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回 有相無生 七寶幢中呈瑞彩 先機若悟 小寒山上谒神尼
關燈
小
中
大
謝璎、謝琳二女說罷,随引癞姑走往左邊第三株形如寶蓋雲幢,璎珞四垂,異香飄引的大旃檀寶樹之下,就着地上蟠曲如龍的一段樹根,面向着前面千頃平湖,并排坐下。
謝琳才說:"大智禅師乃我佛如來座下第四十七尊者阿阇修利羅。
因在北宋末年轉世,起初慈悲度世,廣結善緣,功德本将圓滿。
隻為降生之初發下宏願,于此生中所遇惡人惡物,悉以佛家無上願力慈悲度化;雖具無邊佛法,降魔本領,決不妄開殺戒。
起初數十年中也不知度化了多少惡人,抛棄惡業,皈依淨土。
但終于仍是衆生好度人難度,遇到一個與他淵源極深的惡人,最前生是個有道行的女散仙,因為一時任性,做下一樁大錯事,為仇家所殺,兵解轉世。
本具夙根,今生忽迷本性,刁狡窮兇,無所不為。
禅師度化此人已然六次,終歸無用。
當時總是恍然若悟,不久又複重蹈覆轍。
又擅左道邪術,幾次制服,俱以善言解悟放卻,因此積惡甚衆。
禅師最後一次,将她堵在一個山洞以内,因她屢不悛改,害人太多,欲以佛家法力為她伐毛洗髓,去盡惡根。
哪知此女惡孽太重,已為魔頭所持,不能自制,所以每次省悟俱隻一時。
禅師不合以法力強迫,首違當年誓願;這末次會面之時,又有不度此女回頭,決不證果西歸之誓。
當時勸誡一番,便各以背相向,面壁入定,連施佛法七日。
此女先頗感動,痛自悔悟,誓欲回頭向善。
無如身為魔頭暗中挾制,道淺魔高。
對方又與以前不同,因她屢次違約失信,已不信她所說,不單是勸誡警醒便罷。
事出強求,人受不住佛光晝夜的照,魔頭再在暗中蠱惑播弄,竟由苦痛生出怨忿來,驟然激怒,忘恩反噬,妄想乘着禅師入定之際,以所有邪法、異寶全力發動,暗下毒手,占據禅師法身。
誰知禅師法力高強,平日不輕施展,悉以苦心感度,看不出來。
那護身佛光厲害非常,此舉無殊以卵敵石,法寶固是無功,人也因為魔頭受不住佛家聖火威力,臨化以前,突然向她反克,人魔同歸于盡。
本來再過三兩個時辰便可圓滿,禅師行法到第三日,便已發現此女身上附有邪教中極厲害的神魔。
本意是想故作不知,依然循序漸進,到了緊要關頭,猛施佛家極大法力,先将神魔除去,那時被度化的人自然也會大徹大悟。
誰知嗔念一動,立啟殺機。
眼看功成在即,魔頭突然發難來拼,動作又是絕快。
禅師因見此女反複多次,積久成嗔,一時不及收法,緻令自投羅網。
神魔雖除,人已成了一堆白灰。
知道一時把握不住,違了昔年宏誓願力,延誤正果。
尚幸法力高強,将此女元神保住,未緻形神俱滅。
"此女罪孽深重,生前既未放下屠刀,再世自應備諸惡孽。
重新誡勉之後,當與約定,說她夙根本厚,自堕迷途,現已孽重難返,令其先轉輪回,受完孽報,仍皈淨土。
自己為踐昔日誓願,去往大雪山青蓮峪,候她一十二個甲子。
從此每隔六十年開關一次,接見有緣。
因她元神已有佛家偈印,此去雖然備諸苦孽,但是一靈不昧,以後未來諸生無論變人變物,均自修積善行,減消罪孽。
每到六十年禅師開關結緣之期,必須頭一個趕到雪山,呈述自身功過,并受佛法點化。
算到現在,已到第九個甲子。
