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九十九

關燈
一處。

    思惟方便欲壞菩薩。

    互相謂言:我等今者當設何計作何事業壞此菩薩所修正行。

    時惡魔衆心懷疑惑。

    愁憂不樂如中毒箭。

    共相勸勵往菩薩所。

    伺求其短現怖畏事。

    由此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威神力故。

    諸惡魔衆盡其神力。

    尚不能動菩薩毛端。

    況令菩薩身心變異。

    時諸惡魔覺知菩薩遠離驚恐毛豎等事。

    更設方便種種魅惑。

    心神俱劣懷怖畏故。

    諸魅惑事皆不能成。

    時惡魔王便作是念。

    我尚不能壞此菩薩。

    況我眷屬或馀能壞。

    念已驚怖力盡計窮。

    還歸自宮愁憂而祝如是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具大威力。

    惡魔眷屬尚不能令如彈指頃心有迷惑。

    何況能為馀障礙事。

    善勇猛。

    如是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成就如是功德智慧大威神力。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皆變為魔。

    一一皆将爾所魔衆。

    為擾亂故往菩薩所。

    盡其神力亦不能障所修般若波羅蜜多。

    何以故?善勇猛。

    爾時菩薩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刀劍力故。

    亦複成就不可思議不可測量及無等等般若力故。

    不為一切暴惡魔軍之所降伏。

    善勇猛。

    夫大刀者,謂般若刀。

    夫大劍者,謂般若劍。

    夫大力者,謂般若力。

    是故般若波羅蜜多。

    非諸惡魔所行境地。

    複次善勇猛。

    諸有外仙得四靜慮四無色定。

    超欲魔境生諸梵天四無色地。

    彼於菩薩常所成就世間妙慧尚非行境。

    況實般若波羅蜜多。

    何況惡魔能行此境。

    彼於獲得色無色定外仙妙慧尚非行境。

    況於般若波羅蜜多。

    善勇猛。

    若時菩薩成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菩薩名為成就大威力者,若有成就般若威力。

    即名成就利慧刀者,若有成就般若利刀。

    即名成就利慧劍者,諸惡魔軍不能降伏。

    而能降伏一切魔軍。

    複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成就般若波羅蜜多利慧刀劍具大勢力。

    是諸菩薩於一切處無所依止。

    諸有所作亦無所依。

    何以故?善勇猛。

    若有所依則有移轉。

    若有移轉則有動遙若有動搖則有戲論。

    善勇猛。

    若諸有情有依有轉動搖戲論。

    是諸有情随魔力行未脫魔境。

    善勇猛。

    若諸有情雖複乃至上生有頂。

    有所依止。

    系屬所依。

    依所依處。

    彼必還堕魔境界中。

    未脫惡魔所有羂網。

    惡魔索縷常所随逐。

    如猛喜子及阿邏茶迦邏摩子并馀一切依止無色系屬所依依所依處諸仙外道。

    善勇猛。

    若諸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修深般若波羅蜜多。

    會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諸菩薩於一切處無所依止。

    諸有所作亦無所依。

    善勇猛。

    若諸菩薩勇猛精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随順安祝爾時菩薩不依止色。

    亦不依止受想行識。

    不依止眼。

    亦不依止耳鼻舌身意。

    不依止色。

    亦不依止聲香味觸法。

    不依止眼識。

    亦不依止耳鼻舌身意識。

    不依止名色。

    不依止颠倒見趣諸蓋及諸愛行。

    不依止緣起。

    不依止欲色無色界。

    不依止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及彼諸想。

    不依止地水火風空識界。

    不依止有情界法界。

    不依止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不依止有愛。

    不依止無有愛。

    不依止斷常。

    不依止有性。

    不依止無性。

    不依止布施慳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進懈怠靜慮散亂般若惡慧。

    不依止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

    不依止斷颠倒等。

    不依止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不依止苦集滅道。

    不依止盡智無生智無造作智。

    不依止無著智見。

    不依止明及解脫。

    不依止解脫智見。

    不依止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地。

    不依止異生聲聞獨覺菩薩佛法。

    不依止涅槃。

    不依止過去未來現在智見。

    不依止三世平等性。

    不依止佛智力無畏等。

    不依止一切智智。

    不依止相好圓滿。

    不依止佛土圓滿。

    不依止聲聞衆圓滿。

    不依止菩薩衆圓滿。

    不依止一切法。

    不依止移轉。

    不依止動遙不依止戲論。

    由無依止除遣一切。

    亦不執著無依止道。

    於無依止亦不恃執。

    亦複不得此是依止。

    亦複不得在此依止。

    亦複不得屬此依止。

    亦複不得依此依止。

    於所依止亦無恃執。

    如是菩薩於諸依止。

    無恃無得無執無齲無說無欣無著而祝不為一切依止所染。

    於諸依止亦無滞礙。

    證得一切依止淨法。

    善勇猛。

    此諸菩薩依一切法。

    依止清淨微妙智見。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由此惡魔不能得便。

    惡魔軍衆不能降伏。

    而能降伏一切魔軍。

     複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未發無上正等覺心。

    先應積集無量無數善根資糧。

    多供養佛事多善友。

    於多佛所請問法要。

    發弘誓願意樂具足。

    於諸有情樂行布施。

    於清淨戒尊重護持。

    忍辱柔和悉皆具足。

    勇猛精進離諸懈擔尊重修行鮮白靜慮。

    於清淨慧恭敬修學。

    是諸菩薩既發無上正等覺心。

    複應精勤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以智慧力伏諸魔衆恒作是念。

    勿為惡魔伺求我短作擾亂事。

    由斯力故令諸惡魔不能得便障所修學。

    亦令魔衆不起是心。

    我當伺求此菩薩。

    便為擾亂事障礙所修。

    設起是心即令自覺。

    我作斯事必遭大苦。

    由斯發起大恐怖心。

    勿我今時喪失身命故。

    應息此擾亂之心。

    於是魔軍惡心隐沒。

    善勇猛。

    由此因緣惡魔軍衆。

    不能障礙菩薩所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勇猛。

    若諸菩薩聞說般若波羅蜜多。

    起純淨欲增上意樂。

    深心尊重稱贊功德起大師想。

    聞說六種波羅蜜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