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虎嘯龍吟
關燈
小
中
大
“尊客請在此稍候,我去禀報師父。
”保定帝道:“是。
”負手站在庭中,見庭中一株公孫樹上一片黃葉緩緩飛落。
他一生極少有如此站在門外等候别人,但一到這拈花寺中,俗念盡消,渾忘了自己天南為帝。
忽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笑道:“段賢弟,你心中有何難題?”保定帝回過頭來,隻見一個滿臉皺紋、身形高大的老僧從小舍中推門出來。
這老僧兩道焦黃長眉,眉尾下垂,正是黃眉和尚。
保定帝雙手拱了拱,道:“打擾大師清修了。
”黃眉和尚微笑道:“請進。
”保定帝跨步走進小舍,見兩個中年和尚躬身行禮。
保定帝知是黃眉和尚的弟子,舉手還禮,在西首一個蒲團上盤膝坐下。
待黃眉和尚在東首的蒲團坐定,便道:“我有個侄兒段譽,他七歲之時,我曾抱來聽師兄講經。
”黃眉僧微笑道:“此子頗有悟性,好孩子,好孩子!”保定帝道:“他受了佛法點化,生性慈悲,不肯學武,以免殺生。
”黃眉僧道:“不會武功,也能殺人。
會了武功,也未必殺人。
” 保定帝道:“是!”于是将段譽如何堅決不肯學武、私逃出門,如何結識了木婉清,如何被号稱“天下第一惡人”的延慶太子囚入石室,誘服春藥等情,原原本本地說了。
黃眉僧凝神傾聽,不插一言。
兩名弟子在他身後垂手侍立,更連臉上的肌肉也不牽動半點。
待保定帝說完,黃眉僧緩緩道:“這位延慶太子既是你堂兄,你自己固不便和他動手,便派遣下屬前去強行救人,恐也不妥。
”保定帝道:“師兄明鑒。
”黃眉僧道:“天龍寺中的高僧大德,武功固有高于賢弟的,但他們皆系出段氏,不便參與本族内争,偏袒賢弟。
因此也不能向天龍寺求助。
”保定帝道:“正是。
” 黃眉僧點點頭,緩緩伸出中指,向保定帝胸前點去。
保定帝微微一笑,伸出食指,對準他的中指一戳,兩人都身形一晃,便即收指。
黃眉僧道:“段賢弟,我的金剛指力,可勝不過你的一陽指啊。
”保定帝道:“師兄大智大慧,不必純以指力取勝。
”黃眉僧低頭不語。
保定帝站起來,說道:“五年之前,師兄命我免了大理百姓的鹽稅,一來國用未足,二來小弟意欲待吾弟正淳接位,再行此項仁政,以便庶民歸德吾弟,以緻未遵師兄吩咐。
明天一早,小弟就頒令廢除鹽稅。
” 黃眉僧站起身來,躬身下拜,恭恭敬敬地道:“賢弟造福萬民,老僧感德不盡。
” 保定帝下拜還禮,不再說話,飄然出寺。
保定帝回到宮中,即命内監宣巴司空前來,告以廢除鹽稅之事。
巴天石躬身謝恩,說道:“皇上鴻恩,實為庶民之福。
”保定帝道:“宮中用度,盡量裁減撙節。
你去跟華司徒、範司馬二人商議,瞧政費國用有什麼可省的。
”巴天石答應了。
巴天石辭出宮後,即去約了司徒華赫艮,一齊來到司馬範骅府中,告以廢除鹽稅。
至于段譽被擄一節,巴天石已先行對華範二人說過。
範骅沉吟道:“鎮南世子落入奸人之手,皇上下旨免除鹽稅,想必是意欲邀天之憐,令鎮南世子得以無恙歸來。
咱們不能分君父之憂,有何臉面立身朝堂之上?”巴天石道:“正是,二哥有何妙計,可以救得世子?”範骅道:“對手既是延慶太子,皇上萬不願跟他正面為敵。
我倒有一條計策,隻不過要偏勞大哥了。
”華司徒忙道:“哪有什麼偏勞的?二弟快說。
”範骅道:“皇上言道,那延慶太子的武功尚勝皇上半籌。
咱們硬碰硬的去救人,自然不能。
大哥,你二十年前的舊營生,不妨再幹他一次。
