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二(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小
中
大
證法令得證故。
未逮得法令獲得故。
昔未行道令進路故。
昔未到處令得到故。
為未伏魔令降伏故。
昔未求伴者令求伴侶故。
為未得法方便令得方便故。
外道。
如我所說,三法和合而得受胎。
我今當說。
汝等外道一心谛聽。
當為汝等說受胎法門。
外道。
我言母者是其過去作業之緣我言父者,是其過去作業之因。
我言乾闼婆者,謂是業招識。
外道。
我言迦羅羅者,謂是業安置。
外道。
我言母腹者,業安識依處所。
識住腹已生得增長。
漸漸廣闊。
外道。
譬如藥草叢林依於大地而得增長漸漸廣闊。
外道如是,彼識入母腹已增長廣闊。
亦複如是,彼母腹中嬰孩成長。
方得産生生已漸增。
既得長大行宿時性。
随終來處彼過所行。
此現習起彼是智知。
非愚能了共住交友。
常恒觀察方知其性。
外道谛聽。
彼人若從地獄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其聲。
嘶破騾聲。
匆急聲。
怖畏聲。
高聲淺聲。
小心常怖。
數數戰悚。
其毛數豎。
夢中多見大火熾然。
或見山走。
或見火聚。
或見釜镬沸湧。
或見有人執杖而走。
或見己身為鉾槊所刺。
或見羅刹女。
或見群狗。
或見群象來逐己身。
或見己身馳走四方而無歸處。
其心少信無有親友。
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地獄終來生人間。
此智所知非愚能恻。
外道谛聽。
彼人若從畜生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闇鈍少智懈怠多食。
樂食泥土。
其性怯弱。
言語不辯。
樂與癡人而為知友。
喜黑闇處。
愛樂濁水。
喜齧草木。
喜以腳指剜掘於地。
喜樂動頭驅遣蠅虻。
常喜昂頭欠呿空嚼。
常喜拳腳随宜卧地不避穢污。
常喜空嗅喜樂裸形。
常喜虛詐異言異作。
多喜绮語。
夢泥塗身。
或夢見己身於田野食草。
或夢見己身為衆蛇纏繞。
或夢見己身入於山谷叢林之中。
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畜生終來生人間。
智者能知非愚能恻。
外道谛聽。
彼人若從餓鬼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其頭發黃怒目直視。
常喜饑渴慳貪嫉妒喜饒飲食。
喜背說人。
身體饒毛眼精光赤。
多思衆食貪樂積集不欲割舍。
不樂見善人。
所見财物其心欲盜。
乃至得其少許财物即便欣喜。
常求财利樂不淨食。
見他資産便生妒嫉。
複於他财生己有想。
見他受用便生吝惜。
聞說好食心生不樂。
乃至巷路見遺落果及以五穀。
便生貪心采取收斂。
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餓鬼中終來生人間。
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谛聽。
若從阿修羅終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高心我慢常喜忿怒。
好樂鬥诤挾怨不忘起增上慢。
其身洪壯眼白如犬。
齒長多露。
勇健大力常樂戰陣。
亦喜兩舌破壞他人。
疏齒高心輕蔑他人。
所造書論他人雖知語巧微密。
亦有智力及煩惱力樂自養身。
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阿修羅終來生人間。
智者能知非愚所測。
外道谛聽。
若從人終還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其人賢直。
親近善人。
毀呰惡人。
好惜門望。
笃厚守信。
樂好名聞及以稱譽。
愛樂工巧。
敬重智慧。
具慚羞恥。
心性柔軟識知恩養。
於善友所心順無違。
好喜舍施。
知人高下。
善觀前人有益無益善能答對領其言義。
善能和合亦能乖離。
善能作使宣傳言語。
於種種語能善通達憶持不忘。
亦複能知是處非處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人中終還生人間。
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谛聽。
若從天中終生人間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為人端正樂好清淨。
喜著花鬘及以香熏。
樂香塗身常喜洗裕所樂五欲簡擇好者不喜於惡。
喜樂音聲及以歌舞。
純與上人而為交友。
不與下人而為朋黨。
好喜樓閣高堂寝室。
樂慈為道含笑不瞋。
吐言柔美言語善巧令人喜悅。
喜樂嬰珞及好衣服嚴身之具。
常樂出入行來暢步。
所作精勤終不懈擔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天中終生於人間。
此智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
若善男子若善女人。
欲超此相。
應近善知識順彼人意。
彼所作者即随作之。
彼善知識。
令彼超度為其說法。
外道。
從地獄終生人間者,地獄已前作人身時。
造諸過惡起瞋恚故便作殺害。
以其彼業牽堕地獄。
彼在地獄受種種苦。
後生人間猶有習氣。
是人既知如是相已,必須自知我從地獄來生人間。
是人為舍地獄因緣。
應求善知識。
遇知識已,彼善知識。
