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戒出生無所犯故。
三者忍出生無瞋恚故。
四者精進出生不懈退故。
五者禅出生行方便故。
六者慧出生持戒多聞故。
七者梵住出生解脫寂靜故。
八者神通出生常在定故。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常修行施者,離諸貪熱惱。
不希求果報,回向佛菩提。
持戒為大乘,割截無瞋恨。
志求大安樂,除習證真滅。
菩薩行精進,多劫為衆生。
忍苦遊世間,精進力增長。
修行禅定者,遠離諸戲論。
到諸禅彼岸,而不随禅生。
大慧無等倫,永離諸邊見。
了知世空寂,癡闇滅無馀。
寂靜修梵住,淨除諸惡道。
常為釋梵王,勤修諸義利。
神通遊佛刹,侍佛聽聞法。
善知諸性欲,說法度衆生。
複次童女。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得陀羅尼辯才無礙。
何等為八。
一者尊重法故。
二者承事和上阿阇梨故。
三者求法無厭故。
四者如聞演說故。
五者不慳吝法故。
六者不揚他惡故。
七者愛敬法師如和上故。
八者不見他過勸離過故。
是名八法。
菩薩成就具足總持辯才無礙。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志樂常求法,事師親善友。
遠離惡知識,得無盡藏持。
多聞無厭足,勇猛勤求法。
如聞而演說,不希求利養。
得清淨辯才,能令衆歡喜。
欣樂行法施,遠離於慳嫉。
行法無所著,獲得陀羅尼。
護戒自觀身,不求他過失。
慈悲為依止,發語不非時。
當得無礙辯,度言說彼岸。
於善說法者,愛敬如師想。
隐過勸離惡,獲無盡海持。
複次童女。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於諸佛前蓮花化生。
何者為八。
一者乃至失命不說他過。
二者勸化衆生令歸三寶。
三者安置一切於菩提心。
四者梵行無染。
五者造立佛像置蓮花座。
六者憂惱衆生令除憂惱。
七者於貢高人常自謙下。
八者不惱他人。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假令苦逼身,終不說他過。
常稱歎三寶,化生諸佛前。
勸發菩提心,令求一切智。
常修於梵行,化生諸佛前。
黃金嚴佛像,坐寶蓮花座。
除衆生憂惱,化生諸佛前。
於彼憍慢人,謙卑如弟子。
不令他生惱,化生諸佛前。
複次童女。
有八種法。
菩薩成就頭陀功德。
常樂住於阿蘭若處。
何等為八。
一者少欲。
二者知足。
三者滿足善法。
四者以善自養。
五者常持聖種。
六者見生死患心常厭離。
七者恒觀無常苦空無我。
八者深信堅固不随他教。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少欲知足不放逸,法喜衆善為資養。
愛樂常修於聖種,見生死患生怖心。
由是常樂行頭陀,如犀一角獨無侶。
有為之法苦無我,慧心深信住正勤。
自見於法不随他,常處空閑佛所贊。
頭陀遠離無惱患,無諸诤論衆過失。
遠離眷屬絕稱譽,由是樂住阿蘭若。
複次童女。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摧伏魔怨。
何等為八。
一者入於性空。
二者信於無相。
三者信於無願。
四者了知無作。
五者内無疑惑。
六者忍於無生。
七者決了無性。
八者於一切法方便觀察不壞於如。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於空無相及無願,得三解脫降魔怨。
有為無為無二相,證於無生得解脫。
諸法無生如是忍,彼等降伏諸魔怨。
於此無生無滅中,蘊界無我猶如幻。
決定了知法無性,不壞於如巧方便。
分别諸法為魔業,舍離分别則降魔。
智慧方便二俱行,若有若空無所祝修習如是殊勝法,得善方便妙色身。
複次童女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不離菩提。
何者為八。
一者正見。
成熟邪見衆生故。
二者正念。
悲愍邪念衆生故。
三者正語。
愍諸邪語故。
四者正業。
攝諸邪業故。
五者正精進。
度邪勤者故。
六者正命。
不舍邪命衆生故。
七者正思惟。
令離邪思惟故。
八者正定。
發起增進邪定者故。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成就正見者,化彼諸邪見。
常修行正念,哀悲邪念者,清淨正言說,愍諸邪語者,安住於正業,攝諸邪業者, 常修於正勤,不舍邪勤者,相應正淨命,攝諸邪命者,智者正思惟,哀愍邪思者,常住於正定,攝諸邪定者, 無上八正道,安隐度暴流。
複渡漂流者,是大菩提道。
聲聞及緣覺,草筏唯自渡。
菩薩廣運濟,如彼大船師。
複次童女。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證甘露道。
