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玄奘譯)
關燈
小
中
大
能轉梵輪。
悲愍衆生常不舍離。
如來舍者任運成就不随對治故。
舍利子,如來舍者無高不高。
亦無下劣。
得住不動遠離二邊。
超過一切思量簡擇。
觀待於時。
亦不過時。
無動無思。
無有分别。
無異分别。
無修無損。
無有憍逸。
無有示現。
真性如性。
不虛妄性。
非不如性。
如是無量。
舍利子,如來如是大舍成就。
為諸衆生舍圓滿故說如斯法。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六無簡擇舍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志欲無有退減。
舍利子,何等志欲而無退減。
所謂如來善法志欲複有何義名為志欲。
舍利子,如來大慈志欲無減。
如來大悲志欲無減。
如來說法志欲無減。
調伏衆生志欲無減。
成熟衆生志欲無減。
興於遠離志欲無減。
教導菩薩志欲無減。
紹三寶種令不斷絕志欲無減。
一切如來不随欲行。
如來志欲智為前導。
如自所證志欲無減。
亦為衆生說如斯法。
令彼證得圓滿無上一切智智之志欲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七志欲無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正勤無有退減。
舍利子,何等正勤而不退減。
所謂不舍所化衆生正勤。
於聽法衆不懷擯遣正勤。
以如是等無有退沒故。
說如來正勤無減。
舍利子,假使如來。
值遇如是,樂聞法衆堪任法器。
若能聽法經劫無倦。
如來亦随經劫不起于座。
不緣食飲相續說法中無暫廢。
又舍利子,如來為衆生故。
假使過於克伽沙等諸佛世界。
唯一衆生是佛化限。
爾時如來躬往其所為說法要。
令其悟入正勤無厭。
舍利子,如來身無疲倦。
及以語心亦無疲倦。
何以故?如來身語及心常安息故。
舍利子,如來長劫發起精進。
贊歎精進。
為諸衆生說如是法。
令彼勤修是精進故證聖解脫。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八正勤無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於一切一法及一切種一切念。
無有退減。
何以故?由諸如來念無退故。
舍利子,如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間觀察一切衆生。
去來諸心相續知已,如來於中畢竟了知無有忘念。
又如實知衆生行已,如來於中無複役智。
而如來念曾無退減。
又舍利子,如來安立三聚衆生。
諸根悟入意解趣行。
審觀察已更不憶念。
無重思惟不複觀察。
常為衆生宣說妙法無有斷絕。
何以故?由如來念無退減故。
如自所證無退減念。
亦為衆生說如斯法。
令其永斷諸念退減。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九念無退減不共佛法複次舍利子,雲何佛三摩地無有退減。
舍利子,佛三摩地與一切法。
其性平等無非平等。
何以故?由一切一法及一切種法無有不平等性故。
舍利子,何因緣故佛三摩地複無退減。
舍利子,以真如平等故。
即三摩地平等。
以三摩地平等故。
即如來平等。
以能證入如是平等性故。
三摩地者名為等定。
又舍利子,若貪際平等即離貪際平等。
若瞋際平等即離瞋際平等。
若癡際平等即離癡際平等。
若有為際平等即無為際平等。
若生死際平等即涅槃際平等。
以如來證入如是平等性故。
於三摩地而無退減。
何以故?平等之性無退減故。
舍利子,此佛三摩地非眼相應。
亦非耳鼻舌身意相應。
何以故?然彼如來諸根無缺故。
又如來三摩地。
不依地界。
不依水火風界。
不依欲界色無色界。
不依此世及他世間。
何以故?由無依故無退無減。
是故如來如自所證。
諸三摩地無有退減。
亦為衆生說如是法。
令彼證得諸三摩地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三摩地無有退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智慧無有退減。
舍利子,何等名為如來智慧。
所謂了知諸法不緣他知。
為他有情及以他人演妙法智。
無盡善巧無礙解智。
分别一切句智。
悟入一句百千大劫說無盡智。
如其所聞斷疑網智。
於一切處無障礙智。
宣說安立聖三乘智能遍了達八萬四千。
有情心行智。
如應開示八萬四千諸法藏智。
舍利子,此如來智慧無邊無際無有窮荊由此智慧不可盡故。
随慧而說亦無有荊故說如來智慧無有退減。
如自所證智慧無減。
亦為衆生說如斯法。
令其證得無盡智慧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一智慧無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解脫無有退減。
舍利子,何等名為如來解脫。
舍利子,諸聲聞乘随悟音聲故得解脫。
諸獨覺乘随悟衆緣故得解脫。
佛薄伽梵遠離一切執著二邊故得解脫。
是故說為如來解脫。
何以故?舍利子,如是解脫前際無縛。
後際無轉。
不住現在故。
又舍利子,眼之與色二執解脫。
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二執解脫。
攝受無執依止解脫故。
又舍利子,心之與智自性光潔體無瑕穢。
是故諸佛由刹那心相應慧故。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如來随所證覺。
亦為衆生說如斯法。
令彼證覺如是法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二解脫無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一切身業。
智為前導随智而轉。
何以故?舍利子,由能成就是身業故。
一切有情若見如來即便調伏。
或聞說法亦皆調伏。
是故如來或現默然調伏衆生。
或現飲食調伏衆生。
或現諸威儀調伏衆生。
