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聆秘

關燈
是從此不幹了,那一來是改過遷善,給兒孫們留個好名聲;二來地方上如有大案發生,也好洗脫了自己嫌疑。

    劉三爺家财富厚,衡山劉家已發了幾代,這一節當然跟他沒幹系。

    ”另一人道:“是啊,那是全不相幹。

    ” 那王二叔道:“學武的人,一輩子動刀動槍,不免殺傷人命,多結冤家。

    一個人臨到老來,想到江湖上仇家衆多,不免有點兒寝食不安,像劉三爺這般廣邀賓客,揚言天下,說道從今而後再也不動刀劍了,那意思是說,他的仇家不必擔心他再去報複,卻也盼他們别再來找他麻煩。

    ”那年輕人道:“王二叔,我瞧這樣幹很是吃虧。

    ”那王二叔道:“為什麼吃虧?”那年輕人道:“劉三爺固然是不去找人家了,人家卻随時可來找他。

    如果有人要害他性命,劉三爺不動刀動劍,豈不是任人宰割,沒法還手嗎?”那王二叔笑道:“後生家當真沒見識。

    人家真要殺你,又哪有不還手的?再說,像衡山派那樣的聲勢,劉三爺那樣高的武功,他不去找人家麻煩,别人早已拜神還願、上上大吉了,哪裡有人吃了獅子心、豹子膽,敢去找他老人家的麻煩?就算劉三爺他自己不動手,劉門弟子衆多,又有哪一個是好惹的?你這可真叫做杞人憂天了。

    ” 坐在林平之對面的花白胡子自言自語:“強中更有強中手,能人之上有能人。

    又有誰敢自稱天下無敵?”他說的聲音甚低,後面二人沒聽見。

     隻聽那王二叔又道:“還有些開镖局子的,要是賺得夠了,急流勇退,趁早收業,金盆洗手,不再在刀頭上找這賣命錢,也算得是聰明見機之舉。

    ”這幾句話鑽入林平之耳中,當真驚心動魄,心想:“我爹爹倘若早幾年便急流勇退,金盆洗手,卻又如何?” 隻聽那花白胡子又在自言自語:“瓦罐不離井上破,将軍難免陣上亡。

    可是當局者迷,這‘急流勇退’四個字,卻又談何容易?”那瞎子道:“是啊,因此這幾天我老聽人家說:‘劉三爺的聲名正當如日中天,突然急流勇退,委實了不起,令人好生欽佩’。

    ” 突然間左首桌上有個身穿綢衫的中年漢子說道:“兄弟日前在武漢三鎮,聽得武林中的同道說起,劉三爺金盆洗手,退出武林,實有不得已的苦衷。

    ”那瞎子轉身道:“武漢的朋友們卻怎樣說,這位朋友可否見告?”那人笑了笑,說道:“這種話在武漢說說不打緊,到得衡山城中,就不能随便亂說了。

    ”另一個矮胖子粗聲粗氣地道:“這件事知道的人着實不少,你又何必裝得莫測高深?大家都在說,劉三爺隻因為武功太高,人緣太好,這才不得不金盆洗手。

    ” 他說話聲音很大,茶館中登時有許多眼光都射向他的臉上。

    好幾個人齊聲問道:“為什麼武功太高,人緣太好,便須退出武林,這豈不奇怪?” 那矮胖漢子得意洋洋地道:“不知内情的人自然覺得奇怪,知道了卻毫不希奇了。

    ”有人便問:“那是什麼内情?”那矮胖子隻是微笑不語。

    隔着幾張桌子的一個瘦子冷冷地道:“你們多問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隻是信口胡吹。

    ”那矮胖漢子受激不過,大聲道:“誰說我不知道?劉三爺金盆洗手,那是為了顧全大局,免得衡山派中發生門戶之争。

    ” 好幾人七嘴八舌地道:“什麼顧全大局?”“什麼門戶之争?”“難道他們師兄弟之間有意見麼?” 那矮胖子道:“外邊的人雖說劉三爺是衡山派的第二把高手,可是衡山派自己,上上下下卻都知道,劉三爺在這三十六路‘回風落雁劍’上的造詣,早已高出掌門人莫大先生很多。

