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章:水仙幽谷
關燈
小
中
大
藥師的玉箫劍法這等精微,置之不理豈非可惜?而歐陽鋒的蛤蟆功與經脈逆行、九陰真經中的諸類功夫,無一不是憑一技即可以名天下者,好不容易的學到,又怎能棄之如遺?
他走出茅棚,在山頂上負手而行,苦苦思索,甚是煩惱,突然心念一動:“我何不綜取名派所長,自成一家?天下任何武功,均是由人所創,别人既然創得,我難道就創不得?”他想到此處,眼前頓現大光明。
須知練武與治學、技藝、創業,道理并無二緻,若是依旁人門戶,最高也隻能到達中上的境地,一味抄襲模仿,終是難有大成。
楊過理會到了這點,這才起始自二流手進入第一流之境。
他自辰時想到午後,又自午後苦思至深夜,在山峰上不飲不食,各家各派的精妙武功,在他腦海中此來彼往,相互戰鬥。
他曾見洪七公與歐陽鋒口述比武,自己也曾口講指劃而将李莫愁驚走,此時自己腦中有諸家的第一流武功相鬥,互争雄長,比口述更是迅速激烈。
鬥到後來,他不由自主的一拳一腳,施展起來。
初時還能分辨這一招學自洪七公,那一招學自歐陽鋒,到後後來,竟是亂成一片,他再難支持,仰天一交摔倒,昏了過去。
達爾巴遙遙見他瘋瘋癫癫,指手劃腳,不知幹些什麼,突然見他摔倒,大吃一驚,要去相救。
金輪法王笑道:“不要擾亂他心思。
隻可惜你才智平庸,難明其中的道理。
” 楊過睡了半夜,次晨一早起來又想,七日之中,一連昏迷了五次,但所使出的拳腳,卻越來越是淩厲,真是掌劈樹斷,足起石飛,達爾巴看得心搖神馳,那敢走近?到第八日上,楊過的拳腳漸漸收斂,自猛惡趨于平淡,一掌擊在樹幹之上,連葉子也無一片搖動。
他知武功已成,欣喜若狂,當即盤膝坐下,内内外外的從頭理了一遍,心意四肢,渾成一體,這才知什麼打狗棒法,玉箫劍法,内外之分,剛柔之别,其實是百川彙海,殊途同歸。
他緩步走到峰頂,腹中饑餓已極,捧起達爾巴采來的野果,一陣大嚼。
金輪法王笑道:“楊兄弟,恭喜你武學大成了啊。
”說着站起身來,躬身合什,一股勁風向他胸口撲去。
楊過一驚,伸掌向下一掠,要将他的掌風掠向一旁,但金輪法王的掌力與他掌力一觸,立時收回,心想也八天來的凝思瞑想,果然所得非小。
楊過知他是考較自己功夫,報以一笑,說道:“恭喜你傷勢全愈了啊!”常言道:“富潤屋、德潤身”,又有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
”武學之道也是一般,楊過既自創一派,年紀雖少,氣度卻已隐隐不凡,俨然有少年宗主之慨,與八日前飛揚跳脫的風姿大為不同。
金輪法王暗暗點頭,心想:“得獲此人為助,裨益良多。
”當下說道:“楊兄弟,我帶你去見一個人,此人雄才偉略,豁然大度,包你見了心服。
”楊過道:“是誰?”法王道:“蒙古王子忽必烈。
他是成吉思汗之孫,皇子拖雷的第四子。
” 楊過自見蒙古軍士大肆暴虐之後,對蒙古人極感憎惡,皺眉說道:“我急欲殺敵複仇,那蒙古王子不必見了。
”法王笑道:“我已允助你,豈能失信?但我是忽必烈王子聘來,須得向他禀告一聲。
他王帳離此不遠,一日可至。
”楊過無奈,自忖一人非郭靖黃蓉之敵,隻得與金輪法王同去。
蒙古人曆代相傳,都居包帳,雖然入城,仍是不慣宮室,因此都那忽必烈也住在營帳之中。
金輪法王被封為蒙古第一國師,人人對他極是尊崇,一見他到來,便立即通報王爺。
法王與楊過攜手而入,走進王帳。
楊過見帳之中陳設簡樸,除了比一般蒙古營帳大約一倍之外,并不見得如何富貴華麗,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男子科頭布服,正在看書,一見二人,忙離坐相迎,笑吟吟的道:“多日不見國師,胸間大增煩俗。
”金輪法王道:“王爺,我給你引見一位少年英雄。
這位楊兄弟真乃不可多得的人傑。
” 楊過吃了一驚,他隻道忽必烈是成吉思汗之孫、當今蒙古皇帝的兄弟,不是貴盛尊榮,便是威武剛猛,那知竟是這麼一位說漢語、穿漢服的書生。
忽必烈向楊過微一打量,左手拉住了他,右手拉住法王,向左右道:“快取酒來,我和這位兄弟喝一杯。
”左右送上三隻大鬥,倒滿了蒙古的馬乳酒。
忽必烈接過來一飲而盡,法王也自幹了。
楊過平素甚少飲酒,此時見主人如此脫略形迹,不便推卻,當下也是舉鬥飲幹,隻覺那酒極是辛烈,頗帶酸苦。
忽必烈笑道:“小兄弟,這酒味可美麼?”楊過道:“此酒辛辣酸澀,入口如刀,味道不美,卻是男子漢大丈夫的本色。
”忽必烈大喜,連聲呼酒,三人各盡三鬥。
楊過仗着内力精湛,喝得絲毫不動聲色,忽必烈喜道:“國師,你何處覓得這位好人才?真乃我大蒙古之幸。
”法王當下将楊過的經曆約略一說,言語中将他身份擡得甚高,隐然當他是中原武林的大宗匠看待。
