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等經言說文字。
尚不受持。
況複能入所修勝義。
譬如幼童若男若女。
為大丈夫之所诃叱。
此幼男女。
於後異時。
聞是人名驚恐怖畏。
當於爾時,諸比丘等亦複如是,聞此等經如實說過。
知已,不悔樂好衣服。
返於是經而生怖畏。
迦葉如系蝦蟆在猕猴手。
而此猕猴面不回顧。
當於爾時,諸比丘等亦複如是,聞此等經違背不顧。
不住其前。
迦葉。
譬如野幹為狗所逐走趣冢間窟穴深坑。
當於爾時,諸比丘輩亦複如是,聞說此經如野幹走野幹走者,謂犯禁戒诽謗是經。
聞是經已退道還家。
馳求欲境趣向女人。
趣於鬥诤喧雜醫術及以斷事。
而於其中多犯禁戒。
我說此等如趣冢間。
身壞命終堕於惡趣。
如趣窟穴。
馳騁劍葉刀刃槍林諸大地獄。
如趣深坑。
迦葉。
當於爾時諸比丘輩成就如是野幹之法。
不能悟入如是等經。
但能毀謗稱揚過失。
身壞命終堕大地獄。
複次迦葉。
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若表示法非真實者,如來言說亦非實耶。
彼若說言:佛之表示名為真實。
諸表示法亦應名實。
有智比丘應問之曰:大德今者為執何事。
為執空耶。
為表示耶。
彼若說言:我執表示。
應報之曰:汝即是佛。
何以故?汝有言說表示法故。
彼若說言:我執於空。
應問彼言:當為我說。
執何等空。
何以故?不可言說名之為空。
若執表示以為空者,或於我我所衆生壽者,非空執空。
又問彼言:汝意雲何。
樂一切法空不。
彼若答言:我不喜樂一切法空。
智者言曰:汝久忘失沙門釋子。
何以故?佛說一切空無我故。
不說有我衆生壽者數取趣故。
彼若說言:一切法空我樂空性。
應語彼言:汝心尚樂一切法空。
況複如來應正等覺。
複次尊者,為眼是如來。
耳鼻舌身意是如來。
彼若說言:眼是如來。
耳鼻舌身意是如來。
應語彼言:汝於今者,亦是如來。
彼若說言:眼非如來。
耳鼻舌身意亦非如來。
應語彼言:仁者汝作是言:眼表示非如來。
乃至意表示非如來。
即非表示是如來也。
我於此處豈不悟耶。
彼若說言:眼非如來。
亦不離眼而有如來。
乃至意非如來。
亦不離意而有如來。
應語彼言:如來所說十二處有。
謂眼處色處乃至意處法處。
此即衆生及衆生名字。
仁者,為眼是如來非如來耶。
乃至法是如來非如來耶。
彼若答言:眼是如來乃至法是如來。
應告之曰:如仁者言:一切衆生及山林大地應是如來。
彼若答言:眼非如來。
乃至意非如來。
複應告曰:如仁者言:如來即法及以非法。
彼若說言色非如來。
乃至法非如來應告彼言:若如是者,豈以非法為如來乎。
彼若說言:即以非法以為如來。
應告之曰:若如是者,所有衆生。
不孝父母。
不敬沙門婆羅門及諸尊宿。
殺害生命。
犯不與齲行欲邪行。
虛诳離間。
粗惡雜穢。
貪瞋邪見。
應是如來。
彼若說言:非非法而是如來。
應告之曰:非法非非法應是如來。
若非法非非法是如來者,則無表示。
仁者,無可表示是如來耶。
迦葉。
應當如是折伏愚人。
我不見有世間人天。
能與如是如法說者,而共對論。
唯除瞋恚愚癡之人不堪忍者,雖為開示不生信心。
毀呰空法棄舍而去。
迦葉。
汝等應當受持是經。
於未來世有諸比丘,持是經者,當得三名而為表示。
何等為三。
謂說斷滅。
無物無蘊及無恭敬。
當爾之時,如是經典為他诽謗。
汝觀爾時,不恭敬佛。
不恭敬法。
但依表示名字語言:虛荷僧名而無實德。
雖稱佛号於他開示而不能解。
雲何可得瞻奉如來。
雖說佛法。
而不能知如來意趣。
雲何得名為善說法。
四雙八輩是佛弟子。
聲聞之僧。
但知其名。
