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傳功授訣
關燈
小
中
大
這一下變起倉卒,衆人均未料及。
趙半山搶上兩步,待要奪人,卻見陳禹左臂緊緊扼在呂小妹頸中,低沉着嗓子喝道:"敢再上前一步,這女娃的性命,就是你害的。
"趙半山心頭一驚,自然而然的倒退一步,一時彷徨無計,心想:"那便如何是好?若是七弟在此,他定有計較。
"要知道趙半山宅心仁厚,對付奸詐小人,實非其長,處當困境,不自禁想起了那足智多謀的七弟武諸葛徐天宏。
陳禹右手的匕首刺破呂小妹後心衣服,刃尖抵及皮肉,要使趙半山無法用暗器打落匕首,雙目瞪住了趙半山,說道:"趙三爺,你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就是發暗器打瞎我這雙招子,姓陳的決不還手。
"趙半山手中扣了兩枚錢镖,本拟射他雙目,隻要他矮身一躲或是伸手一護,就可俟機救人,豈知此人見事得快,先行出言點破了自己的用意。
一時之間大廳上登成僵局。
陳禹目不轉瞬的瞪着趙半山,防他有甚麼異動,口中卻在對王氏兄弟說話:"王大哥,王二哥,趙三爺今兒跟兄弟過不去,你二位可知其中原由?"王氏兄弟與他同府當差,雖然并不怎麼交好,但因陳禹生性圓滑,平日人緣甚好,若不是二王過于忌憚趙半山武功了得,早已出言勸解。
王劍英于是接口道:"聽趙三爺說,他也是受人之托,未必明白真相。
隻怕這中間有什麼誤會,也是有的。
"陳禹冷笑一聲,道:"誤會倒是沒有。
王大哥,兄弟進福公子府之前,是在恒親王府當差,這個你是知道的了?"王劍英道:"是啊,你是恒王爺推薦給福公子的。
王爺大大誇你精明能幹哪。
"陳禹道:"适才趙三爺說道,兄弟傷了這小姑娘的父親,這件事是有的,可是兄弟奉了王爺之命,你我同是吃府門飯的人,主人家有差使交下來,你能違抗麼?"王劍英這才明白,他借着與自己一問一答,是在向趙半山解說這回事的來龍去脈,于是又接一句:"這叫做奉命差遣,慨不由己,那也怪不得你陳兄弟。
" 趙半山在回疆接到孫剛峰的血書,立即帶同呂小妹趕到廣平府,但是無法找着孫剛峰,當下又到北京找人,一查之下,得悉陳禹已随同福公子南下。
他胯下所騎,是駱冰那匹銀霜逐電駒,不過兩天功夫,已從北京追到商家堡來。
陳禹如何害死呂希賢父子,他确是不甚了了,呂小妹年幼,原已經說不明白,多問得幾句,她就眼眶一紅,小嘴一扁,抽抽噎噎的哭個不停。
這時聽陳禹要言明此事根由,正中下懷,道:"好,你曾說過,天下之事擡不過一個理字。
你倒說說看。
那呂希賢是你師叔,就算他犯了彌天的大罪,你也不能緻他于死地。
" 陳禹此時有恃無恐,料想今日已不難逃命,但趙半山決不肯就此罷手,日後繼續追尋,卻是難以抵擋,心想定須說得他袖手不顧,方無後患,于是說道:"趙三爺,你是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漢,常言道君子可欺以方,你這一回可是上了孫剛峰的當啦。
"趙半山一愕,道:"怎麼?上了什麼當?"陳禹道:"咱廣平府太極門姓孫的祖師傅傳了弟子三人,孫師伯是大弟子,先父居次,呂師叔第三,他師兄弟三人向來不睦,趙三爺你是明白的了。
"趙半山本來絲毫不知,但想自己插手管他門戶之事,若說一切不知,未免于理有虧,當下不置可否,道:"那便怎樣?" 陳禹道:"呂師叔是太極北宗一把響當當的好手,我對他素來是十分敬仰的。