”華司徒紫膛色的臉上微微一紅,笑道:“二弟又來取笑了。
” 這華司徒華赫艮本名阿根,出身貧賤,現今大理國位列三公,未發迹時,幹的卻是盜墓掘墳的勾當,最擅長的本領是偷盜王公巨賈的墳墓。
這些富貴人物死後,必有珍異寶物殉葬,華阿根從極遠處挖掘地道,通入墳墓,然後盜取寶物。
花的工程雖巨,卻由此而從未為人發覺。
有一次他掘入一墳,在棺木中得到了一本殉葬的武功秘訣,依法修習,練成了一身卓絕的外門功夫,便舍棄了這下賤營生,輔佐保定帝,累立奇功,終于升到司徒之職。
他居官後嫌舊時的名字太俗,改名赫艮,除了範骅和巴天石這兩個生死之交,極少有人知道他的出身。
範骅道:“小弟何敢取笑大哥?我是想咱們混進萬劫谷中,挖掘一條地道,通入鎮南世子的石室,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救他出來。
” 華赫艮一拍大腿,叫道:“妙極,妙極!”他于盜墓一事,實有天生嗜好,二十年來雖再不幹此營生,偶爾想起,仍禁不住手癢,隻盼有機會重作馮婦,但身居高官,富貴已極,再去盜墳掘墓,成何體統?這時聽範骅一提,不禁大喜。
範骅笑道:“大哥且慢歡喜,這中間着實有些難處。
四大惡人都在萬劫谷中,鐘萬仇夫婦和修羅刀也均是厲害人物,要避過他們耳目委實不易。
再說,那延慶太子坐鎮石屋之前,地道在他身底通過,如何方能令他不會察覺?” 華赫艮沉吟半晌,說道:“地道當從石屋之後通過去,避開延慶太子的所在。
”巴天石道:“鎮南世子時時刻刻都有危險,咱們挖掘地道,隻怕工程不小,可來得及麼?地底倘若多有堅石,就更難了。
”華赫艮道:“那就咱哥兒三人一起幹,委屈你們兩位,跟我學一學做盜墓的小賊。
”巴天石笑道:“既位居大理國三公,大哥以身作則,小弟等自當追随,義不容辭。
”三人拊掌大笑。
華赫艮道:“事不宜遲,說幹便幹。
”當下巴天石繪出萬劫谷中的圖形,華赫艮拟訂地道的入口路線。
至于如何避人耳目,如何運出地道中所挖的泥土等等,原是他的無雙絕技。
華赫艮又去傳了一批昔日熟手的下屬前來相助。
這一日一晚之間,段譽每覺炎熱煩躁,便展開“淩波微步”身法,在鬥室中快步行走,隻須走得一兩個圈子,内功增進,心頭便感清涼。
木婉清卻身發高熱,神智迷糊,大半時刻都是昏昏沉沉地倚壁而睡。
次日午間,段譽又在室中疾行,忽聽得石屋外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縱橫十九道,迷煞多少人。
居士可有清興,與老僧手談一局麼?”段譽心下奇怪,當即放緩腳步,又走出十幾步,這才停住,湊眼到送飯進來的洞孔向外張望。
隻見一個滿臉皺紋、眉毛焦黃的老僧,左手拿着一個飯碗大小的鐵木魚,右手舉起一根黑黝黝的木魚槌,在鐵木魚上铮铮铮地敲擊數下,聽所發聲音,這根木魚槌也是鋼鐵所制。
他口宣佛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俯身将木魚槌往石屋前的一塊大青石上劃去,嗤嗤聲響,石屑紛飛,登時刻了一條直線。
段譽暗暗奇怪,這老僧的面貌依稀似乎見過,他手上勁道好大,随手劃去,石上便現深痕,就同石匠以鐵鑿、鐵錘慢慢打擊出來一般。
而這條線筆直無曲,石匠要鑿這樣一條直線,更非先用墨鬥彈線不可。
石屋前一個郁悶的聲音說道:“金剛指力,好功夫!”正是那青袍客“惡貫滿盈”。
他右手鐵杖伸出,在青石上劃了一條橫線,和黃眉僧所刻直線相交,一般的也深入石面,毫無歪斜。
