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回 古洞盜禅經 一篑虧功來老魅 深宵飛鬼影 連雲如畫亘長空
關燈
小
中
大
再給點見面禮,但我随身法寶均出師長所賜,不能與人。
再者給你,此時也不會用,權且記帳,算我欠的,也等再見再補。
我還有事,你回家孝母去吧。
"話終人起,小孩手揚處,一片金霞閃過,便即無蹤。
龍娃連忙望空拜謝,歡歡喜喜跑回家去。
老母果在織布未睡,心中一酸,撲上身去,母子相抱,親熱了一陣。
問知乃母,料他歸晚,到家必有話說,适才強令兄長安歇,獨自守候。
龍娃随将靈丹、銀子取出,悄聲說了當日奇遇,看着乃母将靈丹吃下。
因不知何日就要分别,甚是依戀,談到雞鳴,方始安歇。
小孩貪睡,乃母因他睡晚,知道随神仙讀書隻是具文,上午無事,不令乃兄喚起。
龍娃起來,日色已将近午,吓了一跳,匆匆洗漱,和乃母說了兩句,便往外跑。
趕到書堂一看,一班學童均在高聲朗誦,老師含笑教讀,并無異狀。
剛向聖人老師行禮歸坐,翻開書本,忽聽耳旁說道:"少時放學,你不要走,我有好東西,請你師徒吃呢。
" 龍娃聽出是花仙口音,知她隐身在側,低聲謝了。
一會日午,申屠宏便說:"今日有事,午飯後,你們無須前來。
隻有龍娃書未讀熟,尚須暫留補讀。
"村童應聲,辭别散去。
龍娃忽然想起母親昨晚曾說今日殺雞煮飯,等自己歸吃午飯,恐怕久候,忙趕出去,托一村童帶話,告知乃母,老師今日甚喜,起晚書未讀熟,已在學中吃飯,不必等候。
申屠宏輕易不動煙火,為掩俗人耳目,故意在學房中做些吃食,其實多是這班村童享受,留飯是常事。
龍娃說完,正要回去,忽見昨日兩黃衣怪人又在谷中現身,看神氣,似由山外新回,見衆村童正在吵鬧跳蹦,朝自己看了一眼,便往谷中走去。
假裝與衆村童說笑同行,蜇向谷口,偷眼往裡一看,最前面轉角處,黃影一閃,便即不見。
恐被發覺,又往前走了一段,再從容走回。
過了谷口,跑進書房一看,花無邪已經現身,桌上放着二尺多長,碗口粗細兩節巨藕,以及四個碗大桃子。
見了龍娃,方要開口,龍娃已搶先說道:"那兩黃衣怪人又回來了。
" 花無邪聞言,秀眉微皺,似在想事,略問了兩句,答道:"我見你孝母可嘉,我坎離丹雖還剩有兩粒,但已心許一人,不久便要送去,未能相贈。
我走不久,忽然想起離此二百裡的瓦亭關附近的深山之中,青蓮庵内,有一老友。
庵中一桃一藕,均是海外仙種,今年正當結實之期。
想問她要一點來,請你師徒母子,就便借件法寶,便即趕去。
不料她雲遊在外,五年未歸。
庵中隻一徒弟,原認得我。
法寶未借到,卻要了兩段藕和四個桃子,恰好四人分吃。
你吃完,可将桃子連半段藕與你娘帶去。
雖不是仙丹,常人吃了,也有不少益處呢。
"龍娃大喜,忙即拜謝道:"多謝花師伯的好意。
索性由我連這整藕和兩個桃子一起帶回去,與娘同吃吧。
"申屠宏道:"我知你的心意,想将你的那一份與你兄長。
但是此桃吃後,可以一月不進煙火。
事已應在日内,我還想令你随我曆練,并且說走就走,至多行時再令你回家辭母一行。
路上如若思食,豈不累贅?"龍娃見被老師識破,紅着一張臉道:"弟子以前家苦,常吃不飽,熬餓并非難事。