他在恒王府當教師爺,太極拳的秘奧卻半點不傳給王爺。
恒王爺生性好武,見他藏奸,心中自是不快,連問了他幾次,呂師叔吃逼不過,竟爾辭去了差使。
于是恒王将在下找去,要我解釋太極拳中的什麼亂環訣、陰陽訣。
可是先父武功本就平常,又逝世得早,沒什麼功夫傳下來,在下懂得什麼?恒王卻着落在下,去向呂師叔請問明白。
" 趙半山心想:"太極門南北兩宗各有門規,本門武功秘奧不得傳于滿人,呂希賢不授秘決,此事大緻不假。
"于是點了點頭。
陳禹臉色顯得十分忠厚誠懇,道:"在下奉王爺之命,與三位兄弟到呂師叔府上去。
那時他身上有病,肝火大旺,三言兩語就對我疾下辣手。
趙三爺你想,以我這點武功,怎能害得了廣平太極門的第一把好手?"趙半山道:"那他是怎麼死的?"陳禹道:"他本已有病,在下的言語又重了些,呂師叔痰氣上湧,失足摔了一交,在下連忙施救,已自不及。
" 這番言語之中破綻甚多,趙半山正待駁斥,呂小妹已經叫了起來:"爹爹是他打死的,爹爹是他……"第二句話沒說完,陳禹扼着她脖子的手一緊,将她後半句話制住了。
趙半山大怒,喝道:"你既說他病重,怎地又鬥不過他?再說,他小兒子與你無怨無仇,何以傷害無辜?快放手。
" 陳禹道:"趙三爺,你身在萬裡之外,怎知我門戶中之事?我勸你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好。
"他一面說,一面移動身子,慢慢退向廳口。
趙半山雙目如要噴火,隻是眼見此人心狠手辣,若真上前攔阻,他定要傷害呂小妹性命。
那呂小妹年紀雖小,生性極是堅毅,孤身一人,竟然間關萬裡、曆盡苦辛的尋到回疆,以當時旅途之
趙半山搶上兩步,待要奪人,卻見陳禹左臂緊緊扼在呂小妹頸中,低沉着嗓子喝道:"敢再上前一步,這女娃的性命,就是你害的。
"趙半山心頭一驚,自然而然的倒退一步,一時彷徨無計,心想:"那便如何是好?若是七弟在此,他定有計較。
"要知道趙半山宅心仁厚,對付奸詐小人,實非其長,處當困境,不自禁想起了那足智多謀的七弟武諸葛徐天宏。
陳禹右手的匕首刺破呂小妹後心衣服,刃尖抵及皮肉,要使趙半山無法用暗器打落匕首,雙目瞪住了趙半山,說道:"趙三爺,你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就是發暗器打瞎我這雙招子,姓陳的決不還手。
"趙半山手中扣了兩枚錢镖,本拟射他雙目,隻要他矮身一躲或是伸手一護,就可俟機救人,豈知此人見事得快,先行出言點破了自己的用意。
一時之間大廳上登成僵局。
陳禹目不轉瞬的瞪着趙半山,防他有甚麼異動,口中卻在對王氏兄弟說話:"王大哥,王二哥,趙三爺今兒跟兄弟過不去,你二位可知其中原由?"王氏兄弟與他同府當差,雖然并不怎麼交好,但因陳禹生性圓滑,平日人緣甚好,若不是二王過于忌憚趙半山武功了得,早已出言勸解。
王劍英于是接口道:"聽趙三爺說,他也是受人之托,未必明白真相。
隻怕這中間有什麼誤會,也是有的。
"陳禹冷笑一聲,道:"誤會倒是沒有。
王大哥,兄弟進福公子府之前,是在恒親王府當差,這個你是知道的了?"王劍英道:"是啊,你是恒王爺推薦給福公子的。
王爺大大誇你精明能幹哪。
