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回 貝葉煥樣輝 地缺天殘參佛相 魔宮燒毒手 神童仙女盜心燈
關燈
小
中
大
以報。
尚有要約須赴,改日登門,再見令師兄吧。
"怪徒極強橫固執,聞言面色一沉,冷笑道:"我也有事,留否由你!"一閃不見。
申屠宏立令花無邪同隐身形,仗着天蟬靈葉與仙柬指示,連越過沿途禁網,飛了回去。
李洪、龍娃恰也飛到,各說經過。
原來花無邪危急中想起申屠宏之言,忙往烏牙洞飛去。
果然身後現出雲屏,将烏頭婆阻住。
先還恐才脫虎口,又人龍潭。
繼一想:"申屠宏奉命相助,所說當無差錯。
" 一到烏牙洞上空,除來路外,三面均有禁制,不能沖過,隻得硬着頭皮下降。
見危崖内陷,地并不廣,也無陳設用具。
隻當中有一個五尺高,二尺多寬的石凹,并肩擠坐着兩個黃衣怪人:一缺左腳,一缺右腳,似是孿生兄弟。
雖未見過,料是天殘、地缺。
知他們生性乖謬,狂傲固執,與衆不同,便以禮相見。
兩怪人冷冷地說道:"我這西崆峒,除五龍岩幾個後輩,因他們師長先住此山,在日對我又極恭敬,容留至今外;向不許外人動本山一草一木。
你所做的事,本不容許。
但我一向扶弱抑強,見你孤身一人,竟敢大膽來此開山取寶,已有五龍岩這班蠢牛與你作對,再如出手,還當我師徒倚強欺人。
本心由你自去,不料你當危急之際,明知我師徒不好說話,偏往我門前投到,足見膽識過人,妖婦又那等猖狂可惡,才命門人相助。
妖婦已為我法力所困,逃生已是萬幸,足可無慮。
你所取禅經,到此也能成功,我并還可助你一臂。
不過,我二人恩怨分明,助人須有酬報。
此事已經洞悉因果,并不想有分潤。
隻是存放貝葉的金箧之内,有一件佛門至寶,非你不能到手,如肯借我一用,到時,你便可安心下手。
不論有多厲害的對頭與你作梗,均由我師徒應付。
我事一完,立即還你。
此系彼此有益之事。
我師徒素不勉強人,時尚未至,也無須馬上回話。
如若心願,或是你看出單仗李洪相助無用,仇敵太多,形勢兇危,下手前三日,來此一行,我便可為你安排,使你專心按照禁圖取寶,決無他慮了。
" 花無邪知道對方乃方今旁門散仙中有數人物,脾氣更怪,行輩甚高,一向自大,入門并未跪拜,他們竟毫無件色,反允相助,隻借寶物一用。
按說承他師徒解圍,借此酬報,原是應該。
不過二老行事莫測,以其神通廣大,怎會自貶身價,向一後輩借寶?還有他們既凡事前知,申屠宏也在暗中相助,怎會算不出來?貝葉禅經箧内是何法寶,他們竟會如此需要,自身災劫定數所限,非經魔劫,不能成道,本是明知故犯,并不須人相助。
還是問過申屠宏,再行回答為是。
略一尋思,正要回答,天殘、地缺已閉目入定,喚了兩聲"老前輩",不聽回音,隻得罷了。
身在虎穴,主人喜怒無常,便在側恭敬侍立,以待回醒。
隔有片刻,左側有人影一閃,忽現出一個黃衣怪徒。
花無邪法力原高,看出怪徒早在室内,并非外來,也許隐伏的不止一人。
于是故作不知,方問:"道友,有何見教?"怪徒已作手勢噤聲,似恐驚動二老,态絕恭謹。
随之引往另一洞中,一言不合,便自含怒隐去。
看神氣,似以為禁網周密,若不放行,決難脫身。
不料申屠宏趕到,将人引走。
另一面,李洪在小山上隐形旁觀,先見仵氏兄弟咬定諸妖人與烏頭婆勾結,經四妖人再三分說,仵氏弟兄雖然息怒,即令衆妖人不許過問此事。
并說他們隻是不服以多欺少,并非想要自取禅經。
衆妖人自是不願,溫三妹便說:"此事譬如不知,中止前念,本無不可。