何等為八。
一者住於無诤之法。
二者善守無障礙心。
三者常觀如實之義。
四者住菩提心修習六念。
五者精勤修習諸波羅蜜。
六者積集善根成熟衆生。
七者住於大悲攝受正法。
八者得無生忍住不退轉。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常修無诤行,住大沙門法。
遠離瞋恚過,積集諸善根。
善觀如實義,得諸無盡辯。
安住菩提心,常念於無念。
一切波羅蜜,勤修無退轉。
得諸方便力,由是度衆生。
能以法王财,悲心施一切。
速證無生忍,不退轉菩提。
若能如是行,佛法不難得。
不久降魔衆,證最上菩提。
爾時淨信童女聞是法已歡喜踴躍。
白佛言:世尊,成熟幾法能轉女身。
佛告童女。
成就八法當轉女身。
何等為八。
一者不嫉。
二者不慳。
三者不谄。
四者不瞋。
五者實語。
六者不惡口。
七者舍離貪欲。
八者離諸邪見。
童女。
修此八法速轉女身。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不嫉妒他人,離慳常樂法。
不行於谄诳,厭患女人身。
慈心舍離瞋,常修於實語。
除貪離惡口,安住正見中。
若厭女人身,應修如是法。
便當速得轉,受善丈夫身。
複次童女成就八法能轉女身。
何者為八。
一者尊重於佛深樂於法。
二者恭敬供養戒忍多聞沙門婆羅門。
三者於夫男女及以居家。
不生愛著。
四者受持禁戒無所缺犯。
五者於一切人不生邪念。
六者增上意樂厭離女身。
七者住菩提心大丈夫法。
八者觀世家業如幻如夢。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敬佛深樂法,尊重戒多聞。
不生貪愛心,女身速當轉。
持戒具慚愧,不妄念他人。
安住菩提心,不樂馀乘法。
由是速能轉,不淨女人身。
勝志得厭心,一切皆如幻。
諸法本無動,因緣性空寂。
勤修如實法,速得丈夫身。
爾時淨信童女以所持金鬘散於佛上。
於虛空中變成真金宮殿樓閣。
於宮殿中有化如來坐於金座。
時五百童女各各解身莊嚴之具散彼佛上。
亦於空中變金樓閣。
寶帳寶蓋種種莊嚴。
爾時五百童女見大神變。
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世尊人中最殊勝,哀愍利益諸衆生。
我今已發菩提心,志樂相應住調伏。
為世導師施安樂,我當供養人中尊。
聞法已離於塵垢,我等無複諸疑惑。
方離女身衆染污,永破煩惱降魔怨。
十方無量俱胝佛,我當歡喜常供養。
安住施戒勤精進,忍辱禅定善調心。
智慧方
三者忍出生無瞋恚故。
四者精進出生不懈退故。
五者禅出生行方便故。
六者慧出生持戒多聞故。
七者梵住出生解脫寂靜故。
八者神通出生常在定故。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常修行施者,離諸貪熱惱。
不希求果報,回向佛菩提。
持戒為大乘,割截無瞋恨。
志求大安樂,除習證真滅。
菩薩行精進,多劫為衆生。
忍苦遊世間,精進力增長。
修行禅定者,遠離諸戲論。
到諸禅彼岸,而不随禅生。
大慧無等倫,永離諸邊見。
了知世空寂,癡闇滅無馀。
寂靜修梵住,淨除諸惡道。
常為釋梵王,勤修諸義利。
神通遊佛刹,侍佛聽聞法。
善知諸性欲,說法度衆生。
複次童女。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得陀羅尼辯才無礙。
何等為八。
一者尊重法故。
二者承事和上阿阇梨故。
三者求法無厭故。
四者如聞演說故。
五者不慳吝法故。
六者不揚他惡故。
七者愛敬法師如和上故。
八者不見他過勸離過故。
是名八法。
菩薩成就具足總持辯才無礙。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志樂常求法,事師親善友。
遠離惡知識,得無盡藏持。
多聞無厭足,勇猛勤求法。
如聞而演說,不希求利養。
得清淨辯才,能令衆歡喜。
欣樂行法施,遠離於慳嫉。
行法無所著,獲得陀羅尼。
護戒自觀身,不求他過失。
慈悲為依止,發語不非時。
當得無礙辯,度言說彼岸。
於善說法者,愛敬如師想。
隐過勸離惡,獲無盡海持。
複次童女。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於諸佛前蓮花化生。
何者為八。
一者乃至失命不說他過。
二者勸化衆生令歸三寶。
三者安置一切於菩提心。
四者梵行無染。
五者造立佛像置蓮花座。
六者憂惱衆生令除憂惱。
七者於貢高人常自謙下。
八者不惱他人。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假令苦逼身,終不說他過。
常稱歎三寶,化生諸佛前。
勸發菩提心,令求一切智。
常修於梵行,化生諸佛前。
黃金嚴佛像,坐寶蓮花座。
除衆生憂惱,化生諸佛前。
於彼憍慢人,謙卑如弟子。
不令他生惱,化生諸佛前。
複次童女。
有八種法。
菩薩成就頭陀功德。
常樂住於阿蘭若處。
