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入於明中。

    此相現時。

    遂大歡喜。

    自然悅樂。

    心極安隐。

    無物可譬。

    複更精進。

    心不懈息。

    見光如雲。

    繞身七匝。

    其一一光。

    化成光輪。

    於光輪中。

    自然當見十二因緣根本相貌。

    若不精進。

    懈怠懶惰。

    犯於輕戒乃至突吉羅罪。

    見光即黑,猶如牆壁。

    或見此光,猶如灰炭。

    複見此光。

    似敗故衲。

    由意縱逸輕小罪故。

    障蔽賢聖無漏光明。

    佛告阿難。

    此不淨觀灌頂法門。

    諸賢聖種。

    敕諸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若有欲修諸賢聖法。

    谛觀諸法苦空無常無我因緣。

    如學數息。

    使心不亂。

    當勤持戒一心攝持。

    於小罪中。

    應生殷重慚愧忏悔。

    乃至小罪。

    慎勿覆藏。

    若覆藏罪。

    見諸光明。

    如朽敗木。

    見此事時。

    即知犯戒。

    複更慚愧。

    忏悔自責。

    掃兜婆塗地。

    作諸苦役。

    複當供養恭敬師長父母。

    於師父母。

    視如佛想。

    極生恭敬。

    複從師父母。

    求弘誓願。

    而作是言:我今供養師長父母。

    以此功德。

    願我世世。

    恒得解脫。

    如是慚愧。

    修功德已,如前數息。

    還見此光明顯可愛。

    如前無異。

    複當更系念。

    谛觀腰中大節。

    念心安定。

    無分散意。

    設有亂心。

    複當自責慚愧忏悔。

    既忏悔已,複見臍光。

    七色具足,猶如七寶。

    當令此光。

    合為一光。

    鮮白可愛。

    見此事已,如前還教系念思惟。

    觀白骨人。

    白如珂雪。

    既見白骨人已,複當更教。

    系念住意。

    在骨人頂。

    見骨人頂。

    自然放光。

    其光大盛。

    似如火色。

    長短粗細。

    正共槊等。

    從其頂上。

    颠倒下垂。

    入頂骨中。

    從頂骨出。

    入頸骨中。

    從頸骨出。

    入胸骨中。

    從胸骨出。

    還入臍中。

    從臍中出。

    即入脊骨大節中。

    入大節中已,光明即滅。

    光明滅已,應時即有一自然大光明雲。

    衆寶莊嚴。

    寶華清淨。

    色中上者,中有一佛。

    名釋迦牟尼。

    光相具足。

    三十二相。

    八十種随形好。

    一一相好。

    放千光明。

    此光大盛。

    如億千萬日。

    明赫炎炎。

    彼佛亦說四真谛法。

    光相炳然。

    住行者前。

    以手摩頭。

    化佛複教言:汝前身時。

    貪欲瞋恚。

    愚癡因緣。

    随逐諸惡。

    無明覆故。

    令汝世世受生死身。

    汝今應當觀汝身内諸萎悴事。

    身外諸火。

    一切變滅。

    作是語已,如前還教不淨觀法。

    觀身諸蟲。

    一切萎落。

    見此事已,複當起火燒諸蟲殺。

    蟲既不死。

    複自見身。

    如白頗梨。

    自然鮮白。

    見白骨已,從頭出光。

    其光大小粗細如槊。

    令長丈五。

    複當作念。

    使頭卻向。

    複當作意使頭卻向。

    令身皆倒。

    以頭拄脊骨。

    對臍大節。

    見此事已,複當谛觀。

    使白骨人。

    與光同色。

    既同色已,見其光端。

    有種種色果。

    見是果已,複見衆光。

    從果頭出。

    有白色光。

    其光大盛。

    如白寶雲。

    是諸骨人。

    其色鮮白。

    與光無異。

    複見諸骨。

    摧折堕落。

    或有頭落地者,或有骨節各各分散。

    或有全身白骨,猶如猛風吹於雨雪。

    聚散不定。

    譬如掣電。

    随現随滅。

    此諸骨人。

    堕地成聚,猶如堆阜。

    似腐木屑。

    集聚一處。

    行者自觀見於阜上。

    有自然氣出。

    至於虛空,猶如煙雲。

    其色鮮白。

