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佛智已圓滿。
我等亦當得,世尊無上智。
無上大光明,普照於人天。
開示諸法藏,無邊功德海。
智慧常無失,正覺離煩惱。
慧光大精進,我禮深功德。
大龍大莊嚴,衆相以嚴身。
安住如須彌,禦衆無倫匹。
能為世導師,映蔽人天衆。
演說無所畏,我禮勝丈夫。
世尊大牟尼,無邊功德海。
能開我法眼,令我被甲胄。
然我一切時,為乘大乘者,常於此勝道,發趣更無馀。
牟尼勇猛尊,覺知一切法。
世無有過者,我等鹹歸命。
無邊慧。
彼栴檀香光明如來應正遍知說此法時。
成熟無量無數衆生。
一切義成比丘從是已後。
與其眷屬供養承事無量無數諸佛世尊,過五百阿僧祇劫。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号曰超無邊境界王如來。
彼佛刹土。
所有功德廣長之相。
亦如栴檀香光明如來應正遍知光明世界無有異也。
諸聲聞衆其數無量。
王之夫人諸子眷屬。
亦過五百阿僧祇劫。
皆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
被大甲胄乘於大乘。
於此道中。
持大法炬作大法明。
放大法光建大法幢。
擊大法鼓乘大法船。
以攝大法而發趣之。
善丈夫戲而遊戲之。
霔以法雨潤於衆生。
皆令歡喜。
精勤勇進。
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住此道時得法光明。
以光明故能見一切諸法緣起。
自性本空。
自性無相。
自性無起。
不於色中而見於色。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不於識中而見於識。
異識緣起。
了知識相自性本空。
自性無相。
自性無起。
但屬衆緣見緣和合。
衆緣亦空無相無起。
作是見時。
不於眼中而見於眼。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不於意中而見於意。
異意緣起。
了知意相自性本空。
自性無相。
自性無起。
乃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
欲界色界及無色界。
無有作者,無有受者,不於少法見有少法。
異緣而起屬衆因緣。
自性無相。
自性無起。
緣性亦空無相無起。
無邊慧。
是為諸菩薩摩诃薩。
住此道觀察緣起。
作是觀已能以智慧。
於緣起中證真實際。
以斯一切法光明故。
如來十力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乃至一切諸佛之法。
速得圓滿。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無畏者,如是能安祝作大法光明,妙智而發趣。
建于大法幢,此幢無有上。
一切佛法中,正念而發趣。
智慧善遊戲,法施諸衆生。
霔於大法雨,無畏而發趣。
以法潤衆生,皆令得歡喜。
以是諸菩薩,妙善而發趣。
如是諸菩薩,得大法光明。
能於正法中,勇猛善安祝由是法光明,了知一切法。
以衆緣故起,一切無堅實。
諸法自性空,自性無有相。
自性無有生,自性無有體。
諸法以衆緣,和合而共起。
衆緣和合故,自性無所有。
菩薩能觀察,了衆緣亦空。
衆緣自性空,自性無有相。
亦無有生起,亦非有所作。
如是觀察者,於法勤修習。
諸起無體故,衆緣亦非緣。
如是如理觀,能知一切法。
觀諸色受想,行識亦如是,皆以衆因緣,由斯諸蘊起。
諸蘊無有實,自性本來空。
性空故無相,一切無所起。
諸蘊遠離相,離相則無生。
無生則無滅,諸蘊如是相。
無相妄有相,彼相從何有。
諸法無體故,斯蘊亦無性。
界處亦如是,一切從緣起。
自性本來空,無相無有體。
一切諸法中,法體不可得。
了知一切法,名義思惟者,欲色無色界,一切從緣起。
自性本來空,無相亦無體。
觀此能觀智,何能知彼境。
此智及彼境,自性常遠離。
所起及衆緣,此二俱無作。
能作如是知,斯為真實相。
無相以相說,菩薩由斯入。
而亦不分别,若相及無相。
如斯善智者,能見真實相。
於諸法界中,不作少法相。
若法及法界,此二俱無相。
諸法遠離相,說名為法界。
說名法界者,無界無非界。
雖名為法界,然實不可得。
思惟此義時,不念不可得。
離諸分别故,獲大法光明。
諸法無性故,光明亦無性。
由斯觀察故,複得法光明。
不見能觀智,斯見亦不見。
見法虛妄故,說此名為觀。
光明不思議,無邊無有量。
見諸法皆空,說名不分别。
若法有諸相,常無證入者,聞斯淨法音,應生大歡喜。
若法無有生,常無分别者,聞斯淨法音,寂然獲安樂。
若後末世時,聞斯無上法。
應說彼衆生,久集諸功德。
若後末世時,聞斯無上法。
當於此法中,以速而發趣。
