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九州聚鐵鑄一字 百金立木招群魔
關燈
小
中
大
狗屁不識,屁字都不會寫。
什麼‘洪教主壽與天齊’,老子是信口胡吹,騙那惡頭陀的。
你要老子寫字,等我投胎轉世再說。
你要殺要剮,老子皺一皺眉頭,不算好漢。
” 陸先生冷冷地問道:“你什麼字都不識?” 韋小寶道:“不識!不識你烏龜的‘龜’字,也不識你王八蛋的‘蛋’字。
”他西洋鏡既給拆穿,不由得老羞成怒。
反正身陷蛇島,有死無生,求饒也是無用,不如先占些口舌上的便宜。
陸先生沉吟半晌,拿起筆來,在紙上寫了個蝌蚪文字,問道:“這是什麼字?” 韋小寶大聲道:“去你媽的!我說過不識,就是不識。
難道還有假的?” 陸先生點點頭,道:“好,原來胖頭陀上了你的大當,可是此事已禀報了教主,你這小賊!”突然一躍而前,叉住韋小寶的頭頸,雙手越收越緊,咬牙切齒地道:“你害得我們蒙騙教主,人人給你累得死無葬身之地。
大家一起死了幹淨,也免得受那無窮無盡的酷刑。
” 韋小寶給他叉得透不過氣來,滿臉紫漲,伸出了舌頭。
陸先生眼見手上再一使勁,這小孩便得氣絕斃命,想到此事幹系異常重大,心中一驚,便放開了手指,雙手一推,将他摔在地下,恨恨出房。
過了良久,韋小寶才驚定起身,“死烏龜,直娘賊”也不知罵了幾百聲,心想身在這毒蛇島上,無處可逃,倘若逃入樹林草叢,隻有死得更快。
走到門邊,伸手推門,那竹門外面反扣住了,到窗外一望,下臨深谷,實是無路可走。
轉頭看到壁上的書畫,心道:“這些屁字屁畫,有什麼好?”拾起筆來,蘸滿了墨,在一幅幅書畫上便畫,大烏龜、小烏龜畫了不計其數。
畫了幾十隻烏龜,手也倦了,擲筆于地,蜷縮在椅上,片刻間就睡着了。
睡醒時天已全黑,竟無人前來理會,肚中餓得咕咕直響,心想:“這隻綠毛烏龜要餓死老子。
” 過了好一會,忽聽得門外腳步聲響,門縫中透進燈光,竹門開處,陸先生持燭進房,側頭向他凝視。
韋小寶見他臉上不露喜怒,心下倒也有些害怕。
陸先生将燭台放在桌上。
一瞥眼間,見到壁上所懸書畫已盡數被他塗抹得不成模樣,忍不住怒發如狂,叫道:“你……你……”舉起手來,便欲擊落,但手掌停在半空,終于忍住怒氣,說道:“你……你……”聲音在喉間憋住了,說不出話來。
韋小寶笑道:“怎麼樣?我畫得好不好?” 陸先生長歎一下,頹然坐倒,說道:“好,畫得好!” 他居然不打人,還說畫得好,韋小寶倒也大出意料之外。
見他險上神色凄然,顯是心痛之極,倒也有些過意不去,說道:“陸先生,對……對不起,我塗壞了你的畫。
” 陸先生搖搖頭,說道:“沒……沒什麼。
”雙手抱頭,伏在桌上,過了好一會,說道:“你想必餓了,吃了飯再說。
” 客堂中桌上已擺了四菜一湯,有雞有魚,甚是豐盛。
跟着方怡由陸夫人陪着出來,四人共膳。
韋小寶大奇:“莫非我這幾十隻烏龜畫得好,陸先生一高興,就請我吃飯?”但他一點兒自知之明倒也還有,看情形總似乎不像。
幾次開口想問,見陸先生臉上陰晴不定,深恐觸怒了他,飯沒吃飽,便被奪下飯碗,未免犯不着。
當下一言不發,悶聲吃了個飽。
飯罷,陸先生又帶他進書房。
陸先生從地下拾起筆來,在紙上寫了“韋小寶”三字,道:“這是你自己的名字,你會不會寫?”韋小寶道:“它認得我,我可認不得它,怎麼會寫?” 陸先生“嗯”了一聲,眼望窗外,凝思半晌,左手拿了燭台,走到那幅蝌蚪文之前,仔細打量。
指着一個個字,口中念念有詞,回到桌邊,取過一張白紙,振筆疾書,伸指數了數蝌蚪文字的字數,又數紙上字數,再在紙上一陣塗改,回頭又看那幅蝌蚪文字,喃喃自言自語:“那三個字相同,這兩個字又是一般,須得天衣無縫,才是道理。
