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豪傑雖逝寶刀在
關燈
小
中
大
傍晚時分,大雨止了,三名禦前侍衛道了攪擾别過,商寶震相送到大門之外。
那獨臂人攜了男孩之手,也待告辭,商老太向那男孩瞧了一眼,想起他怒斥苗夫人時那正氣凜然的神情,自忖:"這小小孩童,居然有此膽識,倒也少見。
"于是問道:"兩位要上何處?路上盤纏可夠用了?"獨臂人道:"小人叔侄流落江湖,四海為家,說不上何處去。
"商老太向那孩童細細打量,沉吟半晌,道:"兩位若不厭棄,那就在這兒幫忙幹些活兒,咱們莊子大,也不争多兩口人吃飯。
"那獨臂人心中另有打算,一聽大喜,當即上前拜謝。
商老太問起姓名,獨臂人自稱名叫平四,那孩童是他侄兒叫作平斐。
當晚平四叔侄倆由管家分派,住在西偏院旁的一間小房中。
二人關上門窗,平四醜陋的臉滿是喜色,低聲道:"小爺,你過世的爹娘保佑,這兩張拳經終于回到你手上,那真是老天爺生眼睛。
"平斐道:"平四叔,你千萬别再叫我小爺,一個不慎給人聽見了,平白惹疑心。
"平四連聲稱是。
從懷中掏出那油紙小包,恭恭敬敬的遞給平斐,他倒不是對這孩子如此恭敬,卻是想起了遺下這兩頁拳經的那兩位恩人。
平斐問道:"平四叔,你跟那閻基說了幾句什麼話,他就心甘情願的交出拳經來。
"平四道:"我說:'你撕去的兩頁拳經呢?苗人鳳苗大俠叫你還出來!'就這麼兩句話。
那時苗大俠就在他眼前,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他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不還。
"平斐沉吟一會,道:"這拳經為什麼在他那裡?你為什麼叫我記着他的相貌?他為什麼見苗大俠這樣害怕?"平四不答,一張臉抽搐得更加難看,淚水在眼眶中滾來滾去,卻強忍着不讓掉下。
平斐道:"四叔,我不問啦。
你說過等我長大了,學成了武功,再源源本本說給我聽,我這就好好的學。
" 于是叔侄倆在商家堡定居了下來。
平四在菜園中挑糞種菜,平斐卻在練武廳裡掃地抹槍。
馬行空在商家堡養傷,閑着就和女兒、徒兒、商寶震三人講論拳腳。
他們演武練拳的當兒,平斐偶然瞧上一眼,但絕不多看。
他們知道這黃黃瘦瘦的孩子很大膽,卻從沒想到他身有武功,因此當他偶爾看上一眼的時候,不論是有數十年江湖經驗的馬行空,還是聰明伶俐的商寶震,從來不曾疑心過他是在留意拳法的奧妙。
但他決不是偷學武藝。
他心中所轉的念頭,馬行空他們更加想不到了。
因為每當他看了他所說的妙着奇招,心裡總想:"那有什麼了不起?這種招數隻能對付庸才,卻打不倒英雄好漢。
" 因為他實在并不姓平,而是姓胡,他的姓名不是平斐而是胡斐;因為他是胡一刀的兒子,那個和苗人鳳打了三天三夜不分勝負的遼東大俠胡一刀的兒子;因為他父親遺給了他記載武林絕學的一本拳經刀譜,那便是胡家拳法和刀法的精義。
這本拳經刀譜本來少了頭上兩頁,缺了紮根基的入門功夫,缺了拳法的總訣,于是不論他多麼聰明用功,總是不能入門。
現下機緣巧合,給閻基偷去的總訣找回來了,于是一加融會貫通,他的武功進境一日千裡。
閻基憑着兩頁拳經下寥寥十餘招怪招,就能稱雄武林,連百勝神拳馬老镖頭也敗在他的手下。
胡斐卻是從頭至尾學全了的。
當然,他年紀還小,功力很淺,許多精微之處還難了解。
但憑着這本拳經刀譜,他練一天抵得徐掙他們練一個月,但即使他們練十年,也不會學到這天下絕武藝的胡家拳和胡家刀。
每天半夜裡,他就悄悄溜出莊去,在荒野裡練拳練刀。
他用一柄木頭削成的木刀來練習,每斫一刀,就想像這要斫去殺父仇人的腦袋,雖然,他并不知道這仇人到底是誰。
但平四叔将來會說的,等他長大成人、武藝練好之後。
于是他練得更加熱切,想得更加深刻。
因為最上乘的武功,是用腦子練而不是用身體練的。
這樣過了七八個月,馬行空的傷早就痊愈了,但商老太和商寶震熱誠留客。
馬行空的镖行早已歇業了,眼見主人殷勤,也就一天天的住下來。
商寶震亦沒正式拜他為師,因為商老太有這麼一股傲氣,八卦刀商劍鳴家傳絕藝,怎能去投外派師父?不過馬行空感念他家護镖的恩情,對商寶震如同弟子一般看待,隻要是自己會的,他想學什麼,就教什麼,将拳技的精要傾囊以授,百勝神拳的外号殊非幸緻,拳術上确有獨到造詣,這七八個月中,商寶震是獲益良多。
而馬行空也看出來,商家堡并非卧虎藏龍,另有高人,隻是那一日閻基為何匆匆而去,卻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日他偶然把話題帶到這件事上,商老太微微一笑,顧而言他。
馬行空精明,知道主人不肯吐露,從此絕口不提。
從外表看來,商家堡主賓師徒,相處得融洽無間。
那知道暗底裡兒女情牽,即惹起一場極大的風波。
