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生天上人中。
往反周旋不處卑賤,猶如有人從觀至觀從園至園五樂自娛終無憂慼便能閉地獄餓鬼畜生門。
開天人徑路。
轉進功業便至無為是故說三分有定處自然處天宮也。
息意何有恚,自撿壽中明。
等智定解脫,知已無有恚。
息意何有恚者,學人息心降粗弊意。
心如死灰身如朽木。
見前恚樂不以經懷。
心如安明不可移動。
是故說息意何有恚也。
自撿壽中明者,學人自檢自養其壽。
恒以無漏而自榮護。
不貪世榮有悕望。
是故說自撿壽中明。
等智定解脫知已無有恚者,彼修行人平等解脫不以無等。
無等解脫者,斯是世俗斷欲人也。
平等解脫人終無恚怒。
所有恚怒結使之垢永已除盡。
是故說等智定解脫知已無有恚也。
夫為惡者,怒有怒報,怒不報怒。
勝彼鬥負。
夫為惡者怒有怒報者,行惡之人彼此受殃。
猶野火行值前被然。
先恚怒者令生恚怒。
先惡心者令生惡心。
是故說夫為惡者怒有怒報也。
怒不報怒勝彼鬥負者,昔波斯匿王寵養諸奴。
遣使攻伐他國。
善解戰法所往皆伏。
後諸妻婦請道人供養求願。
複為說微妙法。
皆得須陀洹道。
後征人還。
婦等語諸夫曰:君征去後。
我等請諸道人供養求願。
願君安隐早歸為我說法。
我等已得須陀洹道。
君等更可請之。
即如婦言請諸道人供養說法。
諸夫複得阿那含道。
彼界複有賊寇。
王教召諸群奴令往攻擊。
奴輩聞之内自思惟。
我等各各皆得道谛。
慈愍一切不害生類。
雲何當往攻伐彼敵。
複重思惟設不應命受王教者,身自喪滅殃及妻息。
甯就彼死不在存此罪及妻息。
即皆嚴駕往向彼敵。
諸天龍神感應。
摧破彼衆安隐還家。
國主歡喜四遠甯泰。
是故說怒不報怒勝彼鬥負也。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
真誠勝欺。
忍辱勝怨者,昔阿阇世王集四種兵。
往攻舍衛城。
時波斯匿王複集四種兵。
出外戰鬥摧破大衆。
生擒阿阇世。
身将至如來所白世尊曰:姊子阿阇世。
叛逆無道橫興惡意攻伐我國。
本無怨雠自生怨雠。
本無鬥诤自生鬥诤。
今原赦其罪放還本國。
何以故?為我大姊見放之。
是故說忍辱勝怨也。
善勝不善者,無功德人喜自稱說。
吾所知多彼所知少。
實無技術稱言有之。
實無方略自言多方。
臨事之際攝腹如步屈之蟲。
若見智者無然獨立。
如死肉聚無複神識。
是以智者勸人積學。
學者甯神之寶宅。
心意自在通達四遠由學得成。
營家立國法度邪非斯由學也。
是故說善勝不善也。
勝者能施者,所謂勝者勝彼悭貪。
人不立德本者嫉彼妒賢。
見人惠施代惜财貨。
恒作是念。
我施彼者後何所望。
唯有立信之人乃能惠施。
亦不選擇不願果報。
乞者填門不立禁限。
四遠雲集不距微細。
是故說勝者能施也。
真誠勝欺者,真誠行人宗室眷屬。
所在稱揚無不聞者,妄語之人人見不歡人所憎嫉。
是故說真誠勝欺。
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
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
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者,彼修行人知時知法。
可避知避可就知就。
所說真誠為世人所敬不诳惑人。
是故說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也。
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者,愚人所習瞋恚為首。
存在心懷未始舍離,猶如鑿石作字文章分明。
不為暴風所滅。
是故說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也。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禦。
去冥入明。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者,恚怒即生還能制者,此名人中雄也,猶如馬車奔逸。
禦者能止此名善禦。
是故說恚能自制如止奔車也。
是為善禦去冥入明者,此善禦者非禦車禦。
亦非象馬禦。
所謂禦者,能自攝意念不分散息心不起。
志趣無為不着世累。
為人重任作良祐福田。
可敬可貴為供養最。
是故說是為善禦去冥入明也。
沙門及道,行斯愛念,新水華香。
馬恚為十。
出曜經如來品第二十二。
最正覺自得,不染一切法。
一切智無畏,自然無師保。
最正覺自得者,昔六師在世貪着利養。
競自稱己獨謂為尊。
聞佛出世神德過人。
六師雲集各共結誓。
我等六人世無等倫。
近聞有佛出世。
神德威力逾越我等。
宜可同議心齊意等語不相違。
然後乃得勝彼瞿昙。
即遣一人往觀如來。
顔色視瞻為如人不。
即往觀見視無厭足。
還白六師如其所見。
瞿昙顔貌世之希有。
威神光明逾于日月。
如我所見無譬可喻。
六人複念。
其人出于王種。
理應端正何足複怪。
今且更遣一人往觀瞿昙容儀無畏。
為躁疾局促耶。
即往觀相。
如師子王在群獸中無所畏難。
還告六師。
瞿昙在衆。
如獸中王。
無所畏難。
六人複念。
