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回 直上八千尋 荀蘭因罡風消毒火 飛行九萬裡 齊霞兒陰嶺拜枯仙
關燈
小
中
大
上文說到神駝乙休被困銅椰島地底,峨眉派教祖妙一真人,率領本門長幼兩輩群仙,連同嵩山二老、采薇僧朱由穆、姜雪君、李甯、阿童、玉清大師、楊瑾等與峨眉交厚的衆仙賓,同往銅椰島,為神駝乙休、天癡上人雙方解圍,以免乙休攻穿地肺,引動洪荒千萬年前埋藏地底的太火毒焰,煮海燒天,發生亘古難逢的無邊浩劫。
衆仙到了以後,妙一真人因天癡上人修煉多年,人尚正直,性又好勝,不願傷他面子,盡管施展玄門無上妙法,使長幼群仙将空中九宮三才方位暗中制住,占了必勝地方,表面仍是禮讓謙和,曉以利害。
天癡上人心意,先尚有些驚疑不決,後經妙一真人連番婉言勸誡,又将空中仙陣和同來衆仙現出,天癡上人方覺理勢兩屈,見機應諾。
因料神駝乙休和他師徒仇恨已深,法力又高,被陷地底隻因被激好勝之故,否則也制他不住。
如果出險,未經妙一真人化解以前,隻要見面,必定眼紅,猛下毒手報複,決不甘休,自己雖尚不懼,衆門人怎禁得住?本欲先行隐避,因妙一真人喜他知機,為敬主人,特意留他運用乙木戊土精氣,倒轉陣勢,直到磁峰移走,神駝乙休裂地上升,方始率領門徒遁避入洞。
果然乙休怒火中燒,出來便要尋他晦氣,同時又以全力發動太乙神雷助長毒火,欲将全島毀滅,以消胸中惡氣,勢極猛烈。
幸虧衆仙早有準備:一面化地為鋼,隻留火穴,宣洩地底所噴大火毒焰;一面九宮位上十餘位仙人各運玄功,發出數百丈金光,合成一個撐天光筒,按火口大小緊緊壓制;一面當中三元方位上玄真子、妙一真人各以無邊法力,引火升空,直上二天交界的乾天罡氣層中,以罡風消滅火焰,使那無量毒焰化為劫灰以後,徐徐下沉海底。
又怕乙休恃強尚氣,攻穿地肺,一時疏忽,中了太火陰毒之氣,一見天風,傷毒發作,便要加重;盡管神通廣大,煉就不死之身,暫時能運用玄功真氣,強自忍受,終不免于苦痛;時候再久,更要傷耗真元,複原不易,非同小可。
于是又命采薇僧朱由穆深入火穴接應,就便防他任性胡來。
二人本來交厚,深知乙休性情,怒火頭上不容分說,才一照面,便用佛光将他一齊圈住。
等到飛出光圍以外,乙休也把太火厲害和衆仙來意看出,待要飛出詢問。
朱由穆恐他傷毒苦痛,正在攔阻。
先是妙一真人飛到,跟着後邊又是一道金霞刺空飛來。
朱由穆剛剛改口說:"此人已來,道兄出去無妨了。
"那金霞已然飛到,現出一美一醜兩個少女,一前一後,向三仙同時拜倒,分别行禮。
神駝乙休見來人正是齊霞兒和他新收弟子米明娘。
未及開口,妙一真人笑問霞兒: "怎此時才到?總算還未誤事,也虧你師徒呢。
"霞兒起立恭答:"女兒此行頗有險阻,幸是帶有徒孫明娘同往,否則二寶隻有一處肯借,靈藥更不會有,便不免誤事了。
"妙一真人道:"你師徒數日之内往返大荒九萬裡,也頗勞苦,此時無暇詳談。
好在大功告成,先在一旁歇息。
等我走開,便随他們巡防,少時喚你過來再說吧。
"霞兒應聲,随将手中所持一個手掌大的蚌殼,一個蕉葉卷成的三寸許小筒奉上。
帶了明娘,躬身退下,向峨眉衆弟子叢中飛去。
神駝乙休一聽霞兒往返大荒,必是為了自己所受傷毒而去。
笑問道:"道兄真個肝膽,為我一人,勞師動衆之外,又遣令愛沖越險阻,遠涉窮荒,連那兩個老怪物也找到麼?" 妙一真人笑答:"此次關系亘古未有的慘劫,要傷無量生靈,應在道兄發難。