黃眉僧笑道:“施主肯予賜教,好極,好極!”又用鐵槌在青石上刻了一道直線。
青袍客跟着刻了一道橫線。
如此你刻一道,我刻一道,兩人凝聚功力,槌杖越劃越慢,不願自己所刻直線有何深淺不同,歪斜不齊,就此輸給了對方。
不到一頓飯時分,一張縱橫十九道的棋盤已整整齊齊地刻就。
黃眉僧尋思:“正明賢弟所說不錯,這延慶太子的内力果然了得。
”延慶太子不知黃眉僧乃有備而來,心下更加駭異:“從哪裡鑽了這麼個厲害的老和尚出來?顯是段正明邀來的幫手。
這和尚跟我纏上了,段正明便乘虛而入去救段譽,我可沒法分身抵擋。
” 黃眉僧道:“段施主功力高深,佩服、佩服,棋力想必也勝老僧十倍,老僧要請施主饒上四子。
”青袍客一怔,心想:“你指力如此了得,自是大有身分的高人。
你來向我挑戰,怎能一開口就要我相讓?”便道:“大師何必過謙?要決勝敗,自然是平下。
”黃眉僧道:“四子是一定要饒的。
”青袍客淡然道:“大師既自承棋藝不及,也就不必比了。
”黃眉僧道:“那麼就饒三子吧?”青袍客道:“便讓一先,也是相讓。
” 黃眉僧道:“哈哈,原來你在棋藝上的造詣有限,不妨我饒你三子。
”青袍客道:“那也不用,咱們分先對弈便是。
”黃眉僧心下惕忌更甚:“此人不驕不躁,穩狠陰沉,實是勁敵,不管我如何相激,他始終不動聲色。
”原來黃眉僧并無必勝把握,素知愛弈之人多半好勝,自己開口求對方饒個三子、四子,對方往往答允。
他是方外之人,于這虛名看得極淡,倘若延慶太子自逞其能,答應饒子,自己大占便宜,在這場拚鬥中自然多居赢面。
不料延慶太子既不讓人占便宜,也不占人便宜,一絲不苟,嚴謹之極。
黃眉僧道:“好,你是主人,我是客人,我先下了。
”青袍客道:“不!強龍不壓地頭蛇,我先。
”黃眉僧道:“那隻有猜枚以定先後。
請你猜猜老僧今年的歲數,是奇是偶?猜得對,你先下;猜錯了,老僧先下。
”青袍客道:“我便猜中,你也要抵賴。
”黃眉僧道:“好吧!那你猜一樣我不能賴的。
你猜老僧到了七十歲後,兩隻腳的足趾,是奇數呢,還是偶數?” 這謎面出得甚是古怪。
青袍客心想:“常人足趾都是十個,當然是偶數。
他說明到了七十歲後,自是引我去想他在七十歲上少了一枚足趾。
兵法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他便是十個足趾頭,卻來故弄玄虛,我焉能上這個當?”說道:“是偶數。
”黃眉僧道:“錯了,是奇數。
”青袍客道:“脫鞋驗明。
” 黃眉僧除下左足鞋襪,五個足趾完好無缺。
青袍客凝視對方臉色,見他微露笑容,神情鎮定,心想:“原來他右足當真隻四個足趾。
”見他緩緩除下右足布鞋,伸手又去脫襪,正想說:“不必驗了,由你先下就是。
”心念一動:“不可上他當。
”隻見黃眉僧又除下右足布襪,右足赫然也是五根足趾,哪有什麼殘缺? 青袍客霎時間轉過了無數念頭,揣摸對方此舉是何用意。
隻見黃眉僧提起小鐵槌揮擊下去,喀的一聲輕響,将自己右足小趾斬了下來。
他身後兩名弟子突見師父自殘肢體,血流于前,忍不住都“噫”了一聲。
大弟子破疑從懷中取出金創藥,給師父敷上,撕下一片衣袖,包上傷口。
黃眉僧笑道:“老僧今年六十九歲,到得七十歲時,我的足趾是奇數。
” 青袍客道:“不錯。
大師先下。
”他号稱“天下第一惡人”,什麼兇殘毒辣的事沒幹過見過,于斬下一個小腳趾的事哪會放在心上?但想這老和尚為了争一着之先,不惜出此手段,可見這盤棋他志在必勝,倘若自己輸了,他所提出的條款也必苛刻無比。