    彌滿虛空。

    右旋宛轉。

    複還雲集,并在一處。

    見此事時。

    複當教作一骨人想。

    見此骨人。

    身有九色。

    九畫分明。

    一一畫中。

    有九色骨人。

    其色鮮明。

    不可具說。

    一一骨人。

    複當皆使身體具足。

    映顯前骨人中。

    使不妨礙。

    作是觀已,複當自觀。

    一一色中,猶如琉璃。

    無諸障蔽。

    於其色中。

    九十九色。

    一一色複有九色衆多骨人。

    是諸骨人。

    有種種相。

    其性不同。

    不相妨礙。

    見此事已,應勤精進滅一切惡。

    見此事已,前聚光明雲,猶如壞器。

    來入其身。

    從臍中入。

    既入臍已,入脊骨中。

    入脊骨已,自見己身。

    與本無異。

    平複如故。

    出定入定。

    以數息故。

    恒見上事。

    見此事時。

    複當還教。

    系心住意。

    在本臍光中。

    不令心散。

    爾時心意。

    極大安隐。

    既安隐已,複當自學審谛分别諸聖解脫。

    爾時複當見過去七佛。

    為其說法。

    說法者,說四真谛。

    說五受陰空無我所。

    是時諸佛。

    與諸賢聖。

    恒至行者前。

    教種種法。

    亦教觀空無我無作無願三昧。

    告言法子。

    汝今應當谛觀。

    色聲香味觸。

    皆悉無常。

    不得久立。

    恍忽如電。

    即時變滅。

    亦複如幻,猶如野馬。

    如熱時焰。

    如乾闼婆城。

    如夢所見。

    覺不知處。

    如鑿石見光。

    須臾變滅。

    如鳥飛空。

    迹不可尋。

    如呼聲響。

    無有應者,汝今亦當作如是觀。

    三界如幻。

    亦如變化。

    於此即見一切身内。

    及與身外。

    空無所有。

    如鳥飛空無所依止。

    心超三界。

    觀諸世間。

    須彌巨海。

    皆不久停。

    亦如幻化。

    自觀己身。

    不見身相。

    便作是念。

    世界無常。

    三界不安。

    一切都空。

    何處有身。

    及眼所對。

    此諸色欲。

    及諸女人。

    從颠倒起。

    橫見可愛。

    實是速朽敗壞之法。

    夫女色者,猶如枷鎖。

    勞人識神。

    愚夫戀著。

    不知厭足。

    不能自拔。

    不免杻械。

    不絕枷鎖。

    行者既識法相。

    知法空寂。

    此諸色欲,猶如怨賊。

    何可戀惜。

    複似牢獄。

    堅密難舍。

    我今觀空。

    厭離三界。

    觀見世間。

    如水上泡。

    斯須磨滅。

    心無衆想。

    得知世法是重患累。

    凡夫迷惑。

    至死不覺。

    不知衆苦。

    戀著難免。

    縱情狂惑。

    無所不至。

    我今觀此狂惑女色。

    如呼聲響。

    亦似鏡像。

    求覓叵得。

    觀此女色。

    為在何處。

    妄見衰害。

    欺諸凡夫。

    為害滋多。

    今觀此色,猶如狂華。

    随風零落。

    出無所從。

    去亦無所至。

    幻惑無實。

    愚夫樂著。

    今觀此色。

    一切無常。

    如癞病人。

    良醫治差。

    我今觀苦空無常。

    見此色相。

    皆無堅實。

    念諸凡夫。

    甚可愍傷。

    愛著此色。

    敬重無厭。

    耽愚惑著。

    甘樂無窮。

    為諸恩愛。

    而作奴仆。

    欲槊刺己。

    痛徹心髓。

    恩愛枷鎖。

    撿系其身。

    如是念已,複觀一切。

    都皆空寂。

    此諸淫欲。

    諸色情态。

    皆從五陰四大而生。

    五陰無主。

    四大無我。

    性相俱空。

    何由而有。

    作是觀時。

    智慧明顯。

    見身大明。

    如摩尼珠。

    無有妨礙。

    似金剛精。

    青白明顯。

    如鹿突圍得免獵師危害之苦觀於五陰。

    性相皆淨。

    觀六大如鳥高翔。

    身無所寄。

    以吞色鈎。

    俛仰得度。

    離諸女色。

    更不起情。