若是換作旁人,見楊過如此年輕,定是難信,但忽必烈自小就是神童,才智卓絕,氣度恢宏,對金輪法王又是深信不疑,大喜之下,即命大張筵席,說道:“待會再給兩位
須知練武與治學、技藝、創業,道理并無二緻,若是依旁人門戶,最高也隻能到達中上的境地,一味抄襲模仿,終是難有大成。
楊過理會到了這點,這才起始自二流手進入第一流之境。
他自辰時想到午後,又自午後苦思至深夜,在山峰上不飲不食,各家各派的精妙武功,在他腦海中此來彼往,相互戰鬥。
他曾見洪七公與歐陽鋒口述比武,自己也曾口講指劃而将李莫愁驚走,此時自己腦中有諸家的第一流武功相鬥,互争雄長,比口述更是迅速激烈。
鬥到後來,他不由自主的一拳一腳,施展起來。
初時還能分辨這一招學自洪七公,那一招學自歐陽鋒,到後後來,竟是亂成一片,他再難支持,仰天一交摔倒,昏了過去。
達爾巴遙遙見他瘋瘋癫癫,指手劃腳,不知幹些什麼,突然見他摔倒,大吃一驚,要去相救。
金輪法王笑道:“不要擾亂他心思。
隻可惜你才智平庸,難明其中的道理。
” 楊過睡了半夜,次晨一早起來又想,七日之中,一連昏迷了五次,但所使出的拳腳,卻越來越是淩厲,真是掌劈樹斷,足起石飛,達爾巴看得心搖神馳,那敢走近?到第八日上,楊過的拳腳漸漸收斂,自猛惡趨于平淡,一掌擊在樹幹之上,連葉子也無一片搖動。
他知武功已成,欣喜若狂,當即盤膝坐下,内内外外的從頭理了一遍,心意四肢,渾成一體,這才知什麼打狗棒法,玉箫劍法,内外之分,剛柔之别,其實是百川彙海,殊途同歸。
他緩步走到峰頂,腹中饑餓已極,捧起達爾巴采來的野果,一陣大嚼。
金輪法王笑道:“楊兄弟,恭喜你武學大成了啊。
”說着站起身來,躬身合什,一股勁風向他胸口撲去。
楊過一驚,伸掌向下一掠,要将他的掌風掠向一旁,但金輪法王的掌力與他掌力一觸,立時收回,心想也八天來的凝思瞑想,果然所得非小。
楊過知他是考較自己功夫,報以一笑,說道:“恭喜你傷勢全愈了啊!”常言道:“富潤屋、德潤身”,又有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
”武學之道也是一般,楊過既自創一派,年紀雖少,氣度卻已隐隐不凡,俨然有少年宗主之慨,與八日前飛揚跳脫的風姿大為不同。
金輪法王暗暗點頭,心想:“得獲此人為助,裨益良多。
”當下說道:“楊兄弟,我帶你去見一個人,此人雄才偉略,豁然大度,包你見了心服。
”楊過道:“是誰?”法王道:“蒙古王子忽必烈。
他是成吉思汗之孫,皇子拖雷的第四子。
” 楊過自見蒙古軍士大肆暴虐之後,對蒙古人極感憎惡,皺眉說道:“我急欲殺敵複仇,那蒙古王子不必見了。
”法王笑道:“我已允助你,豈能失信?但我是忽必烈王子聘來,須得向他禀告一聲。
他王帳離此不遠,一日可至。
”楊過無奈,自忖一人非郭靖黃蓉之敵,隻得與金輪法王同去。
蒙古人曆代相傳,都居包帳,雖然入城,仍是不慣宮室,因此都那忽必烈也住在營帳之中。
金輪法王被封為蒙古第一國師,人人對他極是尊崇,一見他到來,便立即通報王爺。
法王與楊過攜手而入,走進王帳。
楊過見帳之中陳設簡樸,除了比一般蒙古營帳大約一倍之外,并不見得如何富貴華麗,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男子科頭布服,正在看書,一見二人,忙離坐相迎,笑吟吟的道:“多日不見國師,胸間大增煩俗。
”金輪法王道:“王爺,我給你引見一位少年英雄。
這位楊兄弟真乃不可多得的人傑。
” 楊過吃了一驚,他隻道忽必烈是成吉思汗之孫、當今蒙古皇帝的兄弟,不是貴盛尊榮,便是威武剛猛,那知竟是這麼一位說漢語、穿漢服的書生。
忽必烈向楊過微一打量,左手拉住了他,右手拉住法王,向左右道:“快取酒來,我和這位兄弟喝一杯。
”左右送上三隻大鬥,倒滿了蒙古的馬乳酒。
忽必烈接過來一飲而盡,法王也自幹了。
楊過平素甚少飲酒,此時見主人如此脫略形迹,不便推卻,當下也是舉鬥飲幹,隻覺那酒極是辛烈,頗帶酸苦。
忽必烈笑道:“小兄弟,這酒味可美麼?”楊過道:“此酒辛辣酸澀,入口如刀,味道不美,卻是男子漢大丈夫的本色。
”忽必烈大喜,連聲呼酒,三人各盡三鬥。
楊過仗着内力精湛,喝得絲毫不動聲色,忽必烈喜道:“國師,你何處覓得這位好人才?真乃我大蒙古之幸。
”法王當下将楊過的經曆約略一說,言語中将他身份擡得甚高,隐然當他是中原武林的大宗匠看待。
若是換作旁人,見楊過如此年輕,定是難信,但忽必烈自小就是神童,才智卓絕,氣度恢宏,對金輪法王又是深信不疑,大喜之下,即命大張筵席,說道:“待會再給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