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全真門下

關燈
後,心中傷感歡喜齊至,忙問端詳。

     郭靖簡略說了楊過身世,又說是帶他來拜入全真派門下。

    丘處機道:“靖兒,你武功早已遠勝我輩,何以不自己傳他武藝?”郭靖道:“此事容當慢慢禀告。

    弟子今日上山,得罪了許多道兄,極是不安,謹向各位道長謝過,還望恕罪莫怪。

    ”将衆道誤己為敵、接連動手等情說了。

    馬钰道:“若非你及時來援,全真教不免一敗塗地。

    大家是自己人,什麼賠罪、多謝的話,誰也不必提了。

    ” 丘處機劍眉早已豎起,待掌教師兄一住口,立即說道:“志敬主持外陣,敵友不分,當真無用。

    我正自奇怪,怎地外邊安下了這麼強的陣勢,竟轉眼間就敵人沖了進來,攻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哼,原來他調動北鬥大陣去阻攔你來着。

    ”說着須眉戟張,甚為惱怒,當即呼叫兩名弟子上來,詢問何以誤認郭靖為敵。

     兩名弟子神色惶恐。

    那年紀較大的弟子說道:“守在山下的馮師弟、衛師弟傳上訊來,說這……這位郭大俠在普光寺中拍擊石碑,隻道他定……定是敵人一路。

    ” 郭靖這才恍然,想不到一切誤會全是由此而起,說道:“那可怪不得衆位道兄。

    弟子在山下普光寺中,無意間在道長題詩的碑上拍了一掌,想是因此惹起衆道友的誤會。

    ”丘處機道:“原來如此,事情可也真湊巧。

    我們事先早已得知,今日來攻重陽宮的邪魔外道就是以拍擊石碑為号。

    ”郭靖道:“這些人到底是誰?竟敢這麼大膽?” 丘處機歎了口氣,道:“此事說來話長,靖兒,我帶你去看件物事。

    ”說着向馬钰與王處一點點頭,轉身向山後走去。

    郭靖向楊過道:“過兒,你在這兒跟着各位祖師爺,可别走開。

    ”跟在丘處機後面。

    隻見他一路走向觀後山峰,腳步矯捷,不減少年。

     二人來到山峰絕頂。

    丘處機走到一塊大石之後,說道:“這裡刻得有字。

    ” 此時天色昏暗,大石背後更是漆黑一團。

    郭靖伸手石後,果覺石上有字,逐字摸去,原來是一首詩,詩雲:“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

    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遊,功成拂衣去。

    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

    重陽起全真,高視仍闊步,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

    妄迹複知非,收心活死墓。

    人傳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于今終南下,殿閣淩煙霧。

    ” 他一面摸,一面用手指在刻石中順着筆劃書寫,忽然驚覺,那些筆劃與手指全然吻合,就似是用手指在石上寫出來一般,不禁脫口而出:“用手指寫的?” 丘處機道:“此事說來駭人聽聞,但确是用手指寫的!”郭靖奇道:“難道世間真有神仙?”丘處機道:“這首詩是兩個人寫的,兩個人都是武林中了不起的人物。

    書寫前面那八句之人,身世更加奇特,文武全才,超逸絕倫,雖非神仙,卻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人傑。

    ”郭靖大是仰慕,忙道:“這位前輩是誰?道長可否引見,得讓弟子拜會。

    ”丘處機道:“我也從來沒見過此人。

    你坐下罷,我跟你說一說今日之事的因緣。

    ” 郭靖依言在石上坐下,望着山腰裡的火光漸漸減弱,忽道:“隻可惜此番蓉兒沒跟我同來,否則一起在這裡聽丘道長講述奇事,豈不是好?” 丘處機道:“這詩的意思你懂麼?”郭靖此時已是中年,但丘處機對他說話的口氣,仍與十多年前他少年時一般無異,郭靖也覺原該如此,答道:“前面八句說的大概是張良罷,這故事弟子曾聽蓉兒講過,倒也懂得,說他在橋下為一位老者拾鞋,那人許他孺子可教,傳他一部異書。