黃眉僧道:“承讓了。
”提起小鐵槌在兩對角的四四路上各刻了一個小圈,便似是下了兩枚白子。
青袍客伸出鐵杖,在另外兩處的四四路上各捺一下,石上出現兩處低凹,便如是下了兩枚黑子。
四角四四路上黑白各落兩子,稱為“勢子”,是中國圍棋古法,下子白先黑後,與後世亦複相反。
黃眉僧跟着在“平位”六三路下了一子,青袍客在九三路應以一子。
初時兩人下得甚快,黃眉僧不敢絲毫大意,穩穩不失以一根小腳趾換來的先手。
到得十七八子後,每一着針鋒相對,角鬥甚劇,同時兩人指上勁力不斷損耗,一面凝思求勝,一面運氣培力,弈得漸漸慢了。
黃眉僧的二弟子破嗔也是此道好手,見師父與青袍客一上手便短兵相接,妙着紛呈,心下暗自驚佩贊歎。
看到第二十四着時,青袍客奇兵突出,登起巨變,黃眉僧假使不應,右下角“入位”隐伏極大危險,但如應以一子堅守,先手便失。
黃眉僧沉吟良久,一時難以參決,忽聽得石屋中傳出一個聲音說道:“反擊‘去位’,不失先手。
”原來段譽自幼便即善弈,這時看着兩人枰上酣鬥,不由得多口。
常言道得好:“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段譽的棋力本就高于黃眉僧,再加旁觀,更易瞧出關鍵的所在。
黃眉僧道:“老僧原有此意,隻是一時難定取舍,施主此語,釋了老僧心中之疑。
”當即在“去位”的七三路下了一子。
中國古法,棋局分為“平上去入”四格,“去位”是在右上角。
青袍客淡淡地道:“旁觀不語真君子,自作主張大丈夫。
”段譽叫道:“你将我關在這裡,你早就不是真君子了。
”黃眉僧笑道:“我是大和尚,不是大丈夫。
”青袍客道:“無恥,無恥!”凝思片刻,在“去位”捺了個凹洞。
兵交數合,黃眉僧又遇險着。
破嗔和尚看得心急,段譽卻又不做一聲,
”保定帝道:“是。
”負手站在庭中,見庭中一株公孫樹上一片黃葉緩緩飛落。
他一生極少有如此站在門外等候别人,但一到這拈花寺中,俗念盡消,渾忘了自己天南為帝。
忽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笑道:“段賢弟,你心中有何難題?”保定帝回過頭來,隻見一個滿臉皺紋、身形高大的老僧從小舍中推門出來。
這老僧兩道焦黃長眉,眉尾下垂,正是黃眉和尚。
保定帝雙手拱了拱,道:“打擾大師清修了。
”黃眉和尚微笑道:“請進。
”保定帝跨步走進小舍,見兩個中年和尚躬身行禮。
保定帝知是黃眉和尚的弟子,舉手還禮,在西首一個蒲團上盤膝坐下。
待黃眉和尚在東首的蒲團坐定,便道:“我有個侄兒段譽,他七歲之時,我曾抱來聽師兄講經。
”黃眉僧微笑道:“此子頗有悟性,好孩子,好孩子!”保定帝道:“他受了佛法點化,生性慈悲,不肯學武,以免殺生。
”黃眉僧道:“不會武功,也能殺人。
會了武功,也未必殺人。
” 保定帝道:“是!”于是将段譽如何堅決不肯學武、私逃出門,如何結識了木婉清,如何被号稱“天下第一惡人”的延慶太子囚入石室,誘服春藥等情,原原本本地說了。
黃眉僧凝神傾聽,不插一言。
兩名弟子在他身後垂手侍立,更連臉上的肌肉也不牽動半點。
待保定帝說完,黃眉僧緩緩道:“這位延慶太子既是你堂兄,你自己固不便和他動手,便派遣下屬前去強行救人,恐也不妥。
”保定帝道:“師兄明鑒。
”黃眉僧道:“天龍寺中的高僧大德,武功固有高于賢弟的,但他們皆系出段氏,不便參與本族内争,偏袒賢弟。
因此也不能向天龍寺求助。
”保定帝道:“正是。
” 黃眉僧點點頭,緩緩伸出中指,向保定帝胸前點去。