所以道兄那麼高深的道力,也未預識先機,事前阻止。
不過姑息遷延,仍要養癰贻患。
照家師仙劄密谕,隻能任其發作,以應劫數。
最重要的是計慮周詳,臨機善于應付,務使這滔天浩劫從容化去。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端的厲害非常。
否則以道兄之力,豈是人所能困?即或稍有疏忽,我輩中人有一兩位臨時趕到也來得及,何緻費這大事呢?此事也莫再有芥蒂,你和天癡道友都是應劫禍首,當局者迷,一任道力高深,到時由不得,仍妄動無明,昧卻利害,局外人事前任怎勸說,也是無用,預知反倒有害。
前在峨眉,不肯明言,便是為此。
如今大劫已應,隻剩收拾殘局。
彼此都是修道多年,理應釋躁平矜,止息嗔怒才是。
何況道友前在白犀潭已占足上風,此番尋到門上,也因一上來便不留情面,才緻雙方挺而走險,各趨極端。
被陷地底,并非不知那是陷阱,隻因好勝,受激所緻。
脫困由于自身法力,雖說中了太火陰毒之氣,無此大荒二寶解治,也不過稍受些日痛苦,終無大害。
如換一人,為火所傷,休說還要攻穿地肺,裂土飛出,當時便須葬送地底。
經此一來,反倒見出道兄法力,玄功奧妙,委實高人一等,尚有何不快意處?天癡道友起初也頗負氣,自經小弟告以利害,知道此乃天劫使然,定數如此,立即警悟,心和氣平,認為幸免于難,不複再計意氣之争。
隻要道兄心願釋嫌,便可修好,為友如初。
因恐道兄初出,不識底細,仍不相諒,天癡道友業率門人暫避。
道兄海嶽之量,想必以我為然吧?" 乙休哈哈大笑道:"齊道兄,你我多年患難之交,自來沒有說不通的事,怎對我也下起說詞來?起初我雖憤恨癡老兒妄自尊傲,卻知他還不失為正人君子,居心隻想稍微挫折。
自從白犀潭一會,由不得心中那麼厭恨。
假如非諸位道友以回天之力消弭慘禍,我二人不特多年苦修付于流水,而且造此無邊大孽,豈非萬劫不複?何況按理還是我有不對,比他還要驕狂。
此時噩夢初覺,此身無異平空撿得,有何嫌怨不可化解?道兄防我仍然恃強任性,故意給我高帽子戴,那又何必呢?"齊、朱二仙聞言,也不禁笑了起來。
妙一真人道:"道兄從善若流,令人欽佩。
此時内子正随大師兄引火升空,我三人正好無事。
道兄體内陰火已被巽靈珠照滅,隻等吸星替将毒吸去,立即複原如初。
适見天癡道友師徒也受有傷,且去他洞府中一同施治吧。
" 乙休早在霞兒師徒離去時,脫出佛光之外。
妙一真人當第一番話未說完時,一邊說話,一邊早将手中蚌殼張開,由裡面發出碧瑩瑩亮晶晶七點酒杯大小冷光,射向乙休身上。
随着妙一真人手動之處,環身滾轉,上下翻飛,毫無停歇。
三仙說完前事,乙休便令收去。
妙一真人答說:"火毒尚未吸出,暫時不收,到底清涼得多。
道友自己運用,還要好些。
"乙休已知中毒頗深,珠光照後,身雖不再火燒,體生清涼,真氣仍不敢運行全身。
便把蚌殼接将過來,手指七點寒光,如法運轉。
三仙随同往天癡上人洞府飛去。
天癡的洞府,地勢甚廣,石室千百餘間,已被乙休先前用法寶毀卻十之八九,隻剩盡後二層兩進石室。
天癡上人已然省悟劫運,不但恨消,反倒僥幸。
隻恐乙休見面便予以難堪,又以門人受傷頗多,适才忙于退敵複仇,未及施治,俱在後洞苦挨。
知道這場災劫消滅須時,神駝乙休與衆仙相見,必有許多話說。