隻是雲南二惡定必不容,早将神魔煉成,尋上門來,卻是難敵,不知二位道友可能助我等免難?"仵氏弟兄聞言,冷笑道:"不經我師徒默許,誰敢動此一草一木? 你們隻要不離此山,怕他何來?你們不聽話,與那女子為難,卻是自讨苦吃。
"說罷,人便不見。
氣得四妖人咬牙切齒,一言未發,各自飛去。
申、李、花三人彼此一談,均覺奇怪,便把仙柬取出,通誠拜觀,第三頁字迹忽現。
才知白眉禅師大弟子朱由穆,自從銅椰島分手,本約定三生至交姜雪君,随了大方真人神駝乙休、韓仙子,去除玄門中敗類雙鳳山兩小邢天相、天和兄弟。
就便應仵氏弟兄之約,往尋袒護雙鳳山兩小的天殘、地缺鬥法,減少他一點氣焰。
不料邢氏弟兄兇狡異常,知道銅椰島攔截韓仙子元神惹下殺身之禍,遍約能人,百計求免。
四人最後雖然大勝,邢氏弟兄也吃乙、韓二人追往北極天邊殺死,除去兩個極惡窮兇,卻因此惹出不少事故,這裡暫時不表,留待後叙。
且說妙一真人素持寬大,與人為善。
深知天殘、地缺雖非正宗清修之士,除卻生性奇特,專重恩怨,不論善惡,又喜袒護徒弟,是其所短,劣迹卻不多。
門人雖不時背師為惡,但他兩人初得道時,頗積善功。
尤其所煉護身雲屏,度化了許多冤鬼,用心雖為利己,無形中也積了不少功德。
隻為狂傲自大,所居直同禁地,有人遊山誤入或是路過,不論仙凡,均受怪徒欺侮,法力越高,吃虧越大。
他倆不但不問,有時反為張目。
幾個寵徒相貌既極醜怪,行事更極驕橫任性。
近年膽子越大,時與妖人勾結為惡,因此樹敵甚衆。
朱、姜二人這一去,必與他師徒難堪,隻是二人法力雖高,仍難制其死命。
念在他倆成名多年,修為不易,又恐其惱羞成怒,激與妖邪合流,生出事來,欲以恩相結,到要緊關頭,為其解圍。
同輩之交,不是無法分身,便是素來恨惡他師徒的人。
雙方法力都高,事前不能洩漏。
知申屠宏機智穩練,如将迷蹤隐迹和乾坤大挪移法煉成前往,照柬帖所說而行,便可勝任。
為此命醉道人傳谕,令其依言行事。
這第三頁仙示上,除指示到時機宜外,并說:"大雄禅師法力無邊,不特洞門上的太乙混元真氣,不到時限無法攻開,并且内裡另有法寶封固,不在禁圖所載埋伏以内。
第三層威力更大,刻經玉碑,已化成一片玉壁,法力稍差,也不能取走。
屆時蠻僧三十六相神魔已經煉成,随後趕來。
花無邪所要禅經也可得到,當時攜經遁往海外,雖可無事,一則孽難未消,将來仍須應驗;二則玉碑所刻,乃是經解,留在世上隻剩五日,便須化去,碑重如山,保留、攜走兩俱不能,非當時默記下來不可。
如用前部貝葉禅經自去參悟,至少三百多年始能通曉。
事前隻采蔽僧朱由穆和李甯可以相助,但各有事,到得甚晚,必與雲南二惡相遇。
此經關系蠻僧日後成敗,就令當時不敢苦迫,真形已被攝去,從此苦苦尋蹤,不久便為所害,元神也被擒禁,非滿十四年不能脫難,但異日成就卻大。
如甘以身殉道,為久遠之計,經到手後,速将天殘、地缺想借的一片貝葉靈符交與申屠宏備用。
再照圖封禁全洞,往末層玉碑之下讀那經解。
一任蠻僧神魔攻山,不去理睬。
等碑洞将被邪法攻破,經已記全。
速将所得禅經用筐中所附靈符封固,高呼神僧法号,乞發慈悲,朝玉碑擲去,立即藏起。
跟着申屠宏所請的人也已到來,将碑取去。
蠻僧晶球視影隻能看出前半,藏經一節,因有靈符妙用,并未看出。
隻知關系切身利害的前部禅經已被人取走,因此拼命劫奪,不肯甘休。
花無邪若隐避得快,真形不被攝去,未始不可暫脫毒手。
無奈定數如此,花無邪精誠強毅,也必不肯早退。
苦難雖不能免,将來脫難出困重取此經,參悟未兩章上乘佛法,必成正果。
