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回 一徑入晶宮 廣殿通明參極主 橫空張綠網 長天無際遁飛人
關燈
小
中
大
師叔。
這時雙方面對面,易靜等十人見他不特一身仙骨道氣,是個上等根器,并且相貌身材,均有幾分與嶽雯相似,比起英瓊的米、劉二徒要強得多,無怪乙休要為引進。
自己這一輩同門中師兄弟,剛下山不久,便收到上官紅和他這類人物為男女弟子,好不歡喜。
易靜見他的面上忿容未斂,心料主人居室密迩,靈威叟又連話都不敢和愛子說,可知威嚴。
自己不便明言,隻得借着和來人說話,示意道:"後輩等愚妄無知,以為奉有島主明令,率意行事,冒犯威嚴。
多蒙島主念着家師情面,愛屋及烏,寬恕靈奇,感謝無極。
現在靈藥求到,急于回山醫治傷人。
敬煩二位引往拜見島主,敬伸謝忱,并領教誨如何?"那修士笑道:"諸位道友入見島主,應由大師兄引往。
不過此時忽有仙客到來,尚煩少待,尊意當為轉達。
貧道複命去了。
"說時,看了靈威叟父子一眼。
靈威叟也略舉手,示意相謝。
那修士微微點首,返身往門内走去,門随關閉。
那刑架兩旁的侍者,也各往壁間走了兩步,身形便隐。
易靜才知各宮至長廊,均有輪值之人,另有隐形之法,隻是看不出來。
适才宮中奏樂,乃是天乾山小男到來。
先那五下鐘聲,許是召見信号。
因靈威叟盡管面轉喜容,依然不發一言,神态莊嚴,也就不便多問。
金、石、阿童、易震等五人,幾次要想張口問話,均吃易靜示意止住,俱各站立當地。
等有刻許工夫,衆人方想對方畢竟不是玄門正宗,故有許多排場做作,彼此微笑相看。
樂聲再奏,一會止住,圓門二次開放。
門内又走出兩個第一次入島所見侏儒,朝靈威叟和衆人各舉手一讓,分立兩旁。
靈威叟道:"天乾山主已行,衆位道友請入宮吧。
"随引衆人入内。
衆人進門一看,裡面乃一座外五内一,六間合聚一起,形如梅花的宮殿。
外五間,俱作花瓣形,分向五面。
當中一間圓殿,各有一門,與五間對通,比外層高出三十餘丈。
殿門外,設有四十級半圓形的台階。
因每間宮室均有百餘丈寬深,靠近殿階一面雖然較窄,也有四五十丈。
殿階與外室裡進一般寬度。
這殿因是居中,每面各寬四五十丈,又有三十多丈玉階直達下面。
各室雖然隔斷,兩邊都是晶牆,一望通明,全景畢現,一目了然。
這七八百丈方圓,一座通體玉柱晶牆,銀輝如雪,空明如鏡,不着纖塵,端的偉大莊嚴,清麗雄奇到了極點。
至于陳設之珍奇,儀仗之瑰異,珠光寶氣,眩目奪神,猶其餘事。
令人置身其中,直疑月中仙府,亦複不過如是。
宮中侍者,除在階前持儀仗的甲士身材高大外,多是侏儒,為數不下二三百人,分在五間宮室之内排列侍立。
等到曆階而升,進入殿門再看殿中心梅花形寶座上,跌坐着一個身着白色道袍的矮胖老者。
生得面如冠玉,突額豐頸。
兩道細長的眉往兩邊斜垂,其勁若針,配着一雙長而且細的神目、藍電也似,光射數尺。
大鼻露孔,闊口掀唇,略帶着微笑之容。
除卻唇紅如朱外,通身形貌衣着,更無絲毫雜色。
身後站立着一排甲士,各持羽葆霓旌,也是寒輝照人,其白如霜。