何等為八。
一者少欲。
二者知足。
三者滿足善法。
四者以善自養。
五者常持聖種。
六者見生死患心常厭離。
七者恒觀無常苦空無我。
八者深信堅固不随他教。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少欲知足不放逸,法喜衆善為資養。
愛樂常修於聖種,見生死患生怖心。
由是常樂行頭陀,如犀一角獨無侶。
有為之法苦無我,慧心深信住正勤。
自見於法不随他,常處空閑佛所贊。
頭陀遠離無惱患,無諸诤論衆過失。
遠離眷屬絕稱譽,由是樂住阿蘭若。
複次童女。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摧伏魔怨。
何等為八。
一者入於性空。
二者信於無相。
三者信於無願。
四者了知無作。
五者内無疑惑。
六者忍於無生。
七者決了無性。
八者於一切法方便觀察不壞於如。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於空無相及無願,得三解脫降魔怨。
有為無為無二相,證於無生得解脫。
諸法無生如是忍,彼等降伏諸魔怨。
於此無生無滅中,蘊界無我猶如幻。
決定了知法無性,不壞於如巧方便。
分别諸法為魔業,舍離分别則降魔。
智慧方便二俱行,若有若空無所祝修習如是殊勝法,得善方便妙色身。
複次童女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不離菩提。
何者為八。
一者正見。
成熟邪見衆生故。
二者正念。
悲愍邪念衆生故。
三者正語。
愍諸邪語故。
四者正業。
攝諸邪業故。
五者正精進。
度邪勤者故。
六者正命。
不舍邪命衆生故。
七者正思惟。
令離邪思惟故。
八者正定。
發起增進邪定者故。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成就正見者,化彼諸邪見。
常修行正念,哀悲邪念者,清淨正言說,愍諸邪語者,安住於正業,攝諸邪業者, 常修於正勤,不舍邪勤者,相應正淨命,攝諸邪命者,智者正思惟,哀愍邪思者,常住於正定,攝諸邪定者, 無上八正道,安隐度暴流。
複渡漂流者,是大菩提道。
聲聞及緣覺,草筏唯自渡。
菩薩廣運濟,如彼大船師。
複次童女。
菩薩成就八種法故。
證甘露道。
何等為八。
一者住於無诤之法。
二者善守無障礙心。
三者常觀如實之義。
四者住菩提心修習六念。
五者精勤修習諸波羅蜜。
六者積集善根成熟衆生。
七者住於大悲攝受正法。
八者得無生忍住不退轉。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常修無诤行,住大沙門法。
遠離瞋恚過,積集諸善根。
善觀如實義,得諸無盡辯。
安住菩提心,常念於無念。
一切波羅蜜,勤修無退轉。
得諸方便力,由是度衆生。
能以法王财,悲心施一切。
速證無生忍,不退轉菩提。
若能如是行,佛法不難得。
不久降魔衆,證最上菩提。
爾時淨信童女聞是法已歡喜踴躍。
白佛言:世尊,成熟幾法能轉女身。
佛告童女。
成就八法當轉女身。
何等為八。
一者不嫉。
二者不慳。
三者不谄。
四者不瞋。
五者實語。
六者不惡口。
七者舍離貪欲。
八者離諸邪見。
童女。
修此八法速轉女身。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不嫉妒他人,離慳常樂法。
不行於谄诳,厭患女人身。
慈心舍離瞋,常修於實語。
除貪離惡口,安住正見中。
若厭女人身,應修如是法。
便當速得轉,受善丈夫身。
複次童女成就八法能轉女身。
何者為八。
一者尊重於佛深樂於法。
二者恭敬供養戒忍多聞沙門婆羅門。
三者於夫男女及以居家。
不生愛著。
四者受持禁戒無所缺犯。
五者於一切人不生邪念。
六者增上意樂厭離女身。
七者住菩提心大丈夫法。
八者觀世家業如幻如夢。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敬佛深樂法,尊重戒多聞。
不生貪愛心,女身速當轉。
持戒具慚愧,不妄念他人。
安住菩提心,不樂馀乘法。
由是速能轉,不淨女人身。
勝志得厭心,一切皆如幻。
諸法本無動,因緣性空寂。
勤修如實法,速得丈夫身。
爾時淨信童女以所持金鬘散於佛上。
於虛空中變成真金宮殿樓閣。
於宮殿中有化如來坐於金座。
時五百童女各各解身莊嚴之具散彼佛上。
亦於空中變金樓閣。
寶帳寶蓋種種莊嚴。
爾時五百童女見大神變。
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世尊人中最殊勝,哀愍利益諸衆生。
我今已發菩提心,志樂相應住調伏。
為世導師施安樂,我當供養人中尊。
聞法已離於塵垢,我等無複諸疑惑。
方離女身衆染污,永破煩惱降魔怨。
十方無量俱胝佛,我當歡喜常供養。
安住施戒勤精進,忍辱禅定善調心。
智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