" 花無邪向道堅誠,知道事可
尚有要約須赴,改日登門,再見令師兄吧。
"怪徒極強橫固執,聞言面色一沉,冷笑道:"我也有事,留否由你!"一閃不見。
申屠宏立令花無邪同隐身形,仗着天蟬靈葉與仙柬指示,連越過沿途禁網,飛了回去。
李洪、龍娃恰也飛到,各說經過。
原來花無邪危急中想起申屠宏之言,忙往烏牙洞飛去。
果然身後現出雲屏,将烏頭婆阻住。
先還恐才脫虎口,又人龍潭。
繼一想:"申屠宏奉命相助,所說當無差錯。
" 一到烏牙洞上空,除來路外,三面均有禁制,不能沖過,隻得硬着頭皮下降。
見危崖内陷,地并不廣,也無陳設用具。
隻當中有一個五尺高,二尺多寬的石凹,并肩擠坐着兩個黃衣怪人:一缺左腳,一缺右腳,似是孿生兄弟。
雖未見過,料是天殘、地缺。
知他們生性乖謬,狂傲固執,與衆不同,便以禮相見。
兩怪人冷冷地說道:"我這西崆峒,除五龍岩幾個後輩,因他們師長先住此山,在日對我又極恭敬,容留至今外;向不許外人動本山一草一木。
你所做的事,本不容許。
但我一向扶弱抑強,見你孤身一人,竟敢大膽來此開山取寶,已有五龍岩這班蠢牛與你作對,再如出手,還當我師徒倚強欺人。
本心由你自去,不料你當危急之際,明知我師徒不好說話,偏往我門前投到,足見膽識過人,妖婦又那等猖狂可惡,才命門人相助。
妖婦已為我法力所困,逃生已是萬幸,足可無慮。
你所取禅經,到此也能成功,我并還可助你一臂。
不過,我二人恩怨分明,助人須有酬報。
此事已經洞悉因果,并不想有分潤。
隻是存放貝葉的金箧之内,有一件佛門至寶,非你不能到手,如肯借我一用,到時,你便可安心下手。
不論有多厲害的對頭與你作梗,均由我師徒應付。
我事一完,立即還你。
此系彼此有益之事。
我師徒素不勉強人,時尚未至,也無須馬上回話。
如若心願,或是你看出單仗李洪相助無用,仇敵太多,形勢兇危,下手前三日,來此一行,我便可為你安排,使你專心按照禁圖取寶,決無他慮了。
" 花無邪知道對方乃方今旁門散仙中有數人物,脾氣更怪,行輩甚高,一向自大,入門并未跪拜,他們竟毫無件色,反允相助,隻借寶物一用。
按說承他師徒解圍,借此酬報,原是應該。
不過二老行事莫測,以其神通廣大,怎會自貶身價,向一後輩借寶?還有他們既凡事前知,申屠宏也在暗中相助,怎會算不出來?貝葉禅經箧内是何法寶,他們竟會如此需要,自身災劫定數所限,非經魔劫,不能成道,本是明知故犯,并不須人相助。
還是問過申屠宏,再行回答為是。
略一尋思,正要回答,天殘、地缺已閉目入定,喚了兩聲"老前輩",不聽回音,隻得罷了。
身在虎穴,主人喜怒無常,便在側恭敬侍立,以待回醒。
隔有片刻,左側有人影一閃,忽現出一個黃衣怪徒。
花無邪法力原高,看出怪徒早在室内,并非外來,也許隐伏的不止一人。
于是故作不知,方問:"道友,有何見教?"怪徒已作手勢噤聲,似恐驚動二老,态絕恭謹。
随之引往另一洞中,一言不合,便自含怒隐去。
看神氣,似以為禁網周密,若不放行,決難脫身。
不料申屠宏趕到,将人引走。
另一面,李洪在小山上隐形旁觀,先見仵氏兄弟咬定諸妖人與烏頭婆勾結,經四妖人再三分說,仵氏弟兄雖然息怒,即令衆妖人不許過問此事。
并說他們隻是不服以多欺少,并非想要自取禅經。
衆妖人自是不願,溫三妹便說:"此事譬如不知,中止前念,本無不可。
隻是雲南二惡定必不容,早将神魔煉成,尋上門來,卻是難敵,不知二位道友可能助我等免難?"仵氏弟兄聞言,冷笑道:"不經我師徒默許,誰敢動此一草一木? 你們隻要不離此山,怕他何來?你們不聽話,與那女子為難,卻是自讨苦吃。