”沉思半天,又在紙上一陣塗改,喜道:“行了!” 韋小寶不知他搗什麼鬼,反正飯已吃飽,也就不去理會。
隻見陸先生又取過一張白紙,仔仔細細地寫起字來。
這一次他寫得甚慢,寫完後搖頭晃腦地輕輕讀了一遍。
韋小寶隻聽到有什麼“神龍島”、“洪教主”、“壽與天齊”等等語句,最後則是第一部在何地何山,第二部在何地何山。
他心下恍然,這些話都是他在普濟寺中向胖頭陀信口胡吹的,哪知胖頭陀居然信以為真,回來大加傳揚。
又想:“那日胖頭陀邀我上神龍島來見洪教主,我說什麼也不肯,不料鬼使神差,這船竟又駛到了這裡,眼下西洋鏡拆穿,洪教主又已知道了。
他當然要大發脾氣,隻怕要将好姊姊和我丢入蛇坑,給幾千幾萬條毒蛇吃得屍骨無存。
”想到無窮無盡的毒蛇纏上身來,當真不寒而栗。
陸先生轉過身來,臉上神色十分得意,微笑道:“韋公子,你識得石碣上的蝌蚪文,委實可喜可賀。
也是本教洪教主洪福齊天,才天降你這位神童,能讀蝌蚪文字。
” 韋小寶哼了一聲,道:“你不用取笑。
我又識得什麼蝌蚪文、青蛙文了?老子連癞蛤蟆文也不識。
我是瞎說一番,騙那瘦竹篙頭陀的。
” 陸先生笑道:“韋公子何必過謙?這是公子所背誦的石碣遺文,我筆錄了下來,請公子指點,是否有誤。
”說着讀道:“維大唐貞觀二年十月甲子,特進衛國公李靖、右領軍大将軍宿國公程知節、光祿大夫兵部尚書曹國公李勣、徐州都督胡國公秦叔寶會于五台山錦繡峰,見東方紅光耀天,鬥大金字現于雲際,文曰:‘千載之下,爰有大清。
東方有島,神龍是名。
教主洪某,得蒙天恩。
威靈下濟,丕赫威能。
降妖伏魔,如日之升。
羽翼輔佐,吐故納新。
萬瑞百祥,罔不豐登。
仙福永享,普世崇敬。
壽與天齊,文武仁聖。
’須臾,天現青字,文曰:‘天賜洪某《四十二章經》八部,一存河南伏牛山蕩魔寺,二存山西筆架山天心庵,三存四川青城山淩霄觀,四存河南嵩山少林寺,五存湖北武當山真武觀,六存川邊崆峒山迦葉寺,七存雲南昆明沐王府,八存雲南昆明平西王府。
’靖等恭錄天文,雕于石碣,以待來者。
” 陸先生抑揚頓挫地讀畢,問道:“有沒讀錯?”韋小寶道:“這是唐朝的石碣,怎會知道後世有個平西王吳三桂?”陸先生道:“上帝聰明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既知後世有洪教主,自然也知道有吳三桂了。
”韋小寶心中暗暗好笑,點頭道:“那也說得是。
”心想:“不知你在搗什麼鬼?” 陸先生道:“這石碑上的文字,一字也讀錯不得。
雖然韋公子天賦聰明,但依我之見,那也是聖靈感動,才識得這些蝌蚪文字,日後倉促之際,或有認錯。
最好韋公子将這篇碑文讀得滾瓜爛熟,待洪教主召見之時,背誦如流,洪教主一喜歡,自然大有賞賜。
” 韋小寶雙眼一翻,登時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料知胖頭陀和陸先生已禀報洪教主,說有個小孩識得石碑上的文字,洪教主定要傳見考問。
豈知這件事全是假的,陸先生怕教主怪罪,隻得假造碑文,來騙教主一騙。
陸先生道:“我現在讀一句,韋公子跟一句,總須記得一字不錯為止。
‘維大唐貞觀二年十月甲子……’” 事到臨頭,韋小寶欲待不讀,也不可得,何況串通了去作弄洪教主,倒也十分有趣,便跟着誦讀。
他生性機靈,聽過一段幾百字的言語,要再行複述,那是半點不費力氣,說到讀書,可就要他的命了,這篇短文雖隻寥寥數百字,但所有句子都十分拗口,含義更全不明白,什麼“丕赫威能”、“吐故納新”,渾不知是什麼意思,隻得跟着陸先生一遍又一遍地讀下去。
