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
關燈
小
中
大
了藥下去,孔明滿臉的得意。
劉備用清水漱了口,略歇了歇,回味似的說:“是呀。
丞相,能讓我少輸點的人。
隻有你了。
隻有你,不會讓季漢有更大的損失了。
” “陛下。
”孔明站起了身。
“不許走!”劉備又回複了面容“想走?赢了我就想溜?” “再下嗎?”孔明挑釁似的望着劉備。
“圍棋這東西,是你們下的。
太傷腦子。
朕想和你下象棋。
”劉備自信滿滿。
“這……”孔明猶豫了。
象棋,孔明下的少。
他知道,陛下下象棋是很有一套的。
“怕了?”劉備眯着眼,語氣裡滿是驕傲。
“臣就陪陛下下一盤。
”孔明又坐回幾前。
“要賭注啊。
三天。
不許辦公”劉備重複了一遍。
“好。
謹遵聖命。
” 擺上了楚河漢界,劉備真的揮馬縱橫,氣勢逼人。
孔明節節敗退。
劉備将吃了的兩個子放在手裡,敲得山響。
雖然虛弱,但是還是說着:“三天,三天不準辦公。
” 孔明緊皺着眉,苦苦思索。
正在這時,一個宦官進來:“啟奏陛下,這是理殿下給陛下抄寫的《莊子》,請陛下過目。
” 劉備盯着棋盤,擺了擺手。
孔明卻接過來。
送到劉備面前:“陛下也看看,殿下的字進益不小呢。
” 劉備這才接過。
仔細地看着,半晌笑着說:“嗯,比他爹強。
賞。
”打發了宦官,他興緻勃勃地又低下頭,咦?原來已經架好的炮竟不翼而飛。
他四下裡用目光搜尋。
蹤迹不見,又将目光投向侍奉的宦官。
宦官苦笑着,低頭不語。
孔明問道:“陛下找什麼呢?” “我的炮。
”劉備呢喃着。
“炮”?孔明故做驚訝。
“臣已經吃了。
” “什麼?”劉備想了半天。
“不對。
” 待他想明白,卻見孔明已經到了門口。
笑着要奪門而出呢。
“好哇你!大膽!”劉備哭笑不得。
“你回來。
把炮拿來!” “沒有,陛下,我想起來了。
有一樁事,萬分緊急,我去去就來。
”劉備大聲笑叫着:“攔住他。
快着,别讓他跑了。
”他興奮地笑着,未理會冷汗浸了一頭。
手也不自主地抖了起來。
孔明忙收住了笑,快步跑了回來。
“陛下。
”醫官們忽地圍上了。
連忙撤走了棋盤,進了湯藥,又用了炙。
劉備才平靜下來。
待他睜開眼睛。
驚望見孔明正跪在他的床前。
“丞相……” “陛下,是臣讓陛下受苦了。
”孔明一臉的悔愧。
劉備蒼白的老臉上泛起一抹微笑。
他示意宦官,扶起孔明。
望着他坐在自己身邊。
笑歎了一聲: “丞相,謝謝你。
我好久沒有如此笑過了。
謝謝你。
隻有你。
不會讓我哭着走吧。
” 孔明猛地轉過身,抽搐的肩頭告訴劉備,他在痛哭。
“行了,丞相。
”劉備輕輕笑着,用手撫着孔明的背:“我現在還死不了呢。
我們君臣……還有些時間……”。
劉備玩笑似的話卻重重地撞到孔明耳中,他站起身,向劉備躬身施禮,“陛下,您歇息吧。
臣……告退。
”擡起頭來的時候,劉備看見,兩顆淚悄無聲息地落在白羽上。
他沒有說什麼,隻是溫和地望着他,孔明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卻印在了腦子裡。
這個瘦削的肩膀,要頂起一個諾大的、瀕于絕境的國家來了。
孔明,我不能與你一起扛着這個重擔了。
雖然,你有着絕世的奇才,談笑間軍國大事已安排穩妥,可是,你畢竟是個人呢。
今後的日子,面對着強大的曹魏,暧昧的東吳,川中的宿老,沒有志量的鬥兒,疲弊的國力,你将如之何?将如之何? 我知道,你有辦法,讓這個國家走出困境。
但是,做一個萬人欽敬的丞相,累吧,苦吧。
我不在了,還有誰知道,你也是個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呐! 劉備用拳支着太陽穴,閉着眼,皺着眉,任兩滴老淚滑過灰暗的面頰。
作者:221.0.83.*2005-11-1314:46回複此發言 18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孔明呆坐在房中,書案上成都送來的表章、文書又堆成了小山,可是這一次,孔明卻沒有埋頭在裡面。
腦子裡亂七八糟,忽而飄過一個身影,未及看清,早又消逝。
忽而耳邊響起一句話語,未及聽清,已化在微風裡。
“丞相。
”子安輕輕走進來。
孔明仍坐着,甚至沒有給子安送過去一個眼神。
“什麼事?” 子安愣了愣,他從沒聽過孔明嘴裡會說出這麼頹然的語氣。
“丞相,尚書令求見。
” 霎時間,書案後的孔明又換了諸葛丞相,目光如電般掃了過來。
片刻,他整了整衣衫,打開了一份表章,拿起筆在硯上掭着:“請李尚書進來吧。
” 李嚴進來,孔明起身相迎,在案前坐了。
“丞相還沒歇息呢?”李嚴關切地問。
“哦,正方不是也在忙嗎。
”孔明笑了笑。
李嚴輕歎了一聲,用手摸着桌案上的表文:“國事繁巨,陛下又病入沉疴,丞相還要保重。
” “多謝正方挂念。
不知正方此來何為?”孔明向後靠了靠。
“嚴想動問,陛下……沉疴已深,若一旦,龍歸海境,身後的事,丞相還要早做安排。
”李嚴小心地說了出來。
他仔細地觀察着孔明的面色。
但是,他什麼也沒看出來。
孔明良久無語,屋裡靜得有些讓人煩燥。
忽然,孔明站了起來: “正方所慮極是!” “子安!”孔明向着門外呼喚了一聲,子安聞聲而進。
“請子龍将軍,幼常、廖大人、向将軍凡二品以上官員速來,在前廳候齊議事。
”孔明邊說邊換上了官服,向着李嚴将羽扇伸了伸,那意思仿佛是:請吧。
在前廳聚集的官員們也沒有想到,丞相今天是如此地冷靜地在跟他們議論着關于陛下一旦上殡的事宜。
冷靜地讓人有些害怕。
好像丞相說的是一個他不認識的人的後事。
他安排得是如此周到,讓人挑不出一點漏洞。
甚至包括,陛下一旦歸天後,梓宮如何起運的問題。
孔明臉上沒有一絲表情,或聽或說,聲音态度像是水,沒有色彩,沒有味道。
此時此刻,他,不再是諸葛孔明,他隻是一個丞相。
他的責任就是:安排國政。
孔明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度過這個下午的。
看着衆官員向他投來的憂郁而敬服的目光,他隻是想笑,笑自己,笑自己當時像是一座冰封了的山。
他帶着子安漫無目的的走着,奉節不太大,孔明的目光遊走在街市上,男男女女商貿言談的畫面在眼前穿插着。