适見寒光、玄玉二童,也分立在寶座左右。
全宮甲士、侍者以及道童之類,各有各的服飾,全都一律,連身材大小都差不多。
此外,寶座兩旁,還分三行侍立着數十個弟子,前見修士也在其内。
後面兩行似是兩代徒孫,多近似道童打扮。
高矮胖瘦雖不同樣,裝束卻都一式羽衣星冠,雲肩道髻,備極清麗華美。
獨頭排弟子不足十人,多是純道家的打扮,服色既非一律,質地也極平常,決非鲛绡冰蠶織成,比起末兩代徒孫和那些侍者道童所着質料,相差天地。
衆人見了這等勢派,心裡雖不甚佩服,表面也不得不裝作恭敬。
對面寶座上端坐的便是陷空島主,威儀棣棣,自身終是後輩。
又見靈威叟已先上前拜倒,口稱:"峨眉齊真人門下十位道友,率領靈奇進見。
"陷空老祖微一點首,靈奇便起立侍側。
衆人不便再多張望,随同上前,正待躬身下拜,陷空老祖将手一擺,笑道:"我與令師隻是神交,易賢侄的令尊與我交厚,雖是後輩,先來已然禮拜,此時毋須太謙。
我僻居極荒,終日靜坐,久習疏懶。
各方道友來訪,多不離座,隻以奏樂迎送,也不作客套。
請各就座吧。
"說時,衆人覺對方手伸處,立有一股奇寒而勁的大力逼來,将身擋住,不令下拜。
知他天性奇特,不應違忤。
又見座左設有一排十個玉墩,上鋪海草織成的白色軟席,便同稱謝,分别就座。
易震年幼輩低,坐于末位。
靈奇便侍立在他身後。
靈奇之事已了,無庸癞姑解說。
仍由易靜為首起立,躬身敬謝賜藥,指點成全,以及寬宥靈奇之德,并請教誨。
陷空老祖道:"我承令師不遺荒遠,附于交末。
又知他和各同門道友閉戶修煉,無暇分身。
諸位小友是他門下,既然需要,理合相贈。
一則,此藥所存無多,愛人以德,不願來人得之不易;二則我将來有一為難之事。
因我閉門靜修,地處僻荒,為免煩擾,在本島周圍設有禁制;加上玄冥界天生阻隔,又借極光真磁之力颠倒陰陽。
外人固不易推算我的虛實動靜,我也不願與聞外事,作法自蔽,益複孤陋寡聞。
那巽宮冰蠶和萬年溫王,落在諸位小友手中,尚無聞知,适才才聽天乾山小男道友說起,真乃快事。
隻是得信稍遲,因欲試諸位小友道力,緻有盜藥之舉,白白多此一番辛勞,實為愧對。
尚幸有此一番經曆,将來不為無益,令師當已知我用意,想也不緻笑我量小。
此番所取的靈藥,乃我最初采煉,取材配制,極為精純,所以深藏丹室之内。
那丹井,乃元磁真精所萃,與極光發源之地直對相應,酷寒烈冷,無與倫比。
如不得我心許,便到時不另發動,這兩間混元精氣與他為難,也難如願相償,并要視若仇敵,更憑多大道力,也盜不去了。
"靈奇所得,實比以前孽徒所盜靈效遠勝。
靈奇之父,是我嫡傳大弟子。
靈奇平日妄冀天仙位業,不願随乃父歸入本門,人各有志,也還罷了。
最不合是心存鄙薄,急難來投,又不安分,屢在外面生事,以緻乃父為彼憂勞。
我以前不許他入境,也由于此。
這次更是膽大妄為,勾串乃父,得知陣中機密,私入丹室。
已然将我備贈的靈藥取到手内,臨行又起貪心。
卻不知兩間混元精氣何等威力,連我在此修煉多年,深悉微妙,尚且隻能以法力運行,小心謹慎利用,不敢和它相抗。