幸虧陸先生不怕厭煩地教導,但也讀了三十幾遍,這才背得一字無誤。
當晚他睡在陸先生家中,次晨又再背誦。
陸先生聽他已盡數記住,甚是歡喜,于是取過紙筆,将一個個蝌蚪字寫了出來,教他辨認,哪一個是“維”字,哪一個是“貞”字。
這一來韋小寶不由得叫苦連天。
這些蝌蚪文扭來扭去,形狀都差不多,要他一一分辨,又寫将出來,當真難于登天,苦于殺頭。
他片刻也坐不定,如何能靜下心來學蝌蚪文? 韋小寶固然愁眉苦臉,陸先生更加惴惴不安。
陸先生這時早已知道,石碣上文字另有含義,他數了胖頭陀所拓拓片中的字數,另作一篇文字,硬生生地湊上去,隻求字數相同,碣文能讨得洪教主歡心,哪管原來碣文中寫些什麼。
如此拼湊,自然破綻百出,“維大唐貞觀二年”這句中,“二”字排在第六,但碣文中第六字的筆劃共有十八筆之多,無論如何說不上是個“二”字,第五字隻有三筆,與那“觀”字也極難拉扯得上。
但顧得東來西又倒,陸先生才氣再大,倉促間也捏造不出一篇天衣無縫的文章來。
洪教主聰明之極,這篇假文章多半逃不過他法眼。
但大難臨頭,說不得隻好暫且搪塞一時,日後的禍患,隻好走着瞧了。
這天教韋小寶寫字,進展奇慢,直到中午,隻寫會了四個蝌蚪文。
幸好蝌蚪文本來奇形怪狀,在韋小寶筆下寫出來難看之極,倒也不覺如何刺眼。
若是正楷,由一個從未學過寫字的孩子寫将出來,任誰一看,立知真僞。
下午學了三字,晚間又學了兩個字,這一天共學了九個字。
韋小寶不住口地大吵大嚷,幾次擲筆不學。
陸先生又恐吓,又哄騙,最後叫了方怡來坐在旁邊相陪,韋小寶這才勉強耐心續學。
陸先生一面教,一面暗暗擔心,隻怕洪教主随時來傳,倘若一篇文章尚未學全,便給教主叫了去,韋小寶這顆腦袋固然不保,自己難免陪着他全家送命。
什麼‘洪教主壽與天齊’,老子是信口胡吹,騙那惡頭陀的。
你要老子寫字,等我投胎轉世再說。
你要殺要剮,老子皺一皺眉頭,不算好漢。
” 陸先生冷冷地問道:“你什麼字都不識?” 韋小寶道:“不識!不識你烏龜的‘龜’字,也不識你王八蛋的‘蛋’字。
”他西洋鏡既給拆穿,不由得老羞成怒。
反正身陷蛇島,有死無生,求饒也是無用,不如先占些口舌上的便宜。
陸先生沉吟半晌,拿起筆來,在紙上寫了個蝌蚪文字,問道:“這是什麼字?” 韋小寶大聲道:“去你媽的!我說過不識,就是不識。
難道還有假的?” 陸先生點點頭,道:“好,原來胖頭陀上了你的大當,可是此事已禀報了教主,你這小賊!”突然一躍而前,叉住韋小寶的頭頸,雙手越收越緊,咬牙切齒地道:“你害得我們蒙騙教主,人人給你累得死無葬身之地。
大家一起死了幹淨,也免得受那無窮無盡的酷刑。
” 韋小寶給他叉得透不過氣來,滿臉紫漲,伸出了舌頭。
陸先生眼見手上再一使勁,這小孩便得氣絕斃命,想到此事幹系異常重大,心中一驚,便放開了手指,雙手一推,将他摔在地下,恨恨出房。
過了良久,韋小寶才驚定起身,“死烏龜,直娘賊”也不知罵了幾百聲,心想身在這毒蛇島上,無處可逃,倘若逃入樹林草叢,隻有死得更快。
走到門邊,伸手推門,那竹門外面反扣住了,到窗外一望,下臨深谷,實是無路可走。
轉頭看到壁上的書畫,心道:“這些屁字屁畫,有什麼好?”拾起筆來,蘸滿了墨,在一幅幅書畫上便畫,大烏龜、小烏龜畫了不計其數。
畫了幾十隻烏龜,手也倦了,擲筆于地,蜷縮在椅上,片刻間就睡着了。
睡醒時天已全黑,竟無人前來理會,肚中餓得咕咕直響,心想:“這隻綠毛烏龜要餓死老子。
” 過了好一會,忽聽得門外腳步聲響,門縫中透進燈光,竹門開處,陸先生持燭進房,側頭向他凝視。
