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關燈
而更取倍得好者,心意共诤不能自決。

    當于其日。

    阿須倫與忉利天共鬥。

    或天得勝。

    阿須倫不如。

    或阿須倫得勝。

    諸天不如。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長者心。

    或時悭心得勝施心不如。

    或時施心得勝悭心不如。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施與戰同處,此德智不譽。

    施時亦戰時,此事二俱等。

     長者遙聞内懷慚愧。

    如來所說正謂我身。

    即出好氎持用為施。

    難降長者出五百兩金持用惠施。

    心開意解各見道迹也。

    人遭百千變,等除憍慢怨。

     時施清淨心,健夫最為勝。

     人遭百千變等除憍慢怨者,學人在家戀着财業。

    衆事愦亂心不一定。

    人欲脩道當離家業。

    除去憍慢不興想着。

    乃得惠施不望其報。

    謙恭卑下脩德之本。

    輕人貴己殃禍之災。

    是以教人閑靜之處。

    然後乃得脩于道真。

    是故說曰人遭百千變等除憍慢怨也。

    時施清淨心健夫最為勝者,施有五時獲五功德。

    除去憍慢自大之心。

    意常清淨不懷穢濁。

    是故說曰時施清淨心健夫最為勝也。

     忍少得勝多,戒勝懈怠多。

    有信惠施者,後身受善報。

     忍少得勝多戒勝懈怠多者,多有衆生信心極少。

    瞋恚隆熾持戒忍辱亦複少少耳。

    以能行忍則勝怨雠。

    持戒之人勝懈怠者,猶如阿那律一有施德與辟支佛。

    九十劫中未曾趣惡道。

    後生釋種家。

    佛并父弟。

    出家學道成其道果。

    是故說曰忍少得勝多戒勝懈怠多有信惠施者後身受善報也。

     快哉大福報,所願皆全成。

    速得第一滅,漸入無為際。

     快哉大福報所願皆全成者,人之修福皆由前身立行所緻。

    值良福田種子雖少獲報無量。

    若複前身觸堯賢聖。

    施心不純無平等意。

    設受人形形狀鬼陋為人所輕。

    作惡受惡作福受福。

    是故說曰快哉大福報所願皆全成也。

    速得第一滅漸入無為際者,衆結除盡諸德普具。

    淨如光明内外清徹。

    意欲所求第一義者尋時即獲。

    欲得永入虛無之處。

    尋時即得。

    無有疑滞。

    正使外邪弊魔之度。

    欲來毀壞為福之人。

    尋時自壞。

    無奈之何。

    猶昔魔王将十八億衆。

    百頭一身。

    形像可畏。

    虎狼師子毒蛇惡蚖來恐如來。

    如來福力使魔斷壞。

    魔王退後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快哉大福報,所願皆全成。

    速得第一滅,漸入無為際。

    若彼求方便,賢聖智慧施。

    盡其苦原本,當知獲大幸。

     若彼求方便賢聖智慧施者,學人欲習賢聖法者,勇猛精進意不分散。

    然後乃應賢聖之法。

    是故說曰若彼求方便賢聖智慧施也。

    盡其苦原本當知獲大幸者,所謂苦者五盛陰是。

    能滅此者乃應道教。

    是故說曰盡其苦原本當知獲大幸也。

     愛法善眠寤,心意潔清淨。

    賢聖所說法,智者所娛樂。

     學人習行達了深法。

    曉了分别義句。

    所趣心意澹然無馀異想。

    入定一意不為衆邪之所傾動。

    賢聖所言教。

    玩而習之不能舍離。

    智者所習非愚所論。

    是故說曰愛法善眠寤心意潔清淨賢聖所說法智者所娛樂也。

     若人心樂禅,亦複樂不起。

    亦樂四意止,并及七覺意。

    及彼四神足,賢聖八品道。

     若人心樂禅亦複樂不起者,彼脩行人所以樂禅者,欲于無馀泥洹界而取滅度。

    不起不滅。

    是故說曰若人心樂禅亦複樂不起也。

    亦樂四意止并及七覺意者,止結不起謂之意止。

    有所覺寤故謂覺意。

    是故說曰亦樂四意止并及七覺意也。

    及彼四神足賢聖八品道者,夫神足法亦斷結使。

    于現法中快樂無為賢聖八品道。

    于現法中亦斷結使快樂善利。

    是故說曰及彼四神足賢聖八品道也。

     善樂于揣食,善樂攝法服。

    善樂于經行,樂處于山薮。

     善樂于揣食善樂攝法服者,如彼行人。

    以獲斷一切之智。

    分别食想意不染着。

    起于食想食。

    若好若鬼意無是非。

    法服齊整不違先聖所制服飾。

    是故說曰善樂于揣食善樂攝法服也。

    善樂于經行樂處于山薮。

    如佛契經所說,夫經行之人獲五功德。

    雲何為五。

    一者堪任遠行。

    二者多力。

    三者所可食啖自然消化。

    四者無病。

    五者經行之人速得禅定。

    習道之人得真如四谛微妙之法。

    聞法意寤。

    即入深山無人之處禅定習道。

    即于無馀泥洹界而般泥洹。

    是故說曰善樂于經行善樂于山薮也。

     以逮安樂處,現法而無為。

    以越諸恐懼,超世諸染着。

     以逮安樂處現法而無為者,如彼修行之人。

    于有馀泥洹界真法自娛樂。

    漸漸乃至滅盡泥洹界。

    是故說曰以逮安樂處現法而無為也。

    以越諸恐懼超世諸染着者,以見道迹越諸苦難。

    超世諸染着行過三界。

    為衆祐福田。

    是故說曰以越諸恐懼超世諸染着也。

     善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