"說罷,人便不見。
氣得四妖人咬牙切齒,一言未發,各自飛去。
申、李、花三人彼此一談,均覺奇怪,便把仙柬取出,通誠拜觀,第三頁字迹忽現。
才知白眉禅師大弟子朱由穆,自從銅椰島分手,本約定三生至交姜雪君,随了大方真人神駝乙休、韓仙子,去除玄門中敗類雙鳳山兩小邢天相、天和兄弟。
就便應仵氏弟兄之約,往尋袒護雙鳳山兩小的天殘、地缺鬥法,減少他一點氣焰。
不料邢氏弟兄兇狡異常,知道銅椰島攔截韓仙子元神惹下殺身之禍,遍約能人,百計求免。
四人最後雖然大勝,邢氏弟兄也吃乙、韓二人追往北極天邊殺死,除去兩個極惡窮兇,卻因此惹出不少事故,這裡暫時不表,留待後叙。
且說妙一真人素持寬大,與人為善。
深知天殘、地缺雖非正宗清修之士,除卻生性奇特,專重恩怨,不論善惡,又喜袒護徒弟,是其所短,劣迹卻不多。
門人雖不時背師為惡,但他兩人初得道時,頗積善功。
尤其所煉護身雲屏,度化了許多冤鬼,用心雖為利己,無形中也積了不少功德。
隻為狂傲自大,所居直同禁地,有人遊山誤入或是路過,不論仙凡,均受怪徒欺侮,法力越高,吃虧越大。
他倆不但不問,有時反為張目。
幾個寵徒相貌既極醜怪,行事更極驕橫任性。
近年膽子越大,時與妖人勾結為惡,因此樹敵甚衆。
朱、姜二人這一去,必與他師徒難堪,隻是二人法力雖高,仍難制其死命。
念在他倆成名多年,修為不易,又恐其惱羞成怒,激與妖邪合流,生出事來,欲以恩相結,到要緊關頭,為其解圍。
同輩之交,不是無法分身,便是素來恨惡他師徒的人。
雙方法力都高,事前不能洩漏。
知申屠宏機智穩練,如将迷蹤隐迹和乾坤大挪移法煉成前往,照柬帖所說而行,便可勝任。
為此命醉道人傳谕,令其依言行事。
這第三頁仙示上,除指示到時機宜外,并說:"大雄禅師法力無邊,不特洞門上的太乙混元真氣,不到時限無法攻開,并且内裡另有法寶封固,不在禁圖所載埋伏以内。
第三層威力更大,刻經玉碑,已化成一片玉壁,法力稍差,也不能取走。
屆時蠻僧三十六相神魔已經煉成,随後趕來。
花無邪所要禅經也可得到,當時攜經遁往海外,雖可無事,一則孽難未消,将來仍須應驗;二則玉碑所刻,乃是經解,留在世上隻剩五日,便須化去,碑重如山,保留、攜走兩俱不能,非當時默記下來不可。
如用前部貝葉禅經自去參悟,至少三百多年始能通曉。
事前隻采蔽僧朱由穆和李甯可以相助,但各有事,到得甚晚,必與雲南二惡相遇。
此經關系蠻僧日後成敗,就令當時不敢苦迫,真形已被攝去,從此苦苦尋蹤,不久便為所害,元神也被擒禁,非滿十四年不能脫難,但異日成就卻大。
如甘以身殉道,為久遠之計,經到手後,速将天殘、地缺想借的一片貝葉靈符交與申屠宏備用。
再照圖封禁全洞,往末層玉碑之下讀那經解。
一任蠻僧神魔攻山,不去理睬。
等碑洞将被邪法攻破,經已記全。
速将所得禅經用筐中所附靈符封固,高呼神僧法号,乞發慈悲,朝玉碑擲去,立即藏起。
跟着申屠宏所請的人也已到來,将碑取去。
蠻僧晶球視影隻能看出前半,藏經一節,因有靈符妙用,并未看出。
隻知關系切身利害的前部禅經已被人取走,因此拼命劫奪,不肯甘休。
花無邪若隐避得快,真形不被攝去,未始不可暫脫毒手。
無奈定數如此,花無邪精誠強毅,也必不肯早退。
苦難雖不能免,将來脫難出困重取此經,參悟未兩章上乘佛法,必成正果。
" 花無邪向道堅誠,知道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