愚人
往反周旋不處卑賤,猶如有人從觀至觀從園至園五樂自娛終無憂慼便能閉地獄餓鬼畜生門。
開天人徑路。
轉進功業便至無為是故說三分有定處自然處天宮也。
息意何有恚,自撿壽中明。
等智定解脫,知已無有恚。
息意何有恚者,學人息心降粗弊意。
心如死灰身如朽木。
見前恚樂不以經懷。
心如安明不可移動。
是故說息意何有恚也。
自撿壽中明者,學人自檢自養其壽。
恒以無漏而自榮護。
不貪世榮有悕望。
是故說自撿壽中明。
等智定解脫知已無有恚者,彼修行人平等解脫不以無等。
無等解脫者,斯是世俗斷欲人也。
平等解脫人終無恚怒。
所有恚怒結使之垢永已除盡。
是故說等智定解脫知已無有恚也。
夫為惡者,怒有怒報,怒不報怒。
勝彼鬥負。
夫為惡者怒有怒報者,行惡之人彼此受殃。
猶野火行值前被然。
先恚怒者令生恚怒。
先惡心者令生惡心。
是故說夫為惡者怒有怒報也。
怒不報怒勝彼鬥負者,昔波斯匿王寵養諸奴。
遣使攻伐他國。
善解戰法所往皆伏。
後諸妻婦請道人供養求願。
複為說微妙法。
皆得須陀洹道。
後征人還。
婦等語諸夫曰:君征去後。
我等請諸道人供養求願。
願君安隐早歸為我說法。
我等已得須陀洹道。
君等更可請之。
即如婦言請諸道人供養說法。
諸夫複得阿那含道。
彼界複有賊寇。
王教召諸群奴令往攻擊。
奴輩聞之内自思惟。
我等各各皆得道谛。
慈愍一切不害生類。
雲何當往攻伐彼敵。
複重思惟設不應命受王教者,身自喪滅殃及妻息。
甯就彼死不在存此罪及妻息。
即皆嚴駕往向彼敵。
諸天龍神感應。
摧破彼衆安隐還家。
國主歡喜四遠甯泰。
是故說怒不報怒勝彼鬥負也。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
真誠勝欺。
忍辱勝怨者,昔阿阇世王集四種兵。
往攻舍衛城。
時波斯匿王複集四種兵。
出外戰鬥摧破大衆。
生擒阿阇世。
身将至如來所白世尊曰:姊子阿阇世。
叛逆無道橫興惡意攻伐我國。
本無怨雠自生怨雠。
本無鬥诤自生鬥诤。
今原赦其罪放還本國。
何以故?為我大姊見放之。
是故說忍辱勝怨也。
善勝不善者,無功德人喜自稱說。
吾所知多彼所知少。
實無技術稱言有之。
實無方略自言多方。
臨事之際攝腹如步屈之蟲。
若見智者無然獨立。
如死肉聚無複神識。
是以智者勸人積學。
學者甯神之寶宅。
心意自在通達四遠由學得成。
營家立國法度邪非斯由學也。
是故說善勝不善也。
勝者能施者,所謂勝者勝彼悭貪。
人不立德本者嫉彼妒賢。
見人惠施代惜财貨。
恒作是念。
我施彼者後何所望。
唯有立信之人乃能惠施。
亦不選擇不願果報。
乞者填門不立禁限。
四遠雲集不距微細。
是故說勝者能施也。
真誠勝欺者,真誠行人宗室眷屬。
所在稱揚無不聞者,妄語之人人見不歡人所憎嫉。
是故說真誠勝欺。
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
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
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者,彼修行人知時知法。
可避知避可就知就。
所說真誠為世人所敬不诳惑人。
是故說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也。
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者,愚人所習瞋恚為首。
存在心懷未始舍離,猶如鑿石作字文章分明。
不為暴風所滅。
是故說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也。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禦。
去冥入明。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者,恚怒即生還能制者,此名人中雄也,猶如馬車奔逸。
禦者能止此名善禦。
是故說恚能自制如止奔車也。
是為善禦去冥入明者,此善禦者非禦車禦。
亦非象馬禦。
所謂禦者,能自攝意念不分散息心不起。
志趣無為不着世累。
為人重任作良祐福田。
可敬可貴為供養最。
是故說是為善禦去冥入明也。
沙門及道,行斯愛念,新水華香。
馬恚為十。
出曜經如來品第二十二。
最正覺自得,不染一切法。
一切智無畏,自然無師保。
最正覺自得者,昔六師在世貪着利養。
競自稱己獨謂為尊。
聞佛出世神德過人。
六師雲集各共結誓。
我等六人世無等倫。
近聞有佛出世。
神德威力逾越我等。
宜可同議心齊意等語不相違。
然後乃得勝彼瞿昙。
即遣一人往觀如來。
顔色視瞻為如人不。
即往觀見視無厭足。
還白六師如其所見。
瞿昙顔貌世之希有。
威神光明逾于日月。
如我所見無譬可喻。
六人複念。
其人出于王種。
理應端正何足複怪。
今且更遣一人往觀瞿昙容儀無畏。
為躁疾局促耶。
即往觀相。
如師子王在群獸中無所畏難。
還告六師。
瞿昙在衆。
如獸中王。
無所畏難。
六人複念。
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