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生死茫茫

關燈
雖壞,武功卻高,武功不分好壞,但在用之得當與否,我學好他的武功,專做好事,那便不錯。

    她生性随便豪爽,不喜國師這般關心溺愛,婆婆媽媽,有時撅起了小嘴生氣,國師忙又千方百計的哄得她喜笑顔開方罷。

    郭襄心中也知國師是對己真心愛護,過意不去,與國師談談說說,居然甚為投機。

     國師為了讨好她,時時誇贊郭靖的降龍十八掌、黃蓉的五行八卦之術和打狗棒法,又說楊過、小龍女的“玉女素心劍法”天下無敵,密教武功中尚未有對抗的劍法。

    他一誇贊楊過、小龍女,郭襄必定心花怒放,國師百試百靈,當郭襄問起是否下次相見便即認輸,國師卻神神秘秘,說道:“你師父自有對付他們的法子。

    不過楊過既是你大哥哥,你師父跟他化敵為友,再見到時大家做個好朋友便了。

    ”郭襄道:“那很好,師父,你打不過我大哥哥,還是跟他做個好朋友比較聰明。

    ”國師道:“我怎麼會打他不過?隻不過我已練成第十層的龍象般若功,一出手就把你大哥哥打死了,你一定要大哭大叫,我不舍得你悲傷,因此不打死他。

    ”郭襄道:“你倒好心腸,我多謝你了!”說着俯伏在地,照着密教的禮節,向他五體投地的跪拜。

     國師哈哈大笑,說道:“小徒兒,我跟你說,你對大哥哥這麼癡愛,那沒有用的。

    楊過如找到小龍女,他兩個快快活活的永遠在一起,沒你的份兒。

    要是他找不到小龍女,他一定橫劍自盡,變成了幽鬼,還是沒你的份兒。

    ”郭襄道:“我盼望他找到小龍女,兩個快快活活的永遠在一起,我早知道沒我的份兒。

    我要什麼份兒?你真是瞎操心!”國師道:“那你豈不一世煩惱?一生一世不快活?我們密教有辦法。

    ” 打開帳蓬角裡一個大紅羊毛氈的包袱,取出一個卷軸,展了開來,帛上用細絲線繡着一位站在雲霧中的神仙般人物,頭戴紅色法冠,左手持一朵粉紅色蓮花,右手持劍,斬向一團亂絲。

    國師道:“這張唐卡上繡的祖師爺,是蓮華生大士,我們一齊向祖師爺禮拜。

    ”郭襄便随着國師向畫像禮拜緻敬。

     國師道:“祖師爺右手拿的是文殊菩薩的智能之劍,把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煩惱妄想全部斬斷。

    他左手這朵蓮花,是教人心裡清淨平和,就像蓮花一樣,沒半點污穢渣滓,隻有澄澈露水,美麗安靜。

    ”郭襄見繡像中的蓮華生大士慈悲莊嚴,登時肅然起敬。

     國師又道:“我從今天起,教你修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的瑜珈密乘,修成之後,再修法身佛普賢菩薩所說的大瑜珈密乘、無比瑜珈密乘,一直到最後的無上瑜珈密乘。

    ”郭襄問道:“師父,要修成無上瑜珈密乘,那得多少時候啊?”國師道:“無上瑜珈密乘無窮無盡,永遠說不上修成,也說不上要多少時候。

    ”郭襄道:“那你也沒修成了?”國師歎了口氣,道:“是啊,倘若我修得稍有成就,怎麼還會去苦練那龍象般若功?還會起心來和楊過、小龍女決一勝敗?真是蠢才!”郭襄道:“誰說你蠢了?不決一勝敗,又怎知誰蠢誰聰明?” 國師又長長歎了口氣,說道:“我先教你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你誠心誠意跟我念一遍。

    ”郭襄學着念了,口音略有不準,國師給她糾正。

    郭襄道:“師父,祖師爺是好人,我早晚拜他,不過我不學驅除煩惱的法門。

    ”國師問道:“為什麼不學?”郭襄道:“我喜歡心裡有煩惱!”心道:“沒了煩惱,就沒了大哥哥,我喜歡心裡有大哥哥!” 國師口念密宗真言,盼求上師慈悲加持,感化郭襄發心去修學瑜珈密乘。

    他這一派的教法,講究緣法以及修習者的誠意發願,外人不得勉強,他那知郭襄這時心中想的卻是:“可惜我遲生了二十年。

    倘若媽媽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學會了師父的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觀外住了下來,自稱大龍女,小楊過在全真教中受師父欺侮,逃到我家裡,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會跟我好了。

    他再遇到小龍女,最多不過拉住她手,給她三枚金針,說道:‘小妹子,你很可愛,我心裡也挺喜歡你。

    不過我的心已屬大龍女了。

    請你莫怪!你有什麼事,拿一枚金針來,我一定給你辦到。

    ’唉,還有一枚金針,我要請他不管發生了什麼事,無論如何不可自盡。

    他是揚名天下的神雕大俠,千金一諾,不,萬金一諾,萬萬金一諾,答允了我的話不可不守信約,不能自盡就一生一世決不能自盡。

    ” 天時漸寒,郭襄一算日子,楊過與小龍女十六年之約将屆,從荊湖南路緩緩而去絕情谷,差不多也要一個月時候,說道:“師父,你到底敢不敢去跟楊過、小龍女比武?你一個人打不過,我們師徒二人聯手,使幾招無上瑜珈密乘好了。

