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淨。

    九孔膿流。

    筋纏血塗。

    生藏熟藏。

    大小便利。

    八萬戶蟲。

    一一蟲複有八十億小蟲。

    以為眷屬。

    如此之身。

    當有何淨。

    作是思惟時。

    自見己身,猶如皮囊。

    出定亦見身内。

    無骨身皮如囊。

    亦觀他身,猶如皮囊。

    見此事時。

    當詣智者問諸苦法。

    聞苦法已,谛觀此身。

    屬諸因緣。

    當有生苦。

    既受生已,憂悲苦惱。

    恩愛别離。

    與怨憎會。

    如是種種。

    是世間苦法。

    今我此身。

    不久敗壞。

    在苦網中。

    屬生死種。

    風刀諸賊。

    随從我身。

    阿鼻地獄。

    猛火熾然。

    當焚燒我。

    駝驢豬狗。

    一切畜生。

    及諸禽獸。

    我悉當經受諸惡形。

    如此諸苦名為外苦。

    今我身内。

    自有四大毒龍無數毒蛇。

    一一蛇有九十九頭。

    羅刹惡鬼。

    及鸠槃荼。

    諸惡鬼等。

    集在我心。

    如此身心。

    極為不淨。

    是弊惡聚。

    三界種子。

    萌芽不斷。

    雲何我今於不淨中而生淨想。

    於虛妄物。

    作金剛想。

    於無佛處。

    作佛像想。

    一切世間。

    諸行性相。

    悉皆無常。

    不久磨滅。

    如我此身。

    如彈指頃。

    亦當敗壞。

    用此虛想。

    於不淨中。

    假僞見淨。

    作是思惟時。

    自見己身。

    淨如琉璃。

    皮囊諸相自然變滅。

    觀身及我。

    了不能得。

    但見四方。

    有諸黑象。

    踐踏前地。

    前地金剛。

    一切摧碎。

    見地樹荄。

    乃至下方。

    衆荄甚多。

    不可稱數。

    爾時黑象。

    如前以鼻繞樹。

    無量諸龍。

    及諸夜叉。

    與黑象共戰。

    狂象蹴踏是諸鬼神。

     悶絕躄地。

    於虛空中。

    有諸鬼神。

    其數衆多。

    手捉刀輪。

    佐助黑象。

    欲拔此樹。

    如是多時。

    樹一根動。

    此樹動時。

    行者自見繩床下地。

    自然震動。

    日日如是,滿九十日。

    如是應當乞好美食。

    及諸補藥。

    以補身體。

    安隐端坐。

    複如前法。

    如前所見。

    從初境界。

    一一谛觀。

    往複反覆。

    經十六反。

    極令明淨。

    既明淨已,複還系念。

    觀身苦空無常無我。

    悉亦皆空。

    作是思惟時。

    觀身不見身。

    觀我不見我。

    觀心不見心。

    爾時忽然見此大地。

    山河石壁。

    一切悉無。

    出定之時,如癡醉人應當至心。

    修忏悔法。

    禮拜塗地。

    放舍此觀。

    禮拜之時,未舉頭頃。

    自然得見如來真影。

    以手摩頭。

    贊言法子。

    善哉善哉!汝今善觀諸佛空法。

    以見佛影故。

    心大歡喜。

    還得醒悟。

    爾時尊者摩诃賓頭盧。

    與五百阿羅漢。

    飛至其前。

    廣為宣說甚深空法。

    以見五百聲聞比丘故。

    心大歡喜。

    頭頂忏悔。

    複見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羅夜那。

    及千二百五十聲聞影。

    爾時複見釋迦牟尼佛影。

    見釋迦牟尼佛影已,複得見過去六佛影。

    是時諸佛影。

    如頗梨鏡。

    明顯可觀。

    各伸右手。

    摩行者頂。

    諸佛如來。

    自說名字。

    第一佛言:我是毗婆屍。

    第二佛言:我是屍棄。

    第三佛言:我是毗舍。

    第四佛言:我是拘樓孫。

    第五佛言:我是迦那含牟尼。

    第六佛言:我是迦葉毗。

    第七佛言:我是釋迦牟尼佛。

    是汝和上。

    汝觀空法。

    我來為汝作證。

    六佛世尊,現前證知見。

    佛說是語時。

    見佛色身。

    了了分明。

    亦見六佛。

    了了分明。

