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

    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

    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複煩惱。

    一切自在。

    心得解脫。

    慧得解脫。

    譬如善調摩诃那伽。

    所作已辦舍於重擔。

    逮得己利盡諸有結。

    正智得解心得自在。

    於一切心得度彼岸。

    唯除阿難。

    菩薩摩诃薩四百四十萬人。

    彌勒菩薩最為上首。

    皆得陀羅尼忍辱禅定。

    深解諸法空無定想如是大士皆不退轉。

    是時複有大梵天王。

    與無量百千諸梵天子俱他化自在天王與其眷屬四百萬人俱。

    化樂天王亦與眷屬三百五十萬人俱。

    兜率天王亦與眷屬三百萬人俱。

    夜摩天王亦與眷屬三百五十萬人俱。

    忉利天王釋提桓因亦與眷屬四百萬人俱。

    毗沙門天王亦與鬼神眷屬十萬人俱。

    毗樓勒天王亦與拘辦荼眷屬一千俱。

    毗樓勒叉天王亦與諸龍眷屬一千俱。

    提頭賴吒天王與乾闼婆眷屬一千俱。

    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亦各與一千眷屬俱。

    如是等衆。

    皆已發心趣於大乘。

    已行六波羅蜜。

     爾時世尊眷屬圍繞。

    為諸大衆說微妙法。

    除四颠倒生善法明。

    得智慧光了四聖谛。

    欲令來世諸菩薩等得入三昧。

    入三昧已,過於聲聞辟支佛地。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

    爾時彌勒菩薩。

    無癡見菩薩。

    水天菩薩。

    師子意菩薩。

    日光菩薩。

    如是等上首菩薩摩诃薩十千人俱。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叉手合掌向東南方。

    一心歡喜恭敬瞻仰而作是言:南無蓮華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南無蓮華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希有世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未久而能示現種種無量神足變化。

    令無量無邊百千億那由他衆生得種善根。

    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诃薩。

    名寶日光明。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彌勒菩薩。

    無癡見菩薩。

    水天菩薩。

    師子意菩薩。

    日光菩薩。

    如是等上首菩薩摩诃薩十千人等。

    以何緣故。

    舍於聽法而從座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叉手合掌向東南方一心歡喜而作是言:南無蓮華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南無蓮華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希有世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未久而能示現種種無量神足變化。

    令無量無邊百千億那由他衆生得種善根。

    世尊,是蓮華尊佛去此遠近。

    彼佛成道已來幾時。

    國土何名。

    以何莊嚴。

    蓮華尊佛何故示現種種變化。

    於十方世界所有諸佛示現種種無量變化。

    或有菩薩而得瞻見我獨不睹。

    爾時佛告寶日光明菩薩。

    善男子,善哉善哉。

    汝所問者,即是珍寶。

    即是賢善。

    即是善辯。

    即是善問。

    汝善男子,能問如來如是妙義。

    欲得教化無量萬億那由他衆生令種善根。

    欲得顯現蓮華尊界種種莊嚴。

    善男子,我今當說。

    谛聽谛聽。

    善思念之。

    善受攝持。

    寶日光明菩薩一心歡喜受教而聽。

    爾時世尊告寶日光明。

    善男子,東南方去此一億百千佛土。

    有佛世界名曰蓮華。

    以種種莊嚴而挍飾之。

    散諸名華香氣遍熏寶樹莊嚴種種寶山绀琉璃地。

    無量菩薩充滿其國。

    善法妙音周遍而聞。

    其地柔軟譬如天衣。

    行時足下蹈入四寸。

    舉足還複自然而生種種蓮華。

    其七寶樹高七由旬。

    其枝自然懸天袈裟。

    其佛世界常聞諸天伎樂音聲。

    彼諸衆鳥聲中。

    常出根力覺意妙法之音。

    諸樹枝葉相掁作聲。

    過諸天人五樂之音。

    一一樹根所出香淚過諸天香。

    香氣遍滿過千由旬。

    其樹中間懸天嬰珞。

    有七寶樓觀高五百由旬。

    縱廣正等一百由旬。

    周匝欄楯七寶所成。

    其樓四邊有大池水。

    長八十由旬廣五十由旬。

    其池四方有妙階道純以七寶。

    其池水中有優缽羅華拘物頭華。

    波頭摩華芬陀利華。

    一一蓮華縱廣正等滿一由旬。

    於夜初分有諸菩薩。

    於華台中生結加趺坐。

    受於解脫喜悅之樂。

    過夜分已四方有風。

    柔軟香潔觸菩薩身。

    其風能令合華開敷吹散布地。

    是時菩薩從三昧起。

    複受解脫喜悅之樂。

    下蓮華台昇於高樓。

    於七寶座處。

    結加趺坐聽受妙法。

    其園觀外周匝四邊。

    有閻浮檀紫磨金山高二十由旬。

    縱廣正等滿三由旬。

    山有無量百千珍寶绀琉璃珠火珠之明間錯其間。

    爾時蓮華尊佛以大光明并諸寶明。

    和合顯照其佛世界。

    其土光明微妙第一。

    更無日月亦無晝夜。

    以華合鳥迻而知時節。

    其寶山上有绀琉璃妙好之台。

    高六十由旬縱廣二十由旬。

    其台四邊周匝欄楯七寶所成。

    其台中央有七寶床。

    其床各有一生菩薩坐聽受法。

    善男子,其佛世界有菩提樹名因陀羅。

    高三千由旬。

    樹莖縱廣五百由旬。

    枝葉縱廣一千由旬。

    下有蓮華。

    琉璃為莖高五百由旬。

    一一諸華各有一億百千金葉高五由旬。

    馬瑙為?茸七寶為須高十由旬。

    縱廣正等滿七由旬。

    爾時蓮華尊佛坐此華上。

    即於昨夜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菩提華座周匝複有種種蓮華。

    有諸菩薩各坐其上。

    見蓮華尊佛種種變化。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說是事已,寶日光明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蓮華尊佛以何相貌作諸變化。

    惟願說之。

    佛告寶日光明。

    善男子,蓮華尊佛於昨夜分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佛過夜分已示現種種神足變化。

    其身變現乃至梵天。

    頂肉髻相放六十億那由他百千光明。

    照於上方微塵數等諸佛世界。

    爾時上方菩薩不觀下方眼所緣色。

    所謂大小鐵圍及諸小山。

    但觀佛光所及世界於諸世界有諸菩薩得授記莂。

    若得陀羅尼忍辱三昧。

    或得上位一生補處。

    是菩薩等所有光明。

    以佛光故悉不複現。

    如是等衆叉手向於蓮華尊佛瞻仰尊顔。

    爾時惟見三十二相嬰珞其身八十種好次第莊嚴。

    見蓮華尊佛及其世界種種莊嚴。

    如是見已心得歡喜。

    爾時如微塵數等諸佛世界中。

    諸菩薩摩诃薩見蓮華尊佛光明變化及其世界已,各舍本土以自神足。

    悉共發來詣彼佛所。

    禮拜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善男子,爾時彼佛見諸菩薩出其舌相。

    悉皆遍覆諸四天下行住坐等一切衆生。

    或有菩薩入於禅定從禅定起在大衆中。

    禮拜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蓮華尊佛。

    善男子,彼佛爾時示現如是廣長舌相。

    作變化已即還攝之。

    善男子,蓮華尊佛複放身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