    ” 金輪國師哈哈一笑,說道:“好!咱倆明天啟程,去絕情谷會會‘玉女素心劍法’!”他與郭襄相處既久,對她甚為喜愛,早已改變初衷,不再想将她折磨,脅迫郭靖降順。

    國師和郭襄起行赴絕情谷時,楊過已早了一日啟程。

    三人相距不過百餘裡而已。

     郭靖與黃蓉自幼女出走,日夕挂懷。

    其後派出去四處打探的丐幫弟子一一回報,均說不知音訊。

    又過十餘日,突然程英和陸無雙到了襄陽,傳來柯鎮惡的訊息,說道郭襄已遭擄入蒙古軍中。

    郭靖、黃蓉大驚。

    當晚黃蓉便和程英兩人暗入蒙古軍營,四下查訪,也如楊過一般,在北大營探不到絲毫端倪。

    第三晚更和蒙古衆武士鬥了一場,四十餘名武士将黃蓉和程英團團圍住,總算黃程兩人武功了得,黃蓉又連使詭計,這才闖出敵營,回歸襄陽。

     黃蓉心下計議,瞧情勢女兒并非在蒙古軍中,但迄今得不到半點音訊,決非好兆,探得蒙古大軍又在征集糧草,并無即行南攻的迹象,與郭靖商議了,便即出城尋訪。

    她随身帶同一雙白雕,若有緊急情事,便可令雙雕傳遞信息。

    程英、陸無雙姊妹不放心,堅要陪她同去。

    三人繞過蒙古大軍,向西北而行。

    黃蓉心想:“襄兒此去,是要勸楊過不可自尋短見,上次她在潼關、風陵渡左近與他相遇,看來她又會重去舊地,在風陵渡或可訪到若幹蹤迹。

    ” 三人離開襄陽時方入深秋,沿路緩緩而行,尋消問息,不放過任何蹤迹,到得風陵渡時已是初冬。

    黃蓉等三人在渡口問了半日,撐渡的、開店的、趕車的、行腳的,都說沒見到這麼個小姑娘。

    程英勸慰道:“師姊,你也不須煩惱。

    襄兒出生第一天,便給金輪國師和李莫愁這兩個大魔頭搶去。

    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那時如此兇險,尚且無恙,何況今日?”黃蓉歎了一口氣,并不言語。

    三人離了渡口,再往郊外閑走。

     這一日豔陽和暖,南風熏人,雖在北國,也有些十月小陽春之意。

    晉南一帶,一到冬天便無甚花卉,這日到了山陽,高山擋住了北風,氣候溫暖,黃蓉忽見一堵斷垣下開着一叢花,顔色嬌豔,說道:“這棵秋海棠開得倒挺好!”陸無雙道:“師姊,這在我們江南叫‘斷腸花’,不吉利的。

    ”因程英叫黃蓉“師姊”,陸無雙硬要高郭芙一輩,便也跟着叫“師姊”。

     紅蓉問道:“為什麼叫‘斷腸花’?”陸無雙道:“從前有個姑娘,想着她的情郎,那情郎不來,這姑娘常常淚灑牆下。

    後來牆下開了一叢花,葉子綠,背面紅,很是美麗,他們說,隻在背後才紅,無情得很,因此叫它‘斷腸花’。

    ” 程英想起了楊過當年在絕情谷中服食斷腸草療治情花之毒,過去将兩棵秋海棠摘在手裡,說道:“秋海棠又叫‘八月春’,那也是挺好看的。

    這時快十一月了,這裡地氣暖,還有八月春,可真不容易了!”拿着把玩,低吟道:“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為誰斷腸?半随流水,半入塵埃。

    ”黃蓉見她嬌臉凝脂,眉黛鬓青,宛然仍是十多年前的好女兒顔色,想象她這些年來香閨寂寞,相思難遣,不禁暗暗為她難過。

     便在此時,隻聽得嗡嗡聲響,一隻大蜜蜂飛了過來,繞着程英手中那兩枝秋海棠不斷打轉,接着停在一朵花上,秋海棠有色無香,無甚花蜜可采。

    黃蓉見這隻蜜蜂身作灰白,軀體也比常蜂大了一倍有餘,心念一動,說道:“這似乎是小龍女所養的玉蜂,怎地在此出現?”陸無雙說道:“不錯,咱們便跟着這蜜蜂,瞧它飛向何處?” 這蜜蜂飛離花枝,在空中打了幾個旋,便向西北方飛去。