於彼功德不知其義。
不能領受依名實德。
為於衣服飲食卧具病藥緣故。
毀謗於法。
菩薩於中應勤精進。
於是等經。
深生希有樂欲之心。
受持讀誦。
何以故?是人來世為護法城。
迦葉。
我念過去九十一劫空無法時。
如是等經不複流布。
又念過去超於千劫。
有佛出世。
号休息熱惱。
住世八萬四千劫。
成熟菩薩利益世間。
又念過去。
複有如來。
号無邊力。
住世二十億劫。
於二十億劫行菩薩道。
然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
汝觀於佛。
修習幾何難作之行。
攝諸衆生。
複次迦葉。
劫濁盡世。
我等不應輕賤己身。
何以故?於劫濁中。
乃至一人能於我所信解此法甚為希有。
一切衆生不持刀杖。
追逐我等亦為希有。
何以故?此法即是善丈夫法。
謂於諸行為無行想。
難了知故。
若有我見衆生見命見數取趣見有見。
若依諸蘊起於戒見若多聞見佛見法見涅槃見。
若有起於涅槃見者,如來悉知見為邪見。
何以故?佛於涅槃而無分别亦無所得。
若於涅槃起於分别及有所得。
如來盡說名為邪見。
若邪見者則名無智。
若無智者名為損害。
若損害者名曰愚夫。
名愚夫者,於大菩提則無樂欲。
乃至遠離生天勝道。
迦葉。
於未來世。
當有比丘。
年紀二十三十四十乃至百歲。
為老所侵。
莊嚴衣服。
雖剃須發毀壞威儀。
老病衰朽無有威光。
趣向邪法。
臨命終時。
由罪意樂之所障蔽。
熟思已犯懈怠不修。
而於三處示現證得。
何等為三。
或矯現威儀。
或複詐現修持淨行。
或舉手自稱言:我無與等。
以此三處示現有證。
斯人鹹堕增上慢中。
臨命終時心生追悔。
既命終已生地獄中。
是故迦葉。
我今分明宣告汝等。
我為汝等真善知識。
樂欲利益哀愍汝輩。
不令於後受大熱惱。
如慕理迦(唐言尾宿)。
畔地迦
尚不受持。
況複能入所修勝義。
譬如幼童若男若女。
為大丈夫之所诃叱。
此幼男女。
於後異時。
聞是人名驚恐怖畏。
當於爾時,諸比丘等亦複如是,聞此等經如實說過。
知已,不悔樂好衣服。
返於是經而生怖畏。
迦葉如系蝦蟆在猕猴手。
而此猕猴面不回顧。
當於爾時,諸比丘等亦複如是,聞此等經違背不顧。
不住其前。
迦葉。
譬如野幹為狗所逐走趣冢間窟穴深坑。
當於爾時,諸比丘輩亦複如是,聞說此經如野幹走野幹走者,謂犯禁戒诽謗是經。
聞是經已退道還家。
馳求欲境趣向女人。
趣於鬥诤喧雜醫術及以斷事。
而於其中多犯禁戒。
我說此等如趣冢間。
身壞命終堕於惡趣。
如趣窟穴。
馳騁劍葉刀刃槍林諸大地獄。
如趣深坑。
迦葉。
當於爾時諸比丘輩成就如是野幹之法。
不能悟入如是等經。
但能毀謗稱揚過失。
身壞命終堕大地獄。
複次迦葉。
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若表示法非真實者,如來言說亦非實耶。
彼若說言:佛之表示名為真實。
諸表示法亦應名實。
有智比丘應問之曰:大德今者為執何事。
為執空耶。
為表示耶。
彼若說言:我執表示。
應報之曰:汝即是佛。
何以故?汝有言說表示法故。
彼若說言:我執於空。
應問彼言:當為我說。
執何等空。
何以故?不可言說名之為空。
若執表示以為空者,或於我我所衆生壽者,非空執空。
又問彼言:汝意雲何。
樂一切法空不。
彼若答言:我不喜樂一切法空。
智者言曰:汝久忘失沙門釋子。
何以故?佛說一切空無我故。
不說有我衆生壽者數取趣故。
彼若說言:一切法空我樂空性。
應語彼言:汝心尚樂一切法空。
況複如來應正等覺。
複次尊者,為眼是如來。
耳鼻舌身意是如來。
彼若說言:眼是如來。
耳鼻舌身意是如來。