自己也曾負有微傷,正好抽空連門人一同施治。
便率未受傷的衆弟子,一同避入後洞。
正在一面醫傷,一面向衆徒曉谕,不料一會三仙便已尋上門來,忙率衆弟子出來迎接。
乙休不等他開口,便先說道:"癡老兒,我們枉自修煉多年,仍受造物主者播弄,身堕劫中,毫不自知。
如非諸位道友神力回天,至誠感格,我兩人正不知伊于胡底。
現在想起前事,實有不合之處。
我駝子生平沒有向人認過錯,現在向你負荊如何?"天癡上人也笑道:"我二人一時嗔念,肇此大劫,幸蒙齊道友與諸位道友的回天之力,得免于難。
如今噩夢已醒,本是故交,還有何說?前事再也休提。
倒是你在地底所受火毒至重,隻大荒二老怪各有一件異寶可治。
你繞身冷光,頗似昔年傳說的巽靈珠。
盧家老妪,有名乖謬,不近人情,她那吸星神管也曾借到嗎?"随說随同往裡走進,分别揖坐。
妙一真人接口答道:"二寶均經小女霞兒借到。
适見蕉葉之中,還有十五粒靈丹。
借時情形,尚未及向小女詢問。
此丹盧道友甚是珍貴,居然得了許多,真出人意料之外呢。
" 天癡上人聞言大喜,方要答話,朱由穆瞥見北榻上卧倒八九十個着青白半臂的門人,有的似為太乙神雷所傷,有的手足斷落,殘肢剩體放置各人身旁,面色個個青紫,苦痛已極。
知道天癡上人正在施治,忙道:"乙道兄真狠,這班後輩能有多大氣候,何苦也下此辣手?"乙休道:"我固不合氣盛,彼時也是有激而發,情不由己。
好在殘骨未失,以我四人之力,又有這十幾粒盧家靈丹,還不難使之複原。
就請齊道兄為首,先給他們施治吧。
"妙一真人道:"有此靈丹,便不費事。
他們的輕傷,好些已被天癡道友治愈。
這類重傷共是九人,就請天癡道友取九粒靈丹,照此用法醫治好了。
"天癡上人知道重傷諸徒急切間隻能用本門靈丹定痛,複原卻難。
而盧妪九轉百煉靈丹能脫胎換骨,起死回生,長還肢體,靈效非常,能分潤兩三粒,已有複原之望,竟每人給一粒。
自是欣喜,極口稱謝,接将過去。
那蕉葉除包這十五粒靈丹,并書明用法外,内中還有一根道冠上用的簪子。
衆人久聞此寶神奇妙用,各自注目觀望。
其質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不知何物所制。
色黑如漆,黯無光澤,形式卻極古雅。
如非衆仙慧目法眼,看出内裡氤氲隐隐,層層流轉;道力稍差,便以凡物視之,決不知是件前古稀世奇珍了。
妙一真人将蕉葉遞與天癡上人看過,便把靈丹仍舊包好收起。
持簪在手,走向乙休身前,笑道:"盧妪私心,甯贈靈丹,不傳此簪用法,隻能吸去火毒,好些神奇妙用,俱無法賞鑒了。
"說完,随将手中寶簪向乙休頭面之上擦得兩擦,那簪便自亂動。
乙休傷處立覺一陣奇痛鑽膚而出。
簪内便有幾縷血絲般影子往裡滲進,徐徐流行,由顯而隐。
約有半盞茶時,火毒才得吸盡。
拿在手裡,定睛一照看,隻有細如牛毛幾絲血花,被内裡雲氣裹住,疾轉不止,漸漸消失無蹤。
妙一真人方在贊賞,忽聽一老婦聲音發話道: "此寶用畢,請以簪頭東指,照中間連彈三下,自能飛回,幸勿久留。
"這聲音就似在簪上,妙一真人知她簪上附有寄聲之法,此寶與她心靈相通,以彈指為号,這裡一彈,寶主人立即警覺,行法收回。
随即走向門口,依言行事,彈了三指,手托相待。
隔不一會,眼見這簪微一振動,忽然化成一溜銀色火星,長才數寸,尾發爆音,破空直上,疾逾電掣,往正東方飛去,晃眼便已無蹤。
