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函谷八友
關燈
小
中
大
淩厲之極,再拆數招,隻怕那使判官筆的書生便有性命之憂,當即揮斧而前,待要助戰。
公冶幹呼的一掌,向他拍了過去。
莫看公冶幹模樣斯文,他掌力卻著實雄渾,當日他在江南酒樓與蕭峰比酒比掌力雖然輸了,蕭峰對他卻也是好生敬重,可見内力造詣大是不凡。
那工匠側身避過,橫斧斫來。
那儒生仍是沒找到他那部“論語”,卻見同伴的一枝判官筆招法散亂,抵擋不住玄痛的雙刀,便向玄痛道:“喂,大和尚。
子曰:‘君子無終貪之閑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你出手想殺了我的四弟,那便不仁了。
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夫子又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你亂揮雙刀,狠霸霸的隻想殺人,這種行為,毫不‘克己’,那是‘非禮’之至了。
”阿碧低聲向鄧百川道:“大哥,這人是真的書呆子,還是裝傻?”鄧百川道:“小心了,江湖上人心詭詐,什麼鬼花樣都幹得出來。
”隻聽那書呆子又向玄痛道:“大和尚。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你勇則勇矣,卻未必有仁,算不得是真正的君子。
子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家若是将你殺了,你當然是很不願意的了。
你自己既不願死,卻怎麼去殺人呢?”他這般莊言諄諄的向玄痛勸告,奇怪的是,此人武功顯然不弱,玄痛和那書生跳蕩前後,揮刀急鬥,這書呆子随著他忽東忽西,時左時右,始終不離他身子三尺之外。
玄痛心下暗自警惕:‘這家夥如此胡言亂語,顯是要我分心,一找到我招式中的破綻,立時便乘虛而入。
此人武功之強,顯然尚在這使判官筆的敵人之上,倒是不可不防。
”這麼一來,他倒以六分的精神去防備這書生,隻以四分功夫攻擊使判官筆的書生。
那書生受攻較輕,情勢登時好轉。
又拆十餘招,玄痛焦躁起來,喝道:“你再不走開,我可對你不起了!”倒轉戒刀,一刀柄向那書呆胸口撞去。
那書呆閃身讓開,說道:“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
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我見大師武功高強,我和四弟二人以二敵一,也未必鬥你得過,是以良言相勸于你,還是兩下罷戰的為是。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咱們做人,這個‘恕道”,總是要守的,不可太也橫蠻。
”玄痛大怒,唰的一刀橫砍過去,罵道:“什麼忠恕之道?仁義道德?你們怎麼在棺材裡放毒藥害人?咱們若是一個不小心,這時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還虧你說什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不想中毒而死啊?”那書呆子退開兩步,道:“奇哉!誰在棺材放毒藥了?棺材者,盛死屍之物也。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椁。
’棺材中放毒藥,豈不是連死屍也毒死了,啊喲不對,死人是早就死了的。
”阿碧聽他說得有趣,笑道:“棺材中的死屍,自然是早已死了。
隻不過你們詭計多端,棺材裡不放死屍而放毒藥,隻是想毒死咱們這些活人。
”那書呆子搖頭晃腦的道:“非也,非也!‘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你既是女流,年紀又小,難怪說話颠三倒四。
”阿碧指著對面那中年美婦道:“她也是女人,你說她是好人呢還是壞人?”那書呆一怔,道:“王顧左右而言他。
你這句話,我是置之不理,不加答複了。
” 這書呆與阿碧一加對答,玄痛少了顧礙,雙刀又使得緊了,那使判官筆的書生登時大見吃緊。
那書呆晃身欺近玄痛身邊,說道:“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大和尚是人而不仁,真是差勁之至了。
”玄痛怒道:“我是釋家,儒家講什麼人而不仁,根本打不動我心。
”那書呆伸起手指,連連敲擊自己額頭,說道:“是極,是極。
我這個人,可說是讀書而呆矣,真正是書呆子矣。
大和尚明明是佛門子弟,我跟你說孔孟的仁義道德,當然是格格不入了。
”風波惡久鬥那使鋼制棋盤之人,難以獲勝,時間稍久,小腹中隐隐感到寒毒侵襲。
包不同和那戲子相鬥,察覺對方武功也不甚高,隻是招數變化極繁,一時他扮演西施,不但吐言莺聲呖呖,而且蹙眉捧心,蓮步珊珊,宛然是個絕代佳人的神态;頃刻之間,卻又扮演起詩酒風流的李太白起來,醉态可掬,腳步東倒西歪。
妙在他扮演各式人物,均有一套武功與之配合,手中軟鞭或作美人之長袖,或為文士之彩筆,倒令包不同啼笑皆非,一時也奈何他不得。
那書呆自然支了一陣,突然長歌吟道:“既已舍染藥,心得善攝不?若得不酏散,深入實相不?” 玄難與玄痛聽得他高吟了這四句詩,都是一驚,心道:“這書呆子當真淵博,連東晉高僧鸠摩羅什的佛偈也背得出。
”隻聽他繼續吟道:“畢竟空相中,其心無所樂。
若悅禅智慧,是法性無照。
虛诳等無實,亦非停心處。
大和尚,下面兩句是什麼?我倒忘記了。
”玄痛道:“仁者所得法,幸願示其要。
”那書呆哈哈大笑,道:“照也!照也!你佛家大師,豈不也說‘仁者’?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我勸你還是回頭