    後來張良輔佐漢高祖開國,稱為漢興三傑之一,終于功成身退,隐居而從赤松子遊。

    後面幾句說到重陽祖師的事迹,弟子就不大懂了。

    ”丘處機問道:“你知重陽祖師是什麼人?” 郭靖一怔,答道:“重陽祖師是你師父,是全真教的開山祖師,當年華山論劍,武功天下第一。

    ”丘處機道:“那不錯,他少年時呢?”郭靖搖頭道:“我不知道。

    ”丘處機道:“‘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

    我恩師不是生來就做道士的。

    他少年時先學文,再練武,是一位縱橫江湖的英雄好漢,隻因憤恨金兵入侵,毀我田廬,殺我百姓,曾大舉義旗,與金兵對敵,占城奪地,在中原建下了轟轟烈烈的一番事業,後來終以金兵勢盛,先師連戰連敗,将士傷亡殆盡,這才憤而出家。

    那時他自稱‘活死人’,接連幾年,住在本山的一個古墓之中,不肯出墓門一步,意思是雖生猶死,不願與金賊共居于青天之下,所謂不共戴天,就是這個意思了。

    ”郭靖道:“原來如此。

    ” 丘處機道:“事隔多年,先師的故人好友、同袍舊部接連來訪,勸他出墓再幹一番事業。

    先師心灰意懶,又覺無面目以對江湖舊侶,始終不肯出墓。

    直到八年之後,先師一個生平勁敵在墓門外百般辱罵,連激他七日七夜,先師實在忍耐不住,出洞與之相鬥。

    豈知那人哈哈一笑,說道:‘你既出來了,就不用回去啦!’先師恍然而悟,才知這人倒是出于好心,乃可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沒在墳墓之中,用計激他出墓。

    二人經此一場變故,化敵為友,攜手同闖江湖。

    ” 郭靖想到前輩的俠骨風範,不禁悠然神往,問道:“那一位前輩是誰?不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宗師之一罷?” 丘處機道:“不是。

    論到武功,此人隻有在四大宗師之上,隻因她是女流,素不在外抛頭露面,是以外人知道的不多,名聲也是默默無聞。

    ”郭靖道:“啊,原來是女的。

    ”丘處機歎道:“這位前輩其實對先師甚有情意,欲待委身與先師結為夫婦。

    當年二人不斷争鬧相鬥,也是那人故意要和先師親近。

    隻不過她心高氣傲,始終不願先行吐露情意。

    後來先師自然也明白了,但他于邦國之仇總是難以忘懷,常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對那位前輩的深情厚意,裝癡喬呆,隻作不知。