他忽地感到,這畫面好熟悉,在哪兒也是這樣,不大的小城,男男女女的,說說笑笑的。
哪來的? 是了,新野。
那時他剛剛出了山,總想看看這裡的民情,主公總是帶着關張二人陪着,惹得張飛一出來就指桑罵槐,自己充耳不聞,主公過意不去,以後也就不讓關張二人相陪。
他清楚地記得,張飛跳上馬背:“二哥!你我上後山跑跑馬!”之後,大環眼瞪向自己:“軍師!你保護好我大哥!如若出了事,老張可不依!!”主公叉着腰,搖頭苦笑。
待張飛一走,他上下打量着自己:“軍師,我們還是回去吧。
我看軍師,不能完成益德的托負吧?” 孔明想到這兒,不禁笑出了聲。
子安好奇地看了看他:“先生?”孔明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再走走。
一隊巡視的馬隊從身邊風似的閃過。
并沒有注意到丞相在街頭漫步。
孔明望着整肅的軍士,眼光裡露出些許欣慰。
那些年輕人,真的好身手呢,你看他們在馬上的威風。
那烈馬到了他們手中,竟似與人是一體的呢。
可笑自己…… 自己也是很想騎騎快馬的,尤其是年輕的時候。
當益德不懷好意地把他的黑爪神龍的缰繩遞過來的時候,他真的害怕了呢,而驕傲的他怎麼可能就此認輸。
可是當他騎上了這匹神駒,他後悔了,這畜牲潑開四蹄瘋了似的狂奔。
任他怎麼勒馬缰那馬竟無所知覺。
“完了!”他當時就是這麼想的。
沒想到,卧龍先生要被馬跑死了。
這時候,那道白色閃電沖上來了。
不!是兩道。
一左一右抓住了他的缰繩。
鶴頂駒上是英風四射的子龍。
的盧馬上是一臉急怒的自己的主公。
“張益德!!”主公什麼也沒說吧。
就用那個馬鞭指着張飛,張飛竟灰溜溜地走了。
自己得意地想笑,卻聽到耳邊一聲:“你!給我回去!” 孔明又笑了,這一回笑得更盡性些。
人都說主公性寬仁,可是他對我,有時卻很霸道呢。
想到這,孔明卻覺得心裡發酸了。
是了,以後,沒有人敢對我霸道了,沒了。
“看你再鬧,反了你了!”路邊一個女子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攔腰按在腿上:“說,還下不下江?看我不打死你!”小孩哭鬧掙紮着,那女人叫得山響,可是打在孩子身上的,卻是手裡的圍裙。
孔明停下來注目,竟覺得這是多麼有意思的一件事。
那女子發現孔明在看她們,忙抓着那頑童走遠了。
“先生,這你也看得這麼起勁兒?”子安笑問。
“子安。
小時候也挨過你娘這樣的打吧?”孔明小聲問他。
“當然了,我挨的最多。
可是,我娘打我不疼。
”子安微歎着。
孔明有些羨慕地望着他:“唉,我就沒有你這樣的福份了。
或許我三歲前,母親也這樣打過我吧。
可是,我不記得了。
隻記得,兄長打我,可沒這麼和善了。
” 作者:221.0.83.*2005-11-1314:47回複此發言 19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子安聽出這話裡的悲涼,陪着孔明靜默了一會,忽然笑道:“先生,三歲前的事想不起來,三十歲以前的事是不會忘的吧?”他的話一出口,孔明略作遲疑,便笑起來,用扇子拍在他頭上:“就你記性好!”是了,主公這樣打過我呢!那把拂塵,主公當時氣極敗壞地表情。
清晰地出現在他眼前。
孔明回過頭,望着暮色中的永安宮。
注目着,歎息着。
遠處傳來一陣鐘鼓之聲。
孔明側耳細聽:“子安,這裡有道觀嗎?”子安點頭:“是,江邊有一座紫虛觀。
住持人稱紫虛上人,這兒的人把他傳的可神了,說他能未蔔先知,還能移星換鬥,呼風喚雨呢。
” 孔明眺望着紫虛觀,目光中漸漸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子安,快走,去找紫虛上人!” 子安不知道,為什麼孔明如此急迫地想見紫虛上人,他一邊跟上孔明急匆匆地腳步,一邊氣喘籲籲地說:“先生,先生,今天晚了,明天……明天好不好?” 孔明頭也不回:“一天也不能等!” “我們如此倉促,可能,可能他們已經歇了。
”子安還不死心。
“如果他真是半仙之體,那他就一定在等我!” 子安搖頭歎了一聲,又跟上了孔明的步子。
紫虛觀座落在江邊,前有江水,後倚青山,觀雖不大,掩映在落日餘晖下,真讓人覺得像是神仙洞察府。
孔明站在門前,正欲讓子安叩門,忽聽從裡面傳出一陣鼓樂鐘呂之聲。
緊接着,大門洞開,兩隊青衣道士各執法器從裡面魚貫而出,孔明先沉吟了一下,繼而面露微笑,那讓人熟悉的身姿又出現在衆人眼前,從容的,飄逸的,智慧的。
“漢丞相大駕光臨,山人迎接來遲。
”說話的人從裡面大袖迎風地走了出來。
孔明注目看他,一頭銀發,光亮順滑,三縷白須柔潤飄灑,面上不見一絲皺紋,慈眉善目,道骨仙風。
金冠道服,手執拂塵。
孔明執扇拱手:“道長請了。
” 老道迎至孔明面前:“丞相,貧道紫虛,知丞相必來造訪,已躬候多時。
” 孔明面無一絲訝異,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紫虛上人,名不虛傳。
” 紫虛将孔明迎至裡面,子安猶自在此地發愣,木木地跟在孔明身後,看着這兩人的背影,小聲嘟囔着:都是半仙…… 孔明随紫虛來到方丈,紫虛命奉上茶來,便揮退了左右,孔明便也沖子安點點頭,子安馬上悄悄退了出去。
孔明看看紫虛:“上人,你的大名我是聞之已久,隻恨國事繁巨,無緣識得,今日一見,三生有幸。
” 紫虛手撫銀然:“哈……丞相說反了,我乃山野之人,何勞丞相動問。
” 孔明低頭微歎了一聲:“唉,有一首山歌,想必是上人所作。
我在荊州時就聽聞了:一龍并一鳳,相将到蜀中,才到半遙裡,鳳死落坡東。
風送雨,雨送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隻有龍……” 孔明吟誦着,越來越聲音越弱,後來竟變成了喃喃自語。
再後來自語變做了歎息,吟完停了半晌,喃喃着:“上人好神機……” 紫虛也沉吟良久,長歎一聲:“我本想以此山歌勸阻鳳雛不可貿進,唉——天命昭昭,人力難複!” “天命昭昭,人力難複?”孔明凝視着他。
“我來此與上人相見,就是想借上人回天之力!” “丞相,是為了當今陛下?” 孔明重重地點了點頭:“不錯!我聽說,古有祈穰之術,上人想必精通此道。
