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紫衣女郎奪拳門

關燈
那侍衛見衆人一緻附和其說,臉上神情甚是得意,說道:"同門師兄弟較藝比武,乃是常事,兄弟鬥膽,要請三位當衆答允一件事。

    "尉遲連在三師兄弟之中最是精明幹練,當即說道:"但憑大人吩咐,咱們師兄弟無有不允。

    "那侍衛道:"既是憑武功分上下,那麼武功最高的便為掌門,事後任誰不得再有異言,更起紛争。

    "三人齊聲道:"這個自然。

    "他三人武功各有所長,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各人自忖雖然并無必勝把握,但奮力一戰,未始便不能壓服兩個同門。

     那侍衛道:"既是如此,咱們便挪地方出來,讓大家瞻仰韋陀門的精妙功夫了。

    "衆人七手八腳搬開桌椅,在靈位前騰出老大一片空地,眼見好戲當前,各人均已無心飲食,隻有少數饕餮之徒,兀自低頭大嚼。

     那侍衛道:"那兩位先上?是孫師兄與尉遲師兄麼?"孫伏虎說道:"好,兄弟獻醜。

    "早有他弟子送上一柄單刀。

    孫伏虎接刀在手,走到師父靈前磕了三個頭,轉身說道:"尉遲連師弟請上吧。

    " 那尉遲連為人極是狡猾,心想若是先與大師兄動手,勝了之後還得對付三師弟,不如讓他們二人先鬥個筋疲力盡,自己再來卞莊刺虎,撿個現成,于是拱手道:"兄弟武藝既不及師兄,也不及師弟,這個掌門原來不敢争的,隻是各位老師有命,不得不勉強陪師兄師弟喂招,還是楊師弟先上吧。

    " 楊賓脾氣暴躁,大聲道:"好,由我先上便了。

    "從弟子手中接過單刀,大踏步上前,他也不知該當先向師父靈位磕頭,當下立個門戶,右手持刀橫置左肩,左手成鈎,勁坐右腿,左腳虛出,乃是六合刀法的起手"護肩刀"。

    少林韋陀門拳、刀、槍三絕,全守六合之法。

    所謂六合,"精氣神"為内三合,"手眼身"為外三合,其用為"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

    "全身内外,渾然一體。

    賓客中有不少是武學行家,見楊賓橫刀一立,神定氣凝,均想:"此人武功不弱。

    " 孫伏虎藏刀右側,左手成掌,自懷裡翻出,刀使一招"滾手刺紮",說道:"師弟請!" 與胡斐同桌的那中年武師賣弄内行,向身旁少年道:"單刀看的是手,雙刀看的是走。

    使單刀的右手有刀,刀有刀法,左手無物,那便安頓為難,因此看一人的刀上功夫,隻要瞧他左手出掌是否厲害,便知高低。

    你瞧孫師兄這一掌翻将出來,守中有攻,功力何等深厚?"胡斐聽他說得不錯,微微點頭。

     說話之間,師兄弟倆已交手在一起,雙刃相交,不時發出叮當之聲。

    那中年武師又道:"這二人刀法,用的都是展抹鈎剁砍劈六字訣,法度是很不錯的。

    "那少年道:"什麼叫做鑽母鈎肚啊?"中年武師冷笑一聲道:"刀法之中,還有鑽他媽媽,鈎你的肚子麼?刃口向外叫做展,向内為抹,曲刃為鈎,過頂為砍,雙手舉刀下斬叫做劈,平手下斬稱為剁。

    "那少年脹紅了臉,再不敢多問。

     胡斐雖然刀法精奇,但他祖傳刀譜之中,從來不提這些微細的分别,注重的隻是護身傷敵各種精妙變招,這時聽那中年武師說得頭頭是道,心想:"原來刀法之中還有這許多講究。

    但瞧這師兄弟倆的刀招,也無什麼特異之處。

    " 眼見二人越鬥越緊,孫伏虎矯捷靈活,楊賓卻勝在腕力沉雄,一時倒也難分上下。

    正鬥之間,大門外突然走進一人,尖聲說道:"韋陀門的刀法,那有這等膿包的,快别現世了吧!" 孫楊二人一驚,同時收刀躍開,瞧那來人時,卻是一個妙齡少女。

    胡斐早已看清來人,但見她身穿紫衣,身材苗條,正是途中所遇那個乘騎白馬的女子,她背上負着一個包袱,卻不是自己在飯鋪中所失的是什麼?隻見她一張瓜子臉,雙眉修長,膚色雖然微黑,卻掩不了她姿形秀麗,容光照人,不禁大是驚訝:"這女子年紀和我相若,難道竟有一身武功,輕輕易易的取去包袱,卻使我絲毫不覺?" 孫楊二人聽來人口出狂言,本來均自大怒,但停刀一看,是個袅袅娜娜的女郎,愕然之下,說不出話來。

    那女郎道:"六合刀法,精要全在虛實巧打四字,你們這般笨劈蠻砍,還提什麼韋陀門?什麼六合刀?想不到萬老拳師英名遠播,竟調教了這等弟子出來。

    " 說這話的如是一個漢子,孫楊二人早已發話動手,然而見這女郎纖腰削肩,弱不禁風,那裡是個會武之人?但聽她說出六合刀法那"虛實巧打"四字要訣,卻又一點不錯,一時不知如何對答,尉遲連走上前來一抱拳,說道:"請教姑娘尊姓大名。

    "那女郎哼了一聲,并不回答。

     尉遲連道:"敝門今日在先師靈前,選立掌門,請姑娘上坐觀禮。

    "說着右手一伸,請她就坐。

     那女郎秀眉微豎,道:"少林韋陀門乃是武林中有名的門派,卻從這些人中選立掌門,豈不堕了無相大師以降列祖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