    黃蓉等三人忙展開輕身功夫,跟随在後。

    那蜜蜂飛行一會,遇有花樹,又停留一會,如此飛飛停停,又多了兩隻蜜蜂。

    人追到傍晚,到了一處山谷,隻見嫣紅宅紫,滿山錦繡,山坡下一列挂着七八個木制的蜂巢。

    那三隻大蜜蜂振翅飛去,投入蜂巢。

     另一邊山坡上蓋着三間茅屋,屋前有兩頭小狐,轉着骨溜溜的小眼向黃蓉等觀望。

    忽聽呀的一聲,中間茅屋的柴扉推開,出來一人,屋發童顔,正是老頑童周伯通。

    黃蓉大喜,叫道:“老頑童,你瞧是誰來啦!” 周伯通見是黃蓉,哈哈大笑,奔近迎上,隻跨出幾步,突然滿面通紅,轉身回轉茅屋,啪的一聲,關上了柴扉。

    黃蓉大奇,不知他是何用意,伸手拍門,叫道:“老頑童,老頑童,怎地見了遠客,反躲将起來?”砰砰砰拍了幾聲。

    周伯通在門内叫道:“不開,不開!死也不開!”黃蓉笑道:“你不開門,我一把火将你的狗窩燒成了灰。

    ” 忽聽得左首茅屋柴扉打開,一人笑道:“荒山光降貴客,老和尚恭迎。

    ”黃蓉轉頭過來,見一燈大師笑咪咪的站在門口,合什行禮。

    黃蓉上前拜見,笑道:“原來大師和老頑童作了鄰居,真想不到。

    老頑童不知何故,突然拒客,閉門不納?”一燈呵呵大笑,道:“且莫理他!三位請進,待老僧奉茶。

    ” 三人進了茅屋,一燈奉上清茶,黃蓉問起别來起居。

    一燈道:“郭夫人,你猜上一猜,那右首茅屋中住的是誰?”黃蓉想起周伯通忽地臉紅關門的怪态,心念一轉,已知其理,笑道:“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好啊,好啊!”“春波碧草”雲雲,正是劉貴妃瑛姑昔年所作的“四張機”詞。

     一燈大師此時心澄如水,坐照禅機,對昔年的癡情餘恨,早置一笑,鼓掌笑道:“郭夫人妙算如神,萬事不出你之所料。

    ”走到門口叫道:“瑛姑,瑛姑,過來見見昔日的小友。

    ”過不多時,瑛姑托着一隻木盤過來飨客,盤中裝着松子、青果、蜜餞之類。

    黃蓉等拜見了,五人談笑甚歡。

     一燈、周伯通、瑛姑數十年前恩怨牽纏,仇恨難解,但時日既久,三人年紀均老,修為又進,同在這百花谷中隐居,養蜂種菜,莳花灌田,那裡還将往日的尴尬事放在心頭?但周伯通蓦地見到黃蓉,不自禁的深感難以為情,因之閉門躲了起來。

    他雖在自己房中,卻豎起了耳朵,傾聽五人談話,隻聽黃蓉提高聲音,說着襄陽英雄大會中諸多熱鬧情事,待說到揭穿霍都假裝何師我的緊急關頭,她卻把言語岔到了别處,再也忍耐不住,推門而出,到了一燈房中,問道:“那霍都後來怎樣啊?給他逃走了沒有?” 當晚黃蓉等三人都在瑛姑的茅屋歇宿。

    翌晨黃蓉起身,走出屋外,見周伯通手掌中托着一隻玉蜂,手舞足蹈,得意非凡。

    黃蓉笑道:“老頑童,什麼事啊,這般歡喜?”周伯通笑道:“小黃蓉,我的本領越來越高強,你佩服不佩服?” 黃蓉素知他生平但有兩好,一是玩鬧,一是武學,這十餘年來隐居荒谷,潛心練武,想來又有什麼“分心二用,雙手互搏”之類古怪高明的武功創了出來,倒也頗想見識見識,說道:“老頑童的武功,我打小時候起便佩服得五體投地,那還用問?這幾年來,又想出了什麼奇妙的功夫?”周伯通搖頭道:“不是,不是。

    近年來最好的武功,是楊過那小娃娃所創的‘黯然銷魂掌’,老頑童自愧不如。

    武學一道,且莫提起!” 黃蓉心中暗暗稱奇:“楊過這孩子當真了不起,小則小郭襄,老則老頑童,人人都對他傾倒,不知那‘黯然銷魂掌’又是什麼門道?”問道:“那你越來越高強的,是什麼本事啊?” 周伯通手掌高舉,托着那隻玉蜂,洋洋自得,說道:“那是我養蜂的本事。

    ”黃蓉撇嘴道:“這玉蜂是小龍女送給你的,有什麼希奇了?”周伯通道:“這個你就不懂了。

    小龍女送給我的玉蜂,固是極寶貴的品種,但老頑童親加培養,更養出了一批天下無雙、人間罕觏的異種來,當真是巧奪天工,造化之奇,也沒如此奇法。

    小龍女如何能及呀?” 黃蓉哈哈大笑,說道:“老頑童越老越不要臉,這一場法螺吹得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