望大展仙機,為陛下祈星延壽。
”話一說完,孔明熱切地目光直盯着紫虛,不想錯過他的一個微小的表情。
紫虛注目孔明良久,點點頭:“唉。
丞相一片苦心!當今何幸啊!” “上人?”孔明有些激動,羽扇在胸前微顫着。
“隻是……恐怕陛下……天命已絕,貿然祈禳,反遭天譴呀!”紫虛歎息着。
“天命……已絕?”孔明咬住了嘴唇。
屋裡死一般沉寂。
忽的,孔明一把抓住紫虛的手:“天不與壽,生人與之,可否?”眼神急切,讓紫虛倒吸了一口氣。
“丞相的意思是?” “借壽!”說的異常果決。
“借我的!” 紫虛大瞪着眼睛,仿佛不認識眼前的人了。
“怎麼?不可以?亮聞此術是可行的呀!”孔明靠近了他。
逼視着他,半晌忽問:“上人不行此術,莫非亮……壽不足借?” 紫虛忙搖頭:“丞相,非也。
此道若行,陛下知道,怕山人大限至矣。
再者,丞相命系于天,降生于世,是為了福澤兩川,豈可借壽于人?” “上人!” 孔明竟倒身跪在紫虛座下。
慌的紫虛也跪下相扶。
“丞相,折殺山人了。
” “陛下的生死,關乎漢室社稷,隻有陛下在,才能真正的福澤世人。
望上人大展仙術,救萬民于既倒。
”孔明緊緊抓住紫虛的手。
紫虛緊緊抿着唇,直盯着孔明的眼睛。
慢慢地,他的眼裡湧起了淚波。
“如此君臣之義,卻也感人。
丞相請起。
你我從長計議。
” 孔明叩拜于地:“謝上人再生之恩。
” 孔明出了紫虛觀時,面上竟帶着燦爛的笑容。
讓子安不明所以。
“先生?” 孔明拉着他的手:“子安!陛下有救了!有救了!!”他孩子似的搖着子安的手。
“真的?”子安也一陣欣喜。
“先生,快把這個喜訊告訴陛下!” 孔明聽了,立刻停了腳步,轉回身,嚴肅地對子安說:“這件事,不可讓陛下知道。
聽見了沒有?” 子安愣愣地點點頭。
正這時,夜色中過來一隊燈火。
到近前一看,是宮裡的侍衛,見到孔明下馬施禮。
“丞相,讓我等好找,陛下遍尋丞相不見,已然發怒了。
快請回吧。
” “好!”孔明笑答一聲。
接過侍衛們遞來的馬缰,跨上了馬背,意氣風發地向永安宮馳去。
“陛下,為什麼又生氣了?”孔明笑吟吟地向劉備施禮。
而劉備卻側身躺在榻上,嘟着臉,鼓着腮,看上去像個正在賭氣的孩子一般。
“呵,丞相倒像是很高興呢。
”看到孔明,劉備的表情漸漸和緩,但語氣還像是在生氣。
“嗯,今天,遇到一位神醫。
陛下之疾将不日而愈了!”孔明興奮的神色并沒有喚起劉備的共鳴,倒是孔明的話讓他有些黯然,輕輕地笑了一聲:“唉。
我知道,熬日子罷了。
” 孔明不假思索地回道:“不會的!絕對不會!” “哦?”劉備好奇地瞅着他。
孔明自覺失态,馬上笑道:“神醫看了陛下的脈案,他說,不妨事的。
” http://www.cne3online.com/wen2/html/2005/5790_2005430.asp作者:221.0.83.*2005-11-1314:49回複此發言 20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劉備點點頭,對于自己的病情,他不想和孔明多說什麼了。
望着宦官點點頭:“讓永和理都過來。
”宦官答應着下去了。
不多時,一個年輕女子引着兩個王子過來了。
劉永劉理向劉備見了禮,見了孔明都很高興,禮貌地向孔明問安。
孔明忙站起身還禮。
劉備有一答沒一問地說了些閑話,指着那年輕女子說:“婉雲,你還沒見過丞相吧?”年輕女子聽了,低頭輕盈地走了過來,向孔明深深萬福。
孔明始終沒有注意到她,如今忽然到了自己面前行禮,忙用羽扇扶住:“哦,姑娘少禮。
”說着向劉備送去一個疑問的眼神。
劉備向着女子擺擺手,親切地說:“婉雲,行了,丞相不是外人,起來吧。
”女子方又害羞地走回了原處。
劉備歎了口氣:“丞相,這位姑娘是傅彤将軍的妹妹,就是本地人氏,其兄陣亡,又無父母親人,在家為兄守孝,朕因王子無人照料,特命婉雲前來侍讀照應。
” 孔明聽說,忙起身至婉雲面前,重又深施一禮:“原來姑娘是忠烈門庭,失敬失敬。
”婉雲忙又起身回禮。
孔明這才打量了一下她:溫和态度,觀之可親。
行止大方,悉出名門。
心中點頭暗歎。
劉備笑了笑:“婉雲,你也辛苦了,帶他們下去吧。
”婉雲複向君臣二人行禮告退。
孔明見她們去遠了,才歎了一聲:“這姑娘倒也可憐,竟沒有親人了。
”劉備點點頭:“是呀,傅彤是為了我呀。
”沉吟半晌,意味深長地看着孔明:“孔明,今朝貴庚……你,四十有二了吧?” 孔明也歎了一聲:“唉,人生如白駒過隙,臣老了吧。
” 劉備笑道:“你老了?那我該當如何?”複又喃喃着:“十六年了。
唉,真快呀。
你我相識十六年了。
”孔明注視着他:“是,十六年了,陛下。
” 劉備忽然拉住孔明的手:“年過不惑了,孔明,膝下猶虛呀。
” 孔明笑了笑,搖了搖頭:“唉,這也不可強求,好在喬兒也大了。
” “不可以!”劉備重重地放下他的手。
“你這樣一個人,如若無後,是天之罪也!”孔明笑出了聲:“陛下太以謬贊了吧?” 劉備很認真地看住他:“孔明,我做主,你娶了婉雲吧,這些日子,我細品她的人品,正是個賢惠識體之人,又正在青春,容貌秀麗,無依無靠,嫁與你,讓她為你延續香火。
” 孔明搖了搖頭:“拙荊為了我,這十餘年,颠沛流離,那一次我們從新野潰敗,她……失去了孩子,已經是傷心欲絕了,我不能負她。
” “唉!”劉備重重歎了口氣:“這個我知道。
但是為了延續香煙,這怎麼能叫負她?再說,黃夫人是個賢德女子,她不會責怪你呀。
” “是,她也多次勸我,讓我再娶一室,可是,亮,于心不忍。
”孔明低了頭。
劉備閉了眼:“這可難了。
” 孔明詫異:“怎麼難了?” 劉備睜開眼望着他:“前日我命王貴人與婉雲說媒,她是無一答應。
隐隐向貴人說,若是嫁人,必是智慧卓越,風度超群的奇才。
你看看,她這是在說誰呢?” “哦?”孔明倒覺得好笑了。
“竟有這樣的女子,看上一個過了不惑之年的男人嗎?” 劉備笑着側過身:“孔明青年時她是無福得見了,便是如今,也是豐彩依然。
” “陛下隻會拿我取笑。
”孔明不屑地揮着羽扇。
“你知不知道,我登基從武擔山回城,禦辇從成都穿過,百姓夾道而迎,我仔細一瞧,那跪在兩旁的年青女子,她們的眼睛沒有一個是瞧着我的,一個個朝着你的車溜,當時,我可是都忌妒了。
” 這話讓兩個人笑了半天。
劉備又認真地說:“行不行,孔明,我……隻有這一個心思了。