為除瞋業故說慈悲。
亦說慈悲相應助道。
以此等行。
能除彼人馀殘習氣地獄因緣。
彼善知識。
或為是人說慈悲相應屍波羅蜜。
斷除彼人瞋
未逮得法令獲得故。
昔未行道令進路故。
昔未到處令得到故。
為未伏魔令降伏故。
昔未求伴者令求伴侶故。
為未得法方便令得方便故。
外道。
如我所說,三法和合而得受胎。
我今當說。
汝等外道一心谛聽。
當為汝等說受胎法門。
外道。
我言母者是其過去作業之緣我言父者,是其過去作業之因。
我言乾闼婆者,謂是業招識。
外道。
我言迦羅羅者,謂是業安置。
外道。
我言母腹者,業安識依處所。
識住腹已生得增長。
漸漸廣闊。
外道。
譬如藥草叢林依於大地而得增長漸漸廣闊。
外道如是,彼識入母腹已增長廣闊。
亦複如是,彼母腹中嬰孩成長。
方得産生生已漸增。
既得長大行宿時性。
随終來處彼過所行。
此現習起彼是智知。
非愚能了共住交友。
常恒觀察方知其性。
外道谛聽。
彼人若從地獄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其聲。
嘶破騾聲。
匆急聲。
怖畏聲。
高聲淺聲。
小心常怖。
數數戰悚。
其毛數豎。
夢中多見大火熾然。
或見山走。
或見火聚。
或見釜镬沸湧。
或見有人執杖而走。
或見己身為鉾槊所刺。
或見羅刹女。
或見群狗。
或見群象來逐己身。
或見己身馳走四方而無歸處。
其心少信無有親友。
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地獄終來生人間。
此智所知非愚能恻。
外道谛聽。
彼人若從畜生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闇鈍少智懈怠多食。
樂食泥土。
其性怯弱。
言語不辯。
樂與癡人而為知友。
喜黑闇處。
愛樂濁水。
喜齧草木。
喜以腳指剜掘於地。
喜樂動頭驅遣蠅虻。
常喜昂頭欠呿空嚼。
常喜拳腳随宜卧地不避穢污。
常喜空嗅喜樂裸形。
常喜虛詐異言異作。
多喜绮語。
夢泥塗身。
或夢見己身於田野食草。
或夢見己身為衆蛇纏繞。
或夢見己身入於山谷叢林之中。
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畜生終來生人間。
智者能知非愚能恻。
外道谛聽。
彼人若從餓鬼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其頭發黃怒目直視。
常喜饑渴慳貪嫉妒喜饒飲食。
喜背說人。
身體饒毛眼精光赤。
多思衆食貪樂積集不欲割舍。
不樂見善人。
所見财物其心欲盜。
乃至得其少許财物即便欣喜。
常求财利樂不淨食。
見他資産便生妒嫉。
複於他财生己有想。
見他受用便生吝惜。
聞說好食心生不樂。
乃至巷路見遺落果及以五穀。
便生貪心采取收斂。
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餓鬼中終來生人間。
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谛聽。
若從阿修羅終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高心我慢常喜忿怒。
好樂鬥诤挾怨不忘起增上慢。
其身洪壯眼白如犬。
齒長多露。
勇健大力常樂戰陣。
亦喜兩舌破壞他人。
疏齒高心輕蔑他人。
所造書論他人雖知語巧微密。
亦有智力及煩惱力樂自養身。
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阿修羅終來生人間。
智者能知非愚所測。
外道谛聽。
若從人終還生人中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其人賢直。
親近善人。
毀呰惡人。
好惜門望。
笃厚守信。
樂好名聞及以稱譽。
愛樂工巧。
敬重智慧。
具慚羞恥。
心性柔軟識知恩養。
於善友所心順無違。
好喜舍施。
知人高下。
善觀前人有益無益善能答對領其言義。
善能和合亦能乖離。
善能作使宣傳言語。
於種種語能善通達憶持不忘。
亦複能知是處非處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人中終還生人間。
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谛聽。
若從天中終生人間者,當有是相。
智者應知。
為人端正樂好清淨。
喜著花鬘及以香熏。
樂香塗身常喜洗裕所樂五欲簡擇好者不喜於惡。
喜樂音聲及以歌舞。
純與上人而為交友。
不與下人而為朋黨。
好喜樓閣高堂寝室。
樂慈為道含笑不瞋。
吐言柔美言語善巧令人喜悅。
喜樂嬰珞及好衣服嚴身之具。
常樂出入行來暢步。
所作精勤終不懈擔外道。
有如是等無量衆相。
我今略說如是等相。
是名從天中終生於人間。
此智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
若善男子若善女人。
欲超此相。
應近善知識順彼人意。
彼所作者即随作之。
彼善知識。
令彼超度為其說法。
外道。
從地獄終生人間者,地獄已前作人身時。
造諸過惡起瞋恚故便作殺害。
以其彼業牽堕地獄。
彼在地獄受種種苦。
後生人間猶有習氣。
是人既知如是相已,必須自知我從地獄來生人間。
是人為舍地獄因緣。
應求善知識。
遇知識已,彼善知識。
為除瞋業故說慈悲。
亦說慈悲相應助道。
以此等行。
能除彼人馀殘習氣地獄因緣。
彼善知識。
或為是人說慈悲相應屍波羅蜜。
斷除彼人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