妙一真人重又歸座。
乙休已是複原,笑道: "盧妪真個小氣,誰還好意思留她東西不成?這等情急。
"朱由穆道:"此實難怪。
此寶是她命根,如何不看得重?性情又那麼古怪,肯借寶贈藥,已是極大面子了。
你隻見她收回忒急,少時間兩個往借的人,借時正不知是如何艱難呢。
"乙休也笑道:"此話誠然。
休說此寶,便是她這靈丹,平日若要想她一粒,也難如登天,不知怎會一贈十五粒?而受傷非此不治的又隻九人,竟富餘了六粒,久聞這老婆子有鬼神不測之機,隻是性情乖僻,專講報施,恩怨分明。
她如無所求助,輕易不肯助人。
此事奇怪,其中必有原故。
我現在靈元初複,難于用心。
齊道友玄功奧妙,明燭機先,何不算它一算?" 妙一真人道:"大荒二老好為詭異之行,贈丹之時,已将陰陽倒轉
衆仙到了以後,妙一真人因天癡上人修煉多年,人尚正直,性又好勝,不願傷他面子,盡管施展玄門無上妙法,使長幼群仙将空中九宮三才方位暗中制住,占了必勝地方,表面仍是禮讓謙和,曉以利害。
天癡上人心意,先尚有些驚疑不決,後經妙一真人連番婉言勸誡,又将空中仙陣和同來衆仙現出,天癡上人方覺理勢兩屈,見機應諾。
因料神駝乙休和他師徒仇恨已深,法力又高,被陷地底隻因被激好勝之故,否則也制他不住。
如果出險,未經妙一真人化解以前,隻要見面,必定眼紅,猛下毒手報複,決不甘休,自己雖尚不懼,衆門人怎禁得住?本欲先行隐避,因妙一真人喜他知機,為敬主人,特意留他運用乙木戊土精氣,倒轉陣勢,直到磁峰移走,神駝乙休裂地上升,方始率領門徒遁避入洞。
果然乙休怒火中燒,出來便要尋他晦氣,同時又以全力發動太乙神雷助長毒火,欲将全島毀滅,以消胸中惡氣,勢極猛烈。
幸虧衆仙早有準備:一面化地為鋼,隻留火穴,宣洩地底所噴大火毒焰;一面九宮位上十餘位仙人各運玄功,發出數百丈金光,合成一個撐天光筒,按火口大小緊緊壓制;一面當中三元方位上玄真子、妙一真人各以無邊法力,引火升空,直上二天交界的乾天罡氣層中,以罡風消滅火焰,使那無量毒焰化為劫灰以後,徐徐下沉海底。
又怕乙休恃強尚氣,攻穿地肺,一時疏忽,中了太火陰毒之氣,一見天風,傷毒發作,便要加重;盡管神通廣大,煉就不死之身,暫時能運用玄功真氣,強自忍受,終不免于苦痛;時候再久,更要傷耗真元,複原不易,非同小可。
于是又命采薇僧朱由穆深入火穴接應,就便防他任性胡來。
二人本來交厚,深知乙休性情,怒火頭上不容分說,才一照面,便用佛光将他一齊圈住。
等到飛出光圍以外,乙休也把太火厲害和衆仙來意看出,待要飛出詢問。
朱由穆恐他傷毒苦痛,正在攔阻。
先是妙一真人飛到,跟着後邊又是一道金霞刺空飛來。
朱由穆剛剛改口說:"此人已來,道兄出去無妨了。
"那金霞已然飛到,現出一美一醜兩個少女,一前一後,向三仙同時拜倒,分别行禮。
神駝乙休見來人正是齊霞兒和他新收弟子米明娘。
未及開口,妙一真人笑問霞兒: "怎此時才到?總算還未誤事,也虧你師徒呢。
"霞兒起立恭答:"女兒此行頗有險阻,幸是帶有徒孫明娘同往,否則二寶隻有一處肯借,靈藥更不會有,便不免誤事了。
"妙一真人道:"你師徒數日之内往返大荒九萬裡,也頗勞苦,此時無暇詳談。
好在大功告成,先在一旁歇息。
等我走開,便随他們巡防,少時喚你過來再說吧。
"霞兒應聲,随将手中所持一個手掌大的蚌殼,一個蕉葉卷成的三寸許小筒奉上。