這件事的起因很細微,隻因陰差陽錯,讓胡斐撞見了一件尴尬之事,終于胡斐忍不住而抖出了自身的武功。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那獨臂人攜了男孩之手,也待告辭,商老太向那男孩瞧了一眼,想起他怒斥苗夫人時那正氣凜然的神情,自忖:"這小小孩童,居然有此膽識,倒也少見。
"于是問道:"兩位要上何處?路上盤纏可夠用了?"獨臂人道:"小人叔侄流落江湖,四海為家,說不上何處去。
"商老太向那孩童細細打量,沉吟半晌,道:"兩位若不厭棄,那就在這兒幫忙幹些活兒,咱們莊子大,也不争多兩口人吃飯。
"那獨臂人心中另有打算,一聽大喜,當即上前拜謝。
商老太問起姓名,獨臂人自稱名叫平四,那孩童是他侄兒叫作平斐。
當晚平四叔侄倆由管家分派,住在西偏院旁的一間小房中。
二人關上門窗,平四醜陋的臉滿是喜色,低聲道:"小爺,你過世的爹娘保佑,這兩張拳經終于回到你手上,那真是老天爺生眼睛。
"平斐道:"平四叔,你千萬别再叫我小爺,一個不慎給人聽見了,平白惹疑心。
"平四連聲稱是。
從懷中掏出那油紙小包,恭恭敬敬的遞給平斐,他倒不是對這孩子如此恭敬,卻是想起了遺下這兩頁拳經的那兩位恩人。
平斐問道:"平四叔,你跟那閻基說了幾句什麼話,他就心甘情願的交出拳經來。
"平四道:"我說:'你撕去的兩頁拳經呢?苗人鳳苗大俠叫你還出來!'就這麼兩句話。
那時苗大俠就在他眼前,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他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不還。
"平斐沉吟一會,道:"這拳經為什麼在他那裡?你為什麼叫我記着他的相貌?他為什麼見苗大俠這樣害怕?"平四不答,一張臉抽搐得更加難看,淚水在眼眶中滾來滾去,卻強忍着不讓掉下。
平斐道:"四叔,我不問啦。
你說過等我長大了,學成了武功,再源源本本說給我聽,我這就好好的學。
" 于是叔侄倆在商家堡定居了下來。
平四在菜園中挑糞種菜,平斐卻在練武廳裡掃地抹槍。
馬行空在商家堡養傷,閑着就和女兒、徒兒、商寶震三人講論拳腳。
他們演武練拳的當兒,平斐偶然瞧上一眼,但絕不多看。
他們知道這黃黃瘦瘦的孩子很大膽,卻從沒想到他身有武功,因此當他偶爾看上一眼的時候,不論是有數十年江湖經驗的馬行空,還是聰明伶俐的商寶震,從來不曾疑心過他是在留意拳法的奧妙。
但他決不是偷學武藝。
他心中所轉的念頭,馬行空他們更加想不到了。
因為每當他看了他所說的妙着奇招,心裡總想:"那有什麼了不起?這種招數隻能對付庸才,卻打不倒英雄好漢。
" 因為他實在并不姓平,而是姓胡,他的姓名不是平斐而是胡斐;因為他是胡一刀的兒子,那個和苗人鳳打了三天三夜不分勝負的遼東大俠胡一刀的兒子;因為他父親遺給了他記載武林絕學的一本拳經刀譜,那便是胡家拳法和刀法的精義。
這本拳經刀譜本來少了頭上兩頁,缺了紮根基的入門功夫,缺了拳法的總訣,于是不論他多麼聰明用功,總是不能入門。
現下機緣巧合,給閻基偷去的總訣找回來了,于是一加融會貫通,他的武功進境一日千裡。
閻基憑着兩頁拳經下寥寥十餘招怪招,就能稱雄武林,連百勝神拳馬老镖頭也敗在他的手下。
胡斐卻是從頭至尾學全了的。
當然,他年紀還小,功力很淺,許多精微之處還難了解。
但憑着這本拳經刀譜,他練一天抵得徐掙他們練一個月,但即使他們練十年,也不會學到這天下絕武藝的胡家拳和胡家刀。
每天半夜裡,他就悄悄溜出莊去,在荒野裡練拳練刀。
他用一柄木頭削成的木刀來練習,每斫一刀,就想像這要斫去殺父仇人的腦袋,雖然,他并不知道這仇人到底是誰。
但平四叔将來會說的,等他長大成人、武藝練好之後。
于是他練得更加熱切,想得更加深刻。
因為最上乘的武功,是用腦子練而不是用身體練的。
這樣過了七八個月,馬行空的傷早就痊愈了,但商老太和商寶震熱誠留客。
馬行空的镖行早已歇業了,眼見主人殷勤,也就一天天的住下來。
商寶震亦沒正式拜他為師,因為商老太有這麼一股傲氣,八卦刀商劍鳴家傳絕藝,怎能去投外派師父?不過馬行空感念他家護镖的恩情,對商寶震如同弟子一般看待,隻要是自己會的,他想學什麼,就教什麼,将拳技的精要傾囊以授,百勝神拳的外号殊非幸緻,拳術上确有獨到造詣,這七八個月中,商寶震是獲益良多。
而馬行空也看出來,商家堡并非卧虎藏龍,另有高人,隻是那一日閻基為何匆匆而去,卻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日他偶然把話題帶到這件事上,商老太微微一笑,顧而言他。
馬行空精明,知道主人不肯吐露,從此絕口不提。
從外表看來,商家堡主賓師徒,相處得融洽無間。
那知道暗底裡兒女情牽,即惹起一場極大的風波。
這件事的起因很細微,隻因陰差陽錯,讓胡斐撞見了一件尴尬之事,終于胡斐忍不住而抖出了自身的武功。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