"陳禹道:"适才趙三爺說道,兄弟傷了這小姑娘的父親,這件事是有的,可是兄弟奉了王爺之命,你我同是吃府門飯的人,主人家有差使交下來,你能違抗麼?"王劍英這才明白,他借着與自己一問一答,是在向趙半山解說這回事的來龍去脈,于是又接一句:"這叫做奉命差遣,慨不由己,那也怪不得你陳兄弟。
" 趙半山在回疆接到孫剛峰的血書,立即帶同呂小妹趕到廣平府,但是無法找着孫剛峰,當下又到北京找人,一查之下,得悉陳禹已随同福公子南下。
他胯下所騎,是駱冰那匹銀霜逐電駒,不過兩天功夫,已從北京追到商家堡來。
陳禹如何害死呂希賢父子,他确是不甚了了,呂小妹年幼,原已經說不明白,多問得幾句,她就眼眶一紅,小嘴一扁,抽抽噎噎的哭個不停。
這時聽陳禹要言明此事根由,正中下懷,道:"好,你曾說過,天下之事擡不過一個理字。
你倒說說看。
那呂希賢是你師叔,就算他犯了彌天的大罪,你也不能緻他于死地。
" 陳禹此時有恃無恐,料想今日已不難逃命,但趙半山決不肯就此罷手,日後繼續追尋,卻是難以抵擋,心想定須說得他袖手不顧,方無後患,于是說道:"趙三爺,你是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漢,常言道君子可欺以方,你這一回可是上了孫剛峰的當啦。
"趙半山一愕,道:"怎麼?上了什麼當?"陳禹道:"咱廣平府太極門姓孫的祖師傅傳了弟子三人,孫師伯是大弟子,先父居次,呂師叔第三,他師兄弟三人向來不睦,趙三爺你是明白的了。
"趙半山本來絲毫不知,但想自己插手管他門戶之事,若說一切不知,未免于理有虧,當下不置可否,道:"那便怎樣?" 陳禹道:"呂師叔是太極北宗一把響當當的好手,我對他素來是十分敬仰的。
他在恒王府當教師爺,太極拳的秘奧卻半點不傳給王爺。
恒王爺生性好武,見他藏奸,心中自是不快,連問了他幾次,呂師叔吃逼不過,竟爾辭去了差使。
于是恒王将在下找去,要我解釋太極拳中的什麼亂環訣、陰陽訣。
可是先父武功本就平常,又逝世得早,沒什麼功夫傳下來,在下懂得什麼?恒王卻着落在下,去向呂師叔請問明白。
" 趙半山心想:"太極門南北兩宗各有門規,本門武功秘奧不得傳于滿人,呂希賢不授秘決,此事大緻不假。
"于是點了點頭。
陳禹臉色顯得十分忠厚誠懇,道:"在下奉王爺之命,與三位兄弟到呂師叔府上去。
那時他身上有病,肝火大旺,三言兩語就對我疾下辣手。
趙三爺你想,以我這點武功,怎能害得了廣平太極門的第一把好手?"趙半山道:"那他是怎麼死的?"陳禹道:"他本已有病,在下的言語又重了些,呂師叔痰氣上湧,失足摔了一交,在下連忙施救,已自不及。
" 這番言語之中破綻甚多,趙半山正待駁斥,呂小妹已經叫了起來:"爹爹是他打死的,爹爹是他……"第二句話沒說完,陳禹扼着她脖子的手一緊,将她後半句話制住了。
趙半山大怒,喝道:"你既說他病重,怎地又鬥不過他?再說,他小兒子與你無怨無仇,何以傷害無辜?快放手。
" 陳禹道:"趙三爺,你身在萬裡之外,怎知我門戶中之事?我勸你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好。
"他一面說,一面移動身子,慢慢退向廳口。
趙半山雙目如要噴火,隻是眼見此人心狠手辣,若真上前攔阻,他定要傷害呂小妹性命。
那呂小妹年紀雖小,生性極是堅毅,孤身一人,竟然間關萬裡、曆盡苦辛的尋到回疆,以當時旅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