帶了明娘,躬身退下,向峨眉衆弟子叢中飛去。
神駝乙休一聽霞兒往返大荒,必是為了自己所受傷毒而去。
笑問道:"道兄真個肝膽,為我一人,勞師動衆之外,又遣令愛沖越險阻,遠涉窮荒,連那兩個老怪物也找到麼?" 妙一真人笑答:"此次關系亘古未有的慘劫,要傷無量生靈,應在道兄發難。
所以道兄那麼高深的道力,也未預識先機,事前阻止。
不過姑息遷延,仍要養癰贻患。
照家師仙劄密谕,隻能任其發作,以應劫數。
最重要的是計慮周詳,臨機善于應付,務使這滔天浩劫從容化去。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端的厲害非常。
否則以道兄之力,豈是人所能困?即或稍有疏忽,我輩中人有一兩位臨時趕到也來得及,何緻費這大事呢?此事也莫再有芥蒂,你和天癡道友都是應劫禍首,當局者迷,一任道力高深,到時由不得,仍妄動無明,昧卻利害,局外人事前任怎勸說,也是無用,預知反倒有害。
前在峨眉,不肯明言,便是為此。
如今大劫已應,隻剩收拾殘局。
彼此都是修道多年,理應釋躁平矜,止息嗔怒才是。
何況道友前在白犀潭已占足上風,此番尋到門上,也因一上來便不留情面,才緻雙方挺而走險,各趨極端。
被陷地底,并非不知那是陷阱,隻因好勝,受激所緻。
脫困由于自身法力,雖說中了太火陰毒之氣,無此大荒二寶解治,也不過稍受些日痛苦,終無大害。
如換一人,為火所傷,休說還要攻穿地肺,裂土飛出,當時便須葬送地底。
經此一來,反倒見出道兄法力,玄功奧妙,委實高人一等,尚有何不快意處?天癡道友起初也頗負氣,自經小弟告以利害,知道此乃天劫使然,定數如此,立即警悟,心和氣平,認為幸免于難,不複再計意氣之争。
隻要道兄心願釋嫌,便可修好,為友如初。
因恐道兄初出,不識底細,仍不相諒,天癡道友業率門人暫避。
道兄海嶽之量,想必以我為然吧?" 乙休哈哈大笑道:"齊道兄,你我多年患難之交,自來沒有說不通的事,怎對我也下起說詞來?起初我雖憤恨癡老兒妄自尊傲,卻知他還不失為正人君子,居心隻想稍微挫折。
自從白犀潭一會,由不得心中那麼厭恨。
假如非諸位道友以回天之力消弭慘禍,我二人不特多年苦修付于流水,而且造此無邊大孽,豈非萬劫不複?何況按理還是我有不對,比他還要驕狂。
此時噩夢初覺,此身無異平空撿得,有何嫌怨不可化解?道兄防我仍然恃強任性,故意給我高帽子戴,那又何必呢?"齊、朱二仙聞言,也不禁笑了起來。
妙一真人道:"道兄從善若流,令人欽佩。
此時内子正随大師兄引火升空,我三人正好無事。
道兄體内陰火已被巽靈珠照滅,隻等吸星替将毒吸去,立即複原如初。
适見天癡道友師徒也受有傷,且去他洞府中一同施治吧。
" 乙休早在霞兒師徒離去時,脫出佛光之外。
妙一真人當第一番話未說完時,一邊說話,一邊早将手中蚌殼張開,由裡面發出碧瑩瑩亮晶晶七點酒杯大小冷光,射向乙休身上。
随着妙一真人手動之處,環身滾轉,上下翻飛,毫無停歇。
三仙說完前事,乙休便令收去。
妙一真人答說:"火毒尚未吸出,暫時不收,到底清涼得多。
道友自己運用,還要好些。
"乙休已知中毒頗深,珠光照後,身雖不再火燒,體生清涼,真氣仍不敢運行全身。
便把蚌殼接将過來,手指七點寒光,如法運轉。
三仙随同往天癡上人洞府飛去。
天癡的洞府,地勢甚廣,石室千百餘間,已被乙休先前用法寶毀卻十之八九,隻剩盡後二層兩進石室。