    莫大先生一劍能刺落三頭大雁,劉三爺一劍卻能刺落五頭。

    劉三爺門下的弟子,個個又勝過莫大先生門下的。

    眼下形勢已越來越不對,再過得幾年,莫大先生的聲勢一定會給劉三爺壓了下去,聽說雙方在暗中已沖突過好幾次。

    劉三爺家大業大,不願跟師兄争這虛名,因此要金盆洗手,以後便安安穩穩做他的富家翁了。

    ” 好幾人點頭道:“原來如此。

    劉三爺深明大義,很難得啊。

    ”又有人道:“那莫大先生可就不對了,他逼得劉三爺退出武林,豈不是削弱了自己衡山派的聲勢?”那身穿綢衫的中年漢子冷笑道:“天下事情,哪有面面都顧得周全的?我隻要坐穩掌門人的位子,本派聲勢增強也好,削弱也好,那是管他娘的了。

    ” 那矮胖子喝了幾口茶,将茶壺蓋敲得當當直響,叫道:“沖茶,沖茶!”又道:“所以哪,這明明是衡山派中的大事,各門各派中都有賀客到來,可是衡山派自己……” 他說到這裡,忽然間門口咿咿呀呀地響起了胡琴之聲,有人唱道:“歎楊家,秉忠心,大宋……扶保……”嗓門拉得長長的,聲音甚是蒼涼。

    衆人一齊轉頭望去,隻見一張闆桌旁坐了個身材瘦長的老者,臉色枯槁,披一件青布長衫,洗得青中泛白,形狀落拓,顯是個唱戲讨錢的。

    那矮胖子喝道:“鬼叫一般,嘈些什麼?打斷了老子的話頭。

    ”那老者立時放低了琴聲,口中仍哼着:“金沙灘……雙龍會……一戰敗了……” 有人問道:“這位朋友,剛才你說各門各派都有賀客到來,衡山派自己卻又怎樣?”那矮胖子道:“劉三爺的弟子們,當然在衡山城中到處迎客招呼。

    但除了劉三爺的親傳弟子之外,你們在城中可遇着了衡山派的其他弟子沒有?”衆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道:“是啊,怎麼一個也不見?這豈非太不給劉三爺面子嗎?” 那矮胖子向那身穿綢衫的漢子笑道:“所以哪,我說你膽小怕事,不敢提衡山派中的門戶之争,其實有什麼相幹?衡山派的人壓根兒不會來,又有誰聽見了?” 忽然間胡琴之聲漸響,調門一轉,那老者唱道:“小東人,闖下了,滔天大禍……”一個年輕人喝道:“别在這裡惹厭了,拿錢去吧!”手一揚,一串銅錢飛将過去,啪的一聲,不偏不倚地正落在那老者面前,手法甚準。

    那老者道了聲謝,收起銅錢。

     那矮胖子贊道:“原來老弟是暗器名家,這一手可帥得很哪!”那年輕人笑了笑,道:“不算得什麼?這位大哥,照你說來,莫大先生當然不會來了!”那矮胖子道:“他怎麼會來?莫大先生和劉三爺師兄弟倆勢成水火,一見面便要拔劍動手。