應語彼言:汝於今者,亦是如來。
彼若說言:眼非如來。
耳鼻舌身意亦非如來。
應語彼言:仁者汝作是言:眼表示非如來。
乃至意表示非如來。
即非表示是如來也。
我於此處豈不悟耶。
彼若說言:眼非如來。
亦不離眼而有如來。
乃至意非如來。
亦不離意而有如來。
應語彼言:如來所說十二處有。
謂眼處色處乃至意處法處。
此即衆生及衆生名字。
仁者,為眼是如來非如來耶。
乃至法是如來非如來耶。
彼若答言:眼是如來乃至法是如來。
應告之曰:如仁者言:一切衆生及山林大地應是如來。
彼若答言:眼非如來。
乃至意非如來。
複應告曰:如仁者言:如來即法及以非法。
彼若說言色非如來。
乃至法非如來應告彼言:若如是者,豈以非法為如來乎。
彼若說言:即以非法以為如來。
應告之曰:若如是者,所有衆生。
不孝父母。
不敬沙門婆羅門及諸尊宿。
殺害生命。
犯不與齲行欲邪行。
虛诳離間。
粗惡雜穢。
貪瞋邪見。
應是如來。
彼若說言:非非法而是如來。
應告之曰:非法非非法應是如來。
若非法非非法是如來者,則無表示。
仁者,無可表示是如來耶。
迦葉。
應當如是折伏愚人。
我不見有世間人天。
能與如是如法說者,而共對論。
唯除瞋恚愚癡之人不堪忍者,雖為開示不生信心。
毀呰空法棄舍而去。
迦葉。
汝等應當受持是經。
於未來世有諸比丘,持是經者,當得三名而為表示。
何等為三。
謂說斷滅。
無物無蘊及無恭敬。
當爾之時,如是經典為他诽謗。
汝觀爾時,不恭敬佛。
不恭敬法。
但依表示名字語言:虛荷僧名而無實德。
雖稱佛号於他開示而不能解。
雲何可得瞻奉如來。
雖說佛法。
而不能知如來意趣。
雲何得名為善說法。
四雙八輩是佛弟子。
聲聞之僧。
但知其名。
於彼功德不知其義。
不能領受依名實德。
為於衣服飲食卧具病藥緣故。
毀謗於法。
菩薩於中應勤精進。
於是等經。
深生希有樂欲之心。
受持讀誦。
何以故?是人來世為護法城。
迦葉。
我念過去九十一劫空無法時。
如是等經不複流布。
又念過去超於千劫。
有佛出世。
号休息熱惱。
住世八萬四千劫。
成熟菩薩利益世間。
又念過去。
複有如來。
号無邊力。
住世二十億劫。
於二十億劫行菩薩道。
然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
汝觀於佛。
修習幾何難作之行。
攝諸衆生。
複次迦葉。
劫濁盡世。
我等不應輕賤己身。
何以故?於劫濁中。
乃至一人能於我所信解此法甚為希有。
一切衆生不持刀杖。
追逐我等亦為希有。
何以故?此法即是善丈夫法。
謂於諸行為無行想。
難了知故。
若有我見衆生見命見數取趣見有見。
若依諸蘊起於戒見若多聞見佛見法見涅槃見。
若有起於涅槃見者,如來悉知見為邪見。
何以故?佛於涅槃而無分别亦無所得。
若於涅槃起於分别及有所得。
如來盡說名為邪見。
若邪見者則名無智。
若無智者名為損害。
若損害者名曰愚夫。
名愚夫者,於大菩提則無樂欲。
乃至遠離生天勝道。
迦葉。
於未來世。
當有比丘。
年紀二十三十四十乃至百歲。
為老所侵。
莊嚴衣服。
雖剃須發毀壞威儀。
老病衰朽無有威光。
趣向邪法。
臨命終時。
由罪意樂之所障蔽。
熟思已犯懈怠不修。
而於三處示現證得。
何等為三。
或矯現威儀。
或複詐現修持淨行。
或舉手自稱言:我無與等。
以此三處示現有證。
斯人鹹堕增上慢中。
臨命終時心生追悔。
既命終已生地獄中。
是故迦葉。
我今分明宣告汝等。
我為汝等真善知識。
樂欲利益哀愍汝輩。
不令於後受大熱惱。
如慕理迦(唐言尾宿)。
畔地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