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三(玄奘譯)
關燈
小
中
大
損惱他。
不與衆生共相交诤。
由是菩薩成就是語。
能入聖道故說名為菩薩正語。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業。
舍利子,謂諸菩薩終不造作黑黑報業。
若業能感白淨果報。
若業能盡一切諸業。
如是業者方便發起。
舍利子,是諸菩薩即以此業而為白業。
業為依趣。
精勤方便修平等業。
如是名為菩薩正業。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命。
舍利子,謂諸菩薩所有聖種杜多功德。
不谄不诳不懷浮詐。
於諸乞求性離逼切。
易滿易養。
於彼軌則奉而修行。
不生慢緩。
於他利養不興嫉妒。
於自利養而生知足。
於聖所開不深染著。
而常清淨自守命行。
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是則名為菩薩正命。
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正精進。
舍利子,是諸菩薩。
若於聖者所不開許。
貪瞋癡等煩惱随眠及諸邪行。
於是法中發勤精進者,菩薩不樂行於精進。
若諸正勤為聖谛攝。
趣入聖道。
能至涅槃。
引發正行。
如是精進。
為諸菩薩所樂修學。
即以此法名正精進。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念。
舍利子,謂有諸念極善安祝性非下劣心善正直無有邪曲。
能觀生死所有過患。
與大涅槃為歸趣路。
若諸菩薩於如是念恒正憶持。
為令聖道不忘失故。
即以此法名為正念。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三摩地。
舍利子,三摩地者,若於正性平等,則於一切法平等。
諸菩薩等安住如是三摩地已,為欲解脫一切衆生故。
趣入正性。
如是正定是無盡道。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為諸菩薩證現觀故。
宣說開示。
是則名為菩薩正定。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八聖道分。
若諸菩薩摩诃薩。
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勤修是八聖道分善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修道善巧。
道善巧者複有二種。
何等為二。
謂奢摩他。
及毗缽舍那。
是名為二。
舍利子,何等名為奢摩他道。
舍利子,謂諸菩薩其心寂靜。
深極寂靜。
最勝寂靜。
無有散亂諸根憺怕不掉不舉。
離諸躁擾及以惛沈。
安靜密護離諸谄曲。
調順堪能樂常獨處。
離彼諠鬧樂遠離行。
身無塵染心無惑亂。
於寂靜門思惟作意。
離諸惡欲無所希望。
遠諸大欲歡悅知足。
正命清淨正行圓滿。
密護威儀知時知分。
易養易滿善知其量。
常樂思擇無高無下。
弊鄙粗言性能堪忍。
於相應門發心安祝樂處閑室於靜慮分作意緣念。
生起大慈引發大悲。
安住大喜修習大舍。
從初靜慮乃至八定次第證入。
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奢摩他道。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無量諸奢摩他資糧正行。
諸菩薩等於此資糧方便趣入。
如是又名奢摩他道。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毗缽舍那道。
謂諸菩薩於妙慧分修習聖道。
於諸法中發起如是無作觀智。
又複發起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數取觀智。
於諸蘊中起法觀智。
於諸界中起法界觀智。
於諸處中起空聚落觀智。
於諸眼中起照了觀智。
於緣起中起不相違觀智。
於諸見趣起遠離觀智。
於諸因果起業報觀智。
於所應得果起作證觀智。
於所入正性起趣入觀智。
舍利子,毗缽舍那者,所謂於諸法中起如理見。
於諸法中起真實見。
於諸法中起不變異見。
於諸法中而起空見。
於諸法中起無相見。
於諸法中起無願見。
又舍利子,毗缽舍那者,非以有因故觀。
非以無因故觀。
非以生滅住因故觀。
非以有所得因故觀。
何以故?菩薩於此都無所觀而複觀察。
不見而見。
見而不見。
舍利子,若諸菩薩。
作是觀者名如實觀。
名真實見。
亦名證得毗缽舍那善巧方便。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於此觀中。
雖複發起如是觀解。
而不堕彼無所為作。
亦不遠離善根加行。
若諸菩薩成就是者,是名菩薩摩诃薩毗缽舍那。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精勤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道法善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道相如是,我若略說菩薩道者,則唯有一趣道善巧。
舍利子,何等是耶。
所謂菩薩獨一衆表無有與等不假伴助。
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由自攝受。
精進勢力。
清淨欲解。
被堅固铠。
何以故?由是菩薩不由他悟。
不緣於他自所建立。
自力所起。
嚴備如是堅固甲铠。
舍利子,是諸菩薩興發是念。
如是甲铠一切衆生所不能擐。
我今獨擐如是甲铠。
一切聖賢諸新發意未住正位諸菩薩等。
所未曾擐。
我今獨擐。
爾時菩薩又作是念。
我於今者嚴備如是,豈令布施自在度我。
我當自在度彼布施。
如是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及般若等。
豈令自在而度於我。
我當自在先度於彼。
又作是念。
我於今者,豈令波羅蜜多發起於我。
我當發起波羅蜜多。
如是廣說一切善根。
皆當因我而便發起。
不令善根發起於我。
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诃薩。
於如是法不假伴助。
自能建立。
謂我獨一無有等者,當坐堅固勝金剛座。
自以勢力摧伏魔軍。
用一刹那相應妙慧。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若諸菩薩起如是等欲解方便決定觀察。
是名菩薩摩诃薩趣一道善巧。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修習如是趣一道善巧。
舍利子,諸如是等道善巧相。
諸菩薩摩诃薩。
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修習如是道法善巧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緣起善巧。
舍利子,謂諸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
修緣起者處密靜室。
作是思惟。
如是世間純大苦聚。
從於何所而得集起。
既思惟已便自了知。