    劉三爺既然讓了一步,他也該心滿意足了。

    ” 那賣唱老者忽然站起,慢慢走到他身前,側頭瞧了他半晌。

    那矮胖子怒道:“老頭子幹什麼?”那老者搖頭道:“你胡說八道!”轉身走開。

    矮胖子大怒,伸手正要往他後心抓去,忽然眼前青光一閃,一柄細細的長劍晃向桌上,叮叮叮地響了幾下。

     那矮胖子大吃一驚,縱身後躍,生怕長劍刺到他身上,卻見那老者緩緩将長劍從胡琴底部插入,劍身盡沒。

    原來這柄劍藏在胡琴之中,劍刃通入胡琴的把手,從外表看來,誰也不知這把殘舊的胡琴内竟會藏有兵刃。

    那老者又搖了搖頭,說道:“你胡說八道!”緩緩走出茶館。

    衆人目送他背影在雨中消失,蒼涼的胡琴聲隐隐約約傳來。

     忽然有人“啊”的一聲驚呼,叫道:“你們看,你們看!”衆人順着他手指所指之處瞧去,隻見那矮胖子桌上放着的七隻茶杯,每一隻都給削去了半寸來高的一圈。

    七個瓷圈跌在茶杯之旁,茶杯卻一隻也沒傾倒。

     茶館中的幾十個人都圍了攏來,紛紛議論。

    有人道:“這人是誰?劍法如此厲害?”有人道:“一劍削斷七隻茶杯,茶杯卻一隻不倒,當真神乎其技。

    ”有人向那矮胖子道:“幸虧那位老先生劍下留情,否則老兄的頭頸,也和這七隻茶杯一模一樣了。

    ”又有人道:“這老先生當然是位成名的高手,又怎能跟常人一般見識?” 那矮胖子瞧着七隻半截茶杯,隻怔怔發呆,臉上已沒半點血色,對旁人的言語一句也沒聽進耳中。

    那身穿綢衫的中年人道:“是麼?我早勸你少說幾句,是非隻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眼前衡山城中卧虎藏龍,不知有多少高人到了。

    這位老先生,定是莫大先生的好朋友,他聽得你背後議論莫大先生,自然要教訓教訓你了。

    ” 那花白胡子忽然冷冷地道:“什麼莫大先生的好朋友?他自己就是衡山派掌門、‘潇湘夜雨’莫大先生!” 衆人又都一驚,齊問:“什麼?他……他便是莫大先生?你怎麼知道?” 那花白胡子道:“我自然知道。

    莫大先生愛拉胡琴,一曲《潇湘夜雨》,聽得人眼淚也會掉下來。

    ‘琴中藏劍,劍發琴音’這八字,是他老先生武功的寫照。

    各位既到衡山城來,怎會不知?這位兄台剛才說什麼劉三爺一劍能刺五頭大雁,莫大先生卻隻能刺得三頭。

    他便一劍削斷七隻茶杯給你瞧瞧。

    茶杯都能削斷,刺雁又有何難?因此他要罵你胡說八道了。

    ” 那矮胖子兀自驚魂未定,垂頭不敢作答。

    那穿綢衫的漢子會了茶錢,拉了他便走。

     茶館中衆人見到“潇湘夜雨”莫大先生顯露了這一手驚世駭俗的神功,無不心寒,均想适才那矮子稱贊劉正風而對莫大先生頗有微詞,自己不免随聲附和,說不定便此惹禍上身,各人紛紛會了茶錢離去,頃刻之間,一座鬧哄哄的茶館登時冷冷清清。

    除了林平之外,便隻角落裡有兩個人伏在桌上打盹。

     林平之瞧着七隻半截茶杯和從茶杯上削下來的七個瓷圈,尋思:“這老人模樣猥瑣,似乎伸一根手指便能将他推倒,哪知他長劍一晃,便削斷了七隻茶杯。

    我若不出福州,焉知世上竟有這等人物?我在福威镖局中坐井觀天,隻道江湖上再厲害的好手,至多也不過和我爹爹在伯仲之間。

    唉!我若能拜得此人為師,苦練武功,或者尚能報得大仇,否則是終身無望了。

    ”又想:“我何不去尋找這位莫大先生,苦苦哀懇,求他救我父母,收我為弟子?”剛站起身來,突然又想:“他是衡山派的掌門人,五嶽劍派和青城派互通聲氣,他怎肯為我一個毫不相幹之人去得罪朋友?”言念及此,複又頹然坐倒。