"此女在第一個甲子上,苦孽最重,幾把六道輪回曆盡。
仗着禅師偈印,真靈不昧,雖化畜生,甯可餓死,永沒傷過一個生物,甚或舍身救人。
第一甲子未滿,居然重投人身。
第一世,便是個土豪人家獨子。
幼受父母鐘愛,家更富有,他卻緊記師訓,守着佛門戒條。
到十二歲上,屈指一甲子期滿,到了約會之期,便寫了一封長信留别父母,詳述過去生中之事,便獨自私逃出去,趕往雪山。
受盡千辛萬苦,百折不回,終于在期前半日,趕到禅師所說的西藏佛家聖地大雪山青蓮峪後峰崖之上。
地方雖幸尋到,但是雪窖冰天,下臨無地,一個毫無法力的凡人,如何能下得去?細一查看當地峰崖形勢,以及到時所現征兆,俱與昔年所約相符。
隻是絕壑萬丈,陡峭削立,冰雪堅滑,雲霧沉冥,休說尋徑而下,連個攀援之處都沒有,簡直無計可施。
求告了一陣,也無回應,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眼看将到約定時刻,終不見有人來接引,益發心寒氣短。
自思前生本是極好根器,不合誤入歧途,緻為魔鬼所乘,宛如附骨之疽,形影相随,不能擺脫,以緻造了許多罪孽,堕入輪回。
猶幸禅師眷念舊情,大發慈悲,以極大法力保住慧根,仍轉人身。
中間受了無限苦難,好容易如約尋到地頭,方拟從此漸入佳境,不料為山九仞,功虧一賞,靈山佛地,就在眼前,偏是沒法下去,時辰一過,熱望全休。
以禅師的慈悲,終始救拔,決無違約相拒之理。
不是自身之孽太重,人力難以回天,便是過去生中,無意之間又做了什惡事,故此尋不到下去的路徑。
當時傷心悔恨到了極處,咬牙切齒,把心一橫,決計要在期前到達,若尋不出下降之路,便以身殉,随往壑底雲霧之中硬跳下去。
"初意必死無疑,哪知禅師佛法無邊,不特早已算到此一着,連他數千裡冰雪崎岖,曉夜奔馳,所經諸般厄難,以及最終如期趕到,俱是禅師法力暗中解救,加以接引。
否則,從未出過門的嬌生獨子,一個人跋涉數千裡虎狼冰雪的荒山絕漠,八條小命也早送了。
此舉一則為他減消一層罪孽,二則堅其向道之志。
他這奮身一跳,才到半腰,正趕禅師一甲子坐關圓滿,開了洞門出來,見他翻滾雲霧之上,人已暈絕,随用一朵祥雲托他下去。
到了旃檀林前,禅師自回洞中升座。
那惡人醒來,發現佛家靈境,四顧無人,還不知是被禅師救下,心神恍惚,追憶前情,覺着就到地頭,所約時辰也必過去。
悔恨之餘,便朝前面那湖跪下,誓發宏願,虔誠叩拜,不見老禅師不起。
誰知這湖本是一片汪洋的聖地靈泉,他這一跪拜下去,立時滿湖都是青蓮花,上空祥雲潋滟,香霧靠微。
随聽清磐梵唱之聲四方和應,立時神智一清,大徹大悟,便拜謝完了佛恩,往湖中跳去。
等到脫卻皮囊上岸,洞門大開,禅師已現出寶相法身,召将進去。
與她摩頂受戒之後,仍令入世行道,并對她說:'你因夙世根深,此番雖以虔心毅力返本還原,但是解脫太快,所有以前罪孽仍須曆盡償完,決不能再轉一世便了。
此去入世,務以極大願力虔修善果。
我已說過在此坐關相待,以後每六十年今日可來此一面,随時指點,盡管孽重魔高,有我在此,當可解免。
但能逆來順受,自可免卻許多煩惱牽纏。
你自去吧。
'"由此那惡人重去轉世,對于以前所造孽因,有的仗着佛家法力,先以誠心毅力設法解免:有那不能解免的,便以身命償還孽報。