或現諸勝相調伏衆生
悲愍衆生常不舍離。
如來舍者任運成就不随對治故。
舍利子,如來舍者無高不高。
亦無下劣。
得住不動遠離二邊。
超過一切思量簡擇。
觀待於時。
亦不過時。
無動無思。
無有分别。
無異分别。
無修無損。
無有憍逸。
無有示現。
真性如性。
不虛妄性。
非不如性。
如是無量。
舍利子,如來如是大舍成就。
為諸衆生舍圓滿故說如斯法。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六無簡擇舍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志欲無有退減。
舍利子,何等志欲而無退減。
所謂如來善法志欲複有何義名為志欲。
舍利子,如來大慈志欲無減。
如來大悲志欲無減。
如來說法志欲無減。
調伏衆生志欲無減。
成熟衆生志欲無減。
興於遠離志欲無減。
教導菩薩志欲無減。
紹三寶種令不斷絕志欲無減。
一切如來不随欲行。
如來志欲智為前導。
如自所證志欲無減。
亦為衆生說如斯法。
令彼證得圓滿無上一切智智之志欲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七志欲無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正勤無有退減。
舍利子,何等正勤而不退減。
所謂不舍所化衆生正勤。
於聽法衆不懷擯遣正勤。
以如是等無有退沒故。
說如來正勤無減。
舍利子,假使如來。
值遇如是,樂聞法衆堪任法器。
若能聽法經劫無倦。
如來亦随經劫不起于座。
不緣食飲相續說法中無暫廢。
又舍利子,如來為衆生故。
假使過於克伽沙等諸佛世界。
唯一衆生是佛化限。
爾時如來躬往其所為說法要。
令其悟入正勤無厭。
舍利子,如來身無疲倦。
及以語心亦無疲倦。
何以故?如來身語及心常安息故。
舍利子,如來長劫發起精進。
贊歎精進。
為諸衆生說如是法。
令彼勤修是精進故證聖解脫。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八正勤無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於一切一法及一切種一切念。
無有退減。
何以故?由諸如來念無退故。
舍利子,如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間觀察一切衆生。
去來諸心相續知已,如來於中畢竟了知無有忘念。
又如實知衆生行已,如來於中無複役智。
而如來念曾無退減。
又舍利子,如來安立三聚衆生。
諸根悟入意解趣行。
審觀察已更不憶念。
無重思惟不複觀察。
常為衆生宣說妙法無有斷絕。
何以故?由如來念無退減故。
如自所證無退減念。
亦為衆生說如斯法。
令其永斷諸念退減。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九念無退減不共佛法複次舍利子,雲何佛三摩地無有退減。
舍利子,佛三摩地與一切法。
其性平等無非平等。
何以故?由一切一法及一切種法無有不平等性故。
舍利子,何因緣故佛三摩地複無退減。
舍利子,以真如平等故。
即三摩地平等。
以三摩地平等故。
即如來平等。
以能證入如是平等性故。
三摩地者名為等定。
又舍利子,若貪際平等即離貪際平等。
若瞋際平等即離瞋際平等。
若癡際平等即離癡際平等。
若有為際平等即無為際平等。
若生死際平等即涅槃際平等。
以如來證入如是平等性故。
於三摩地而無退減。
何以故?平等之性無退減故。
舍利子,此佛三摩地非眼相應。
亦非耳鼻舌身意相應。
何以故?然彼如來諸根無缺故。
又如來三摩地。
不依地界。
不依水火風界。
不依欲界色無色界。
不依此世及他世間。
何以故?由無依故無退無減。
是故如來如自所證。
諸三摩地無有退減。
亦為衆生說如是法。
令彼證得諸三摩地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三摩地無有退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智慧無有退減。
舍利子,何等名為如來智慧。
所謂了知諸法不緣他知。
為他有情及以他人演妙法智。
無盡善巧無礙解智。
分别一切句智。
悟入一句百千大劫說無盡智。
如其所聞斷疑網智。
於一切處無障礙智。
宣說安立聖三乘智能遍了達八萬四千。
有情心行智。
如應開示八萬四千諸法藏智。
舍利子,此如來智慧無邊無際無有窮荊由此智慧不可盡故。
随慧而說亦無有荊故說如來智慧無有退減。
如自所證智慧無減。
亦為衆生說如斯法。
令其證得無盡智慧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一智慧無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解脫無有退減。
舍利子,何等名為如來解脫。
舍利子,諸聲聞乘随悟音聲故得解脫。
諸獨覺乘随悟衆緣故得解脫。
佛薄伽梵遠離一切執著二邊故得解脫。
是故說為如來解脫。
何以故?舍利子,如是解脫前際無縛。
後際無轉。
不住現在故。
又舍利子,眼之與色二執解脫。
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二執解脫。
攝受無執依止解脫故。
又舍利子,心之與智自性光潔體無瑕穢。
是故諸佛由刹那心相應慧故。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如來随所證覺。
亦為衆生說如斯法。
令彼證覺如是法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第十二解脫無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雲何如來一切身業。
智為前導随智而轉。
何以故?舍利子,由能成就是身業故。
一切有情若見如來即便調伏。
或聞說法亦皆調伏。
是故如來或現默然調伏衆生。
或現飲食調伏衆生。
或現諸威儀調伏衆生。
或現諸勝相調伏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