     忽聽得一個清脆嬌嫩的聲音說道:“二師哥,這雨老是不停,濺得我衣裳快濕透了,在這裡喝杯茶去。

    ” 林平之心中一凜,認得便是救了他性命的那賣酒醜女的聲音,急忙低頭。

    隻聽另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好罷,喝杯熱茶暖暖肚。

    ”兩個人走進茶館,坐在林平之斜對面的一個座頭。

    林平之斜眼瞧去,果見那賣酒少女一身青衣,背向着自己,打橫坐着的是那自稱姓薩、冒充少女祖父的老者,心道:“原來他二人是師兄妹,卻喬裝祖孫,到福州城來有所圖謀。

    卻不知他們又為什麼要救我?說不定他們知道我爹娘的下落。

    ” 茶博士收拾了桌上的殘杯,泡上茶來。

    那老者一眼見到旁邊桌上的七隻半截茶杯,不禁“咦”的一聲低呼,道:“小師妹,你瞧!”那少女也十分驚奇,道:“這一手功夫好了得,是誰削斷了七隻茶杯?” 那老者低聲道:“小師妹,我考你一考,一劍七出,砍金斷玉,這七隻茶杯,是誰削斷的?”那少女微嗔道:“我又沒瞧見,怎知是誰削……”突然拍手笑道:“我知道啦!我知道啦!三十六路回風落雁劍,第十七招‘一劍落九雁’,這是劉正風劉三爺的傑作。

    ”那老者笑着搖頭道:“隻怕劉三爺的劍法還不到這造詣,你隻猜中了一半。

    ”那少女伸出食指,指着他笑道:“你别說下去,我知道了。

    這……這……這是‘潇湘夜雨’莫大先生!” 突然間七八個聲音一齊響起,有的拍手,有的轟笑,都道:“師妹好眼力。

    ” 林平之吃了一驚:“哪裡來了這許多人?”斜眼瞧去,隻見本來伏在桌上打瞌睡的兩人已站了起來,另有四人從茶館内堂走出來,有的是腳夫打扮,有個手拿算盤,是個做買賣的模樣,更有個肩頭蹲着頭小猴兒,似是耍猴兒戲的。

     那少女笑道:“哈,一批下三濫的原來都躲在這裡,倒吓了我一大跳!大師哥呢?”那耍猴兒的笑道:“怎麼一見面就罵我們是下三濫的?”那少女笑道:“偷偷躲起來吓人,怎麼不是江湖上下三濫的勾當?大師哥怎地不跟你們在一起?” 那耍猴兒的笑道:“别的不問,就隻問大師哥。

    見了面還沒說得兩三句話,就連問兩三句大師哥?怎麼又不問問你六師哥?”那少女頓足道:“呸!你這猴兒好端端地在這兒,又沒死,又沒爛,多問你幹嗎?”那耍猴兒的笑道:“大師哥又沒死,又沒爛,你卻又問他幹嗎?”那少女嗔道:“我不跟你說了。

    四師哥,隻有你是好人,大師哥呢?”那腳夫打扮的人還未回答,已有幾個人齊聲笑道:“隻有四師哥是好人,我們都是壞人了。

    老四,偏不跟她說。

    ”那少女道:“希罕嗎?不說就不說。

    你們不說,我和二師哥在路上遇見一連串希奇古怪的事兒,也别想我告訴你們半句。

    ” 那腳夫打扮的人一直沒跟他說笑,似是個淳樸木讷之人,這時才道:“我們昨兒跟大師哥在衡陽分手,他叫我們先來。

    這會兒多半他酒也醒了,就會趕來。

    ”那少女微微皺眉,道:“又喝醉了?”那腳夫打扮的人道:“是。

    ”那手拿算盤的道:“這一回可喝得好痛快,從早晨喝到中午,又從中午喝到傍晚,少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