他一末學後進,新近不過乃師坐化,得了幾件遺傳的法寶,便不知自量,輕犯兇鋒,幾為妖邪所殺,僥幸才脫毒手。
日前乙道友夫婦于四萬裡外追逐二妖人來此,被他無心巧遇,幸蒙成全,賜以靈丹,方得複原。
又複不知利害輕重,任性胡為。
如非佛光神妙,應變迅速,那元磁精氣剛被引動,便逃上來,太陰真火未被引燃,不特諸位道友功虧一貫,丹井下層穴口為混元真氣封閉,急切間連我也難為力,便他本身也必化成灰燼了。
此時形勢奇險,他那幾件法寶雖不尋常,但無一件可與諸位小友相提并論,稍差瞬息,立肇巨變。
"大弟子雖然犯規,一則,念他從我多年,一向忠誠,功足補過;二則,父子天性,舐犢之情,賢者不免,尚可略施小罰,加以原宥。
此子卻是萬容不得。
如非小男道友代乙道友向我緻意,又是齊道友第二代徒孫,照他被擒見我時,那等桀骛不馴的情景,縱看乃父情面,不戮形神,至少也應打他三百寒鞭,日受冷焰之刑,三年之後方始逐出,永不許他父子相見。
現我雖因乙道友和令師之故,将他釋放,但我丹井二圖機密,已被他知悉,與諸位小友隻知鎮制五行宮位不同。
他又逞能賣好,盡管事前曾向乃父立有重誓,決不再告他人,洩漏大約不敢,但異日再如有人需要此藥,難保不自告奮勇,又來盜取。
其實齊道友為人,我本敬服,如再需用,隻憑一介之使,立可取奉。
此子如再行險,那時被我擒到,我話已說在前,休怪我不講情面。
"至于我向令師借寶,并在今日來人中約一二小友相助之事,此時尚難明言。
已然拜托小男道友,或是由他親往峨眉面談,或以飛書向令師請借,到時自知,毋須先說。
此藥用法極簡,隻須将萬年續斷所制煉的藥錠,先由一道力較深之人運用本身純陽之火,融化一頭,使化成真氣,透入斷骨筋脈之中。
等其充滿經絡,再将靈玉膏在接樣處敷上一圈。
晃眼氣血貫通,精髓充沛,視各人本身功候如何,至多兩三個時辰過去,便可複原。
在四十五日以内,任多厲害惡毒的邪法飛刀,也自無妨。
痊後,筋骨之力反倒比前健強輕靈,并無殘痕。
何況事前又有大荒神妪的靈藥,先為保全,便隔百年,也可接上了。
我想峨眉開府,門人四出行道,強敵衆多,異日難保不需此藥,而數萬裡冰山雪海,往返艱難,跋涉不易,此次所得,足供十人之用,餘藥善自保藏,留備不虞便了。
" 易靜見靈奇面上仍帶傲容,初見不知他的性情,料必甚剛,又非自己門人,隻憑乙休一言,并連本師尚還未拜過,暗忖:"嶽師兄雖然性剛,外表何等和易近人,怎會收下這麼一個倔強徒弟?此時如令勉強服罪,反着痕迹。
"想了想,隻得躬身應諾,率衆拜謝賜教,一同辭别,仍由靈威叟送出。
走出兩重室,回到甬道盡頭宮的六角亭内,靈威叟便請衆人止步,說道:"諸位道友,大功告成。
小兒叨列門牆,從此得受教誨,可免失足,去了老朽一件心事。
此時無須再走回路,請由此亭上升,即可透出海面了。
" 說罷,手掐靈訣,将手一指。
隻見腳底四壁雲光亂閃,眼花缭亂,身子便似駕雲一般,被托着上升,那亭頂也似相随上升。
雖不似飛遁迅速,卻也相差無多,不消片刻,忽然停止,眼前光華電掣,一閃而過。