    爾時七佛。

    各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

    光明大盛。

    照娑婆世界及琉璃身。

    皆令明顯。

    爾時諸佛。

    現此相時。

    身諸毛孔放大光明。

    化佛無數。

    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地及虛空。

    純黃金色。

    是諸世尊,中有飛行者,中有作十八變者,中有經行者,中有入深禅定者,中有默然安住者,中有放大光明者,唯大和上釋迦牟尼佛。

    為於行者,說四真谛。

    分别苦空無常無我諸法空義。

    過去六佛。

    亦複分别十二因緣。

    或複演說三十七道品。

    贊歎聖行。

    爾時行者,見佛聞法。

    心生歡喜。

    應時自思惟。

    諸佛世尊,有二種身。

    今我所見。

    見佛色身。

    不見如來解脫知見五分法身。

    作是思惟時。

    複更忏悔。

    殷勤不懈。

    晝夜六時。

    恒修三昧。

    應作是念。

    此色身。

    如幻。

    如夢。

    如焰。

    如旋火輪。

    如乾闼婆城。

    如呼聲響。

    是故佛說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如是諸法等。

    我今一一應當谛觀。

    極令了了。

    作是觀時。

    化佛不現。

    若有少在。

    複更觀空。

    以觀空故。

    化佛即滅。

    唯七佛在。

    爾時七佛。

    與諸聲聞眷屬大衆。

    廣為行者,說三十七助聖道法。

    聞此法已,身心歡喜。

    複更谛觀苦空無常無我等法。

    作是觀時。

    狂象大吼。

    挽樹令動。

    樹初動時。

    見一房地。

    六變震動。

    複有夜叉。

    刺黑象殺。

    衆多黑象。

    死卧在地。

    不久爛潰。

    白膿黑膿。

    青膿黃膿。

    綠膿紫膿。

    赤膿赤血。

    流污在地。

    複有蜣螂諸蟲。

    遊集其上。

    複有諸蟲。

    眼中出火。

    燒蜣螂殺。

    爾時下方金剛地際。

    有五金剛輪。

    有五金剛人。

    在其輪間。

    右手執金剛劍。

    左手執金剛杵。

    以杵搗地。

    以劍斫樹。

    見此事時。

    大地漸動。

    見城内地。

    六種震動。

    見一城已,複見二城。

    漸漸廣大。

    見一逾阇那。

    見一逾阇那已,複更廣大普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地動。

    動時東踴西沒。

    西踴東沒。

    南踴北沒。

    北踴南沒。

    中踴邊沒。

    邊踴中沒。

    此地動時。

    見大樹荄。

    乃至金剛際。

    時金剛人以刀斫之。

    令樹荄絕。

    樹荄絕時。

    諸龍諸蛇。

    皆悉吐焰。

    尋樹而上。

    爾時複有衆多羅刹。

    積薪樹上。

    時金剛人。

    以金剛杵。

    搗樹枝折。

    搗此樹時。

    一杵乃至八萬四千杵。

    樹枝方折。

    爾時杵端。

    自然出火。

    燒此樹盡。

    唯有樹心。

    如金剛錐。

    從三界頂。

    下至金剛際。

    不可傾動。

    是時行者,得此觀時。

    出定安樂。

    出定入定。

    心恒靜寂。

    無憂喜想。

    複勤精進。

    晝夜不息。

    以精進故。

    世尊釋迦牟尼。

    與過去六佛。

    當現其前為說甚深空三昧。

    無願三昧。

    無作三昧。

    聞已歡喜。

    随順佛教。

    谛觀空法。

    如大水流。

    不久當得阿羅漢道。

    佛告阿難。

    此不淨想觀。

    是大甘露。

    滅貪淫欲。

    能除衆生結使心病。

    汝好受持。

    慎勿忘失。

    若佛滅度後。

    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聞此甘露灌頂聖法。

    能攝諸根。

    至心系念。

    谛觀身分。

    心不分散。

    斂心使住。

    經須臾間。