法力盡管甚高,對方是個常人,也決不相抗引避,從容聽人酷虐殺害,自去投生。
在二三兩甲子中,差不多被冤孽殺害了十次以上。
内有幾次,才活了七八歲,便遭慘死。
可是她暗中修持,道行日高,所積善功更是不可數計。
每來赴約谒見,禅師對她也極嘉許。
到了第七甲子上,忽然遇一良機,積了一件極大善功,同時減消了不少冤孽。
自這次起,一切冤孽完全消盡。
"内中隻有一個夙仇,原是一個女散仙,在快成道時被她所害,死得極慘。
此女也因夙根夙慧,轉世以後,真靈未昧,仍舊出家修道。
隻是怨毒太深,苦苦尋她報複,已經糾纏了好幾世,終是不舍,立誓定要毀卻她的功行。
内中并還牽涉此女兩個好友,都是具有神通的人物。
她知伊人十分厲害,以力相抗,既違誓約,并且冤仇越深;如以一命還她冤債,對方法力高強,羅網周密,不似常人複仇,拼着再轉一世,便可解消,一落人手,必無幸理。
并且過去諸生,曾有一次自甘償此冤孽,聽其殺害,仇人心計太毒,竟想令自己身經百死,飽受茶毒,方算複仇了願。
幸而時時韬光隐迹,故作癡呆,未被仇人識破。
一見不好,便自乘隙脫竅,棄了肉身,沖出羅網,遠遁高飛;稍緩須臾,元神便被禁锢,縱令法力高強,不緻被她煉化,也必被其禁閉地底,永受地水火風之厄,不知何年月日方得出頭。
事後想起,還自膽寒,由此時刻在意。
"對方偏是窮搜不已,并自聲言:此仇深如山海,不共天日,無可化解;甯甘舍棄天仙位業,與之同歸于盡,也是在所必報。
這場冤孽,直無法解消,迫不得已,隻可望影先逃。
若幹年中,為了此女,也不知受了多少煩惱,耽誤了多少功行。
兩次叩問禅師,并乞佛法化解,禅師隻答以在你自己,仍是無計可施。
最後一次狹路相逢,不能再避,迫于無奈。
又知對方法力越高,更有專為複仇而煉的法寶,厲害非常,一落人手,這屢世修積的功行,至少被她毀去一半,心實不甘。
欲以法力先将仇人制住,再以善言感化,既可市惠,又可使其知難而退。
哪知此女仇怨太深,性如烈火,心志堅定已極。
一見被人占了先機,始而以全力拼命。
繼見仇人在大金剛佛法衛護之下,所有法術法寶全失效用,自身反被佛光困住,掙紮不脫,覺着百計皆窮,仇報不成。
又聽了幾句譏嘲之言,不由怒火中燒,惡狠狠咒罵了幾句,冷不防自行兵解。
雙方冤仇固然更深,無意之中又背了禅師訓誡。
到了開關之期,再往求見,便遭峻拒,不能入門,再三求告,也無應聲。
一想解鈴還是系鈴人,除卻仍尋此女設法消冤解孽,更無良策。
沒奈何,展轉尋訪到此女再生蹤迹。
一看此女已因性情所激,複仇念切,入了魔道。
這一來不特下手更難,并因此女誤入歧途原是由她而起,此後任造何孽,皆是自己促成,正應昔年禅師道淺魔高之言。
而這一次,仇人與前生雖有邪正之分,法力卻更加厲害。
一面須要防到她的暗算,一面還要時刻留意暗中守伺,以便仇人為惡,或遇正教中人誅戮時,代為化解。
苦惱之深,直難言說。
"似這樣暗中護持者數十年,中間曾救過仇人十幾次大災大難。
對方始終以怨報德,隻要見她影迹,必定拼命,終于仍遭暗害。
總算事先早有準備,拼舍一命,不與相抗,先期元神遁走,未遭毒手。
可是她這一轉世,初生十數年中,此女無人随時暗中護持阻她為惡,更造了不少的孽。
