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無迹可尋羚挂角 忘機相對鶴梳翎

關燈
面金鑲玉嵌,心想:“桌上鑲的黃金白玉,一定不是假貨,挖了下來拿去珠寶店,倒有不少銀子好賣。

    ”見桌上攤着一本書,左首放着的硯台筆筒也都雕刻精緻。

    椅子上披了錦緞,繡着一條金龍。

    韋小寶見了這等氣派,心中不禁怦怦亂跳,尋思:“他奶奶的,這烏龜皇帝倒會享福!”書桌右首是一隻青銅古鼎,燒着檀香,鼎蓋的獸頭口中袅袅吐出一縷縷青煙。

     溫有道道:“你躲在書架後面,悄悄見一見皇上,那就是了。

    皇上讀書寫字的時候,不許旁人出聲,你可不得咳嗽打噴嚏。

    否則皇上一怒,說不定便叫侍衛将你拖出去斬首。

    ”韋小寶道:“我自然知道,不能咳嗽打噴嚏,更加不得放響屁。

    ”溫有道臉一沉,道:“小兄弟,上書房不比别的地方,可不能說不恭不敬的胡話。

    ”韋小寶伸了伸舌頭,不敢說了。

     隻見他兩兄弟一個拿起拂塵,一個拿了抹布,到處拂掃抹拭。

    書房中本就清潔異常,一塵不染,但他二人還是細心收拾。

    溫氏兄弟抹了灰塵後,各人從一隻櫃子中取出一塊雪白的白布,再在各處揩抹,揩抹一會,拿起白布來瞧瞧,看白布上有無黑迹,真比抹鏡子還要細心,直抹了大半天,這才歇手。

     溫有道說道:“小兄弟,皇上這會兒還不來書房,今天是不來啦。

    待會侍衛大人便要來巡查,見到你這張生面孔,定要查究,大夥兒可吃罪不起。

    ”韋小寶道:“你們先去,我再等一會就走。

    ”溫氏兄弟齊聲道:“那不成!”溫有道說道:“宮裡的規矩,你也不是不知道,皇上所到的地方,該當由誰侍候,半分也亂不得。

    宮裡太監宮女幾千人,倘若哪一個想見皇上,便自行走到皇上跟前,那還成體統嗎?”溫有方道:“好兄弟,不是咱哥兒不肯幫忙,咱二人能進上書房,每天也隻這半個時辰,打掃揩抹過後,立刻便須出去。

    不瞞你說,别說你不能在上書房裡多耽,便是咱哥兒倆,過了時不出去,給侍衛大人們查到了,那也是重則抄家殺頭,輕則坐牢打闆子。

    ” 韋小寶伸了伸舌頭,道:“哪有這麼厲害?”溫有方頓足道:“皇上身邊的事,也開得玩笑麼?好兄弟,你想見皇上,咱們明天這時再來碰碰運氣。

    ”韋小寶道:“好,那麼咱們就走吧。

    ”溫氏兄弟如釋重負,一個挽住他左臂,一個挽住他右臂,惟恐他不走,挾了他出去。

    韋小寶突然道:“其實你們兩個,也從來沒見過皇上,是不是?” 溫有方一怔,道:“你……你……怎麼……”他顯是要說“你怎麼知道?”溫有道忙道:“我們怎麼沒見過?皇上在書房裡讀書寫字,那是常常見到的。

    ”韋小寶心想:“每天這時候,你們進書房裡來揩抹灰塵,這時候皇帝自然不會來,難道你兩個王八蛋東摸西摸抹灰塵的孫子德性,皇帝愛瞧得很麼?”溫有道又道:“小兄弟答允還銀子給海公公,我兄弟倆日後必有補報。

    要見皇上嘛,那是一個人的福命,是前生修下來的福報,造橋鋪路,得積無數陰德,命中如果注定沒這福氣,可也勉強不來。

    ” 說話之間,三個人已從側門中出去。

    韋小寶道:“既是如此,過幾天你們再帶我來碰碰運氣吧!”二人連說:“好極,好極!”三人就此分手。

     韋小寶快步回去,穿過了兩條走廊,便在一扇門後一躲,過得一會,料想他二人已經去遠,悄悄從門後出來,循原路回去上書房,去推那側門時,不料裡面已經闩上。

    他一怔,心想:“隻這麼一會兒,裡面便已上了闩,看來溫家兄弟的話不假,侍衛當真來巡查過了。

    不知他們走了沒有?” 附耳在門上一聽,不聞有何聲息,又湊眼從門縫中向内張去,庭院中并無一人,他想了想,從靴筒中摸出一把薄薄的匕首。

    這匕首便是當日用來刺死小桂子的,他潛身皇宮,自知危機四伏,打從那日起,這匕首便始終沒離過身。

    當下将匕首刃身從門縫中插了進去,輕輕撥得幾撥,門闩向上擡起。

    他将門推開兩寸,從門縫中伸手進去先抓住了門闩,不讓落地出聲,這才推門,閃身入内,反身又關上了門,上了門闩,傾聽房中并無聲息,一步步地挨過去,探頭在書房中一張,幸喜無人,等了片刻,這才進去。