尤其吃了仙丹,直到今日,未進飲食,一點未覺饑渴呢。
"申屠宏笑道:"昨晚隻顧與花道友說話,忘了此子未進飲食。
我索性成全你的孝友,将我這一份與你吧。
"龍娃不肯。
花無邪道:"我是主人,斷無道友推食之理。
"申屠宏自是謙謝。
龍娃道:"我知師父、師伯話已出口,必不收回。
我想師父、師伯俱是仙人,不過嘗一點新,無須乎此。
還是由弟子拜領一桃,以防路上腹饑,無從得食。
下餘一藕一桃,師父、師伯分食吧。
吃完,弟子有事禀告呢。
" 申屠宏也說有理。
當下三人分吃。
初意龍娃所說,必是他家中之事。
及至龍娃說完昨夜回去,遇一小仙人贈丹經過,俱都大驚。
尤其申屠宏覺着本門禁制何等神妙,任多厲害的外人,即便自己不是對手,一近禁圈,必然警覺。
此人竟會來去自如,并向龍娃耳邊說話,一點也未發覺。
是何能人,有此法力?想來想去,幼童打扮的前輩仙人,隻有極樂真人李靜虛,但那行動裝束均不相似。
如系老前輩所煉元神,化身遊戲,又不應那等天真稚氣。
聽他要龍娃拜他為師的口氣,分明是同輩中人。
同門師弟雖有幾個未見過的幼童,一則入門不久,無論如何,不會有此高深功力。
再說年紀也本幼小,照他戲弄妖婦,盜圖情形,必是一個極有力而與本門有關的大助手。
怎麼一點也想不出他的來路?花無邪雖然修煉功深,佛道兩門均有深造,但是一向隐修海外,交遊不廣,更是聞所未聞。
知道此人必是正教中高人,好意從旁暗助,法力既高,隐身尤為神妙,弄巧此時便在室中都不一定。
惟恐出語不慎,被人輕笑,互相示意,各說了兩句感佩欲見的話。
申屠宏又暗中運用禁法一查,并無回應,知道人不在側。
似此神出鬼沒,平生僅見,益發留心。
不提。
一會,花無邪起身告辭。
申屠宏勸她夜來慎重,最好暫時不去。
見花無邪微笑不語,知勸不住,隻得罷了。
花無邪走後,便命龍娃将桃藕包好送回,無令人知,明日午後再來。
龍娃笑道:"我看老師今晚必要入山暗助花師伯,不是說帶我随同經曆麼?"申屠宏道:"我說是起身以後,或是事成以後,帶你前往見識。
你一點法力皆無,如何去得?"龍娃不敢強求,隻得辭别回去。
申屠宏想起贈丹小孩奇怪,試再行法一查看,并無影迹,卻看出珠靈澗有二妖人剛走。
知道當晚花無邪去了,兇多吉少。
經過一夕長談,得知此女以前諸生孽累極重,竟能以精誠毅力,排除萬難,才有今日。
前此犯規,原是無心之失,分明神尼芬陀故意将她逐出師門,激使奮志潛修,消除魔障,以期正果。
想起自家身世、經曆,好些與她相同,恩師本有暗助之命,自更非以全力往援不可。
隻那幼童來得奇怪,怎會查不出點影迹?昨日曾聞身側笑聲,查看無蹤,以為誤認,忽略過去。
憑自己耳力,焉有誤聽之理? 定是此人在側發笑無疑。
雖幸這等重要的禁圖,竟會任龍娃拾來讨好,又以靈丹相贈,不似存有敵意,但人心難測,尚未見面,終以小心為是。
再把柬帖拜觀,第二張空白忽現,隻是指示當晚如何應付,對于小孩隻字未提。
本因兩老怪難惹,雖照第一張柬帖行事,令花無邪事急往烏牙洞飛去,心中終是憂疑,恐難勝任。
不料竟有安排,心便放了一半。
便在室中默運玄功,調神煉氣,算準時候再去。
一晃,到了子夜将近。
因那天蟬靈葉乃上元仙府奇珍流落人間的,共隻九片。