再看那亭,已停在一座極險惡高峻的海島之上。
亭外波濤險惡,排蕩如山
這時雙方面對面,易靜等十人見他不特一身仙骨道氣,是個上等根器,并且相貌身材,均有幾分與嶽雯相似,比起英瓊的米、劉二徒要強得多,無怪乙休要為引進。
自己這一輩同門中師兄弟,剛下山不久,便收到上官紅和他這類人物為男女弟子,好不歡喜。
易靜見他的面上忿容未斂,心料主人居室密迩,靈威叟又連話都不敢和愛子說,可知威嚴。
自己不便明言,隻得借着和來人說話,示意道:"後輩等愚妄無知,以為奉有島主明令,率意行事,冒犯威嚴。
多蒙島主念着家師情面,愛屋及烏,寬恕靈奇,感謝無極。
現在靈藥求到,急于回山醫治傷人。
敬煩二位引往拜見島主,敬伸謝忱,并領教誨如何?"那修士笑道:"諸位道友入見島主,應由大師兄引往。
不過此時忽有仙客到來,尚煩少待,尊意當為轉達。
貧道複命去了。
"說時,看了靈威叟父子一眼。
靈威叟也略舉手,示意相謝。
那修士微微點首,返身往門内走去,門随關閉。
那刑架兩旁的侍者,也各往壁間走了兩步,身形便隐。
易靜才知各宮至長廊,均有輪值之人,另有隐形之法,隻是看不出來。
适才宮中奏樂,乃是天乾山小男到來。
先那五下鐘聲,許是召見信号。
因靈威叟盡管面轉喜容,依然不發一言,神态莊嚴,也就不便多問。
金、石、阿童、易震等五人,幾次要想張口問話,均吃易靜示意止住,俱各站立當地。
等有刻許工夫,衆人方想對方畢竟不是玄門正宗,故有許多排場做作,彼此微笑相看。
樂聲再奏,一會止住,圓門二次開放。
門内又走出兩個第一次入島所見侏儒,朝靈威叟和衆人各舉手一讓,分立兩旁。
靈威叟道:"天乾山主已行,衆位道友請入宮吧。
"随引衆人入内。
衆人進門一看,裡面乃一座外五内一,六間合聚一起,形如梅花的宮殿。
外五間,俱作花瓣形,分向五面。
當中一間圓殿,各有一門,與五間對通,比外層高出三十餘丈。
殿門外,設有四十級半圓形的台階。
因每間宮室均有百餘丈寬深,靠近殿階一面雖然較窄,也有四五十丈。
殿階與外室裡進一般寬度。
這殿因是居中,每面各寬四五十丈,又有三十多丈玉階直達下面。
各室雖然隔斷,兩邊都是晶牆,一望通明,全景畢現,一目了然。
這七八百丈方圓,一座通體玉柱晶牆,銀輝如雪,空明如鏡,不着纖塵,端的偉大莊嚴,清麗雄奇到了極點。
至于陳設之珍奇,儀仗之瑰異,珠光寶氣,眩目奪神,猶其餘事。
令人置身其中,直疑月中仙府,亦複不過如是。
宮中侍者,除在階前持儀仗的甲士身材高大外,多是侏儒,為數不下二三百人,分在五間宮室之内排列侍立。
等到曆階而升,進入殿門再看殿中心梅花形寶座上,跌坐着一個身着白色道袍的矮胖老者。
生得面如冠玉,突額豐頸。
兩道細長的眉往兩邊斜垂,其勁若針,配着一雙長而且細的神目、藍電也似,光射數尺。
大鼻露孔,闊口掀唇,略帶着微笑之容。
除卻唇紅如朱外,通身形貌衣着,更無絲毫雜色。
身後站立着一排甲士,各持羽葆霓旌,也是寒輝照人,其白如霜。
适見寒光、玄玉二童,也分立在寶座左右。
全宮甲士、侍者以及道童之類,各有各的服飾,全都一律,連身材大小都差不多。
