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章:恩仇波瀾

關燈
郭靖對楊過愛之切,就不免求之荷,責之深,見他此日在群雄之前大大露臉,正自欣慰無已的當兒,卻突然發覺他做了萬萬不該之事,心中一急,語聲也就特别嚴厲,又道:“你過世的母親定然曾跟你說,你單名一個‘過’字,表字叫作什麼?” 楊過記得母親确曾說起,隻是他年紀輕輕,從來無人以表字稱他,因之幾乎自己也忘了,于是答道:“叫作‘改之’。

    ”郭靖厲聲道:“不錯,那是什麼意思?”楊過道:“郭伯伯是叫我有過不憚改。

    ” 郭靖語氣稍稍和緩,說道:“過兒,人熟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是先聖先賢說的話。

    你對師父不敬,此乃大過,你好好的想一下吧。

    ”楊過道:“若是我錯了我自要改。

    可是他……”他手指趙志敬道:“他打我辱我,騙我恨我,我怎能認他為師?我和龍姑姑清清白白,天日可表,我敬她愛她,難道這就錯了?”他侃侃而談,确是說得理直氣狀。

    郭靖的聰明口才,均所不及,嘴上那裡說得他過?但是總覺他的行為極是不對,隻是一時之間說不明白。

     黃蓉緩步上前,柔聲道:“過兒,你郭伯伯是為你好,這個你可要明白。

    ”楊過聽到她溫柔的言語,心中一動,也放低了聲音道:“郭伯伯一直待我很好,我是知道的。

    ”他眼圈一紅,險些要流下淚來。

    黃蓉道:“他是好言好語的勸你,你千萬别會錯了意。

    ”楊過道:“我就是不懂,不明白我犯了什麼錯。

    ”黃蓉臉一沉道:“你是當真不明白,還是跟我們鬧鬼?”楊過心中大是不忿,心想:“你們好好待我,我也好好回報,卻又要我怎地?”咬緊了嘴唇卻不答話。

    黃蓉道:“好,你既要我直言,我也不跟你繞彎兒。

    龍姑姑既是你師父,那便是你尊長,便不能有男女私情。

    ” 這種規矩,楊過并不如小龍女那麼茫然無知,但他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隻因姑姑教過他武功,便不能做他妻子?為什麼他與姑姑之間,一片無邪,卻連郭伯伯也不肯相信?想到此處,心中氣湧上來。

    他本是個天不怕地不怕,偏激剛激之人,此時他受了冤枉,更是甩出來什麼也不理會,大聲說道:“我又做了什麼事礙着你們了?我又害了誰啦?龍姑姑教過我武功,可是我偏要她做我妻子,你斬我一千刀、一萬刀,我還是要她做妻子。

    ” 這番話當真是語驚四座,駭人聽聞。

    當時宋人拘泥禮法,那裡聽見過這種淋漓酣暢的叛逆論調?郭靖一生最是敬重師父,隻聽得氣向上沖,搶上一步,伸手便往他胸口抓去。

     小龍女吃了一驚,伸手便格。

    郭靖武功遠勝于她,此時盛怒之下,更是出盡全力,一帶一揮,将小龍女拋出丈餘,落在廳口,接着手掌一探,抓住了楊過胸口“天突穴”,左掌高舉,喝道:“小畜生,你怎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楊過給他一把抓住,全身勁力全失,心中卻絲毫不懼,朗聲說道:“姑姑全心全意的愛我,我對她也是這樣。

    郭伯伯,你要殺便殺,我這個主意是永遠不改的。

    ”郭靖道:“我當你是我親兒子一般,決不許你做錯事卻不悔改。

    ”楊過昂然道:“我沒有錯。

    我沒做壞事。

    我沒害人!”這三句話說得斬金截鐵,锵锵有聲。

    廳上群雄聽了,心中都是一凜,覺得他的話實在也有幾分道理,若是他師徒倆一句話也不說,在什麼世外桃源,或是窮鄉荒島之中結為夫婦,确是與人無損。

    隻是這般公然無忌的胡作非為,卻是有關世道人心,成了武林中的敗類。

     郭靖與楊過的想法全然不同,舉起手掌,凄然道:“過兒,我心裡好疼你,你明白麼?我甯可你死了,也不願你做壞事,你明白麼?” 楊過聽郭靖如此說,知道自己若不改口,那是要一掌将自己擊死了,他有時雖然狡計百出,但此時卻又十分倔強,昂然說道:“我知道自己沒錯,你不信就打死我好啦。

    ” 郭靖左掌高舉,這一掌若是擊在楊過天靈蓋上,他那裡還有命在?群雄摒息無聲,一齊望着他的手掌,瞧他是否落下。

     郭靖的手掌在空際停留片時,又向楊過瞧了一眼,但見他咬緊口唇,雙眉緊蹙,宛似他父親楊康當年的模樣。

    郭靖長歎一聲,放松了他的領口,說道:“你好好的想想去吧。

    ”轉過身來,回到席上,再也不向他瞧上一眼,顯是心灰意懶,到了極處。

     小龍女招手道:“過兒,這些人橫蠻得緊,你别理會,咱們走吧。

    ”她絲毫不知适才楊過面臨性命關頭,生死之際間不容發。

    楊過心想“橫蠻”二字的形容,确甚适當,大踏步走向廳口,與小龍女手攜手的出去,到莊外牽了瘦馬,徑自去了。

    群雄眼睜的望着二人背影,有的鄙夷,有的敬服,有的憤怒,有的同情,各人心情不一。

     楊過與小龍女并肩而行,夜色已深,但二人目力均好,在黑夜行路就如在白畫一般。

     此時二人久别重逢,遠離塵嚣,剛才的惡戰、口角、争辯,都已忘得幹幹淨淨,隻覺此刻人生已臻極美之境,過去的生涯盡是白活,而未來的時光也大可不必再過。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