除昆侖派得有一片外,下餘幾片幾乎全在海外散仙手中。
自己這一片,原因十年前路遇一女散仙,為翼人耿鲲所困,自己本非耿鲲之敵,也不知火中困有何人,隻為一時仗着甯甘不久身犯奇險,将極樂真人所賜用來保命免劫的一道靈符舍去,将女仙救出險地。
跟着阮征趕來,用手戴二相環,發出威鎮群邪的天璇神砂,将窮迫不舍的妖孽耿鲲驚走,那女仙才得保全性命。
事完,仔細一看,那女仙竟是前世誤殺的對頭,這兩世三生七八十年中,已經救過她夫妻三次,始終仇恨難消,以為又要反戈相向,哪知這次竟是消了夙怨。
隻是說她丈夫也因夙孽,轉劫之後,不似她心靈堅定,中途不慎誤入旁門,不合在東洞庭路遇嚴師婆門人姜雪君,生心調戲,現被擒往王屋山别府,日受風雷苦難,已有半年。
雪君法力高強,素稱冰心鐵手,疾惡如仇,去必無幸,不敢前往。
此次為耿鲲所困,也為海外求人之故。
知道峨眉與嚴家師徒頗有淵源,如能代往求情,将她屢世同修的恩愛丈夫救出,立時前怨齊消,并還感謝不盡。
身是師門棄徒,雖知嚴氏師徒最難說話,好容易八十一年限期将滿,有此解孽良機,如何不去?那女仙關心太切,便用這天蟬葉隐形尾伺。
依了阮征,雪君時喜出遊,明求未必肯允,索性乘其出外,用二相環破了禁法,将人救走。
然後同在洞中束身待罪,任憑處治,好歹把這一塊心病去掉。
幸是自己持重,知她師徒性情,決不容搗鬼,徑往叩關求見,果然對方早知來意。
結果是四次登門苦求,受了好些險阻艱難,才将人救出。
同時那女仙目睹自己和阮征為他夫妻身受了許多苦難,始終志不少懈,才将對方感動,把一個就快形神俱滅的恩愛丈夫救了出來;又知二人以前實是無心之失,為此受了大罰,能否重返師門,尚不可知。
不特反仇為恩,自動将前生遭劫時所噴血光收去,并以兩片天蟬葉相贈。
女仙夫妻才走,雪君便自出洞道歉,才知她是奉了師命,乘機解免這場冤孽。
随将天蟬葉要去,由嚴師婆重用仙法煉過,前年方始發還,實比别人所用要強得多。
申屠宏連經災劫之餘,行事謹慎,知道此行要遇好些強敵。
昨晚龍娃所遇小孩隐形神妙,常在暗處,雖似相助,心迹如何,究不可知。
如用此寶隐身,便兩老怪也不易發現。
甯可多費一點事,終較穩妥。
便将天蟬葉取出,照着嚴師婆所傳,行法施為。
以為加上一層法力,比起尋常取用要強得多。
哪知正施為間,又聽窗外有人"嗤"的笑了一聲,與上次所聞笑聲相似,不禁大驚。
申屠宏屢世修為,向道精勤,雖然久離師門,法寶多未發還,如論法力,實是峨眉門下頭等人物。
加以久經大敵,心思極細,應變神速。
本來室外設有禁制,聲一入耳,手指處,立将禁法催動,便将師傳五行禁制迷蹤現迹之法同時施展出來。
雖因來人心意善惡難知,未肯遽下毒手,但這幾種均是極厲害的太清仙法,威力至大。
就是精通此法的本門高手能夠分解,當時也無不現形迹之理。
哪知一任施為,仍無迹兆。
心中驚奇,不便顯出,故作從容,笑問道:"是嘉惠龍娃的那位道友麼?有何見教,還望明示,怎不現出法身一談呢?"說完,終無回音。
因是笑聲在外,全神注定門外禁制有無變動,不曾留意身後。
正想再用言語激令出現,忽聽身後書桌上紙筆微響,知道人已入室。
表面故作不知,仍朝外說話,倏地回身将手一揚,同時左肩搖處,一片銀光立将全室滿布,口喝:"嘉客已經惠臨,為何吝教,不肯相見呢?"随說,随将