保定帝微微一笑,伸出食指,對準他的中指一戳,兩人都身形一晃,便即收指。
黃眉僧道:“段賢弟,我的金剛指力,可勝不過你的一陽指啊。
”保定帝道:“師兄大智大慧,不必純以指力取勝。
”黃眉僧低頭不語。
保定帝站起來,說道:“五年之前,師兄命我免了大理百姓的鹽稅,一來國用未足,二來小弟意欲待吾弟正淳接位,再行此項仁政,以便庶民歸德吾弟,以緻未遵師兄吩咐。
明天一早,小弟就頒令廢除鹽稅。
” 黃眉僧站起身來,躬身下拜,恭恭敬敬地道:“賢弟造福萬民,老僧感德不盡。
” 保定帝下拜還禮,不再說話,飄然出寺。
保定帝回到宮中,即命内監宣巴司空前來,告以廢除鹽稅之事。
巴天石躬身謝恩,說道:“皇上鴻恩,實為庶民之福。
”保定帝道:“宮中用度,盡量裁減撙節。
你去跟華司徒、範司馬二人商議,瞧政費國用有什麼可省的。
”巴天石答應了。
巴天石辭出宮後,即去約了司徒華赫艮,一齊來到司馬範骅府中,告以廢除鹽稅。
至于段譽被擄一節,巴天石已先行對華範二人說過。
範骅沉吟道:“鎮南世子落入奸人之手,皇上下旨免除鹽稅,想必是意欲邀天之憐,令鎮南世子得以無恙歸來。
咱們不能分君父之憂,有何臉面立身朝堂之上?”巴天石道:“正是,二哥有何妙計,可以救得世子?”範骅道:“對手既是延慶太子,皇上萬不願跟他正面為敵。
我倒有一條計策,隻不過要偏勞大哥了。
”華司徒忙道:“哪有什麼偏勞的?二弟快說。
”範骅道:“皇上言道,那延慶太子的武功尚勝皇上半籌。
咱們硬碰硬的去救人,自然不能。
大哥,你二十年前的舊營生,不妨再幹他一次。
”華司徒紫膛色的臉上微微一紅,笑道:“二弟又來取笑了。
” 這華司徒華赫艮本名阿根,出身貧賤,現今大理國位列三公,未發迹時,幹的卻是盜墓掘墳的勾當,最擅長的本領是偷盜王公巨賈的墳墓。
這些富貴人物死後,必有珍異寶物殉葬,華阿根從極遠處挖掘地道,通入墳墓,然後盜取寶物。
花的工程雖巨,卻由此而從未為人發覺。
有一次他掘入一墳,在棺木中得到了一本殉葬的武功秘訣,依法修習,練成了一身卓絕的外門功夫,便舍棄了這下賤營生,輔佐保定帝,累立奇功,終于升到司徒之職。
他居官後嫌舊時的名字太俗,改名赫艮,除了範骅和巴天石這兩個生死之交,極少有人知道他的出身。
範骅道:“小弟何敢取笑大哥?我是想咱們混進萬劫谷中,挖掘一條地道,通入鎮南世子的石室,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救他出來。
” 華赫艮一拍大腿,叫道:“妙極,妙極!”他于盜墓一事,實有天生嗜好,二十年來雖再不幹此營生,偶爾想起,仍禁不住手癢,隻盼有機會重作馮婦,但身居高官,富貴已極,再去盜墳掘墓,成何體統?這時聽範骅一提,不禁大喜。
範骅笑道:“大哥且慢歡喜,這中間着實有些難處。
四大惡人都在萬劫谷中,鐘萬仇夫婦和修羅刀也均是厲害人物,要避過他們耳目委實不易。
再說,那延慶太子坐鎮石屋之前,地道在他身底通過,如何方能令他不會察覺?” 華赫艮沉吟半晌,說道:“地道當從石屋之後通過去,避開延慶太子的所在。
”巴天石道:“鎮南世子時時刻刻都有危險,咱們挖掘地道,隻怕工程不小,可來得及麼?地底倘若多有堅石,就更難了。
”華赫艮道:“那就咱哥兒三人一起幹,委屈你們兩位,跟我學一學做盜墓的小賊。
”巴天石笑道:“既位居大理國三公,大哥以身作則,小弟等自當追随,義不容辭。
”三人拊掌大笑。
華赫艮道:“事不宜遲,說幹便幹。