你不能絕後,别讓我着急。
”劉備說着,眼睛又紅了。
孔明望着他,半晌方徐徐說:“既然婉雲姑娘不棄,那也隻有委屈她了。
” 劉備大喜:“委屈她?怕是要樂死小女子了。
” 孔明忙說:“不過,我想先讓婉雲回成都,讓拙荊見一見。
” 劉備倒是停了停:“不忙。
她還要侍讀王子。
” 孔明想了想:“也好。
”他握住了劉備骨瘦如柴的手:“那麼,等陛下安好了,回成都,為臣主婚。
” 劉備隻是慈祥地笑着,笑紋在臉上慢慢暈開,他翻過手反握住孔明:“我……恐怕不能答應孔明的托負了。
” 孔明咬着牙:“一定行,這一次,一定能行!” 劉備隻是抓着他的手輕輕搖着,不發一言了。
孔明像是想起了什麼:“哦,陛下,臣明日起要去江油七日,七日内陛下見不到我,要好好保重。
” “幹什麼去?”劉備眼露疑問:“讓他們去吧。
” 孔明笑了笑,這笑十分的從容,十分的開懷:“不行,陛下,隻是七天,七天後我就回來,那時,陛下一定是可以起床了。
” 劉備笑着放開他:“呵呵,好吧。
快去快回。
” 當孔明再次踏入紫虛觀的時候,他的心情是興奮的,期盼的。
他覺得,七天以後,當自己跨出這個門檻時,季漢的命運将會改變,确切地說,他諸葛孔明與劉玄德的匡古知遇又将可以繼續延續。
紫虛嚴肅着面容走到他的面前:“丞相,法壇不可輕開,丞相現在如若改變主意,還來的及。
” 孔明沒有理會他的問題,隻是懷疑地望了望他。
那有些飄忽地眼神被紫虛捕捉住:“丞相?你行此祈禳之術,借己陽壽,對漢室極為不利,如果丞相此時反悔,亦是明智之舉。
” 孔明抓住他的手,“上人,我隻問你一句,你行此法術,當真能為陛下延壽?” 紫虛聞言,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唉——道法無形,真陽永駐,天地玄妙,豈能兒戲。
” 孔明緊緊握住他的手:“那麼,就請道長速速禳星。
” 紫虛睜開眼睛,久久注視着孔明,見那眸子中沒有一絲猶豫,他将拂塵一甩:“丞相,請随我沐浴更衣。
” 半個時辰後,紫虛引着孔明來在了玄天大殿。
孔明已經換上了一身素服,頭發披散着,讓人覺得十分神秘。
他來在大殿中,環視四周,隻有這時,從這審慎、精明的目光中,方能讓人記起,這是漢丞相。
明柱上懸着寶幡,畫着神符。
在風中搖擺。
禮神香香煙缭繞,讓人不知置身于何地。
地上,四十九盞明燈按星宿擺成了天罡陣式。
燈火在燈頭跳躍着,宛如夏夜撒滿蒼穹的星鬥。
正中間擺着兩盞大燈,仍未點着,像兩眼無底的深泉。
孔明知道,這就是他與陛下的本命燈了。
“丞相,可以開始了。
”紫虛輕聲說着。
作者:221.0.83.*2005-11-1314:50回複此發言 21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孔明沒有說話,隻是輕輕點點頭。
紫虛向着兩邊的四十九名護法道士将拂塵一揚,頓時,道樂響起,鐘鼓齊鳴。
道士們在紫虛帶領下開始步罡踏鬥。
九禮已畢。
紫虛将燭火遞到孔明手中:“請丞相點本命星燈。
”孔明接過燭火,向着兩盞燈走去,一一将燈點起,火苗在風前一閃,他急用手去擋住,眼看着那火光越來越亮,發出了耀眼的光明,此時此刻,孔明的臉上也同時展開了一般耀眼奪目的笑容。
永安宮這幾天沒有了丞相的聲音,顯得有些蕭然。
李嚴進宮省視,見劉備已命人将座榻移在院中的一株桃樹下,眼看着春光将盡,桃花早已凋敝,樹上繁繁茂茂地遮滿了綠葉,枝葉參差間,已依稀可見青青果實。
劉備倚身榻上,微閉着眼睛,斑駁地樹影照在他蒼老憔瘁的臉上,顯得有些不真實。
“正方來了?平身吧。
”懶懶地說着,并沒有睜眼。
李嚴站起身:“陛下,嚴幾日不曾進宮,今日一看,陛下的氣色竟大好了。
” 劉備哼笑了一聲:“唉,你也是不說實話呀。
” 李嚴忙躬身:“臣句句實言。
”劉備不置可否地擺了擺手:“不過也奇了,這幾日,倒像是有了些力氣。
” “是呀,這就是陛下康複之相呀。
”李嚴忙附和着。
可是劉備顯然不想再跟他這麼說下去了。
他坐起來:“正方,丞相走了幾日了?” “六日了。
” “哦,隻是去江油?” “嚴不知。
丞相臨行,将政務交與嚴,說是去辦一件事,事關國運,回來再說。
故而丞相何時起身,恕臣不知。
” “哼,就會故弄玄虛。
”劉備嘀咕了一句。
這時,禦醫進來請脈。
李嚴退過一旁,劉備複躺下,向着醫官伸出了手。
“陛下大喜,脈象平和,有康複之相。
”醫官面露喜色。
劉備睜開眼望着他:“你不是又在哄我高興呢吧?” “小臣豈敢欺君。
”禦醫欣喜地說着。
“哼,”劉備又笑了一聲:“又讓他說準了!” 李嚴見劉備高興,也來湊趣:“陛下,讓誰說準了?” 劉備笑着說:“你家丞相走時說‘七天他回來,我就可以起床了。
’你看這不又讓他說準了。
真是金口玉言。
”劉備閉着眼,臉上的笑容久未消散。
李嚴卻在反複玩味着劉備的話:金口玉言?難道,陛下在暗示什麼不成。
劉備感到一陣沉默,不禁睜開眼睛,見到李嚴沉思的樣子,他的目光中馬上射出一道隻有帝王才有的光芒。
“正方,多思傷神呀。
好了,我也累了,下去吧。
” 李嚴聽出了話的不滿,躬身退下。
險些與急匆匆跑進來的宦官撞了個滿懷。
那宦官直來到劉備榻前:“陛下!” 劉備望着他:“什麼事,這麼驚慌?” “陛下,了不得,今早在永安宮殿角上落了一隻白鶴,轟之不去,我等拿住,見腳上綁一帛卷,上書讓陛下親啟。
”說着将那素白的絲卷遞了過來。
劉備疑惑地接過展開。
目光在上面遊移着,忽地他坐了起來,一陣暈眩,宦官忙扶住他。
隻覺得陛下手心冰涼,抖個不停。
“陛下,出了什麼事?” 劉備穩住心神:“傳!傳趙子龍引鐵騎五百速來”!宦官不明所以,立刻跑去傳旨。
劉備閉上眼,咬着嘴唇,臉色變得鐵青。
忽然,他大喊一聲:“來人!備馬,更衣!” 衆人面面相觑,“快!想抗旨嗎?”劉備的語氣堅決,聲音宏亮,全不似一個病重之人。
此時他的臉上竟布滿了紅光。
穿上了王服,馬是無論如何也上不去了,趙雲命備步辇。
劉備坐在上面,冷冷的一言不發。
趙雲問道:“陛下,我們這是要去哪兒?” “江邊!紫虛觀!!”五個字,仿佛包含了深仇大恨。
六個日夜的祈禳讓孔明疲憊不堪。
但是兩盞星燈的燈火始終明亮如初,讓他滿心歡喜。