再者給你,此時也不會用,權且記帳,算我欠的,也等再見再補。
我還有事,你回家孝母去吧。
"話終人起,小孩手揚處,一片金霞閃過,便即無蹤。
龍娃連忙望空拜謝,歡歡喜喜跑回家去。
老母果在織布未睡,心中一酸,撲上身去,母子相抱,親熱了一陣。
問知乃母,料他歸晚,到家必有話說,适才強令兄長安歇,獨自守候。
龍娃随将靈丹、銀子取出,悄聲說了當日奇遇,看着乃母将靈丹吃下。
因不知何日就要分别,甚是依戀,談到雞鳴,方始安歇。
小孩貪睡,乃母因他睡晚,知道随神仙讀書隻是具文,上午無事,不令乃兄喚起。
龍娃起來,日色已将近午,吓了一跳,匆匆洗漱,和乃母說了兩句,便往外跑。
趕到書堂一看,一班學童均在高聲朗誦,老師含笑教讀,并無異狀。
剛向聖人老師行禮歸坐,翻開書本,忽聽耳旁說道:"少時放學,你不要走,我有好東西,請你師徒吃呢。
" 龍娃聽出是花仙口音,知她隐身在側,低聲謝了。
一會日午,申屠宏便說:"今日有事,午飯後,你們無須前來。
隻有龍娃書未讀熟,尚須暫留補讀。
"村童應聲,辭别散去。
龍娃忽然想起母親昨晚曾說今日殺雞煮飯,等自己歸吃午飯,恐怕久候,忙趕出去,托一村童帶話,告知乃母,老師今日甚喜,起晚書未讀熟,已在學中吃飯,不必等候。
申屠宏輕易不動煙火,為掩俗人耳目,故意在學房中做些吃食,其實多是這班村童享受,留飯是常事。
龍娃說完,正要回去,忽見昨日兩黃衣怪人又在谷中現身,看神氣,似由山外新回,見衆村童正在吵鬧跳蹦,朝自己看了一眼,便往谷中走去。
假裝與衆村童說笑同行,蜇向谷口,偷眼往裡一看,最前面轉角處,黃影一閃,便即不見。
恐被發覺,又往前走了一段,再從容走回。
過了谷口,跑進書房一看,花無邪已經現身,桌上放着二尺多長,碗口粗細兩節巨藕,以及四個碗大桃子。
見了龍娃,方要開口,龍娃已搶先說道:"那兩黃衣怪人又回來了。
" 花無邪聞言,秀眉微皺,似在想事,略問了兩句,答道:"我見你孝母可嘉,我坎離丹雖還剩有兩粒,但已心許一人,不久便要送去,未能相贈。
我走不久,忽然想起離此二百裡的瓦亭關附近的深山之中,青蓮庵内,有一老友。
庵中一桃一藕,均是海外仙種,今年正當結實之期。
想問她要一點來,請你師徒母子,就便借件法寶,便即趕去。
不料她雲遊在外,五年未歸。
庵中隻一徒弟,原認得我。
法寶未借到,卻要了兩段藕和四個桃子,恰好四人分吃。
你吃完,可将桃子連半段藕與你娘帶去。
雖不是仙丹,常人吃了,也有不少益處呢。
"龍娃大喜,忙即拜謝道:"多謝花師伯的好意。
索性由我連這整藕和兩個桃子一起帶回去,與娘同吃吧。
"申屠宏道:"我知你的心意,想将你的那一份與你兄長。
但是此桃吃後,可以一月不進煙火。
事已應在日内,我還想令你随我曆練,并且說走就走,至多行時再令你回家辭母一行。
路上如若思食,豈不累贅?"龍娃見被老師識破,紅着一張臉道:"弟子以前家苦,常吃不飽,熬餓并非難事。
尤其吃了仙丹,直到今日,未進飲食,一點未覺饑渴呢。
"申屠宏笑道:"昨晚隻顧與花道友說話,忘了此子未進飲食。
我索性成全你的孝友,将我這一份與你吧。
"龍娃不肯。