     他走到書桌之前,看到那張披了繡龍錦緞的椅子,忽有個難以抑制的沖動:“他媽的,這龍椅皇帝坐得,老子便坐不得?”斜跨一步,當即坐入了椅中。

     他初坐下時心中怦怦亂跳,坐了一會,心道:“這椅子也不怎麼舒服,做皇帝也沒什麼了不起。

    ”畢竟不敢久坐,便去書架上找那部《四十二章經》。

    可是書架上幾千部書一部疊着一部。

    那些書名一百本中難得有一兩個字識得。

    他拚命去找《四》字,“四”字倒也找到了好幾次,可是下面卻沒有“十”字、“二”字。

    原來他找到的全是《四書》,什麼《四書集注》、《四書正義》之類。

    找了一會,看到了一部《十三經注疏》,識得了“十三”二字,歡喜了片刻,但知道那終究不是《四十二章經》。

     正自茫無頭緒之際,忽聽得書房彼端門外靴聲橐橐,跟着兩扇門呀的一聲開了,原來那邊一座大屏風之後另行有門,有人走了進來。

    韋小寶大吃一驚:“那邊原來有門,老子今日要滿門抄斬。

    ”要去開闩從側門溜出,無論如何來不及了,忙貼牆而立,縮在一排書架後面。

    隻聽得兩個人走進書房,揮拂塵四下裡拂拭。

     過不多時,又走進一個人來,先前兩人退出了書房。

    另外那人卻在書房中慢慢地來回踱步。

    韋小寶暗叫:“糟糕,定是侍衛們在房中巡視了,莫非我從側門進來,給他們發現了蹤迹?”不由得背上出了一陣冷汗。

     那人踱步良久,忽然門外有人朗聲說道:“回皇上:鳌少保有急事要叩見皇上,在外候旨。

    ”書房内那人嗯了一聲。

    韋小寶又驚又喜:“原來這人便是皇帝。

    那鳌少保便是茅大哥要跟他比武之人了。

    此人算是什麼滿洲第一勇士,卻不知是如何威武的模樣,非得偷瞧一下不可。

    下次見到茅大哥,可有得我說的了。

    ” 隻聽得門外腳步之聲甚為沉重,一人走進書房,說道:“奴才鳌拜叩見皇上!”說着跪下磕頭。

    韋小寶忙探頭張去,隻見一個魁梧大漢趴在地下磕頭。

    他不敢多看,隻怕鳌拜一擡起頭便見到了自己,忙縮回腦袋,但身子稍稍移出,斜對鳌拜,心道:“你又向皇帝磕頭,又向老子磕頭。

    什麼滿洲第一勇士、第二勇士,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向我韋小寶磕頭?” 隻聽皇帝說道:“罷了!”鳌拜站起身來,朗聲道:“回皇上:蘇克薩哈蓄有異心,他的奏章大逆不道,非處極刑不可。