他閉着雙眼,在心裡默默祈禱着:“燈啊,燈啊,隻有一天了,不,隻有最後的一個時辰了吧。
你一定要亮到
劉備用清水漱了口,略歇了歇,回味似的說:“是呀。
丞相,能讓我少輸點的人。
隻有你了。
隻有你,不會讓季漢有更大的損失了。
” “陛下。
”孔明站起了身。
“不許走!”劉備又回複了面容“想走?赢了我就想溜?” “再下嗎?”孔明挑釁似的望着劉備。
“圍棋這東西,是你們下的。
太傷腦子。
朕想和你下象棋。
”劉備自信滿滿。
“這……”孔明猶豫了。
象棋,孔明下的少。
他知道,陛下下象棋是很有一套的。
“怕了?”劉備眯着眼,語氣裡滿是驕傲。
“臣就陪陛下下一盤。
”孔明又坐回幾前。
“要賭注啊。
三天。
不許辦公”劉備重複了一遍。
“好。
謹遵聖命。
” 擺上了楚河漢界,劉備真的揮馬縱橫,氣勢逼人。
孔明節節敗退。
劉備将吃了的兩個子放在手裡,敲得山響。
雖然虛弱,但是還是說着:“三天,三天不準辦公。
” 孔明緊皺着眉,苦苦思索。
正在這時,一個宦官進來:“啟奏陛下,這是理殿下給陛下抄寫的《莊子》,請陛下過目。
” 劉備盯着棋盤,擺了擺手。
孔明卻接過來。
送到劉備面前:“陛下也看看,殿下的字進益不小呢。
” 劉備這才接過。
仔細地看着,半晌笑着說:“嗯,比他爹強。
賞。
”打發了宦官,他興緻勃勃地又低下頭,咦?原來已經架好的炮竟不翼而飛。
他四下裡用目光搜尋。
蹤迹不見,又将目光投向侍奉的宦官。
宦官苦笑着,低頭不語。
孔明問道:“陛下找什麼呢?” “我的炮。
”劉備呢喃着。
“炮”?孔明故做驚訝。
“臣已經吃了。
” “什麼?”劉備想了半天。
“不對。
” 待他想明白,卻見孔明已經到了門口。
笑着要奪門而出呢。
“好哇你!大膽!”劉備哭笑不得。
“你回來。
把炮拿來!” “沒有,陛下,我想起來了。
有一樁事,萬分緊急,我去去就來。
”劉備大聲笑叫着:“攔住他。
快着,别讓他跑了。
”他興奮地笑着,未理會冷汗浸了一頭。
手也不自主地抖了起來。
孔明忙收住了笑,快步跑了回來。
“陛下。
”醫官們忽地圍上了。
連忙撤走了棋盤,進了湯藥,又用了炙。
劉備才平靜下來。
待他睜開眼睛。
驚望見孔明正跪在他的床前。
“丞相……” “陛下,是臣讓陛下受苦了。
”孔明一臉的悔愧。
劉備蒼白的老臉上泛起一抹微笑。
他示意宦官,扶起孔明。
望着他坐在自己身邊。
笑歎了一聲: “丞相,謝謝你。
我好久沒有如此笑過了。
謝謝你。
隻有你。
不會讓我哭着走吧。
” 孔明猛地轉過身,抽搐的肩頭告訴劉備,他在痛哭。
“行了,丞相。
”劉備輕輕笑着,用手撫着孔明的背:“我現在還死不了呢。
我們君臣……還有些時間……”。
劉備玩笑似的話卻重重地撞到孔明耳中,他站起身,向劉備躬身施禮,“陛下,您歇息吧。
臣……告退。
”擡起頭來的時候,劉備看見,兩顆淚悄無聲息地落在白羽上。
他沒有說什麼,隻是溫和地望着他,孔明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卻印在了腦子裡。
這個瘦削的肩膀,要頂起一個諾大的、瀕于絕境的國家來了。
孔明,我不能與你一起扛着這個重擔了。
雖然,你有着絕世的奇才,談笑間軍國大事已安排穩妥,可是,你畢竟是個人呢。
今後的日子,面對着強大的曹魏,暧昧的東吳,川中的宿老,沒有志量的鬥兒,疲弊的國力,你将如之何?将如之何? 我知道,你有辦法,讓這個國家走出困境。
但是,做一個萬人欽敬的丞相,累吧,苦吧。
我不在了,還有誰知道,你也是個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呐! 劉備用拳支着太陽穴,閉着眼,皺着眉,任兩滴老淚滑過灰暗的面頰。
作者:221.0.83.*2005-11-1314:46回複此發言 18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孔明呆坐在房中,書案上成都送來的表章、文書又堆成了小山,可是這一次,孔明卻沒有埋頭在裡面。
腦子裡亂七八糟,忽而飄過一個身影,未及看清,早又消逝。
忽而耳邊響起一句話語,未及聽清,已化在微風裡。
“丞相。
”子安輕輕走進來。
孔明仍坐着,甚至沒有給子安送過去一個眼神。
“什麼事?” 子安愣了愣,他從沒聽過孔明嘴裡會說出這麼頹然的語氣。
“丞相,尚書令求見。
” 霎時間,書案後的孔明又換了諸葛丞相,目光如電般掃了過來。
片刻,他整了整衣衫,打開了一份表章,拿起筆在硯上掭着:“請李尚書進來吧。
” 李嚴進來,孔明起身相迎,在案前坐了。
“丞相還沒歇息呢?”李嚴關切地問。
“哦,正方不是也在忙嗎。
”孔明笑了笑。
李嚴輕歎了一聲,用手摸着桌案上的表文:“國事繁巨,陛下又病入沉疴,丞相還要保重。
” “多謝正方挂念。
不知正方此來何為?”孔明向後靠了靠。
“嚴想動問,陛下……沉疴已深,若一旦,龍歸海境,身後的事,丞相還要早做安排。
”李嚴小心地說了出來。
他仔細地觀察着孔明的面色。
但是,他什麼也沒看出來。
孔明良久無語,屋裡靜得有些讓人煩燥。
忽然,孔明站了起來: “正方所慮極是!” “子安!”孔明向着門外呼喚了一聲,子安聞聲而進。
“請子龍将軍,幼常、廖大人、向将軍凡二品以上官員速來,在前廳候齊議事。
”孔明邊說邊換上了官服,向着李嚴将羽扇伸了伸,那意思仿佛是:請吧。
在前廳聚集的官員們也沒有想到,丞相今天是如此地冷靜地在跟他們議論着關于陛下一旦上殡的事宜。
冷靜地讓人有些害怕。
好像丞相說的是一個他不認識的人的後事。
他安排得是如此周到,讓人挑不出一點漏洞。
甚至包括,陛下一旦歸天後,梓宮如何起運的問題。
孔明臉上沒有一絲表情,或聽或說,聲音态度像是水,沒有色彩,沒有味道。
此時此刻,他,不再是諸葛孔明,他隻是一個丞相。
他的責任就是:安排國政。
孔明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度過這個下午的。
看着衆官員向他投來的憂郁而敬服的目光,他隻是想笑,笑自己,笑自己當時像是一座冰封了的山。
他帶着子安漫無目的的走着,奉節不太大,孔明的目光遊走在街市上,男男女女商貿言談的畫面在眼前穿插着。
他忽地感到,這畫面好熟悉,在哪兒也是這樣,不大的小城,男男女女的,說說笑笑的。
