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是故說曰:頗有斯等類也。
不愛己愛彼者,人之受形四大俱等命根一類無有高下。
彼命此命俱終變易。
是故說曰:不愛己愛彼也以己喻彼命是故不害人也。
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
一切皆懼死者五道衆生回轉四流皆畏楚毒自護已命。
世尊說曰:若欲護己者,不當行楚毒世間狂夫橫行罪業。
或以刀杖共相傷害。
戲笑為惡号哭受痛懷毒陰謀禍及門族是故智者絕禍于未生。
資福于無形。
是故說曰: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夫行殺者生辄短命是故汝等當避于殺也。
譬人久行,從遠吉還,親厚并安。
歸來喜歡。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舍衛城裡有人名曰锺磬。
宗族五親不可稱限。
己身貧匮乏諸财産衣不覆形食不充口。
五親相見皆伭頭而過。
锺磬自念五宿少福生不遇時。
自知貧困五親離薄。
出則為人所笑入則為妻兒所責甯出此國造他方土死活由天安知馀事。
正使處他國土甯彼死亡不在此求活。
時彼锺磬即出國界适他邦域。
賣庸客作勤力生活。
憶本窮悴為五親所薄。
晝夜勤勤不暇食息。
漸漸積财無數。
金銀珍寶車磲馬瑙珊瑚虎珀駱駝驢騾及以車輿載緻珍寶歸還本國。
諸五親聞锺磬多獲珍寶還來歸家盡出迎逆與家别久亂發鬓長衣裳垢坌步負錢财。
五親不識而問曰:锺磬今為所在。
锺磬報曰:乃在于後斯須自到。
五親留待複問後人锺磬所在。
後人報曰:锺磬最在前如是經久不見锺磬。
锺磬但言在後。
後人複言在前遂欲至家不識锺磬。
時諸五親捉锺磬奴指示锺磬五親得與相見與卿别久各不相識人存形變乃至于斯。
今我五親故來迎卿何為面欺故言在後。
锺磬報曰:我非锺磬。
後車載寶貨乃是锺磬。
曩昔貧悴為諸五親所見輕忽對面相見伭頭而過。
汝今何為求于锺磬。
五親報曰:我等接遇卿者,今日何由得緻此财。
雖爾五親不多如本不及盡。
往城外共相問訊。
沐浴澡洗。
更着新衣入城歸家。
至明清旦辭五親。
違遠如來日久欲往禮觐問訊諸親報曰:我等亦欲随從。
是時五親相将共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世尊見衆坐已定便說斯偈譬人久行從遠吉還親厚共安歸來喜歡。
爾時锺磬及諸五親歡喜踴躍善心生焉即起長跪請佛及僧至家設供。
如來默然受請。
明日時到着衣持缽。
比丘僧衆前後圍繞往造磬家各各次坐。
锺磬手自斟酌行甘馔飲食。
食訖行水更取小坐在如來前。
而受咒願。
如來說偈。
好行福者,從此到彼,自受福祚。
如親來喜,起從聖教,禁制不善。
近道見愛,離道莫親,近與不近。
所往者異,近道昇天,不近堕獄。
時锺磬及諸五親聞佛所說心開意悟。
即于坐上得盡信之法。
樂法戒成就,誠信樂而習。
能自敕身者,為人所愛敬。
樂法戒成就者,衆生之類習于法教修諸善法戒成就者雲何。
若有衆生奉持禁戒無毫釐失持此戒福。
複生梵天受福無窮。
此則缺戒不奉禁律。
何以故?由其摸質天福故。
若複有人奉持禁戒毫釐不失持禁戒福不求生天為梵身帝釋。
不求作魔王不求作轉輪王典四天下。
我今持戒之福求于無上等正覺。
是謂名為戒成就。
是故說曰:樂法戒成就也。
誠信樂而習者,執信堅固常樂修習心不恐懼亦無亂念。
一一笃信所行真實常處有記不處無記。
出言至誠不說彼此。
是故說曰:誠信樂而習。
雲何能自敕身。
夫行善者自為己身以物惠施自愛其福。
奉持禁戒舍放逸意求于濟神為後世作橋梁。