    那前輩隻道先師瞧她不起,怨憤無已。

    兩人本已化敵為友,後來卻又因愛成仇,約在這終南山上比武決勝。

    ” 郭靖道:“那又不必了。

    ”丘處機道:“是啊!先師知她原是一番美意,自是一路忍讓。

    豈知那前輩性情乖僻,說道:‘你越是讓我,那就越瞧我不起。

    ’先師逼于無奈,隻得跟她動手。

    當時他二位前輩便在這裡比武,鬥了幾千招,先師不出重手,始終難分勝敗。

    那人怒道:‘你并非存心和我相鬥,當我是什麼人?’先師道:‘武比難分勝負,不如文比。

    ’那人道:‘這也好。

    倘若我輸了,我終生不見你面,好讓你耳目清淨。

    ’先師道:‘但如你勝了,你要怎樣?’那人臉上一紅,無言可答,終于一咬牙,說道:‘你那活死人墓就讓給我住。

    ’ “那人這句話其實大有文章,意思說倘若勝了,要和先師在這墓中同居厮守。

    先師好生為難,自料武功稍高她一籌,實逼處此,隻好勝了她,以免日後糾纏不清,于是問她怎生比法。

    她道:‘今日大家都累了,明晚再決勝負。

    ’ “次日黃昏,二人又在此處相會。

    那人道:‘咱們比武之前,先得立下個規矩。

    ’先師道:‘又定什麼規矩了?’那人道:‘你如得勝,我當場自刎,以後自然不見你面。

    我如勝了,你要麼就把這活死人墓讓給我住,終生聽我吩咐,任何事不得相違;否則的話,就須得出家,任你做和尚也好,做道士也好。

    不論做和尚還是道士,須在這山上建立寺觀,陪我十年。

    ’先師心中明白:’終生聽你吩咐,自是要我娶你為妻。

    否則便須做和尚道士,那是不得另行他娶。

    我又怎能忍心勝你,逼你自殺?不過在山上陪你十年,卻又難了。

    ’當下好生躊躇。

    其實這位女流前輩才貌武功都是上上之選,她一片情深,先師也不是不動心,但不知如何,說到要結為夫婦,卻總沒這緣份。

    先師沉吟良久,打定了主意,知道此人說得出做得到,一輸之後必定自刎,于是決意舍己從人,不論比什麼都輸給她便是,說道:‘好,就是這樣。

    ’ “那人道:‘咱們文比的法子甚為容易。

    大家用手指在這塊石頭上刻幾個字,誰寫得好,那就勝了。

    ’先師道:‘用手指怎麼能刻?’那人道:‘這就是比一比指上功夫,瞧誰刻得深。

    ’先師搖頭道:‘我又不是神仙,怎能用手指在石上刻字?’那人道:‘倘若我能,你就認輸?’先師本處進退兩難之境,心想世上決無此事,正好乘此下台,成個不勝不敗之局,這場比武就不了了之,當即說道:‘你如有此能耐,我自然認輸。

    要是你也不能,咱倆不分高下,也不用再比了。

    ’ “那人凄然一笑,道:‘好啊,你做定道士啦。

    ’說着左手在石上撫摸了一陣,沉吟良久,道:‘我刻些什麼字好?嗯,自來出家之人,第一位英雄豪傑是張子房。

    他反抗暴秦,不圖名利,是你的先輩。

    ’于是伸出右手食指,在石上書寫起來。

    先師見她手指到處,石屑竟然紛紛跌落,當真是刻出一個個字來,自是驚訝無比。

    她在石上所寫的字,就是這一首詩的前半截八句。

     “先師心下欽服,無話可說,當晚搬出活死人墓,讓她居住,第二日出家做了道士,在那活死人墓附近,蓋了一座小小道觀,那就是重陽宮的前身了。

    ” 郭靖驚訝不已,伸手指再去仔細撫摸,果然非鑿非刻,當真是用手指所劃,說道:“這位前輩的指上功夫,也确駭人聽聞。

    ”丘處機仰天打個哈哈,道:“靖兒,此事騙得先師,騙得我,更騙得你。

    但若你妻子當時在旁,決計瞞不過她的眼去。

    ”郭靖睜大雙眼,道:“難道這中間有詐?” 丘處機道:“這何消說得?你想當世之間,論指力是誰第一?”郭靖道:“那自然是一燈大師的一陽指。

    ”丘處機道:“是啊!憑一燈大師這般出神入化的指上功夫,就算是在木材之上,也未必能劃出字來,何況是在石上?更何況是旁人?先師出家做了黃冠,對此事苦思不解。

    後來令嶽黃藥師前輩上終南來訪,先師知他極富智計,隐約說起此事,向他請教。

    黃島主想了良久,哈哈笑道:‘這個我也會。

    隻是這功夫目下我還未練成,一月之後再來奉訪。

    ’說着大笑下山。

    過了一個月,黃島主又上山來,與先師同來觀看此石。

    上次那位前輩的詩句,題到‘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為止,意思是要先師學張良一般,遁世出家。

    黃島主左手在石上撫摸良久,右手突然伸出,在石上寫起字來,他是從‘重陽起全真’起,寫到‘殿閣淩煙霧’止,那都是恭維先師的話。

     “先師見那岩石觸手深陷,就與上次一般無異,更加驚奇,心想:‘黃藥師的武功明明遜我一籌,怎地也有這等厲害指力?’一時滿腹疑團,突然伸手指在岩上一刺,說也奇怪,那岩石竟給他刺了一個孔。