哪來的? 是了,新野。
那時他剛剛出了山,總想看看這裡的民情,主公總是帶着關張二人陪着,惹得張飛一出來就指桑罵槐,自己充耳不聞,主公過意不去,以後也就不讓關張二人相陪。
他清楚地記得,張飛跳上馬背:“二哥!你我上後山跑跑馬!”之後,大環眼瞪向自己:“軍師!你保護好我大哥!如若出了事,老張可不依!!”主公叉着腰,搖頭苦笑。
待張飛一走,他上下打量着自己:“軍師,我們還是回去吧。
我看軍師,不能完成益德的托負吧?” 孔明想到這兒,不禁笑出了聲。
子安好奇地看了看他:“先生?”孔明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再走走。
一隊巡視的馬隊從身邊風似的閃過。
并沒有注意到丞相在街頭漫步。
孔明望着整肅的軍士,眼光裡露出些許欣慰。
那些年輕人,真的好身手呢,你看他們在馬上的威風。
那烈馬到了他們手中,竟似與人是一體的呢。
可笑自己…… 自己也是很想騎騎快馬的,尤其是年輕的時候。
當益德不懷好意地把他的黑爪神龍的缰繩遞過來的時候,他真的害怕了呢,而驕傲的他怎麼可能就此認輸。
可是當他騎上了這匹神駒,他後悔了,這畜牲潑開四蹄瘋了似的狂奔。
任他怎麼勒馬缰那馬竟無所知覺。
“完了!”他當時就是這麼想的。
沒想到,卧龍先生要被馬跑死了。
這時候,那道白色閃電沖上來了。
不!是兩道。
一左一右抓住了他的缰繩。
鶴頂駒上是英風四射的子龍。
的盧馬上是一臉急怒的自己的主公。
“張益德!!”主公什麼也沒說吧。
就用那個馬鞭指着張飛,張飛竟灰溜溜地走了。
自己得意地想笑,卻聽到耳邊一聲:“你!給我回去!” 孔明又笑了,這一回笑得更盡性些。
人都說主公性寬仁,可是他對我,有時卻很霸道呢。
想到這,孔明卻覺得心裡發酸了。
是了,以後,沒有人敢對我霸道了,沒了。
“看你再鬧,反了你了!”路邊一個女子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攔腰按在腿上:“說,還下不下江?看我不打死你!”小孩哭鬧掙紮着,那女人叫得山響,可是打在孩子身上的,卻是手裡的圍裙。
孔明停下來注目,竟覺得這是多麼有意思的一件事。
那女子發現孔明在看她們,忙抓着那頑童走遠了。
“先生,這你也看得這麼起勁兒?”子安笑問。
“子安。
小時候也挨過你娘這樣的打吧?”孔明小聲問他。
“當然了,我挨的最多。
可是,我娘打我不疼。
”子安微歎着。
孔明有些羨慕地望着他:“唉,我就沒有你這樣的福份了。
或許我三歲前,母親也這樣打過我吧。
可是,我不記得了。
隻記得,兄長打我,可沒這麼和善了。
” 作者:221.0.83.*2005-11-1314:47回複此發言 19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子安聽出這話裡的悲涼,陪着孔明靜默了一會,忽然笑道:“先生,三歲前的事想不起來,三十歲以前的事是不會忘的吧?”他的話一出口,孔明略作遲疑,便笑起來,用扇子拍在他頭上:“就你記性好!”是了,主公這樣打過我呢!那把拂塵,主公當時氣極敗壞地表情。
清晰地出現在他眼前。
孔明回過頭,望着暮色中的永安宮。
注目着,歎息着。
遠處傳來一陣鐘鼓之聲。
孔明側耳細聽:“子安,這裡有道觀嗎?”子安點頭:“是,江邊有一座紫虛觀。
住持人稱紫虛上人,這兒的人把他傳的可神了,說他能未蔔先知,還能移星換鬥,呼風喚雨呢。
” 孔明眺望着紫虛觀,目光中漸漸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子安,快走,去找紫虛上人!” 子安不知道,為什麼孔明如此急迫地想見紫虛上人,他一邊跟上孔明急匆匆地腳步,一邊氣喘籲籲地說:“先生,先生,今天晚了,明天……明天好不好?” 孔明頭也不回:“一天也不能等!” “我們如此倉促,可能,可能他們已經歇了。
”子安還不死心。
“如果他真是半仙之體,那他就一定在等我!” 子安搖頭歎了一聲,又跟上了孔明的步子。
紫虛觀座落在江邊,前有江水,後倚青山,觀雖不大,掩映在落日餘晖下,真讓人覺得像是神仙洞察府。
孔明站在門前,正欲讓子安叩門,忽聽從裡面傳出一陣鼓樂鐘呂之聲。
緊接着,大門洞開,兩隊青衣道士各執法器從裡面魚貫而出,孔明先沉吟了一下,繼而面露微笑,那讓人熟悉的身姿又出現在衆人眼前,從容的,飄逸的,智慧的。
“漢丞相大駕光臨,山人迎接來遲。
”說話的人從裡面大袖迎風地走了出來。
孔明注目看他,一頭銀發,光亮順滑,三縷白須柔潤飄灑,面上不見一絲皺紋,慈眉善目,道骨仙風。
金冠道服,手執拂塵。
孔明執扇拱手:“道長請了。
” 老道迎至孔明面前:“丞相,貧道紫虛,知丞相必來造訪,已躬候多時。
” 孔明面無一絲訝異,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紫虛上人,名不虛傳。
” 紫虛将孔明迎至裡面,子安猶自在此地發愣,木木地跟在孔明身後,看着這兩人的背影,小聲嘟囔着:都是半仙…… 孔明随紫虛來到方丈,紫虛命奉上茶來,便揮退了左右,孔明便也沖子安點點頭,子安馬上悄悄退了出去。
孔明看看紫虛:“上人,你的大名我是聞之已久,隻恨國事繁巨,無緣識得,今日一見,三生有幸。
” 紫虛手撫銀然:“哈……丞相說反了,我乃山野之人,何勞丞相動問。
” 孔明低頭微歎了一聲:“唉,有一首山歌,想必是上人所作。
我在荊州時就聽聞了:一龍并一鳳,相将到蜀中,才到半遙裡,鳳死落坡東。
風送雨,雨送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隻有龍……” 孔明吟誦着,越來越聲音越弱,後來竟變成了喃喃自語。
再後來自語變做了歎息,吟完停了半晌,喃喃着:“上人好神機……” 紫虛也沉吟良久,長歎一聲:“我本想以此山歌勸阻鳳雛不可貿進,唉——天命昭昭,人力難複!” “天命昭昭,人力難複?”孔明凝視着他。
“我來此與上人相見,就是想借上人回天之力!” “丞相,是為了當今陛下?” 孔明重重地點了點頭:“不錯!我聽說,古有祈穰之術,上人想必精通此道。
望大展仙機,為陛下祈星延壽。
”話一說完,孔明熱切地目光直盯着紫虛,不想錯過他的一個微小的表情。