如是苦聚。
由不如
不與衆生共相交诤。
由是菩薩成就是語。
能入聖道故說名為菩薩正語。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業。
舍利子,謂諸菩薩終不造作黑黑報業。
若業能感白淨果報。
若業能盡一切諸業。
如是業者方便發起。
舍利子,是諸菩薩即以此業而為白業。
業為依趣。
精勤方便修平等業。
如是名為菩薩正業。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命。
舍利子,謂諸菩薩所有聖種杜多功德。
不谄不诳不懷浮詐。
於諸乞求性離逼切。
易滿易養。
於彼軌則奉而修行。
不生慢緩。
於他利養不興嫉妒。
於自利養而生知足。
於聖所開不深染著。
而常清淨自守命行。
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是則名為菩薩正命。
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正精進。
舍利子,是諸菩薩。
若於聖者所不開許。
貪瞋癡等煩惱随眠及諸邪行。
於是法中發勤精進者,菩薩不樂行於精進。
若諸正勤為聖谛攝。
趣入聖道。
能至涅槃。
引發正行。
如是精進。
為諸菩薩所樂修學。
即以此法名正精進。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念。
舍利子,謂有諸念極善安祝性非下劣心善正直無有邪曲。
能觀生死所有過患。
與大涅槃為歸趣路。
若諸菩薩於如是念恒正憶持。
為令聖道不忘失故。
即以此法名為正念。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三摩地。
舍利子,三摩地者,若於正性平等,則於一切法平等。
諸菩薩等安住如是三摩地已,為欲解脫一切衆生故。
趣入正性。
如是正定是無盡道。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為諸菩薩證現觀故。
宣說開示。
是則名為菩薩正定。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八聖道分。
若諸菩薩摩诃薩。
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勤修是八聖道分善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修道善巧。
道善巧者複有二種。
何等為二。
謂奢摩他。
及毗缽舍那。
是名為二。
舍利子,何等名為奢摩他道。
舍利子,謂諸菩薩其心寂靜。
深極寂靜。
最勝寂靜。
無有散亂諸根憺怕不掉不舉。
離諸躁擾及以惛沈。
安靜密護離諸谄曲。
調順堪能樂常獨處。
離彼諠鬧樂遠離行。
身無塵染心無惑亂。
於寂靜門思惟作意。
離諸惡欲無所希望。
遠諸大欲歡悅知足。
正命清淨正行圓滿。
密護威儀知時知分。
易養易滿善知其量。
常樂思擇無高無下。
弊鄙粗言性能堪忍。
於相應門發心安祝樂處閑室於靜慮分作意緣念。
生起大慈引發大悲。
安住大喜修習大舍。
從初靜慮乃至八定次第證入。
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奢摩他道。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無量諸奢摩他資糧正行。
諸菩薩等於此資糧方便趣入。
如是又名奢摩他道。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毗缽舍那道。
謂諸菩薩於妙慧分修習聖道。
於諸法中發起如是無作觀智。
又複發起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數取觀智。
於諸蘊中起法觀智。
於諸界中起法界觀智。
於諸處中起空聚落觀智。
於諸眼中起照了觀智。
於緣起中起不相違觀智。
於諸見趣起遠離觀智。
於諸因果起業報觀智。
於所應得果起作證觀智。
於所入正性起趣入觀智。
舍利子,毗缽舍那者,所謂於諸法中起如理見。
於諸法中起真實見。
於諸法中起不變異見。
於諸法中而起空見。
於諸法中起無相見。
於諸法中起無願見。
又舍利子,毗缽舍那者,非以有因故觀。
非以無因故觀。
非以生滅住因故觀。
非以有所得因故觀。
何以故?菩薩於此都無所觀而複觀察。
不見而見。
見而不見。
舍利子,若諸菩薩。
作是觀者名如實觀。
名真實見。
亦名證得毗缽舍那善巧方便。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於此觀中。
雖複發起如是觀解。
而不堕彼無所為作。
亦不遠離善根加行。
若諸菩薩成就是者,是名菩薩摩诃薩毗缽舍那。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精勤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道法善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道相如是,我若略說菩薩道者,則唯有一趣道善巧。
舍利子,何等是耶。
所謂菩薩獨一衆表無有與等不假伴助。
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由自攝受。
精進勢力。
清淨欲解。
被堅固铠。
何以故?由是菩薩不由他悟。
不緣於他自所建立。
自力所起。
嚴備如是堅固甲铠。
舍利子,是諸菩薩興發是念。
如是甲铠一切衆生所不能擐。
我今獨擐如是甲铠。
一切聖賢諸新發意未住正位諸菩薩等。
所未曾擐。
我今獨擐。
爾時菩薩又作是念。
我於今者嚴備如是,豈令布施自在度我。
我當自在度彼布施。
如是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及般若等。
豈令自在而度於我。
我當自在先度於彼。
又作是念。
我於今者,豈令波羅蜜多發起於我。
我當發起波羅蜜多。
如是廣說一切善根。
皆當因我而便發起。
不令善根發起於我。
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诃薩。
於如是法不假伴助。
自能建立。
謂我獨一無有等者,當坐堅固勝金剛座。
自以勢力摧伏魔軍。
用一刹那相應妙慧。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若諸菩薩起如是等欲解方便決定觀察。
是名菩薩摩诃薩趣一道善巧。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修習如是趣一道善巧。
舍利子,諸如是等道善巧相。
諸菩薩摩诃薩。
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修習如是道法善巧複次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緣起善巧。
舍利子,謂諸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
修緣起者處密靜室。
作是思惟。
如是世間純大苦聚。
從於何所而得集起。
既思惟已便自了知。
如是苦聚。
由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