論經說義廣采異同亦為己身。
是故說曰:能自敕身也。
為人所愛敬者,執行之人所遊方域為人所敬歎說其德福。
由人弘名稱外被。
是故說曰:為人所愛敬也。
為人所愛敬,皆由己所造。
現世得稱譽,後生于天上。
為人所愛敬者,人之行全則名顯。
外來為數千萬人所見尊奉。
言從語用為人摽首。
斯由積行無虧損故。
是故說曰:為人所愛敬。
皆由己所造者,人修善行求免厄難。
受人信施衣被飯食床卧具病瘦醫藥則不損耗于禁律法。
内有真誠外能消化。
是故說曰:皆由己所造也。
現世所稱譽者,為天人所歎德可敬可貴所遊之方無所罣礙。
是故說曰:現世所稱譽也。
後生于天上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七寶殿堂受福自然。
是故說曰後生于天上。
教習使禀受,制止非法行。
善者之所念,惡者當遠離。
教習使禀受者,在于法功德中教授正法。
随彼所須而演其教。
是故說曰:教習使禀受。
制止非法行者,非法行者人所憎惡多興亂念。
衆惡之原令人堕地獄餓鬼畜生。
是故說曰:制止非法行也。
善者之所念者,修善之人善德具足。
終不使人至于惡道。
是故說曰:善者之所念也。
惡者當遠離者,要知識者即是惡也。
行不至要動與惡俱。
心中所念以惡為首。
是故說曰:惡者當遠離也。
善與不善者,此二俱不别。
不善生地獄,善者生天上。
善與不善者,各自别異。
一者妙。
二者非妙。
一者定。
二者亂。
一趣善道。
二趣惡道。
一得善譽。
二緻诽謗。
是故說曰:善與不善也。
此二俱不别者,從此人間終亦從行地死從此造業而緻來變。
是故說曰:此二俱不别也。
不善生地獄者,惡知識人修不善行己所施為。
亦欲使人同己。
是故說曰:不善生地獄也。
善者生天上者,所謂四雙八輩十二賢士。
修善本遊虛無不樂世煩。
是故說曰:善者生天上也。
不愛己愛彼者,人之受形四大俱等命根一類無有高下。
彼命此命俱終變易。
是故說曰:不愛己愛彼也以己喻彼命是故不害人也。
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
一切皆懼死者五道衆生回轉四流皆畏楚毒自護已命。
世尊說曰:若欲護己者,不當行楚毒世間狂夫橫行罪業。
或以刀杖共相傷害。
戲笑為惡号哭受痛懷毒陰謀禍及門族是故智者絕禍于未生。
資福于無形。
是故說曰: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夫行殺者生辄短命是故汝等當避于殺也。
譬人久行,從遠吉還,親厚并安。
歸來喜歡。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舍衛城裡有人名曰锺磬。
宗族五親不可稱限。
己身貧匮乏諸财産衣不覆形食不充口。
五親相見皆伭頭而過。
锺磬自念五宿少福生不遇時。
自知貧困五親離薄。
出則為人所笑入則為妻兒所責甯出此國造他方土死活由天安知馀事。
正使處他國土甯彼死亡不在此求活。
時彼锺磬即出國界适他邦域。
賣庸客作勤力生活。
憶本窮悴為五親所薄。
晝夜勤勤不暇食息。
漸漸積财無數。
金銀珍寶車磲馬瑙珊瑚虎珀駱駝驢騾及以車輿載緻珍寶歸還本國。
諸五親聞锺磬多獲珍寶還來歸家盡出迎逆與家别久亂發鬓長衣裳垢坌步負錢财。
五親不識而問曰:锺磬今為所在。
锺磬報曰:乃在于後斯須自到。
五親留待複問後人锺磬所在。
後人報曰:锺磬最在前如是經久不見锺磬。
锺磬但言在後。
後人複言在前遂欲至家不識锺磬。
時諸五親捉锺磬奴指示锺磬五親得與相見與卿别久各不相識人存形變乃至于斯。
今我五親故來迎卿何為面欺故言在後。
锺磬報曰:我非锺磬。