    自然超出諸淫欲海。

    一切結使,猶如衆魚。

    競走随逐堕黑闇坑。

    無明老死。

    為智慧火之所焚燒。

    觀色雜穢。

    陋惡不淨猶如幻惑。

    無有暫停。

    永離色染。

    不為色縛。

     佛告阿難。

    若有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貪淫多者,先教觀佛。

    令離諸罪。

    然後方當更教系念。

    令心不散。

    心不散者,所謂數息。

    此數息法。

    是貪淫藥。

    無上法王之所行處。

    汝好受持。

    慎勿忘失。

    此想成者,名第二十數息觀竟爾時尊者阿難。

    及禅難提,并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

    遊行教化。

    至多羅聚落。

    至聚落已,與千二百五十比丘。

    入村乞食。

    乞食還已,止於樹下。

    洗足訖收衣缽。

    敷尼師壇。

    結加趺坐。

    爾時衆中有一比丘。

    名迦栴延。

    有一弟子。

    名槃直迦。

    出家多時。

    經八百日。

    讀誦一偈。

    不能通利。

    晝夜六時。

    恒誦此言:止惡行善。

    修不放逸。

    但誦此語。

    終不能得。

    爾時尊者迦栴延。

    盡其道力。

    教授弟子。

    不能令得。

    即至佛所。

    為佛作禮。

    繞佛三匝。

    而白佛言:如來出世。

    多所利益。

    利安天人。

    普度一切。

    唯我弟子。

    獨未蒙潤。

    唯願天尊。

    為我開悟。

    令得解脫。

    佛告迦栴延。

    谛聽谛聽。

    善思念之。

    如來今者,當為汝說往昔因緣。

    迦栴延白言: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迦栴延。

    乃往過去九十一劫。

    有佛世尊,名毗婆屍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出世。

    教化衆生。

    度人周訖。

    於般涅槃。

    而取滅度。

    佛滅度後。

    有一比丘。

    聰明多智。

    讀誦三藏。

    自恃憍慢。

    散亂放逸。

    有從學者,不肯教授。

    專愚貢高。

    不修正念。

    命終之後。

    堕黑闇地獄。

    經九十劫。

    恒在闇處。

    愚蒙無智。

    由前出家功德力故。

    從地獄出。

    得生天上。

    雖生天上。

    天宮光明。

    及諸供具。

    一切黑闇。

    卑於諸天。

    誦三藏故。

    天上命終。

    生閻浮提。

    得值佛世。

    因前貢高。

    雖遇於佛。

    不解法相。

    我今當為說諸方便。

    教系念法。

    爾時迦栴延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此愚癡槃直迦比丘。

    及未來世一切愚癡亂想衆生。

    說正觀法。

    佛告槃直迦。

    汝從今日。

    常止靜處。

    一心端坐。

    叉手閉目。

    攝身口意。

    慎勿放逸。

    汝因放逸。

    多劫之中。

    久受勤苦。

    汝随我語。

    谛觀諸法。

    時槃直迦。

    随順佛語。

    端坐系心。

    佛告槃直迦。

    汝今應當谛觀腳大指節。

    令心不移。

    使指節上。

    漸漸皰起。

    複令膖脹。

    複當以意。

    令此膖脹。

    漸大如豆。

    彼當以意。

    使膖脹爛壞。

    皮肉兩披。

    黃膿流出。

    於黃膿間。

    血流滂滂。

    一節之上。

    饑膚爛盡。

    唯見右腳指節。

    白如珂雪。

    見一節已,從右腳漸漸廣大。

    乃至半身。

    膖脹爛壞。

    黃膿流血。

    令半身肌皮。

    皆兩向披。

    唯半身骨。

    皎然大白。

    見半身已,複見全身。

    一切膖脹。

    都已爛壞。

    膿血可惡。

    見諸雄蟲。

    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