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

關燈
坐起。

    合掌瞻仰生希有心。

    高聲唱言:奇哉善哉!我得人身為不唐捐。

    今遇世尊發揮聚會。

    昔所未睹今乃得見。

    爾時世尊告廣博言:彼帝釋身與阿那律。

    誰為勝劣。

    廣博仙言:彼帝釋身比阿那律。

    假使百分不及其一。

    乃至千分亦不及一。

    佛言大仙。

    於如是身不足希有。

    獲福德者,随其所願身相成就。

     爾時衆會生歡喜心。

    鹹白佛言:唯願世尊,更為我等說於天趣。

    佛言:三十三天。

    彼之天帝。

    最大夫人名曰舍支。

    住歡喜園。

    天之采女。

    百千圍繞。

    容色姝妙猶花開敷。

    頰如紅蓮。

    面如金色。

    著諸鮮明細軟衣服。

    嬉遊園苑。

    天妙寶花以為首飾。

    珠嬰環珮動出妙聲。

    額廣平正垂金旒鎖。

    其眼纖長如花将開。

    堅誠傾注在於天帝。

    曾無瞋恚鬥诤颦妒。

    亦複離諸懷胎之患。

    大仙當知。

    彼之夫人。

    耽愛垢重倍馀天女。

    志意驕倨。

    猶於彌樓及漫陀山幽邃難仰。

    不肥不瘦。

    不長不短。

    體質香潔無諸穢惡。

    風送妙花結而成蓋。

    而此夫人。

    常能發揮如來種性。

     複次大仙。

    三十三天無雜患累。

    而恒遊戲樓閣宮殿。

    其所壽命天一千歲。

    壽将終時有五惡相。

    一者清冷池沼。

    淨如頗胝。

    有所觸者令人欣悅。

    微風輕搖雜花晖映。

    如此池中将欲洗沐變成脂膩。

    時彼天人見此相已心生怖懼。

    從水跳出奔走林中。

    時諸天女見彼惶遽。

    亦疾随從止一樹下心生憂惱。

    喉中哽噎。

    同聲告言:仁者,如何速舍我等孤居若此。

    時彼天男聲漸哀切作如是言:我從昔來未曾有此垢膩現身。

    作是言已,其兩腋下忽然流汗。

    彼諸天女見此衰相皆即遠離。

    於是彼天見諸女去。

    憂惱喘息内增熱毒。

    頭上花鬘飒便萎悴。

    所著天衣忽複垢膩。

    天之床敷雜玩等物。

    皆不愛樂。

     彼諸天女睹如是相。

    知必定死惡聞穢氣。

    但遙相視發聲戀泣哽噎酸楚。

    歎言苦哉。

    此細軟身。

    昔與我等遊行宴樂於天池中,猶如鴛鴦。

    於善法堂猶如鵝王。

    歡喜園中如迦蘭鳥。

    遊漫陀河同於香象。

    在波耶園及拘羅園,猶如蜂王。

    處雜樹林如天花冠。

    今者雲何為五衰相之所加害。

    舍離我等将何處去。

    時彼天人聞是悲歎複增恚惱。

    生大怖畏。

    便為熱病之所纏攝。

    舉身枯悴眼目慞惶,猶如商人失其徒侶,猶如涉海舟船破壞。

    亦如有人失如意珠。

    又如危峰朽壞之樹。

    為彼猛風搖動吹擊。

    複如龍子為金翅鳥之所銜喙。

    回惶戰懼。

    合掌告彼諸采女言:汝等進來。

    願能以手摩觸於我令少蘇息。

    雖作是語。

    而諸女等。

    但遙悲泣無有進者,各執樹枝遙擲心上。

    作如是言:汝天福荊當速生彼閻浮提中於是彼天聞是言已,知被棄舍。

    發聲怨唱。

    奇哉奈何。

    我於此中種種資具園苑宮殿。

    與諸女等眷屬纏縛。

    今時命終将行死路。

    乃何遙立但謂我言:當於閻浮而受生耶。

    爾時彼天作是語已,複睹常時所遊之處。

    念念思惟恌舉哀歎。

    發大聲言:嗚呼善法堂。

