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善能了知深妙法。
於佛正智生淨信,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散亂無淨心,常行魁脍難調伏。
於諸欲境為僮仆,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常樂阿蘭若,獨處空閑心寂靜。
不著利養及親屬,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随順惡知友,損壞自他諸善法。
彼於戒定多退失,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意樂極清淨,常以智慧觀諸法。
為善知識之所護,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系著親友家,與之花果令歡喜。
心無正直懷谄曲,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常念諸佛恩,於勝善根生愛樂。
回向菩提無谄曲,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戀著於婦女,種種上服而嚴飾。
常願與彼同遊戲,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深心無所依,於諸欲境曾無染。
不以飲食生谀谄,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教導諸群生,而言淫欲無諸過。
則為诽謗三世佛,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信樂常堅固,發起精進求諸法。
不生疲倦及輕慢,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系著諸婦女,常於欲境懷思念。
不修智慧廣饒益,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宴坐山林中,修習智慧皆清淨。
不貪一切資生具,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前後際,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愚癡為魔羂,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前後際,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解脫諸魔羂,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有無邊,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愚癡為魔羂,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有無邊,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解脫諸魔羂,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成壞相,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愚癡為魔羂,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成壞相,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解脫諸魔羂,是人愛樂於此經。
乃至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并觸法。
地水火風與體性,事物衆生及以苦。
蘊界世生聲名谛,貪瞋癡慢愛覆憍。
慳嫉谄诳并忿等,當知一一皆如是,若人於彼眼盡邊,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盡邊,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滅壞,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滅壞,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寂滅,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寂滅,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無去來,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無去來,而常通達不迷惑。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無我,於眼盡性常迷惑。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無我,於眼盡性常通達。
彼則離於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無我,於忍行處常迷惑。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無我,於忍行處常通達。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盡性,彼不成就無依戒。
以不成就無依戒,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盡性,彼則成就無依戒。
以能成就無依戒,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盡性,彼不成就無漏戒。
以不成就無漏戒,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盡性,彼則成就無漏戒。
以能成就無漏戒,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盡性,彼不成就無漏慧。
以不成就無漏慧,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盡性,彼則成就無漏慧。
以能成就無漏慧,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盡性,於眼空性常迷惑。
彼不能生總持智,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盡性,於眼空性常通達。
彼則能生總持智,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了知眼盡性,彼則成就總持智。
乃至無上無著智,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樂於此經,於眼盡性常迷惑。
彼則退失諸禅定,證無上智實為難。
若人愛樂於此經,於眼盡性能通達。
彼則成就諸禅定,證無上智不為難。
若人了知眼盡性,於無我相能通達。
彼則常聞如是法,深生信解得無疑。
若人思惟眼盡性,晝夜精勤無懈惓。
彼則成就總持辯,常能演說於此經。
若人思惟於此經,成就出現光明智。
彼則顯發諸如來,於眼空性能通達。
假使建立百千塔,供養一切諸世尊, 若人思惟於此經,所獲功德複過彼。
假使百千諸伎樂,供養如來之舍利。
若人得聞於此經,所獲功德複過彼。
佛眼所見諸衆生,皆同如來而供養。
過於無量俱胝劫,不如受持於此經。
若人於此契經中,受持演說四句偈。
當於是人生恭敬,猶如最勝大悲尊。
我於往昔百千劫,流轉三有生死中。
曾於無量諸佛所,為是經故而供養。
或然無量百千燈,其炷各等由旬量。
為於此經得自在,是故供養大導師。
或以薝蔔婆利花,蘇摩那花無憂花。
以此花鬘及幢蓋,種種供養如來塔。
我於往昔生死中,有來求者鹹能施。
或施花果諸林苑,或施橋梁及井泉。
或施白象及麒麟,或施寶馬并采女。