那惡人認定一切惡因均由她種成,決計以救此女自任,使其化去夙孽,重返本來。
于是重又如影附形,暗中守定此女,一面
謝琳才說:"大智禅師乃我佛如來座下第四十七尊者阿阇修利羅。
因在北宋末年轉世,起初慈悲度世,廣結善緣,功德本将圓滿。
隻為降生之初發下宏願,于此生中所遇惡人惡物,悉以佛家無上願力慈悲度化;雖具無邊佛法,降魔本領,決不妄開殺戒。
起初數十年中也不知度化了多少惡人,抛棄惡業,皈依淨土。
但終于仍是衆生好度人難度,遇到一個與他淵源極深的惡人,最前生是個有道行的女散仙,因為一時任性,做下一樁大錯事,為仇家所殺,兵解轉世。
本具夙根,今生忽迷本性,刁狡窮兇,無所不為。
禅師度化此人已然六次,終歸無用。
當時總是恍然若悟,不久又複重蹈覆轍。
又擅左道邪術,幾次制服,俱以善言解悟放卻,因此積惡甚衆。
禅師最後一次,将她堵在一個山洞以内,因她屢不悛改,害人太多,欲以佛家法力為她伐毛洗髓,去盡惡根。
哪知此女惡孽太重,已為魔頭所持,不能自制,所以每次省悟俱隻一時。
禅師不合以法力強迫,首違當年誓願;這末次會面之時,又有不度此女回頭,決不證果西歸之誓。
當時勸誡一番,便各以背相向,面壁入定,連施佛法七日。
此女先頗感動,痛自悔悟,誓欲回頭向善。
無如身為魔頭暗中挾制,道淺魔高。
對方又與以前不同,因她屢次違約失信,已不信她所說,不單是勸誡警醒便罷。
事出強求,人受不住佛光晝夜的照,魔頭再在暗中蠱惑播弄,竟由苦痛生出怨忿來,驟然激怒,忘恩反噬,妄想乘着禅師入定之際,以所有邪法、異寶全力發動,暗下毒手,占據禅師法身。
誰知禅師法力高強,平日不輕施展,悉以苦心感度,看不出來。
那護身佛光厲害非常,此舉無殊以卵敵石,法寶固是無功,人也因為魔頭受不住佛家聖火威力,臨化以前,突然向她反克,人魔同歸于盡。
本來再過三兩個時辰便可圓滿,禅師行法到第三日,便已發現此女身上附有邪教中極厲害的神魔。
本意是想故作不知,依然循序漸進,到了緊要關頭,猛施佛家極大法力,先将神魔除去,那時被度化的人自然也會大徹大悟。
誰知嗔念一動,立啟殺機。
眼看功成在即,魔頭突然發難來拼,動作又是絕快。
禅師因見此女反複多次,積久成嗔,一時不及收法,緻令自投羅網。
神魔雖除,人已成了一堆白灰。
知道一時把握不住,違了昔年宏誓願力,延誤正果。
尚幸法力高強,将此女元神保住,未緻形神俱滅。
"此女罪孽深重,生前既未放下屠刀,再世自應備諸惡孽。
重新誡勉之後,當與約定,說她夙根本厚,自堕迷途,現已孽重難返,令其先轉輪回,受完孽報,仍皈淨土。
自己為踐昔日誓願,去往大雪山青蓮峪,候她一十二個甲子。
從此每隔六十年開關一次,接見有緣。
因她元神已有佛家偈印,此去雖然備諸苦孽,但是一靈不昧,以後未來諸生無論變人變物,均自修積善行,減消罪孽。
每到六十年禅師開關結緣之期,必須頭一個趕到雪山,呈述自身功過,并受佛法點化。
算到現在,已到第九個甲子。
"此女在第一個甲子上,苦孽最重,幾把六道輪回曆盡。
仗着禅師偈印,真靈不昧,雖化畜生,甯可餓死,永沒傷過一個生物,甚或舍身救人。
第一甲子未滿,居然重投人身。
第一世,便是個土豪人家獨子。
幼受父母鐘愛,家更富有,他卻緊記師訓,守着佛門戒條。
