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窮發十載泛歸航

關燈


    這樣的滿臉血紅斑點,以我所知,除了遭混元功逼回自身内勁之外,除非是猝發斑疹傷寒之類惡疾,但我當日初見崆峒五老之時,五個人都是好端端的,自非突患暴病。

    當時武林之中,除我師徒二人,再無第三人練過混元功。

     “空見大師點了點頭,歎道:‘你師父酒後無德,傷了你一家老小,酒醒之後,惶慚無地,是以你兩次找他報仇,他都不傷你性命。

    他甚至不肯将你打傷,但你兩次都發瘋般跟他拼命,若不傷你,他始終無法脫身。

    嗣後他一直暗中跟随在你身後,你三度遭遇危難,都是他暗中解救。

    ’我心下琢磨,除了崆峒鬥五老之外,果然另有兩件溪踐之事,在萬分危急之際,敵方攻勢忽懈。

    尤其那次跟青海派高手相鬥,情勢最為兇險。

    空見大師又道:‘他自知罪過太深,也不能求你寬恕,隻盼時日一久,你慢慢淡忘了。

    豈知你愈鬧愈大,害死的人越來越多。

    今日你若再去殺了宋遠橋大俠,這場大禍可真難以收拾了。

    ’ “我道:‘既是如此,請大師叫我師父來見我。

    我們自己算賬,跟旁人不相幹。

    ’空見大師道:‘你師父沒臉見你。

    再說,謝居士,不是老衲小觑你,你便見到了他,也屬柱然。

    ’我道:‘大師是有道高僧,是非黑白,自然清楚得很。

    難道我滿門血仇,就此罷了不成?’他道:‘謝居士遭遇之慘,老衲也代為心傷。

    可是尊師酒後亂性,實非本意,何況他已深自忏悔,還望謝居士念着昔日師徒之情,網開一面。

    ’我怒發如狂,說道:‘我若再打他不過,任他一掌擊斃便了。

    此仇不報,我也不想活了。

    ’ “空見大師沉吟良久,說道:‘謝居士,尊師武功已非昔比,你雖練成了七傷拳,也傷他不得。

    你如不信,便請打老衲幾拳試試。

    ’我道:‘在下跟大師無冤無仇,豈敢相傷?在下武功雖然低微,這七傷拳卻也不易抵擋。

    ’他道:‘謝居士,我跟你打一個賭。

    尊師殺了你全家一十三口性命,你便打我一十三拳。

    若打傷了我,老衲便罷手不理此事,尊師自會出來見你。

    否則這場冤仇便此作罷如何?’我沉吟未答,心知這位高僧武功奇深,七傷拳雖然厲害,要是真的傷他不得,難道這仇便不報了? “空見大師又道:‘老實跟你說,老衲既然插手管了此事,決不容你再殘害無辜的武林同道。