紫虛注目孔明良久,點點頭:“唉。
丞相一片苦心!當今何幸啊!” “上人?”孔明有些激動,羽扇在胸前微顫着。
“隻是……恐怕陛下……天命已絕,貿然祈禳,反遭天譴呀!”紫虛歎息着。
“天命……已絕?”孔明咬住了嘴唇。
屋裡死一般沉寂。
忽的,孔明一把抓住紫虛的手:“天不與壽,生人與之,可否?”眼神急切,讓紫虛倒吸了一口氣。
“丞相的意思是?” “借壽!”說的異常果決。
“借我的!” 紫虛大瞪着眼睛,仿佛不認識眼前的人了。
“怎麼?不可以?亮聞此術是可行的呀!”孔明靠近了他。
逼視着他,半晌忽問:“上人不行此術,莫非亮……壽不足借?” 紫虛忙搖頭:“丞相,非也。
此道若行,陛下知道,怕山人大限至矣。
再者,丞相命系于天,降生于世,是為了福澤兩川,豈可借壽于人?” “上人!” 孔明竟倒身跪在紫虛座下。
慌的紫虛也跪下相扶。
“丞相,折殺山人了。
” “陛下的生死,關乎漢室社稷,隻有陛下在,才能真正的福澤世人。
望上人大展仙術,救萬民于既倒。
”孔明緊緊抓住紫虛的手。
紫虛緊緊抿着唇,直盯着孔明的眼睛。
慢慢地,他的眼裡湧起了淚波。
“如此君臣之義,卻也感人。
丞相請起。
你我從長計議。
” 孔明叩拜于地:“謝上人再生之恩。
” 孔明出了紫虛觀時,面上竟帶着燦爛的笑容。
讓子安不明所以。
“先生?” 孔明拉着他的手:“子安!陛下有救了!有救了!!”他孩子似的搖着子安的手。
“真的?”子安也一陣欣喜。
“先生,快把這個喜訊告訴陛下!” 孔明聽了,立刻停了腳步,轉回身,嚴肅地對子安說:“這件事,不可讓陛下知道。
聽見了沒有?” 子安愣愣地點點頭。
正這時,夜色中過來一隊燈火。
到近前一看,是宮裡的侍衛,見到孔明下馬施禮。
“丞相,讓我等好找,陛下遍尋丞相不見,已然發怒了。
快請回吧。
” “好!”孔明笑答一聲。
接過侍衛們遞來的馬缰,跨上了馬背,意氣風發地向永安宮馳去。
“陛下,為什麼又生氣了?”孔明笑吟吟地向劉備施禮。
而劉備卻側身躺在榻上,嘟着臉,鼓着腮,看上去像個正在賭氣的孩子一般。
“呵,丞相倒像是很高興呢。
”看到孔明,劉備的表情漸漸和緩,但語氣還像是在生氣。
“嗯,今天,遇到一位神醫。
陛下之疾将不日而愈了!”孔明興奮的神色并沒有喚起劉備的共鳴,倒是孔明的話讓他有些黯然,輕輕地笑了一聲:“唉。
我知道,熬日子罷了。
” 孔明不假思索地回道:“不會的!絕對不會!” “哦?”劉備好奇地瞅着他。
孔明自覺失态,馬上笑道:“神醫看了陛下的脈案,他說,不妨事的。
” http://www.cne3online.com/wen2/html/2005/5790_2005430.asp作者:221.0.83.*2005-11-1314:49回複此發言 20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劉備點點頭,對于自己的病情,他不想和孔明多說什麼了。
望着宦官點點頭:“讓永和理都過來。
”宦官答應着下去了。
不多時,一個年輕女子引着兩個王子過來了。
劉永劉理向劉備見了禮,見了孔明都很高興,禮貌地向孔明問安。
孔明忙站起身還禮。
劉備有一答沒一問地說了些閑話,指着那年輕女子說:“婉雲,你還沒見過丞相吧?”年輕女子聽了,低頭輕盈地走了過來,向孔明深深萬福。
孔明始終沒有注意到她,如今忽然到了自己面前行禮,忙用羽扇扶住:“哦,姑娘少禮。
”說着向劉備送去一個疑問的眼神。
劉備向着女子擺擺手,親切地說:“婉雲,行了,丞相不是外人,起來吧。
”女子方又害羞地走回了原處。
劉備歎了口氣:“丞相,這位姑娘是傅彤将軍的妹妹,就是本地人氏,其兄陣亡,又無父母親人,在家為兄守孝,朕因王子無人照料,特命婉雲前來侍讀照應。
” 孔明聽說,忙起身至婉雲面前,重又深施一禮:“原來姑娘是忠烈門庭,失敬失敬。
”婉雲忙又起身回禮。
孔明這才打量了一下她:溫和态度,觀之可親。
行止大方,悉出名門。
心中點頭暗歎。
劉備笑了笑:“婉雲,你也辛苦了,帶他們下去吧。
”婉雲複向君臣二人行禮告退。
孔明見她們去遠了,才歎了一聲:“這姑娘倒也可憐,竟沒有親人了。
”劉備點點頭:“是呀,傅彤是為了我呀。
”沉吟半晌,意味深長地看着孔明:“孔明,今朝貴庚……你,四十有二了吧?” 孔明也歎了一聲:“唉,人生如白駒過隙,臣老了吧。
” 劉備笑道:“你老了?那我該當如何?”複又喃喃着:“十六年了。
唉,真快呀。
你我相識十六年了。
”孔明注視着他:“是,十六年了,陛下。
” 劉備忽然拉住孔明的手:“年過不惑了,孔明,膝下猶虛呀。
” 孔明笑了笑,搖了搖頭:“唉,這也不可強求,好在喬兒也大了。
” “不可以!”劉備重重地放下他的手。
“你這樣一個人,如若無後,是天之罪也!”孔明笑出了聲:“陛下太以謬贊了吧?” 劉備很認真地看住他:“孔明,我做主,你娶了婉雲吧,這些日子,我細品她的人品,正是個賢惠識體之人,又正在青春,容貌秀麗,無依無靠,嫁與你,讓她為你延續香火。
” 孔明搖了搖頭:“拙荊為了我,這十餘年,颠沛流離,那一次我們從新野潰敗,她……失去了孩子,已經是傷心欲絕了,我不能負她。
” “唉!”劉備重重歎了口氣:“這個我知道。
但是為了延續香煙,這怎麼能叫負她?再說,黃夫人是個賢德女子,她不會責怪你呀。
” “是,她也多次勸我,讓我再娶一室,可是,亮,于心不忍。
”孔明低了頭。
劉備閉了眼:“這可難了。
” 孔明詫異:“怎麼難了?” 劉備睜開眼望着他:“前日我命王貴人與婉雲說媒,她是無一答應。
隐隐向貴人說,若是嫁人,必是智慧卓越,風度超群的奇才。
你看看,她這是在說誰呢?” “哦?”孔明倒覺得好笑了。
“竟有這樣的女子,看上一個過了不惑之年的男人嗎?” 劉備笑着側過身:“孔明青年時她是無福得見了,便是如今,也是豐彩依然。
” “陛下隻會拿我取笑。
”孔明不屑地揮着羽扇。
“你知不知道,我登基從武擔山回城,禦辇從成都穿過,百姓夾道而迎,我仔細一瞧,那跪在兩旁的年青女子,她們的眼睛沒有一個是瞧着我的,一個個朝着你的車溜,當時,我可是都忌妒了。
” 這話讓兩個人笑了半天。
劉備又認真地說:“行不行,孔明,我……隻有這一個心思了。
你不能絕後,别讓我着急。
”劉備說着,眼睛又紅了。