韋小寶見他臉上不露喜怒,心下倒也有些害怕。
陸先生将燭台放在桌上。
一瞥眼間,見到壁上所懸書畫已盡數被他塗抹得不成模樣,忍不住怒發如狂,叫道:“你……你……”舉起手來,便欲擊落,但手掌停在半空,終于忍住怒氣,說道:“你……你……”聲音在喉間憋住了,說不出話來。
韋小寶笑道:“怎麼樣?我畫得好不好?” 陸先生長歎一下,頹然坐倒,說道:“好,畫得好!” 他居然不打人,還說畫得好,韋小寶倒也大出意料之外。
見他險上神色凄然,顯是心痛之極,倒也有些過意不去,說道:“陸先生,對……對不起,我塗壞了你的畫。
” 陸先生搖搖頭,說道:“沒……沒什麼。
”雙手抱頭,伏在桌上,過了好一會,說道:“你想必餓了,吃了飯再說。
” 客堂中桌上已擺了四菜一湯,有雞有魚,甚是豐盛。
跟着方怡由陸夫人陪着出來,四人共膳。
韋小寶大奇:“莫非我這幾十隻烏龜畫得好,陸先生一高興,就請我吃飯?”但他一點兒自知之明倒也還有,看情形總似乎不像。
幾次開口想問,見陸先生臉上陰晴不定,深恐觸怒了他,飯沒吃飽,便被奪下飯碗,未免犯不着。
當下一言不發,悶聲吃了個飽。
飯罷,陸先生又帶他進書房。
陸先生從地下拾起筆來,在紙上寫了“韋小寶”三字,道:“這是你自己的名字,你會不會寫?”韋小寶道:“它認得我,我可認不得它,怎麼會寫?” 陸先生“嗯”了一聲,眼望窗外,凝思半晌,左手拿了燭台,走到那幅蝌蚪文之前,仔細打量。
指着一個個字,口中念念有詞,回到桌邊,取過一張白紙,振筆疾書,伸指數了數蝌蚪文字的字數,又數紙上字數,再在紙上一陣塗改,回頭又看那幅蝌蚪文字,喃喃自言自語:“那三個字相同,這兩個字又是一般,須得天衣無縫,才是道理。
”沉思半天,又在紙上一陣塗改,喜道:“行了!” 韋小寶不知他搗什麼鬼,反正飯已吃飽,也就不去理會。
隻見陸先生又取過一張白紙,仔仔細細地寫起字來。
這一次他寫得甚慢,寫完後搖頭晃腦地輕輕讀了一遍。
韋小寶隻聽到有什麼“神龍島”、“洪教主”、“壽與天齊”等等語句,最後則是第一部在何地何山,第二部在何地何山。
他心下恍然,這些話都是他在普濟寺中向胖頭陀信口胡吹的,哪知胖頭陀居然信以為真,回來大加傳揚。
又想:“那日胖頭陀邀我上神龍島來見洪教主,我說什麼也不肯,不料鬼使神差,這船竟又駛到了這裡,眼下西洋鏡拆穿,洪教主又已知道了。
他當然要大發脾氣,隻怕要将好姊姊和我丢入蛇坑,給幾千幾萬條毒蛇吃得屍骨無存。
”想到無窮無盡的毒蛇纏上身來,當真不寒而栗。
陸先生轉過身來,臉上神色十分得意,微笑道:“韋公子,你識得石碣上的蝌蚪文,委實可喜可賀。
也是本教洪教主洪福齊天,才天降你這位神童,能讀蝌蚪文字。
” 韋小寶哼了一聲,道:“你不用取笑。
我又識得什麼蝌蚪文、青蛙文了?老子連癞蛤蟆文也不識。
我是瞎說一番,騙那瘦竹篙頭陀的。
” 陸先生笑道:“韋公子何必過謙?這是公子所背誦的石碣遺文,我筆錄了下來,請公子指點,是否有誤。
”說着讀道:“維大唐貞觀二年十月甲子,特進衛國公李靖、右領軍大将軍宿國公程知節、光祿大夫兵部尚書曹國公李勣、徐州都督胡國公秦叔寶會于五台山錦繡峰,見東方紅光耀天,鬥大金字現于雲際,文曰:‘千載之下,爰有大清。
東方有島,神龍是名。
教主洪某,得蒙天恩。
威靈下濟,丕赫威能。
降妖伏魔,如日之升。
羽翼輔佐,吐故納新。
萬瑞百祥,罔不豐登。
仙福永享,普世崇敬。
壽與天齊,文武仁聖。
’須臾,天現青字,文曰:‘天賜洪某《四十二章經》八部,一存河南伏牛山蕩魔寺,二存山西筆架山天心庵,三存四川青城山淩霄觀,四存河南嵩山少林寺,五存湖北武當山真武觀,六存川邊崆峒山迦葉寺,七存雲南昆明沐王府,八存雲南昆明平西王府。