    你如一念向善,便此罷手,過去之事大家一筆勾銷。

    否則你要找人報仇,難道為你所害那些人的弟子家人,便不想找你報仇麼?’我聽他語氣嚴厲起來,狂性大發,喝道:‘好,我便打你一十三拳!你抵擋不住之時,随時喝止。

    大丈夫言出如山,你可要叫我師父出來相見。

    ’空見大師微微一笑,說道:‘請發拳吧!’我見他身材矮小,白眉白須,貌相慈祥莊嚴,不忍便此傷他,第一拳隻使了三成力,砰的一聲,擊在他胸口。

    ” 無忌叫道:“啊喲!義父,你使的便是這路震斷樹脈的七傷拳麼?” 謝遜道:“不是!這第一拳是我師父成昆所授的霹靂拳。

    我一拳擊去,他身子晃了晃,退後一步。

    我想這一拳隻使了三成力,他已退後一步,若将七傷拳施展出來,不須三拳,便能送了他性命。

    我第二拳稍加勁力。

    他仍晃了晃,退後一步。

    第三拳時我使了七成力,他也是一晃之後,再退一步。

    我微感奇怪,我拳上的勁力已加了一倍有餘,但擊在他身七仍一模一樣。

    依他枯瘦的身形,我一拳便能打斷他肋骨,但他體内并不生出反震之力,隻若無其事地受了我三拳。

    我想,要将他打倒,非出全力不可,可是我一出全力,他非死即傷。

    我雖為惡已久,但對他舍己為人的慈悲心懷也不免肅然起敬,說道:‘大師,你隻挨打不還手,我不忍再打。

    你受了我三拳,我答允不去害那宋遠橋便是。

    ’他道:‘那麼你跟成昆的怨仇怎樣?’我道:‘此仇不共戴天,不是他死,便是我亡。

    ’我頓了一頓,又道:‘但大師既然出面,謝某敬重大師,自此而後,隻找成昆自己和他家人,決不再連累不相幹的武林同道。

    ’ “空見大師合十說道:‘善哉,善哉!謝居士有此一念,老衲謹代天下武林同道謝過。

    但老衲立心化解這場冤孽,剩下的十拳,你便照打吧。

    ’我心下盤算,隻有用七傷拳将他擊傷,我師父才肯露面,好在這七傷拳的拳勁收發自如,我下手自有分寸,于是說道:‘如此便得罪了!’第四拳跟着發出,這一次用的是七傷拳拳勁了。

    拳中胸膛,他胸口微一低陷,便向前跨了一步。

    ” 無忌道:“這可奇了,這位老和尚這次不再退後,反而向前。

    ” 張翠山道:“那是少林派金剛不壞體神功吧?” 謝遜點頭道:“五弟見多識廣,所料果然不錯。

    我這拳擊出,和前三拳已大不相同,他身上生出一股反震之力,隻震得我胸内腹中,有如五髒一齊翻轉。

    我心知他也是迫于無奈,倘若不使這門神功,便擋不住我的七傷拳。

    我久聞少林派金剛不壞體神功乃古今五大神功之一,其時親身領受,果然非同小可。

    當下我第五拳偏重陰柔之力,他仍跨前一步,那股陰柔之力反擊過來,我好容易才得化解……” 無忌道:“義父,老和尚說好不還手的,怎地将你的拳勁反擊回來?” 謝遜撫着他頭發,說道:“我打過第五拳,空見大師便道:‘謝居士,我沒料到七傷拳威力如此驚人,我不運功回震,便抵擋不住。

    ’我道:‘你沒還手打我,已深感盛情。

    ’當下我拳出如風,第六、七、八、九四拳一口氣打出。

    那空見大師也真了得,這四拳打在他身上,他一一震回,剛柔分明,層次井然。

     “我好生駭異,喝道:‘小心了!’第十拳輕飄飄地打了出去。

    他微微點了點頭,不待我拳力着身,便跨上兩步,竟在這瞬息之間,占了先機。

    ” 無忌自然不懂跨這兩步有什麼難處。

    張翠山卻深知高手對敵,能在對手出招之前先行料到,實是極大難事,通常隻須料到一招,即足制勝,點頭道:“了不起,了不起!” 謝遜續道:“這第十拳我已使足了全力,他搶先反震,竟令我倒退了兩步。