到十二歲上,屈指一甲子期滿,到了約會之期,便寫了一封長信留别父母,詳述過去生中之事,便獨自私逃出去,趕往雪山。
受盡千辛萬苦,百折不回,終于在期前半日,趕到禅師所說的西藏佛家聖地大雪山青蓮峪後峰崖之上。
地方雖幸尋到,但是雪窖冰天,下臨無地,一個毫無法力的凡人,如何能下得去?細一查看當地峰崖形勢,以及到時所現征兆,俱與昔年所約相符。
隻是絕壑萬丈,陡峭削立,冰雪堅滑,雲霧沉冥,休說尋徑而下,連個攀援之處都沒有,簡直無計可施。
求告了一陣,也無回應,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眼看将到約定時刻,終不見有人來接引,益發心寒氣短。
自思前生本是極好根器,不合誤入歧途,緻為魔鬼所乘,宛如附骨之疽,形影相随,不能擺脫,以緻造了許多罪孽,堕入輪回。
猶幸禅師眷念舊情,大發慈悲,以極大法力保住慧根,仍轉人身。
中間受了無限苦難,好容易如約尋到地頭,方拟從此漸入佳境,不料為山九仞,功虧一賞,靈山佛地,就在眼前,偏是沒法下去,時辰一過,熱望全休。
以禅師的慈悲,終始救拔,決無違約相拒之理。
不是自身之孽太重,人力難以回天,便是過去生中,無意之間又做了什惡事,故此尋不到下去的路徑。
當時傷心悔恨到了極處,咬牙切齒,把心一橫,決計要在期前到達,若尋不出下降之路,便以身殉,随往壑底雲霧之中硬跳下去。
"初意必死無疑,哪知禅師佛法無邊,不特早已算到此一着,連他數千裡冰雪崎岖,曉夜奔馳,所經諸般厄難,以及最終如期趕到,俱是禅師法力暗中解救,加以接引。
否則,從未出過門的嬌生獨子,一個人跋涉數千裡虎狼冰雪的荒山絕漠,八條小命也早送了。
此舉一則為他減消一層罪孽,二則堅其向道之志。
他這奮身一跳,才到半腰,正趕禅師一甲子坐關圓滿,開了洞門出來,見他翻滾雲霧之上,人已暈絕,随用一朵祥雲托他下去。
到了旃檀林前,禅師自回洞中升座。
那惡人醒來,發現佛家靈境,四顧無人,還不知是被禅師救下,心神恍惚,追憶前情,覺着就到地頭,所約時辰也必過去。
悔恨之餘,便朝前面那湖跪下,誓發宏願,虔誠叩拜,不見老禅師不起。
誰知這湖本是一片汪洋的聖地靈泉,他這一跪拜下去,立時滿湖都是青蓮花,上空祥雲潋滟,香霧靠微。
随聽清磐梵唱之聲四方和應,立時神智一清,大徹大悟,便拜謝完了佛恩,往湖中跳去。
等到脫卻皮囊上岸,洞門大開,禅師已現出寶相法身,召将進去。
與她摩頂受戒之後,仍令入世行道,并對她說:'你因夙世根深,此番雖以虔心毅力返本還原,但是解脫太快,所有以前罪孽仍須曆盡償完,決不能再轉一世便了。
此去入世,務以極大願力虔修善果。
我已說過在此坐關相待,以後每六十年今日可來此一面,随時指點,盡管孽重魔高,有我在此,當可解免。
但能逆來順受,自可免卻許多煩惱牽纏。
你自去吧。
'"由此那惡人重去轉世,對于以前所造孽因,有的仗着佛家法力,先以誠心毅力設法解免:有那不能解免的,便以身命償還孽報。
法力盡管甚高,對方是個常人,也決不相抗引避,從容聽人酷虐殺害,自去投生。
在二三兩甲子中,差不多被冤孽殺害了十次以上。
内有幾次,才活了七八歲,便遭慘死。
可是她暗中修持,道行日高,所積善功更是不可數計。