我等亦當得,世尊無上智。
無上大光明,普照於人天。
開示諸法藏,無邊功德海。
智慧常無失,正覺離煩惱。
慧光大精進,我禮深功德。
大龍大莊嚴,衆相以嚴身。
安住如須彌,禦衆無倫匹。
能為世導師,映蔽人天衆。
演說無所畏,我禮勝丈夫。
世尊大牟尼,無邊功德海。
能開我法眼,令我被甲胄。
然我一切時,為乘大乘者,常於此勝道,發趣更無馀。
牟尼勇猛尊,覺知一切法。
世無有過者,我等鹹歸命。
無邊慧。
彼栴檀香光明如來應正遍知說此法時。
成熟無量無數衆生。
一切義成比丘從是已後。
與其眷屬供養承事無量無數諸佛世尊,過五百阿僧祇劫。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号曰超無邊境界王如來。
彼佛刹土。
所有功德廣長之相。
亦如栴檀香光明如來應正遍知光明世界無有異也。
諸聲聞衆其數無量。
王之夫人諸子眷屬。
亦過五百阿僧祇劫。
皆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
被大甲胄乘於大乘。
於此道中。
持大法炬作大法明。
放大法光建大法幢。
擊大法鼓乘大法船。
以攝大法而發趣之。
善丈夫戲而遊戲之。
霔以法雨潤於衆生。
皆令歡喜。
精勤勇進。
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邊慧。
諸菩薩摩诃薩住此道時得法光明。
以光明故能見一切諸法緣起。
自性本空。
自性無相。
自性無起。
不於色中而見於色。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不於識中而見於識。
異識緣起。
了知識相自性本空。
自性無相。
自性無起。
但屬衆緣見緣和合。
衆緣亦空無相無起。
作是見時。
不於眼中而見於眼。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不於意中而見於意。
異意緣起。
了知意相自性本空。
自性無相。
自性無起。
乃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
欲界色界及無色界。
無有作者,無有受者,不於少法見有少法。
異緣而起屬衆因緣。
自性無相。
自性無起。
緣性亦空無相無起。
無邊慧。
是為諸菩薩摩诃薩。
住此道觀察緣起。
作是觀已能以智慧。
於緣起中證真實際。
以斯一切法光明故。
如來十力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乃至一切諸佛之法。
速得圓滿。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無畏者,如是能安祝作大法光明,妙智而發趣。
建于大法幢,此幢無有上。
一切佛法中,正念而發趣。
智慧善遊戲,法施諸衆生。
霔於大法雨,無畏而發趣。
以法潤衆生,皆令得歡喜。
以是諸菩薩,妙善而發趣。
如是諸菩薩,得大法光明。
能於正法中,勇猛善安祝由是法光明,了知一切法。
以衆緣故起,一切無堅實。
諸法自性空,自性無有相。
自性無有生,自性無有體。
諸法以衆緣,和合而共起。
衆緣和合故,自性無所有。
菩薩能觀察,了衆緣亦空。
衆緣自性空,自性無有相。
亦無有生起,亦非有所作。
如是觀察者,於法勤修習。
諸起無體故,衆緣亦非緣。
如是如理觀,能知一切法。
觀諸色受想,行識亦如是,皆以衆因緣,由斯諸蘊起。
諸蘊無有實,自性本來空。
性空故無相,一切無所起。
諸蘊遠離相,離相則無生。
無生則無滅,諸蘊如是相。
無相妄有相,彼相從何有。
諸法無體故,斯蘊亦無性。
界處亦如是,一切從緣起。
自性本來空,無相無有體。
一切諸法中,法體不可得。
了知一切法,名義思惟者,欲色無色界,一切從緣起。
自性本來空,無相亦無體。
觀此能觀智,何能知彼境。
此智及彼境,自性常遠離。
所起及衆緣,此二俱無作。
能作如是知,斯為真實相。
無相以相說,菩薩由斯入。
而亦不分别,若相及無相。
如斯善智者,能見真實相。
於諸法界中,不作少法相。
若法及法界,此二俱無相。
諸法遠離相,說名為法界。
說名法界者,無界無非界。
雖名為法界,然實不可得。
思惟此義時,不念不可得。
離諸分别故,獲大法光明。
諸法無性故,光明亦無性。
由斯觀察故,複得法光明。
不見能觀智,斯見亦不見。
見法虛妄故,說此名為觀。
光明不思議,無邊無有量。
見諸法皆空,說名不分别。
若法有諸相,常無證入者,聞斯淨法音,應生大歡喜。
若法無有生,常無分别者,聞斯淨法音,寂然獲安樂。
若後末世時,聞斯無上法。
應說彼衆生,久集諸功德。
若後末世時,聞斯無上法。
當於此法中,以速而發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