花無邪道:"我是主人,斷無道友推食之理。
"申屠宏自是謙謝。
龍娃道:"我知師父、師伯話已出口,必不收回。
我想師父、師伯俱是仙人,不過嘗一點新,無須乎此。
還是由弟子拜領一桃,以防路上腹饑,無從得食。
下餘一藕一桃,師父、師伯分食吧。
吃完,弟子有事禀告呢。
" 申屠宏也說有理。
當下三人分吃。
初意龍娃所說,必是他家中之事。
及至龍娃說完昨夜回去,遇一小仙人贈丹經過,俱都大驚。
尤其申屠宏覺着本門禁制何等神妙,任多厲害的外人,即便自己不是對手,一近禁圈,必然警覺。
此人竟會來去自如,并向龍娃耳邊說話,一點也未發覺。
是何能人,有此法力?想來想去,幼童打扮的前輩仙人,隻有極樂真人李靜虛,但那行動裝束均不相似。
如系老前輩所煉元神,化身遊戲,又不應那等天真稚氣。
聽他要龍娃拜他為師的口氣,分明是同輩中人。
同門師弟雖有幾個未見過的幼童,一則入門不久,無論如何,不會有此高深功力。
再說年紀也本幼小,照他戲弄妖婦,盜圖情形,必是一個極有力而與本門有關的大助手。
怎麼一點也想不出他的來路?花無邪雖然修煉功深,佛道兩門均有深造,但是一向隐修海外,交遊不廣,更是聞所未聞。
知道此人必是正教中高人,好意從旁暗助,法力既高,隐身尤為神妙,弄巧此時便在室中都不一定。
惟恐出語不慎,被人輕笑,互相示意,各說了兩句感佩欲見的話。
申屠宏又暗中運用禁法一查,并無回應,知道人不在側。
似此神出鬼沒,平生僅見,益發留心。
不提。
一會,花無邪起身告辭。
申屠宏勸她夜來慎重,最好暫時不去。
見花無邪微笑不語,知勸不住,隻得罷了。
花無邪走後,便命龍娃将桃藕包好送回,無令人知,明日午後再來。
龍娃笑道:"我看老師今晚必要入山暗助花師伯,不是說帶我随同經曆麼?"申屠宏道:"我說是起身以後,或是事成以後,帶你前往見識。
你一點法力皆無,如何去得?"龍娃不敢強求,隻得辭别回去。
申屠宏想起贈丹小孩奇怪,試再行法一查看,并無影迹,卻看出珠靈澗有二妖人剛走。
知道當晚花無邪去了,兇多吉少。
經過一夕長談,得知此女以前諸生孽累極重,竟能以精誠毅力,排除萬難,才有今日。
前此犯規,原是無心之失,分明神尼芬陀故意将她逐出師門,激使奮志潛修,消除魔障,以期正果。
想起自家身世、經曆,好些與她相同,恩師本有暗助之命,自更非以全力往援不可。
隻那幼童來得奇怪,怎會查不出點影迹?昨日曾聞身側笑聲,查看無蹤,以為誤認,忽略過去。
憑自己耳力,焉有誤聽之理? 定是此人在側發笑無疑。
雖幸這等重要的禁圖,竟會任龍娃拾來讨好,又以靈丹相贈,不似存有敵意,但人心難測,尚未見面,終以小心為是。
再把柬帖拜觀,第二張空白忽現,隻是指示當晚如何應付,對于小孩隻字未提。
本因兩老怪難惹,雖照第一張柬帖行事,令花無邪事急往烏牙洞飛去,心中終是憂疑,恐難勝任。
不料竟有安排,心便放了一半。
便在室中默運玄功,調神煉氣,算準時候再去。
一晃,到了子夜将近。
因那天蟬靈葉乃上元仙府奇珍流落人間的,共隻九片。
除昆侖派得有一片外,下餘幾片幾乎全在海外散仙手中。
自己這一片,原因十年前路遇一女散仙,為翼人耿鲲所困,自己本非耿鲲之敵,也不知火中困有何人,隻為一時仗着甯甘不久身犯奇險,将極樂真人所賜用來保命免劫的一道靈符舍去,将女仙救出險地。