此外,寶座兩旁,還分三行侍立着數十個弟子,前見修士也在其内。
後面兩行似是兩代徒孫,多近似道童打扮。
高矮胖瘦雖不同樣,裝束卻都一式羽衣星冠,雲肩道髻,備極清麗華美。
獨頭排弟子不足十人,多是純道家的打扮,服色既非一律,質地也極平常,決非鲛绡冰蠶織成,比起末兩代徒孫和那些侍者道童所着質料,相差天地。
衆人見了這等勢派,心裡雖不甚佩服,表面也不得不裝作恭敬。
對面寶座上端坐的便是陷空島主,威儀棣棣,自身終是後輩。
又見靈威叟已先上前拜倒,口稱:"峨眉齊真人門下十位道友,率領靈奇進見。
"陷空老祖微一點首,靈奇便起立侍側。
衆人不便再多張望,随同上前,正待躬身下拜,陷空老祖将手一擺,笑道:"我與令師隻是神交,易賢侄的令尊與我交厚,雖是後輩,先來已然禮拜,此時毋須太謙。
我僻居極荒,終日靜坐,久習疏懶。
各方道友來訪,多不離座,隻以奏樂迎送,也不作客套。
請各就座吧。
"說時,衆人覺對方手伸處,立有一股奇寒而勁的大力逼來,将身擋住,不令下拜。
知他天性奇特,不應違忤。
又見座左設有一排十個玉墩,上鋪海草織成的白色軟席,便同稱謝,分别就座。
易震年幼輩低,坐于末位。
靈奇便侍立在他身後。
靈奇之事已了,無庸癞姑解說。
仍由易靜為首起立,躬身敬謝賜藥,指點成全,以及寬宥靈奇之德,并請教誨。
陷空老祖道:"我承令師不遺荒遠,附于交末。
又知他和各同門道友閉戶修煉,無暇分身。
諸位小友是他門下,既然需要,理合相贈。
一則,此藥所存無多,愛人以德,不願來人得之不易;二則我将來有一為難之事。
因我閉門靜修,地處僻荒,為免煩擾,在本島周圍設有禁制;加上玄冥界天生阻隔,又借極光真磁之力颠倒陰陽。
外人固不易推算我的虛實動靜,我也不願與聞外事,作法自蔽,益複孤陋寡聞。
那巽宮冰蠶和萬年溫王,落在諸位小友手中,尚無聞知,适才才聽天乾山小男道友說起,真乃快事。
隻是得信稍遲,因欲試諸位小友道力,緻有盜藥之舉,白白多此一番辛勞,實為愧對。
尚幸有此一番經曆,将來不為無益,令師當已知我用意,想也不緻笑我量小。
此番所取的靈藥,乃我最初采煉,取材配制,極為精純,所以深藏丹室之内。
那丹井,乃元磁真精所萃,與極光發源之地直對相應,酷寒烈冷,無與倫比。
如不得我心許,便到時不另發動,這兩間混元精氣與他為難,也難如願相償,并要視若仇敵,更憑多大道力,也盜不去了。
"靈奇所得,實比以前孽徒所盜靈效遠勝。
靈奇之父,是我嫡傳大弟子。
靈奇平日妄冀天仙位業,不願随乃父歸入本門,人各有志,也還罷了。
最不合是心存鄙薄,急難來投,又不安分,屢在外面生事,以緻乃父為彼憂勞。
我以前不許他入境,也由于此。
這次更是膽大妄為,勾串乃父,得知陣中機密,私入丹室。
已然将我備贈的靈藥取到手内,臨行又起貪心。
卻不知兩間混元精氣何等威力,連我在此修煉多年,深悉微妙,尚且隻能以法力運行,小心謹慎利用,不敢和它相抗。
他一末學後進,新近不過乃師坐化,得了幾件遺傳的法寶,便不知自量,輕犯兇鋒,幾為妖邪所殺,僥幸才脫毒手。