後車載寶貨乃是锺磬。
曩昔貧悴為諸五親所見輕忽對面相見伭頭而過。
汝今何為求于锺磬。
五親報曰:我等接遇卿者,今日何由得緻此财。
雖爾五親不多如本不及盡。
往城外共相問訊。
沐浴澡洗。
更着新衣入城歸家。
至明清旦辭五親。
違遠如來日久欲往禮觐問訊諸親報曰:我等亦欲随從。
是時五親相将共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世尊見衆坐已定便說斯偈譬人久行從遠吉還親厚共安歸來喜歡。
爾時锺磬及諸五親歡喜踴躍善心生焉即起長跪請佛及僧至家設供。
如來默然受請。
明日時到着衣持缽。
比丘僧衆前後圍繞往造磬家各各次坐。
锺磬手自斟酌行甘馔飲食。
食訖行水更取小坐在如來前。
而受咒願。
如來說偈。
好行福者,從此到彼,自受福祚。
如親來喜,起從聖教,禁制不善。
近道見愛,離道莫親,近與不近。
所往者異,近道昇天,不近堕獄。
時锺磬及諸五親聞佛所說心開意悟。
即于坐上得盡信之法。
樂法戒成就,誠信樂而習。
能自敕身者,為人所愛敬。
樂法戒成就者,衆生之類習于法教修諸善法戒成就者雲何。
若有衆生奉持禁戒無毫釐失持此戒福。
複生梵天受福無窮。
此則缺戒不奉禁律。
何以故?由其摸質天福故。
若複有人奉持禁戒毫釐不失持禁戒福不求生天為梵身帝釋。
不求作魔王不求作轉輪王典四天下。
我今持戒之福求于無上等正覺。
是謂名為戒成就。
是故說曰:樂法戒成就也。
誠信樂而習者,執信堅固常樂修習心不恐懼亦無亂念。
一一笃信所行真實常處有記不處無記。
出言至誠不說彼此。
是故說曰:誠信樂而習。
雲何能自敕身。
夫行善者自為己身以物惠施自愛其福。
奉持禁戒舍放逸意求于濟神為後世作橋梁。
論經說義廣采異同亦為己身。
是故說曰:能自敕身也。
為人所愛敬者,執行之人所遊方域為人所敬歎說其德福。
由人弘名稱外被。
是故說曰:為人所愛敬也。
為人所愛敬,皆由己所造。
現世得稱譽,後生于天上。
為人所愛敬者,人之行全則名顯。
外來為數千萬人所見尊奉。
言從語用為人摽首。
斯由積行無虧損故。
是故說曰:為人所愛敬。
皆由己所造者,人修善行求免厄難。
受人信施衣被飯食床卧具病瘦醫藥則不損耗于禁律法。
内有真誠外能消化。
是故說曰:皆由己所造也。
現世所稱譽者,為天人所歎德可敬可貴所遊之方無所罣礙。
是故說曰:現世所稱譽也。
後生于天上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七寶殿堂受福自然。
是故說曰後生于天上。
教習使禀受,制止非法行。
善者之所念,惡者當遠離。
教習使禀受者,在于法功德中教授正法。
随彼所須而演其教。
是故說曰:教習使禀受。
制止非法行者,非法行者人所憎惡多興亂念。
衆惡之原令人堕地獄餓鬼畜生。
是故說曰:制止非法行也。
善者之所念者,修善之人善德具足。
終不使人至于惡道。
是故說曰:善者之所念也。
惡者當遠離者,要知識者即是惡也。
行不至要動與惡俱。
心中所念以惡為首。
是故說曰:惡者當遠離也。
善與不善者,此二俱不别。
不善生地獄,善者生天上。
善與不善者,各自别異。
一者妙。
二者非妙。
一者定。
二者亂。
一趣善道。
二趣惡道。
一得善譽。
二緻诽謗。
是故說曰:善與不善也。
此二俱不别者,從此人間終亦從行地死從此造業而緻來變。
是故說曰:此二俱不别也。
不善生地獄者,惡知識人修不善行己所施為。
亦欲使人同己。
是故說曰:不善生地獄也。
善者生天上者,所謂四雙八輩十二賢士。
修善本遊虛無不樂世煩。
是故說曰:善者生天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