’靖等恭錄天文,雕于石碣,以待來者。
” 陸先生抑揚頓挫地讀畢,問道:“有沒讀錯?”韋小寶道:“這是唐朝的石碣,怎會知道後世有個平西王吳三桂?”陸先生道:“上帝聰明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既知後世有洪教主,自然也知道有吳三桂了。
”韋小寶心中暗暗好笑,點頭道:“那也說得是。
”心想:“不知你在搗什麼鬼?” 陸先生道:“這石碑上的文字,一字也讀錯不得。
雖然韋公子天賦聰明,但依我之見,那也是聖靈感動,才識得這些蝌蚪文字,日後倉促之際,或有認錯。
最好韋公子将這篇碑文讀得滾瓜爛熟,待洪教主召見之時,背誦如流,洪教主一喜歡,自然大有賞賜。
” 韋小寶雙眼一翻,登時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料知胖頭陀和陸先生已禀報洪教主,說有個小孩識得石碑上的文字,洪教主定要傳見考問。
豈知這件事全是假的,陸先生怕教主怪罪,隻得假造碑文,來騙教主一騙。
陸先生道:“我現在讀一句,韋公子跟一句,總須記得一字不錯為止。
‘維大唐貞觀二年十月甲子……’” 事到臨頭,韋小寶欲待不讀,也不可得,何況串通了去作弄洪教主,倒也十分有趣,便跟着誦讀。
他生性機靈,聽過一段幾百字的言語,要再行複述,那是半點不費力氣,說到讀書,可就要他的命了,這篇短文雖隻寥寥數百字,但所有句子都十分拗口,含義更全不明白,什麼“丕赫威能”、“吐故納新”,渾不知是什麼意思,隻得跟着陸先生一遍又一遍地讀下去。
幸虧陸先生不怕厭煩地教導,但也讀了三十幾遍,這才背得一字無誤。
當晚他睡在陸先生家中,次晨又再背誦。
陸先生聽他已盡數記住,甚是歡喜,于是取過紙筆,将一個個蝌蚪字寫了出來,教他辨認,哪一個是“維”字,哪一個是“貞”字。
這一來韋小寶不由得叫苦連天。
這些蝌蚪文扭來扭去,形狀都差不多,要他一一分辨,又寫将出來,當真難于登天,苦于殺頭。
他片刻也坐不定,如何能靜下心來學蝌蚪文? 韋小寶固然愁眉苦臉,陸先生更加惴惴不安。
陸先生這時早已知道,石碣上文字另有含義,他數了胖頭陀所拓拓片中的字數,另作一篇文字,硬生生地湊上去,隻求字數相同,碣文能讨得洪教主歡心,哪管原來碣文中寫些什麼。
如此拼湊,自然破綻百出,“維大唐貞觀二年”這句中,“二”字排在第六,但碣文中第六字的筆劃共有十八筆之多,無論如何說不上是個“二”字,第五字隻有三筆,與那“觀”字也極難拉扯得上。
但顧得東來西又倒,陸先生才氣再大,倉促間也捏造不出一篇天衣無縫的文章來。
洪教主聰明之極,這篇假文章多半逃不過他法眼。
但大難臨頭,說不得隻好暫且搪塞一時,日後的禍患,隻好走着瞧了。
這天教韋小寶寫字,進展奇慢,直到中午,隻寫會了四個蝌蚪文。
幸好蝌蚪文本來奇形怪狀,在韋小寶筆下寫出來難看之極,倒也不覺如何刺眼。
若是正楷,由一個從未學過寫字的孩子寫将出來,任誰一看,立知真僞。
下午學了三字,晚間又學了兩個字,這一天共學了九個字。
韋小寶不住口地大吵大嚷,幾次擲筆不學。
陸先生又恐吓,又哄騙,最後叫了方怡來坐在旁邊相陪,韋小寶這才勉強耐心續學。
陸先生一面教,一面暗暗擔心,隻怕洪教主随時來傳,倘若一篇文章尚未學全,便給教主叫了去,韋小寶這顆腦袋固然不保,自己難免陪着他全家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