”當下巴天石繪出萬劫谷中的圖形,華赫艮拟訂地道的入口路線。
至于如何避人耳目,如何運出地道中所挖的泥土等等,原是他的無雙絕技。
華赫艮又去傳了一批昔日熟手的下屬前來相助。
這一日一晚之間,段譽每覺炎熱煩躁,便展開“淩波微步”身法,在鬥室中快步行走,隻須走得一兩個圈子,内功增進,心頭便感清涼。
木婉清卻身發高熱,神智迷糊,大半時刻都是昏昏沉沉地倚壁而睡。
次日午間,段譽又在室中疾行,忽聽得石屋外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縱橫十九道,迷煞多少人。
居士可有清興,與老僧手談一局麼?”段譽心下奇怪,當即放緩腳步,又走出十幾步,這才停住,湊眼到送飯進來的洞孔向外張望。
隻見一個滿臉皺紋、眉毛焦黃的老僧,左手拿着一個飯碗大小的鐵木魚,右手舉起一根黑黝黝的木魚槌,在鐵木魚上铮铮铮地敲擊數下,聽所發聲音,這根木魚槌也是鋼鐵所制。
他口宣佛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俯身将木魚槌往石屋前的一塊大青石上劃去,嗤嗤聲響,石屑紛飛,登時刻了一條直線。
段譽暗暗奇怪,這老僧的面貌依稀似乎見過,他手上勁道好大,随手劃去,石上便現深痕,就同石匠以鐵鑿、鐵錘慢慢打擊出來一般。
而這條線筆直無曲,石匠要鑿這樣一條直線,更非先用墨鬥彈線不可。
石屋前一個郁悶的聲音說道:“金剛指力,好功夫!”正是那青袍客“惡貫滿盈”。
他右手鐵杖伸出,在青石上劃了一條橫線,和黃眉僧所刻直線相交,一般的也深入石面,毫無歪斜。
黃眉僧笑道:“施主肯予賜教,好極,好極!”又用鐵槌在青石上刻了一道直線。
青袍客跟着刻了一道橫線。
如此你刻一道,我刻一道,兩人凝聚功力,槌杖越劃越慢,不願自己所刻直線有何深淺不同,歪斜不齊,就此輸給了對方。
不到一頓飯時分,一張縱橫十九道的棋盤已整整齊齊地刻就。
黃眉僧尋思:“正明賢弟所說不錯,這延慶太子的内力果然了得。
”延慶太子不知黃眉僧乃有備而來,心下更加駭異:“從哪裡鑽了這麼個厲害的老和尚出來?顯是段正明邀來的幫手。
這和尚跟我纏上了,段正明便乘虛而入去救段譽,我可沒法分身抵擋。
” 黃眉僧道:“段施主功力高深,佩服、佩服,棋力想必也勝老僧十倍,老僧要請施主饒上四子。
”青袍客一怔,心想:“你指力如此了得,自是大有身分的高人。
你來向我挑戰,怎能一開口就要我相讓?”便道:“大師何必過謙?要決勝敗,自然是平下。
”黃眉僧道:“四子是一定要饒的。
”青袍客淡然道:“大師既自承棋藝不及,也就不必比了。
”黃眉僧道:“那麼就饒三子吧?”青袍客道:“便讓一先,也是相讓。
” 黃眉僧道:“哈哈,原來你在棋藝上的造詣有限,不妨我饒你三子。
”青袍客道:“那也不用,咱們分先對弈便是。
”黃眉僧心下惕忌更甚:“此人不驕不躁,穩狠陰沉,實是勁敵,不管我如何相激,他始終不動聲色。
”原來黃眉僧并無必勝把握,素知愛弈之人多半好勝,自己開口求對方饒個三子、四子,對方往往答允。
他是方外之人,于這虛名看得極淡,倘若延慶太子自逞其能,答應饒子,自己大占便宜,在這場拚鬥中自然多居赢面。
不料延慶太子既不讓人占便宜,也不占人便宜,一絲不苟,嚴謹之極。
黃眉僧道:“好,你是主人,我是客人,我先下了。
”青袍客道:“不!強龍不壓地頭蛇,我先。
”黃眉僧道:“那隻有猜枚以定先後。
請你猜猜老僧今年的歲數,是奇是偶?猜得對,你先下;猜錯了,老僧先下。
”青袍客道:“我便猜中,你也要抵賴。
