊闆,休言人可渡,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風浪潮水上下,複何懼哉?”曹操下席而謝說:“非先生良謀,安能破東吳耶?”統說:“愚淺之見,丞相自裁之。
”操即傳令,喚軍中鐵匠,連夜打造連環大釘,鎖住船隻。
諸軍聞之,俱多喜悅。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曹操深知兵法,詭計多端,何以一獻連環計便接受,難道不怕火攻?凡獻計以誘人,對方要願意聽,且認為此計确對己有利,計始中之。
操早聞鳳雛先生大才,得其下顧,當然願意聆其高論。
當時北軍經不起船上颠簸,俱生嘔吐之疾,難于言戰,操正為此而焦急,忽得連環計,大喜過望,故認為是破東吳妙策。
至于火攻,操并非不考慮。
程昱對鐵索連船曾提出異議說: “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若彼用火攻,難以回避,不可不防。
”操大笑說:“程仲德雖有遠慮,卻還有見不到處。
凡用火攻,必藉風力。
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
”後來忽轉東風,則非曹操之所能料。
曹操之中連環計,并非其愚,而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也正因此,龐統之計始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