公冶幹呼的一掌,向他拍了過去。
莫看公冶幹模樣斯文,他掌力卻著實雄渾,當日他在江南酒樓與蕭峰比酒比掌力雖然輸了,蕭峰對他卻也是好生敬重,可見内力造詣大是不凡。
那工匠側身避過,橫斧斫來。
那儒生仍是沒找到他那部“論語”,卻見同伴的一枝判官筆招法散亂,抵擋不住玄痛的雙刀,便向玄痛道:“喂,大和尚。
子曰:‘君子無終貪之閑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你出手想殺了我的四弟,那便不仁了。
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夫子又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你亂揮雙刀,狠霸霸的隻想殺人,這種行為,毫不‘克己’,那是‘非禮’之至了。
”阿碧低聲向鄧百川道:“大哥,這人是真的書呆子,還是裝傻?”鄧百川道:“小心了,江湖上人心詭詐,什麼鬼花樣都幹得出來。
”隻聽那書呆子又向玄痛道:“大和尚。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你勇則勇矣,卻未必有仁,算不得是真正的君子。
子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家若是将你殺了,你當然是很不願意的了。
你自己既不願死,卻怎麼去殺人呢?”他這般莊言諄諄的向玄痛勸告,奇怪的是,此人武功顯然不弱,玄痛和那書生跳蕩前後,揮刀急鬥,這書呆子随著他忽東忽西,時左時右,始終不離他身子三尺之外。
玄痛心下暗自警惕:‘這家夥如此胡言亂語,顯是要我分心,一找到我招式中的破綻,立時便乘虛而入。
此人武功之強,顯然尚在這使判官筆的敵人之上,倒是不可不防。
”這麼一來,他倒以六分的精神去防備這書生,隻以四分功夫攻擊使判官筆的書生。
那書生受攻較輕,情勢登時好轉。
又拆十餘招,玄痛焦躁起來,喝道:“你再不走開,我可對你不起了!”倒轉戒刀,一刀柄向那書呆胸口撞去。
那書呆閃身讓開,說道:“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
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我見大師武功高強,我和四弟二人以二敵一,也未必鬥你得過,是以良言相勸于你,還是兩下罷戰的為是。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咱們做人,這個‘恕道”,總是要守的,不可太也橫蠻。
”玄痛大怒,唰的一刀橫砍過去,罵道:“什麼忠恕之道?仁義道德?你們怎麼在棺材裡放毒藥害人?咱們若是一個不小心,這時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還虧你說什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不想中毒而死啊?”那書呆子退開兩步,道:“奇哉!誰在棺材放毒藥了?棺材者,盛死屍之物也。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椁。
’棺材中放毒藥,豈不是連死屍也毒死了,啊喲不對,死人是早就死了的。
”阿碧聽他說得有趣,笑道:“棺材中的死屍,自然是早已死了。
隻不過你們詭計多端,棺材裡不放死屍而放毒藥,隻是想毒死咱們這些活人。
”那書呆子搖頭晃腦的道:“非也,非也!‘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你既是女流,年紀又小,難怪說話颠三倒四。
”阿碧指著對面那中年美婦道:“她也是女人,你說她是好人呢還是壞人?”那書呆一怔,道:“王顧左右而言他。
你這句話,我是置之不理,不加答複了。
” 這書呆與阿碧一加對答,玄痛少了顧礙,雙刀又使得緊了,那使判官筆的書生登時大見吃緊。
那書呆晃身欺近玄痛身邊,說道:“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大和尚是人而不仁,真是差勁之至了。
”玄痛怒道:“我是釋家,儒家講什麼人而不仁,根本打不動我心。
”那書呆伸起手指,連連敲擊自己額頭,說道:“是極,是極。
我這個人,可說是讀書而呆矣,真正是書呆子矣。
大和尚明明是佛門子弟,我跟你說孔孟的仁義道德,當然是格格不入了。
”風波惡久鬥那使鋼制棋盤之人,難以獲勝,時間稍久,小腹中隐隐感到寒毒侵襲。
包不同和那戲子相鬥,察覺對方武功也不甚高,隻是招數變化極繁,一時他扮演西施,不但吐言莺聲呖呖,而且蹙眉捧心,蓮步珊珊,宛然是個絕代佳人的神态;頃刻之間,卻又扮演起詩酒風流的李太白起來,醉态可掬,腳步東倒西歪。
妙在他扮演各式人物,均有一套武功與之配合,手中軟鞭或作美人之長袖,或為文士之彩筆,倒令包不同啼笑皆非,一時也奈何他不得。
那書呆自然支了一陣,突然長歌吟道:“既已舍染藥,心得善攝不?若得不酏散,深入實相不?” 玄難與玄痛聽得他高吟了這四句詩,都是一驚,心道:“這書呆子當真淵博,連東晉高僧鸠摩羅什的佛偈也背得出。
”隻聽他繼續吟道:“畢竟空相中,其心無所樂。
若悅禅智慧,是法性無照。
虛诳等無實,亦非停心處。
大和尚,下面兩句是什麼?我倒忘記了。
”玄痛道:“仁者所得法,幸願示其要。
”那書呆哈哈大笑,道:“照也!照也!你佛家大師,豈不也說‘仁者’?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我勸你還是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