    ”皇帝嗯了一聲,卻不置可否。

    鳌拜又道:“皇上初親政,蘇克薩哈這厮便上奏章要‘緻休乞命’,說什麼‘茲遇躬親大政,伏祈睿鑒,令臣往守先皇帝陵寝,如線餘息,得以生存。

    ’皇上不親大政,他可以生,皇上一親大政,他就要死了。

    這是說皇上對奴才們殘暴得很。

    ”皇帝仍嗯了一聲。

     鳌拜道:“奴才和王公貝勒大臣會議,都說蘇克薩哈共有廿四項大罪,懷抱奸詐,存蓄異心,欺藐幼主,不願歸政,實是大逆不道。

    按本朝‘大逆律’,應與其長子内大臣察克旦一共淩遲處死;養子六人、孫一人、兄弟之子二人,皆斬決。

    其族人前鋒營統領白爾赫、侍衛額圖等也都斬決。

    ”皇帝道:“如此處罪,隻怕太重了吧?” 韋小寶心道:“這皇帝說話聲音像個孩童,倒和小玄子很是相似,當真好笑。

    ” 鳌拜道:“回皇上:皇上年紀還小,于朝政大事恐怕還不十分明白。

    這蘇克薩哈奉先皇遺命,與奴才等共同輔政,聽得皇上親政,該當歡喜才是。

    他卻上這道奏章,讪謗皇上,顯是包藏禍心,請皇上準了臣下之議,立加重刑。

    皇上親政之初,應該立威,使臣下心生畏懼。

    倘若寬縱了蘇克薩哈這大逆不道之罪,日後衆臣下都欺皇上年幼,出言不敬,行事無禮,皇上的事就不好辦了。

    ” 韋小寶聽他說話的語氣傲慢,心道:“你這老烏龜自己先就出言不敬,行事無禮。

    你說皇帝年幼,難道皇帝是個小孩子嗎?這倒有趣了,怪不得他說話聲音有些像小玄子。

    ” 隻聽得皇帝道:“蘇克薩哈雖然不對,不過他是輔政大臣,跟你一樣,都是先帝很看重的。

    倘若朕親政之初,就……就殺了先帝眷顧的重臣,先帝在天之靈,隻怕不喜。

    ” 鳌拜哈哈一笑,說道:“皇上,你這幾句可是小孩子的話了。

    先帝命蘇克薩哈輔政,是囑咐他好好侍奉皇上,用心辦事。

    他如體念先帝的厚恩,該當盡心竭力,赴湯蹈火,為皇上效犬馬之勞,那才是做奴才的道理。

    可是這蘇克薩哈心存怨望,又公然讪謗皇上,說什麼緻休乞命,這倒是自己的性命要緊,皇上的朝政大事不要緊了。

    那是這厮對不起先帝,可不是皇上對不起這厮。

    哈哈,哈哈!” 皇帝道:“鳌少保有什麼好笑?”鳌拜一怔,忙道:“是,是,不,不是。

    ”猜想起來,鳌拜此時臉上的神色定然十分尴尬。

     皇帝默不作聲,過了好一會才道:“就算不是朕對不住蘇克薩哈,但如此刻殺了他,未免有傷先帝之明。

    天下百姓若不是說我殺錯了人,就會說先帝無知人之能。

    朝廷将蘇克薩哈二十四條大罪布于天下,人人心中都想,原來蘇克薩哈這厮如此罪大惡極,這樣的壞蛋,先帝居然會用做輔政大臣,和你鳌少保并列,這,這……豈不是太沒見識了麼?” 韋小寶心道:“這小孩子皇帝的話說得很有道理。

    ” 鳌拜道:“皇上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天下百姓愛怎麼想,讓他們胡思亂想好了,諒他們也不敢随便說出口來。

    有誰敢編排一句先帝的不是,瞧他們有幾顆腦袋?”皇帝道:“古書上說得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一味殺頭,不許衆百姓說出心裡的話來,那終究不好。

    ”鳌拜道:“漢人書生的話,是最聽不得的。

    倘若漢人這些讀書人的話對,怎麼漢人的江山,又會落入咱們滿洲人手裡呢?所以奴才奉勸皇上,漢人這許多書,還是少讀為妙,越讀隻有腦子越糊塗了。

    ”皇帝并不答話。

     鳌拜又道:“奴才當年跟随太宗皇帝和先帝爺東征西讨,從關外打到關内,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漢字不識一個,一樣殺了不少南蠻。

    這打天下、保天下嘛,還是得用咱們滿洲人的法子。

    ”皇帝道:“鳌少保的功勞當然極大,否則先帝也不會這樣重用少保了。

    ”鳌拜道:“奴才就隻知道赤膽忠心,給皇上辦事。

    打從太宗皇帝起,到世祖皇帝,再到皇上都是一樣的。

    皇上,咱們滿洲人辦事,講究有賞有罰,忠心的有賞,不忠的處罰。

    這蘇克薩哈是個大大的奸臣,非處以重刑不可。

    ” 韋小寶心道:“辣塊媽媽,我單聽你的聲音,就知你是個大大的奸臣。

    ” 皇帝道:“你一定要殺蘇克薩哈,到底自己有什麼原因?” 鳌拜道:“我有什麼原因?難道皇上以為奴才有什麼私心?”越說聲音越響,語氣也越來越淩厲,頓了一頓,又厲聲道:“奴才為的是咱們滿洲人的天下。

    太祖皇帝、太宗皇帝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可不能讓子孫給弄糟了。

    皇上這樣問奴才,奴才可當真不明白皇上是什麼意思!” 韋小寶聽他說得這樣兇狠,吃了一驚,忍不住探頭望去,隻見一條大漢滿臉橫肉,雙眉倒豎,兇神惡煞般地走上前來,雙手握緊了拳頭。

     一個少年“啊”的一聲驚呼,從椅子中跳了起來。

    這少年一側頭間,韋小寶情不自禁,也是“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這少年皇帝不是别人,正是天天跟他比武打架的小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