”黃眉僧道:“好吧!那你猜一樣我不能賴的。
你猜老僧到了七十歲後,兩隻腳的足趾,是奇數呢,還是偶數?” 這謎面出得甚是古怪。
青袍客心想:“常人足趾都是十個,當然是偶數。
他說明到了七十歲後,自是引我去想他在七十歲上少了一枚足趾。
兵法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他便是十個足趾頭,卻來故弄玄虛,我焉能上這個當?”說道:“是偶數。
”黃眉僧道:“錯了,是奇數。
”青袍客道:“脫鞋驗明。
” 黃眉僧除下左足鞋襪,五個足趾完好無缺。
青袍客凝視對方臉色,見他微露笑容,神情鎮定,心想:“原來他右足當真隻四個足趾。
”見他緩緩除下右足布鞋,伸手又去脫襪,正想說:“不必驗了,由你先下就是。
”心念一動:“不可上他當。
”隻見黃眉僧又除下右足布襪,右足赫然也是五根足趾,哪有什麼殘缺? 青袍客霎時間轉過了無數念頭,揣摸對方此舉是何用意。
隻見黃眉僧提起小鐵槌揮擊下去,喀的一聲輕響,将自己右足小趾斬了下來。
他身後兩名弟子突見師父自殘肢體,血流于前,忍不住都“噫”了一聲。
大弟子破疑從懷中取出金創藥,給師父敷上,撕下一片衣袖,包上傷口。
黃眉僧笑道:“老僧今年六十九歲,到得七十歲時,我的足趾是奇數。
” 青袍客道:“不錯。
大師先下。
”他号稱“天下第一惡人”,什麼兇殘毒辣的事沒幹過見過,于斬下一個小腳趾的事哪會放在心上?但想這老和尚為了争一着之先,不惜出此手段,可見這盤棋他志在必勝,倘若自己輸了,他所提出的條款也必苛刻無比。
黃眉僧道:“承讓了。
”提起小鐵槌在兩對角的四四路上各刻了一個小圈,便似是下了兩枚白子。
青袍客伸出鐵杖,在另外兩處的四四路上各捺一下,石上出現兩處低凹,便如是下了兩枚黑子。
四角四四路上黑白各落兩子,稱為“勢子”,是中國圍棋古法,下子白先黑後,與後世亦複相反。
黃眉僧跟着在“平位”六三路下了一子,青袍客在九三路應以一子。
初時兩人下得甚快,黃眉僧不敢絲毫大意,穩穩不失以一根小腳趾換來的先手。
到得十七八子後,每一着針鋒相對,角鬥甚劇,同時兩人指上勁力不斷損耗,一面凝思求勝,一面運氣培力,弈得漸漸慢了。
黃眉僧的二弟子破嗔也是此道好手,見師父與青袍客一上手便短兵相接,妙着紛呈,心下暗自驚佩贊歎。
看到第二十四着時,青袍客奇兵突出,登起巨變,黃眉僧假使不應,右下角“入位”隐伏極大危險,但如應以一子堅守,先手便失。
黃眉僧沉吟良久,一時難以參決,忽聽得石屋中傳出一個聲音說道:“反擊‘去位’,不失先手。
”原來段譽自幼便即善弈,這時看着兩人枰上酣鬥,不由得多口。
常言道得好:“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段譽的棋力本就高于黃眉僧,再加旁觀,更易瞧出關鍵的所在。
黃眉僧道:“老僧原有此意,隻是一時難定取舍,施主此語,釋了老僧心中之疑。
”當即在“去位”的七三路下了一子。
中國古法,棋局分為“平上去入”四格,“去位”是在右上角。
青袍客淡淡地道:“旁觀不語真君子,自作主張大丈夫。
”段譽叫道:“你将我關在這裡,你早就不是真君子了。
”黃眉僧笑道:“我是大和尚,不是大丈夫。
”青袍客道:“無恥,無恥!”凝思片刻,在“去位”捺了個凹洞。
兵交數合,黃眉僧又遇險着。
破嗔和尚看得心急,段譽卻又不做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