    此人命終。

    得生天上。

    若複有人。

    随順佛教。

    系念谛觀一爪一指。

    令心安住。

    當知此人。

    終不堕落三惡道中。

    若複有人。

    系念谛觀。

    見舉身白骨。

    此人命終。

    生兜率陀天。

    值遇一生補處菩薩。

    号曰彌勒。

    見彼天已,随從受樂。

    彌勒成佛。

    最初聞法。

    得阿羅漢果。

    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

    若複有人。

    觀此不淨。

    得具足者,於此身上。

    見佛真影。

    聞佛說法。

    得盡諸苦。

    爾時阿難。

    即從坐起。

    整衣服。

    為佛作禮。

    叉手長跪。

    白佛言:世尊,此法之要。

    雲何受持。

    當何名此法。

    佛告阿難。

    此名觀身不淨雜穢想。

    亦名破我法觀無我空。

    汝好受持為未來世。

    濁苦衆生。

    貪淫多者,當廣分别。

    佛說是語時。

    釋梵護世。

    無數天子。

    持天曼陀羅華。

    摩诃曼陀羅華。

    曼殊沙華。

    摩诃曼殊沙華。

    而散佛上及諸大衆頂禮佛足。

    贊歎佛言:如來出世。

    甚為希有。

    乃能降伏驕慢邪見。

    迦絺羅難陀。

    亦為未來貪淫衆生。

    說甘露藥。

    增長天種。

    不斷三寶。

    善哉世尊,快說是法。

    龍神夜叉。

    乾闼婆等。

    亦同諸天。

    贊歎於佛。

    尊者阿難。

    迦絺羅難陀。

    及千比丘。

    無量諸天。

    八部之衆。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禮佛而退。

    得此觀者,名十色不淨。

    亦名分别諸蟲境界。

    是最初不淨門。

    有十八方便。

    諸境界性。

    不可具說。

    入三昧時。

    當自然得此第十八一門觀竟。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是時會中有一比丘。

    名禅難提。

    於深禅定。

    久已通達。

    成阿羅漢。

    三明六通。

    具八解脫。

    即從坐起。

    正衣服。

    叉手長跪。

    而白佛言:如來今者,現在世間。

    利安一切。

    佛滅度後佛不現在諸四部衆。

    有業障者,若系念時。

    境界不現在前。

    如是煩惱。

    及一切罪。

    犯突吉羅乃至重罪。

    欲忏悔者,當雲何滅是諸罪相。

    若複有人殺生邪見。

    欲修正念。

    當雲何滅邪見殺生惡煩惱障。

    作是語已,如大山崩。

    五體投地。

    頂禮佛足。

    複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解說令未來世一切衆生。

    恒得正念。

    不離賢聖。

    爾時世尊,猶如慈父安慰其子。

    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慈心與慈俱生。

    今具大悲無漏根力覺道成就。

    汝於今日。

    為未來世一切衆生。

    問除罪法谛聽谛聽。

    善思念之爾時世尊即放頂光。

    此光金色有五百化佛。

    繞佛七匝。

    照祇陀林。

    亦作金色。

    現此相已,還從佛枕骨入。

    爾時世尊告禅難提及敕阿難汝等當教未來衆生罪業多者,為除罪故。

    教使念佛。

    以念佛故。

    除諸業障報障煩惱障。

    念佛者當先端坐。

    叉手閉眼舉舌向腭。

    一心系念心心相注。

    使不分散心既定已,先當觀像。

    觀像者,當起想念。

    觀於前地。

    極使白淨取相長短壁方二丈。

    益使明淨猶如明鏡見前地已,見左邊地。

    亦使明淨見右邊地。

    亦使明淨。

    及見後地。

    亦使明淨。

    使四方地悉平如掌。

    其一一方各作二丈地想。

    極使明淨。

    地既明已,還當攝心觀於前地。

    作蓮華想。

    其華千葉。

    七寶莊嚴。

    複當作一丈六金像想。

    令此金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