跟着阮征趕來,用手戴二相環,發出威鎮群邪的天璇神砂,将窮迫不舍的妖孽耿鲲驚走,那女仙才得保全性命。
事完,仔細一看,那女仙竟是前世誤殺的對頭,這兩世三生七八十年中,已經救過她夫妻三次,始終仇恨難消,以為又要反戈相向,哪知這次竟是消了夙怨。
隻是說她丈夫也因夙孽,轉劫之後,不似她心靈堅定,中途不慎誤入旁門,不合在東洞庭路遇嚴師婆門人姜雪君,生心調戲,現被擒往王屋山别府,日受風雷苦難,已有半年。
雪君法力高強,素稱冰心鐵手,疾惡如仇,去必無幸,不敢前往。
此次為耿鲲所困,也為海外求人之故。
知道峨眉與嚴家師徒頗有淵源,如能代往求情,将她屢世同修的恩愛丈夫救出,立時前怨齊消,并還感謝不盡。
身是師門棄徒,雖知嚴氏師徒最難說話,好容易八十一年限期将滿,有此解孽良機,如何不去?那女仙關心太切,便用這天蟬葉隐形尾伺。
依了阮征,雪君時喜出遊,明求未必肯允,索性乘其出外,用二相環破了禁法,将人救走。
然後同在洞中束身待罪,任憑處治,好歹把這一塊心病去掉。
幸是自己持重,知她師徒性情,決不容搗鬼,徑往叩關求見,果然對方早知來意。
結果是四次登門苦求,受了好些險阻艱難,才将人救出。
同時那女仙目睹自己和阮征為他夫妻身受了許多苦難,始終志不少懈,才将對方感動,把一個就快形神俱滅的恩愛丈夫救了出來;又知二人以前實是無心之失,為此受了大罰,能否重返師門,尚不可知。
不特反仇為恩,自動将前生遭劫時所噴血光收去,并以兩片天蟬葉相贈。
女仙夫妻才走,雪君便自出洞道歉,才知她是奉了師命,乘機解免這場冤孽。
随将天蟬葉要去,由嚴師婆重用仙法煉過,前年方始發還,實比别人所用要強得多。
申屠宏連經災劫之餘,行事謹慎,知道此行要遇好些強敵。
昨晚龍娃所遇小孩隐形神妙,常在暗處,雖似相助,心迹如何,究不可知。
如用此寶隐身,便兩老怪也不易發現。
甯可多費一點事,終較穩妥。
便将天蟬葉取出,照着嚴師婆所傳,行法施為。
以為加上一層法力,比起尋常取用要強得多。
哪知正施為間,又聽窗外有人"嗤"的笑了一聲,與上次所聞笑聲相似,不禁大驚。
申屠宏屢世修為,向道精勤,雖然久離師門,法寶多未發還,如論法力,實是峨眉門下頭等人物。
加以久經大敵,心思極細,應變神速。
本來室外設有禁制,聲一入耳,手指處,立将禁法催動,便将師傳五行禁制迷蹤現迹之法同時施展出來。
雖因來人心意善惡難知,未肯遽下毒手,但這幾種均是極厲害的太清仙法,威力至大。
就是精通此法的本門高手能夠分解,當時也無不現形迹之理。
哪知一任施為,仍無迹兆。
心中驚奇,不便顯出,故作從容,笑問道:"是嘉惠龍娃的那位道友麼?有何見教,還望明示,怎不現出法身一談呢?"說完,終無回音。
因是笑聲在外,全神注定門外禁制有無變動,不曾留意身後。
正想再用言語激令出現,忽聽身後書桌上紙筆微響,知道人已入室。
表面故作不知,仍朝外說話,倏地回身将手一揚,同時左肩搖處,一片銀光立将全室滿布,口喝:"嘉客已經惠臨,為何吝教,不肯相見呢?"随說,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