    我雖瞧不見自己的臉色,但可以想見,那時我定是臉如白紙,全無血色。

    空見大師緩緩籲了口氣,說道:‘這第十一拳不忙便打,你定一定神再發吧!’我雖萬分地要強好勝,但内息翻騰,一時之間,那第十一拳确然打不出去。

    ” 張翠山等聽到這裡,都是甚為心焦。

    無忌忽道:“義父,下面還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吧。

    ”謝遜道:“為什麼?”無忌道:“這老和尚為人很好,你打傷了他,心中過意不去。

    如傷了自己,那也不好。

    ”張翠山和殷素素對望一眼,心想這孩子小小年紀,竟有這等見識,可說極不容易。

    張翠山心中更為喜慰,覺得無忌心地仁殍,能分辨是非。

     謝遜歎了口氣,說道:“枉自我活了幾十歲,那時卻不及孩子的見識。

    我心中充塞了報仇雪恨之念,不找到我師父,決不甘休,明知再打下去,兩人中必有一個死傷,可也顧不了許多。

    我運足勁力,第十一拳又擊了出去,這一次他卻身形陡地向上一拔,我這一拳本來打他胸口,但他一拔身,拳力便中在小腹之上。

    他眉頭一皺,顯得很疼痛。

    我明白他意思,他如以胸口擋我拳力,反震之力太大,隻怕我禁受不起,但小腹的反震之力雖然較弱,他自身受的苦楚卻大得多。

     “我呆了一呆,說道:‘我師父罪孽深重,死有餘辜,大師何苦以金玉之體,為他擋災?’空見大師調勻了一下呼吸,苦笑道:‘隻盼再挨兩拳,便……便化解了這場劫數。

    ’我聽他說話氣息不屬,突然動念:‘看來他運起金剛不壞體神功之時,不能說話,我何不引他說話,突然一拳打出。

    ’便道:‘倘若我在一十三拳内打傷了你,你保得定我師父定會來見我麼?’他道:‘他親口跟我說過的……’我不等他一句話說完,一拳便擊向他小腹。

    這一拳去勢既快,落拳又低,要令他來不及發動護體神功。

    哪知佛門神功,随心而起,我的拳勁剛觸到他小腹,他神功便已布滿全身。

    我但覺天旋地轉,心肺欲裂,騰騰騰連退七八步,背心在一株大樹上一靠,這才站住。

     “我心灰意懶之下,惡念陡生,說道:‘罷了,罷了!此仇難報,我謝遜又何必活于天地之間?’提起手來,一掌便往自己天靈蓋拍下。

    ” 殷素素叫道:“妙計,妙計!”張翠山道:“為什麼?”随即醒悟,說道:“噢,可是如此對付這位有道高僧,未免太狠了。

    ”原來他也已想到,謝遜拍擊自己天靈蓋,空見自會出聲喝止,過來相救。

    謝遜乘他不防,便可下手。

    張翠山聰明機伶本不在妻子之下,隻因平素從不打這些奸詐主意,因此想到此節時終究慢了一步。

     謝遜慘然歎道:“我便是要利用他的宅心仁善,你們料得不錯,我揮掌自擊天靈蓋,雖是暗伏詭計,卻也是行險僥幸。

    倘若這一掌擊得不重,他看出了破綻,便不會過來阻止。

    十三拳中隻剩下最後一拳,七傷拳的拳勁雖然厲害,怎破得了他的護體神功?那時要找我師父報仇之事,再也休提。

    當時我孤注一擲,這一掌确實使足了全力,他若不來救,我便自行擊碎天靈蓋而死,反正報不了仇,原本不想活了。

     “空見大師眼見事出非常,大叫:‘使不得,你何苦……’立即躍來,伸手架開我右掌,我左手發拳擊出,砰的一聲,打在他胸腹之間。

    這一下他全無提防,連運神功的念頭也沒生。

    他血肉之軀,如何擋得住這一拳?登時内髒震裂,摔倒在地。

     “我擊了這二拳,眼見他不能再活,陡然間天良發現,伏在他身上大哭,叫道:‘空見大師,我謝遜忘恩負義,豬狗不如!’” 張翠山等三人默然,均想他以此詭計打死這位有德高僧,确實大大不該。

     謝遜道:“空見大師見我痛哭,微微一笑,安慰我道:‘人孰無死?居士何必難過?你師父即将到來,你須鎮定從事,别要魯莽。

    ’他一言提醒了我,适才這一十三拳大耗真力,眼下大敵将臨,豈可再痛哭傷神?于是我盤膝坐下,調勻内息。

    哪知隔了良久,始終不見我師父到來。

    我心下詫異,望着空見大師。

     “這時他已氣息微弱,斷斷續續地道:想……想不到他……他言而無信……難道……難道什麼人忽然絆住了他麼?’我大怒起來,喝道‘你騙人,你騙我打死了你,我師父仍不出來見我!’他搖頭道:‘我不騙你,真對你不起。

    ’我狂怒之下,還想罵他,忽然想起:‘他騙我來打死他自己,于他有什麼好處?我打死他,他反而來向我道歉。

    ’不由得萬分慚愧,跪在他的身前說道:‘大師,你有什麼心願,我一定給你去辦!’他微微一笑,說道:‘但願你今後殺人之際,有時想起老衲。

    ’ “這位高僧不但武功精湛,而且大智大慧,洞悉我的為人。

    他知決不能要我絕了報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