    嗚呼歡喜園。

    嗚呼雜樹園。

    嗚呼黃毯石園。

    嗚呼波露沙園。

    嗚呼波梨耶園。

    嗚呼光勝園等。

    嗚呼缦陀大河及諸宮殿堂室樓閣。

    我於今時制不由己。

    奄相舍離從此墜落。

    憂歎未終。

    複見諸女。

    驚惶去來以手拭淚。

    歔欷谘嗟容顔怖懼。

    複傷怨言:嗚呼愛者,嗚呼親者,如何見我将行死路。

    曾不與語。

    我今臨茲生死長路。

    不垂執别。

    我與汝曹不複見矣。

    嗚呼我今福業盡故。

    見此住居。

    謂如黑闇飒然空曠。

    嗚呼天樂為不奏耶。

    如何我今寂無所聞。

    嗚呼天中最為悅樂。

    一切諸天及乾闼婆所侍衛處。

    妙色堅固持金剛者,嗚呼我今豈複得見。

    千眼之相在衆中耶。

    嗚呼波利耶花。

    拘毗羅花。

    在我頭上。

    何故萎悴。

    時諸天衆睹斯天人悲惱如是,悉皆憂歎。

     爾時妙耳珰者,釋提桓因與諸天衆百千圍繞,并舍支夫人諸馀采女。

    及乾闼婆等。

    奏美音樂随從遊行。

    見於彼天。

    為五衰相之所逼害。

    将趣死路。

    皆生哀憐同聲歎言:嗚呼奇哉。

    彼之無常無少悲愍。

    暴惡毒害。

    釋提桓因。

    以梵音聲告彼天言:止止。

    天子。

    我等皆當同歸斯路。

    勿生戀著堕於惡趣。

    時諸天衆亦同告言:仁者,應當具作諸善往生人間。

    一切衆生修福業地。

    於是彼天聞如是言:便自思惟。

    我於今時決定墜落。

    合掌向彼諸來天言:汝等諸人。

    住天中者與我歡喜。

    而我於今墜落時至。

    作是言已,長歎瞻視。

    複現二相。

    一者眼如赤蓮花。

    二者身莊嚴具忽皆隐沒。

    其馀諸天見此之相。

    各持天花而散其上。

    及奏天樂。

    時臨死者見馀天衆。

    鼓樂幡花以為贈送,并相勸往。

    即便樂生閻浮提中。

    涕淚哀感自此而絕(自此已後是毗耶娑問經下文)。

    命盡死已,伽阿那風吹彼死天。

    彼風善香吹之令散。

    如是散已即時遠離三十三天。

    不知所在無有處所不能生他。

    若想若知彼既退已,生於人間在胎藏中。

    母則相現喜笑歌舞。

    心喜染欲心常歡喜。

    喜樂華果樹林之處。

    樂著種種雜色衣服常喜飲食。

    雖住藏内母脅不苦。

    不樂邪欲心喜善香華鬘莊嚴。

    卧則善夢非颠倒見。

    大仙當知。

    三十三天退生此時。

    住母藏中有如是相。

    大仙當知。

    其母爾時一切藏過。

    皆悉遠離後則出生。

    大仙當知。

    彼時童子既出生已,身分平正掌文成就可喜柔軟。

    腰細齒密身體柔軟。

    其心愛樂勝功德欲。

    性愛欲事心愛細衣。

    樂林戲處身有勝香。

    大富豐财金寶具足。

    大姓種族常行施戒。

    欲心多者則生貧家。

    心喜布施不黑不白手足齊平。

    一切見者皆悉愛敬。

    性愛論議其心柔軟少於瞋心。

    樂行他妻於自妻妾不生愛樂。

    於諸親舊兄弟眷屬心不愛戀。

    大仙當知。

    三十三天退生人中。

    本性如是, 世尊說已,毗耶娑仙(即新經中廣博仙也唐梵二音方言異耳)一切仙衆。

    心生歡喜歎言善哉!(比因披讀睹斯文阙三藏泥洹詢疑無所遂撿舊藏經内獲得毗耶娑經與此梵本是同先後譯異兩文對勘二理無殊故以舊文續斯新阙後尋覽者幸無惑焉開元戊辰歲西崇福寺沙門智昇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