每來赴約谒見,禅師對她也極嘉許。
到了第七甲子上,忽然遇一良機,積了一件極大善功,同時減消了不少冤孽。
自這次起,一切冤孽完全消盡。
"内中隻有一個夙仇,原是一個女散仙,在快成道時被她所害,死得極慘。
此女也因夙根夙慧,轉世以後,真靈未昧,仍舊出家修道。
隻是怨毒太深,苦苦尋她報複,已經糾纏了好幾世,終是不舍,立誓定要毀卻她的功行。
内中并還牽涉此女兩個好友,都是具有神通的人物。
她知伊人十分厲害,以力相抗,既違誓約,并且冤仇越深;如以一命還她冤債,對方法力高強,羅網周密,不似常人複仇,拼着再轉一世,便可解消,一落人手,必無幸理。
并且過去諸生,曾有一次自甘償此冤孽,聽其殺害,仇人心計太毒,竟想令自己身經百死,飽受茶毒,方算複仇了願。
幸而時時韬光隐迹,故作癡呆,未被仇人識破。
一見不好,便自乘隙脫竅,棄了肉身,沖出羅網,遠遁高飛;稍緩須臾,元神便被禁锢,縱令法力高強,不緻被她煉化,也必被其禁閉地底,永受地水火風之厄,不知何年月日方得出頭。
事後想起,還自膽寒,由此時刻在意。
"對方偏是窮搜不已,并自聲言:此仇深如山海,不共天日,無可化解;甯甘舍棄天仙位業,與之同歸于盡,也是在所必報。
這場冤孽,直無法解消,迫不得已,隻可望影先逃。
若幹年中,為了此女,也不知受了多少煩惱,耽誤了多少功行。
兩次叩問禅師,并乞佛法化解,禅師隻答以在你自己,仍是無計可施。
最後一次狹路相逢,不能再避,迫于無奈。
又知對方法力越高,更有專為複仇而煉的法寶,厲害非常,一落人手,這屢世修積的功行,至少被她毀去一半,心實不甘。
欲以法力先将仇人制住,再以善言感化,既可市惠,又可使其知難而退。
哪知此女仇怨太深,性如烈火,心志堅定已極。
一見被人占了先機,始而以全力拼命。
繼見仇人在大金剛佛法衛護之下,所有法術法寶全失效用,自身反被佛光困住,掙紮不脫,覺着百計皆窮,仇報不成。
又聽了幾句譏嘲之言,不由怒火中燒,惡狠狠咒罵了幾句,冷不防自行兵解。
雙方冤仇固然更深,無意之中又背了禅師訓誡。
到了開關之期,再往求見,便遭峻拒,不能入門,再三求告,也無應聲。
一想解鈴還是系鈴人,除卻仍尋此女設法消冤解孽,更無良策。
沒奈何,展轉尋訪到此女再生蹤迹。
一看此女已因性情所激,複仇念切,入了魔道。
這一來不特下手更難,并因此女誤入歧途原是由她而起,此後任造何孽,皆是自己促成,正應昔年禅師道淺魔高之言。
而這一次,仇人與前生雖有邪正之分,法力卻更加厲害。
一面須要防到她的暗算,一面還要時刻留意暗中守伺,以便仇人為惡,或遇正教中人誅戮時,代為化解。
苦惱之深,直難言說。
"似這樣暗中護持者數十年,中間曾救過仇人十幾次大災大難。
對方始終以怨報德,隻要見她影迹,必定拼命,終于仍遭暗害。
總算事先早有準備,拼舍一命,不與相抗,先期元神遁走,未遭毒手。
可是她這一轉世,初生十數年中,此女無人随時暗中護持阻她為惡,更造了不少的孽。
那惡人認定一切惡因均由她種成,決計以救此女自任,使其化去夙孽,重返本來。
于是重又如影附形,暗中守定此女,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