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五

關燈
深義。

    雲何為四。

    一者於有為法深達緣起。

    二者於秘密義能正了知。

    三者於諸法性深生正解。

    四者於一切法了達空義。

    複有四法令願圓滿。

    雲何為四。

    一者屍羅清淨。

    二者淨除惡業。

    三者無有谄诳。

    四者增長善根。

    複有四法。

    於諸波羅蜜而得不退轉。

    雲何為四。

    一者以善巧方便能於一波羅蜜遍通諸波羅蜜。

    二者以善巧方便随了一衆生遍了一切衆生。

    三者以善巧方便證於一法清淨遍證一切諸法清淨。

    四者以善巧方便了知一佛。

    遍能了知一切諸佛。

    何以故?由於法性無差别故。

     佛說如是,菩薩四法門時。

    幻師跋陀羅。

    證無生忍心懷踴悅。

    即昇虛空其身去地七多羅量。

    爾時世尊熙怡微笑。

    從其面門放無量光其光普照諸佛世界。

    還於如來頂上而沒。

    爾時尊者阿難。

    作是念言:如來應正等覺。

    現此微笑非無因緣。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

    以偈問曰: 普聞三界遍知尊,威德智處難思者,已達菩提功德岸,今現微笑有何緣。

    十方五趣諸衆生,心行種性上中下。

    如來於彼悉能了,今現微笑有何緣。

     人天八部諸大衆,所出種種妙音聲。

    比於如來清淨音,乃至不及歌羅分。

    世尊光明遍十方,普照無量諸佛刹。

    日月摩尼梵天光,無有能比如來者, 已了性空甚深法,無我無人及衆生。

    有無二邊皆舍離,善知三際如水月。

    今誰趣於最上乘,紹繼如來法種性。

    生於廣大三寶中,微笑因緣願宣說。

     如來所現微笑光,為彼諸乘有差别。

    於膝於肩而沒者,如斯為彼二乘人。

    今者所放無量光,此光入於如來頂。

    天中勝者為何人,於此佛乘當授記。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見是跋陀羅不。

    白言已見。

    佛告阿難。

    此善男子,過於九萬二千劫。

    於大莊嚴土善化劫中。

    當得成佛。

    号曰神變王如來應正等覺。

    彼佛國土人民熾盛安隐豐樂。

    地平柔軟如兜羅綿。

    花果諸樹次第行列。

    幢幡寶蓋以為莊嚴。

    衆樂自鳴妙香充遍。

    所須飲食應念而至。

    諸所受用資生之具。

    如忉利天而無有異。

    彼國常現種種莊嚴。

    是故号為大莊嚴土。

    於彼國内一切人民。

    皆住大乘深信堅固。

    彼神變王如來。

    壽十千歲。

    正法住世滿百億年。

    臨涅槃時。

    授名稱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告言:汝於來世。

    次當作佛。

    号一切最勝如來應正等覺。

    時跋陀羅。

    聞於如來如是記已,從空而下頂禮佛足。

    而作是言:我今歸命如來應正等覺及法比丘。

    如是殷勤無量俱胝數百千遍。

    複作是言:如佛世尊,以於真如無有異故。

    說一切法不異真如。

    乃至無有差别。

    無有缺減。

    無有分别。

    無生無作。

    我今歸依亦複如是,爾時尊者阿難。

    謂跋陀羅言:汝若如佛所說真如而歸依者,汝今豈於佛法性中有所得耶。

    幻師答言:我身即是如來法性。

    所以者何。

    我及如來無二無别。

    一切諸法皆真如故。

    言真如者,則一切法無差别性。

    一切衆生亦複如是,尊者當知。

    言無二者無所分别。

    是為無二。

    何以故?遍知諸法但有名字是佛智故。

    尊者阿難前白佛言:奇哉世尊,此跋陀羅。

    乃有如是智慧辯才。

    昔以幻化惑亂世間。

    今時複以智慧惑亂。

    佛告跋陀羅言:善男子,汝實爾耶。

    跋陀羅言:如佛所作惑亂之事。

    我亦如是惑亂世間。

    所以者何。

    謂佛世尊於無我中說有衆生及壽命者,此於世間是大惑亂。

    如於如來證菩提已不見少法是生死往來而說生死往來。

    如我意者唯有如來是大惑亂。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諸佛如來於無我中乃至無有生死往來。

    而随世俗說衆生等。

    亦無少法名為涅槃。

    然為證得涅槃法故說於涅槃。

    時跋陀羅聞是說已前白佛言:我願出家作於比丘。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诃薩言:汝當與是善男子剃除須發授具足戒。

    彌勒菩薩承佛教旨即與出家。

    受於具戒既出家已,複白佛言: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

    若諸菩薩真出家者,謂離諸相處於三界成熟衆生。

    方可名為真出家也。

    說是語時五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皆於諸漏心得解脫。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雲何奉持。

    佛告阿難。

    此經名為授幻師跋陀羅記法門。

    亦名漸證菩提法門。

    若有衆生於未來世欲見如來及為衆生作佛事者,當於此經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所以者何。

    是人則為已見如來。

    亦已為他施作佛事。

    是故阿難。

    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流通之者,則為哀愍利樂衆生。

    若欲發趣無上菩提。

    亦於此經當勤修習。

    此經能出無上菩提。

    此經能生無上菩提。

    是故此經亦複名為出生菩提。

    若有受持此經典者,當知諸佛止住其身。

    何況於中如理修行。

    時跋陀羅複白佛言:世尊,此經亦名發覺善根。

    何以故?今於佛所得聞是經一切善根皆現前故。

    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及跋陀羅天人大衆阿修羅乾闼婆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