或施金床珍寶帳,或施嬰珞雜花鬘。
如是一一滿百千,為此經故心無倦。
於佛正智生淨信,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散亂無淨心,常行魁脍難調伏。
於諸欲境為僮仆,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常樂阿蘭若,獨處空閑心寂靜。
不著利養及親屬,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随順惡知友,損壞自他諸善法。
彼於戒定多退失,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意樂極清淨,常以智慧觀諸法。
為善知識之所護,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系著親友家,與之花果令歡喜。
心無正直懷谄曲,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常念諸佛恩,於勝善根生愛樂。
回向菩提無谄曲,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戀著於婦女,種種上服而嚴飾。
常願與彼同遊戲,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深心無所依,於諸欲境曾無染。
不以飲食生谀谄,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教導諸群生,而言淫欲無諸過。
則為诽謗三世佛,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信樂常堅固,發起精進求諸法。
不生疲倦及輕慢,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系著諸婦女,常於欲境懷思念。
不修智慧廣饒益,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宴坐山林中,修習智慧皆清淨。
不貪一切資生具,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前後際,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愚癡為魔羂,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前後際,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解脫諸魔羂,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有無邊,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愚癡為魔羂,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有無邊,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解脫諸魔羂,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成壞相,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愚癡為魔羂,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成壞相,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解脫諸魔羂,是人愛樂於此經。
乃至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并觸法。
地水火風與體性,事物衆生及以苦。
蘊界世生聲名谛,貪瞋癡慢愛覆憍。
慳嫉谄诳并忿等,當知一一皆如是,若人於彼眼盡邊,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盡邊,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滅壞,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滅壞,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寂滅,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彼眼寂滅,而常通達無迷惑。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無去來,而常迷惑不能了。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於眼無去來,而常通達不迷惑。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無我,於眼盡性常迷惑。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無我,於眼盡性常通達。
彼則離於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無我,於忍行處常迷惑。
彼則堕諸凡夫行,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無我,於忍行處常通達。
彼則離諸凡夫行,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盡性,彼不成就無依戒。
以不成就無依戒,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盡性,彼則成就無依戒。
以能成就無依戒,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盡性,彼不成就無漏戒。
以不成就無漏戒,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盡性,彼則成就無漏戒。
以能成就無漏戒,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盡性,彼不成就無漏慧。
以不成就無漏慧,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盡性,彼則成就無漏慧。
以能成就無漏慧,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了眼盡性,於眼空性常迷惑。
彼不能生總持智,是人不樂於此經。
若人能了眼盡性,於眼空性常通達。
彼則能生總持智,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了知眼盡性,彼則成就總持智。
乃至無上無著智,是人愛樂於此經。
若人不樂於此經,於眼盡性常迷惑。
彼則退失諸禅定,證無上智實為難。
若人愛樂於此經,於眼盡性能通達。
彼則成就諸禅定,證無上智不為難。
若人了知眼盡性,於無我相能通達。
彼則常聞如是法,深生信解得無疑。
若人思惟眼盡性,晝夜精勤無懈惓。
彼則成就總持辯,常能演說於此經。
若人思惟於此經,成就出現光明智。
彼則顯發諸如來,於眼空性能通達。
假使建立百千塔,供養一切諸世尊, 若人思惟於此經,所獲功德複過彼。
假使百千諸伎樂,供養如來之舍利。
若人得聞於此經,所獲功德複過彼。
佛眼所見諸衆生,皆同如來而供養。
過於無量俱胝劫,不如受持於此經。
若人於此契經中,受持演說四句偈。
當於是人生恭敬,猶如最勝大悲尊。
我於往昔百千劫,流轉三有生死中。
曾於無量諸佛所,為是經故而供養。
或然無量百千燈,其炷各等由旬量。
為於此經得自在,是故供養大導師。
或以薝蔔婆利花,蘇摩那花無憂花。
以此花鬘及幢蓋,種種供養如來塔。
我於往昔生死中,有來求者鹹能施。
或施花果諸林苑,或施橋梁及井泉。
或施白象及麒麟,或施寶馬并采女。
或施金床珍寶帳,或施嬰珞雜花鬘。
如是一一滿百千,為此經故心無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