日前乙道友夫婦于四萬裡外追逐二妖人來此,被他無心巧遇,幸蒙成全,賜以靈丹,方得複原。
又複不知利害輕重,任性胡為。
如非佛光神妙,應變迅速,那元磁精氣剛被引動,便逃上來,太陰真火未被引燃,不特諸位道友功虧一貫,丹井下層穴口為混元真氣封閉,急切間連我也難為力,便他本身也必化成灰燼了。
此時形勢奇險,他那幾件法寶雖不尋常,但無一件可與諸位小友相提并論,稍差瞬息,立肇巨變。
"大弟子雖然犯規,一則,念他從我多年,一向忠誠,功足補過;二則,父子天性,舐犢之情,賢者不免,尚可略施小罰,加以原宥。
此子卻是萬容不得。
如非小男道友代乙道友向我緻意,又是齊道友第二代徒孫,照他被擒見我時,那等桀骛不馴的情景,縱看乃父情面,不戮形神,至少也應打他三百寒鞭,日受冷焰之刑,三年之後方始逐出,永不許他父子相見。
現我雖因乙道友和令師之故,将他釋放,但我丹井二圖機密,已被他知悉,與諸位小友隻知鎮制五行宮位不同。
他又逞能賣好,盡管事前曾向乃父立有重誓,決不再告他人,洩漏大約不敢,但異日再如有人需要此藥,難保不自告奮勇,又來盜取。
其實齊道友為人,我本敬服,如再需用,隻憑一介之使,立可取奉。
此子如再行險,那時被我擒到,我話已說在前,休怪我不講情面。
"至于我向令師借寶,并在今日來人中約一二小友相助之事,此時尚難明言。
已然拜托小男道友,或是由他親往峨眉面談,或以飛書向令師請借,到時自知,毋須先說。
此藥用法極簡,隻須将萬年續斷所制煉的藥錠,先由一道力較深之人運用本身純陽之火,融化一頭,使化成真氣,透入斷骨筋脈之中。
等其充滿經絡,再将靈玉膏在接樣處敷上一圈。
晃眼氣血貫通,精髓充沛,視各人本身功候如何,至多兩三個時辰過去,便可複原。
在四十五日以内,任多厲害惡毒的邪法飛刀,也自無妨。
痊後,筋骨之力反倒比前健強輕靈,并無殘痕。
何況事前又有大荒神妪的靈藥,先為保全,便隔百年,也可接上了。
我想峨眉開府,門人四出行道,強敵衆多,異日難保不需此藥,而數萬裡冰山雪海,往返艱難,跋涉不易,此次所得,足供十人之用,餘藥善自保藏,留備不虞便了。
" 易靜見靈奇面上仍帶傲容,初見不知他的性情,料必甚剛,又非自己門人,隻憑乙休一言,并連本師尚還未拜過,暗忖:"嶽師兄雖然性剛,外表何等和易近人,怎會收下這麼一個倔強徒弟?此時如令勉強服罪,反着痕迹。
"想了想,隻得躬身應諾,率衆拜謝賜教,一同辭别,仍由靈威叟送出。
走出兩重室,回到甬道盡頭宮的六角亭内,靈威叟便請衆人止步,說道:"諸位道友,大功告成。
小兒叨列門牆,從此得受教誨,可免失足,去了老朽一件心事。
此時無須再走回路,請由此亭上升,即可透出海面了。
" 說罷,手掐靈訣,将手一指。
隻見腳底四壁雲光亂閃,眼花缭亂,身子便似駕雲一般,被托着上升,那亭頂也似相随上升。
雖不似飛遁迅速,卻也相差無多,不消片刻,忽然停止,眼前光華電掣,一閃而過。
再看那亭,已停在一座極險惡高峻的海島之上。
亭外波濤險惡,排蕩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