    就在這裡。

    ”說着将郭靖的手牽到岩旁一處。

     郭靖摸到一個小孔,用食指探入,果然與印模一般,全然吻合,心想:“難道這岩石特别松軟,與衆不同。

    ”指上運勁,用力捏去,隻捏得指尖隐隐生疼,岩石自是紋絲不動。

     丘處機哈哈笑道:“諒你這傻孩子也想不通這中間的機關。

    那位女前輩右手手指書寫之前,左手先在石面撫摸良久,原來她左手掌心中藏着一大塊化石丹,将石面化得軟了,在一柱香的時刻之内,石面不緻變硬。

    黃島主識破了其中巧妙,下山去采藥配制化石丹,這才回來依樣葫蘆。

    ” 郭靖半晌不語,心想:“我嶽父的才智,實不在那位女前輩之下,但不知他老人家到了何處。

    ”心下好生挂念。

     丘處機不知他的心事,接着道:“先師初為道士,心中不忿,但道書讀得多了,終于大徹大悟,知道一切全是緣法,又參透了清淨虛無的妙詣,乃苦心潛修,光大我教。

    推本思源,若非那位女前輩那麼一激,世間固無全真教,我丘某亦無今日,你郭靖更不知是在何處了。

    ” 郭靖點頭稱是,問道:“但不知這位女前輩名諱怎生稱呼,她可還在世上麼?”丘處機歎道:“這位女前輩當年行俠江湖,行迹隐秘異常,極少有人見過她真面目。

    除了先師之外,隻怕世上無人知道她的真實姓名,先師也從來不跟人說。

    這位前輩早在首次華山論劍之前就已去世,否則以她這般武功與性子,豈有不去參與之理?” 郭靖點點頭道:“正是。

    不知她可有後人留下?”丘處機歎了口氣道:“亂子就出在這裡,那位前輩生平不收弟子,就隻一個随身丫鬟相侍,兩人苦守在那墓中,竟也十餘年不出,那前輩的一身武功都傳給了那個丫鬟。

    這丫鬟素不涉足江湖,武林中自然無人知聞,她卻收了兩個弟子。

    大弟子姓李,你想必知道,江湖上叫她什麼赤練仙子李莫愁。

    ” 郭靖“啊”了一聲,道:“這李莫愁好生歹毒,原來淵源于此。

    ”丘處機道:“你見過她?”郭靖道:“數月之前,在江湖曾碰上過。

    此人武功果然了得。

    ”丘處機道:“你傷了她?”郭靖搖頭道:“沒有。

    其實也沒當真會面,隻見到她下手連殺數人,狠辣無比,較之當年的鐵屍梅超風尤有過之。

    ” 丘處機道:“你沒傷她也好,否則麻煩多得緊。

    她的師妹姓龍……”郭靖一凜,道:“是那姓龍的女子?”丘處機臉色微變,道:“怎麼?你也見過她了?可出了什麼事?”郭靖道:“弟子不曾見過她。

    隻是此次上山,衆位師兄屢次罵我是妖一淫賊,又說我為了要娶姓龍的女子而來,教我好生摸不着頭腦。

    ” 丘處機哈哈大笑,随即歎了口氣,說道:“那也是重陽宮該遭此劫。

    若非陰錯陽差,生了這誤會,不但北鬥大陣必能擋住那批邪魔,而你早得一時三刻上山,郝師弟也不緻身受重傷。

    ”他見郭靖滿面迷惘之色,說道:“今日是那姓龍女子十八歲生辰。

    ”郭靖順口接了一句:“嗯,是她十八歲生辰!”可是一個女子的十八歲生辰,為什麼能釀成這等大禍,仍半點也不明白。

     丘處機道:“這姓龍的女子名字叫作什麼,外人自然無從得知,那些邪魔外道都叫她小龍女,咱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