孔明望着他,半晌方徐徐說:“既然婉雲姑娘不棄,那也隻有委屈她了。
” 劉備大喜:“委屈她?怕是要樂死小女子了。
” 孔明忙說:“不過,我想先讓婉雲回成都,讓拙荊見一見。
” 劉備倒是停了停:“不忙。
她還要侍讀王子。
” 孔明想了想:“也好。
”他握住了劉備骨瘦如柴的手:“那麼,等陛下安好了,回成都,為臣主婚。
” 劉備隻是慈祥地笑着,笑紋在臉上慢慢暈開,他翻過手反握住孔明:“我……恐怕不能答應孔明的托負了。
” 孔明咬着牙:“一定行,這一次,一定能行!” 劉備隻是抓着他的手輕輕搖着,不發一言了。
孔明像是想起了什麼:“哦,陛下,臣明日起要去江油七日,七日内陛下見不到我,要好好保重。
” “幹什麼去?”劉備眼露疑問:“讓他們去吧。
” 孔明笑了笑,這笑十分的從容,十分的開懷:“不行,陛下,隻是七天,七天後我就回來,那時,陛下一定是可以起床了。
” 劉備笑着放開他:“呵呵,好吧。
快去快回。
” 當孔明再次踏入紫虛觀的時候,他的心情是興奮的,期盼的。
他覺得,七天以後,當自己跨出這個門檻時,季漢的命運将會改變,确切地說,他諸葛孔明與劉玄德的匡古知遇又将可以繼續延續。
紫虛嚴肅着面容走到他的面前:“丞相,法壇不可輕開,丞相現在如若改變主意,還來的及。
” 孔明沒有理會他的問題,隻是懷疑地望了望他。
那有些飄忽地眼神被紫虛捕捉住:“丞相?你行此祈禳之術,借己陽壽,對漢室極為不利,如果丞相此時反悔,亦是明智之舉。
” 孔明抓住他的手,“上人,我隻問你一句,你行此法術,當真能為陛下延壽?” 紫虛聞言,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唉——道法無形,真陽永駐,天地玄妙,豈能兒戲。
” 孔明緊緊握住他的手:“那麼,就請道長速速禳星。
” 紫虛睜開眼睛,久久注視着孔明,見那眸子中沒有一絲猶豫,他将拂塵一甩:“丞相,請随我沐浴更衣。
” 半個時辰後,紫虛引着孔明來在了玄天大殿。
孔明已經換上了一身素服,頭發披散着,讓人覺得十分神秘。
他來在大殿中,環視四周,隻有這時,從這審慎、精明的目光中,方能讓人記起,這是漢丞相。
明柱上懸着寶幡,畫着神符。
在風中搖擺。
禮神香香煙缭繞,讓人不知置身于何地。
地上,四十九盞明燈按星宿擺成了天罡陣式。
燈火在燈頭跳躍着,宛如夏夜撒滿蒼穹的星鬥。
正中間擺着兩盞大燈,仍未點着,像兩眼無底的深泉。
孔明知道,這就是他與陛下的本命燈了。
“丞相,可以開始了。
”紫虛輕聲說着。
作者:221.0.83.*2005-11-1314:50回複此發言 21回複:三國小說:相忘于江湖(挺長但超感人) 孔明沒有說話,隻是輕輕點點頭。
紫虛向着兩邊的四十九名護法道士将拂塵一揚,頓時,道樂響起,鐘鼓齊鳴。
道士們在紫虛帶領下開始步罡踏鬥。
九禮已畢。
紫虛将燭火遞到孔明手中:“請丞相點本命星燈。
”孔明接過燭火,向着兩盞燈走去,一一将燈點起,火苗在風前一閃,他急用手去擋住,眼看着那火光越來越亮,發出了耀眼的光明,此時此刻,孔明的臉上也同時展開了一般耀眼奪目的笑容。
永安宮這幾天沒有了丞相的聲音,顯得有些蕭然。
李嚴進宮省視,見劉備已命人将座榻移在院中的一株桃樹下,眼看着春光将盡,桃花早已凋敝,樹上繁繁茂茂地遮滿了綠葉,枝葉參差間,已依稀可見青青果實。
劉備倚身榻上,微閉着眼睛,斑駁地樹影照在他蒼老憔瘁的臉上,顯得有些不真實。
“正方來了?平身吧。
”懶懶地說着,并沒有睜眼。
李嚴站起身:“陛下,嚴幾日不曾進宮,今日一看,陛下的氣色竟大好了。
” 劉備哼笑了一聲:“唉,你也是不說實話呀。
” 李嚴忙躬身:“臣句句實言。
”劉備不置可否地擺了擺手:“不過也奇了,這幾日,倒像是有了些力氣。
” “是呀,這就是陛下康複之相呀。
”李嚴忙附和着。
可是劉備顯然不想再跟他這麼說下去了。
他坐起來:“正方,丞相走了幾日了?” “六日了。
” “哦,隻是去江油?” “嚴不知。
丞相臨行,将政務交與嚴,說是去辦一件事,事關國運,回來再說。
故而丞相何時起身,恕臣不知。
” “哼,就會故弄玄虛。
”劉備嘀咕了一句。
這時,禦醫進來請脈。
李嚴退過一旁,劉備複躺下,向着醫官伸出了手。
“陛下大喜,脈象平和,有康複之相。
”醫官面露喜色。
劉備睜開眼望着他:“你不是又在哄我高興呢吧?” “小臣豈敢欺君。
”禦醫欣喜地說着。
“哼,”劉備又笑了一聲:“又讓他說準了!” 李嚴見劉備高興,也來湊趣:“陛下,讓誰說準了?” 劉備笑着說:“你家丞相走時說‘七天他回來,我就可以起床了。
’你看這不又讓他說準了。
真是金口玉言。
”劉備閉着眼,臉上的笑容久未消散。
李嚴卻在反複玩味着劉備的話:金口玉言?難道,陛下在暗示什麼不成。
劉備感到一陣沉默,不禁睜開眼睛,見到李嚴沉思的樣子,他的目光中馬上射出一道隻有帝王才有的光芒。
“正方,多思傷神呀。
好了,我也累了,下去吧。
” 李嚴聽出了話的不滿,躬身退下。
險些與急匆匆跑進來的宦官撞了個滿懷。
那宦官直來到劉備榻前:“陛下!” 劉備望着他:“什麼事,這麼驚慌?” “陛下,了不得,今早在永安宮殿角上落了一隻白鶴,轟之不去,我等拿住,見腳上綁一帛卷,上書讓陛下親啟。
”說着将那素白的絲卷遞了過來。
劉備疑惑地接過展開。
目光在上面遊移着,忽地他坐了起來,一陣暈眩,宦官忙扶住他。
隻覺得陛下手心冰涼,抖個不停。
“陛下,出了什麼事?” 劉備穩住心神:“傳!傳趙子龍引鐵騎五百速來”!宦官不明所以,立刻跑去傳旨。
劉備閉上眼,咬着嘴唇,臉色變得鐵青。
忽然,他大喊一聲:“來人!備馬,更衣!” 衆人面面相觑,“快!想抗旨嗎?”劉備的語氣堅決,聲音宏亮,全不似一個病重之人。
此時他的臉上竟布滿了紅光。
穿上了王服,馬是無論如何也上不去了,趙雲命備步辇。
劉備坐在上面,冷冷的一言不發。
趙雲問道:“陛下,我們這是要去哪兒?” “江邊!紫虛觀!!”五個字,仿佛包含了深仇大恨。
六個日夜的祈禳讓孔明疲憊不堪。
但是兩盞星燈的燈火始終明亮如初,讓他滿心歡喜。
他閉着雙眼,在心裡默默祈禱着:“燈啊,燈啊,隻有一天了,不,隻有最後的一個時辰了吧。
你一定要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