天癡上人已然省悟劫運,不但恨消,反倒僥幸。
隻恐乙休見面便予以難堪,又以門人受傷頗多,适才忙于退敵複仇,未及施治,俱在後洞苦挨。
知道這場災劫消滅須時,神駝乙休與衆仙相見,必有許多話說。
自己也曾負有微傷,正好抽空連門人一同施治。
便率未受傷的衆弟子,一同避入後洞。
正在一面醫傷,一面向衆徒曉谕,不料一會三仙便已尋上門來,忙率衆弟子出來迎接。
乙休不等他開口,便先說道:"癡老兒,我們枉自修煉多年,仍受造物主者播弄,身堕劫中,毫不自知。
如非諸位道友神力回天,至誠感格,我兩人正不知伊于胡底。
現在想起前事,實有不合之處。
我駝子生平沒有向人認過錯,現在向你負荊如何?"天癡上人也笑道:"我二人一時嗔念,肇此大劫,幸蒙齊道友與諸位道友的回天之力,得免于難。
如今噩夢已醒,本是故交,還有何說?前事再也休提。
倒是你在地底所受火毒至重,隻大荒二老怪各有一件異寶可治。
你繞身冷光,頗似昔年傳說的巽靈珠。
盧家老妪,有名乖謬,不近人情,她那吸星神管也曾借到嗎?"随說随同往裡走進,分别揖坐。
妙一真人接口答道:"二寶均經小女霞兒借到。
适見蕉葉之中,還有十五粒靈丹。
借時情形,尚未及向小女詢問。
此丹盧道友甚是珍貴,居然得了許多,真出人意料之外呢。
" 天癡上人聞言大喜,方要答話,朱由穆瞥見北榻上卧倒八九十個着青白半臂的門人,有的似為太乙神雷所傷,有的手足斷落,殘肢剩體放置各人身旁,面色個個青紫,苦痛已極。
知道天癡上人正在施治,忙道:"乙道兄真狠,這班後輩能有多大氣候,何苦也下此辣手?"乙休道:"我固不合氣盛,彼時也是有激而發,情不由己。
好在殘骨未失,以我四人之力,又有這十幾粒盧家靈丹,還不難使之複原。
就請齊道兄為首,先給他們施治吧。
"妙一真人道:"有此靈丹,便不費事。
他們的輕傷,好些已被天癡道友治愈。
這類重傷共是九人,就請天癡道友取九粒靈丹,照此用法醫治好了。
"天癡上人知道重傷諸徒急切間隻能用本門靈丹定痛,複原卻難。
而盧妪九轉百煉靈丹能脫胎換骨,起死回生,長還肢體,靈效非常,能分潤兩三粒,已有複原之望,竟每人給一粒。
自是欣喜,極口稱謝,接将過去。
那蕉葉除包這十五粒靈丹,并書明用法外,内中還有一根道冠上用的簪子。
衆人久聞此寶神奇妙用,各自注目觀望。
其質非金非玉,非石非木,不知何物所制。
色黑如漆,黯無光澤,形式卻極古雅。
如非衆仙慧目法眼,看出内裡氤氲隐隐,層層流轉;道力稍差,便以凡物視之,決不知是件前古稀世奇珍了。
妙一真人将蕉葉遞與天癡上人看過,便把靈丹仍舊包好收起。
持簪在手,走向乙休身前,笑道:"盧妪私心,甯贈靈丹,不傳此簪用法,隻能吸去火毒,好些神奇妙用,俱無法賞鑒了。
"說完,随将手中寶簪向乙休頭面之上擦得兩擦,那簪便自亂動。
乙休傷處立覺一陣奇痛鑽膚而出。
簪内便有幾縷血絲般影子往裡滲進,徐徐流行,由顯而隐。
約有半盞茶時,火毒才得吸盡。
拿在手裡,定睛一照看,隻有細如牛毛幾絲血花,被内裡雲氣裹住,疾轉不止,漸漸消失無蹤。
妙一真人方在贊賞,忽聽一老婦聲音發話道: "此寶用畢,請以簪頭東指,照中間連彈三下,自能飛回,幸勿久留。
"這聲音就似在簪上,妙一真人知她簪上附有寄聲之法,此寶與她心靈相通,以彈指為号,這裡一彈,寶主人立即警覺,行法收回。
随即走向門口,依言行事,彈了三指,手托相待。
隔不一會,眼見這簪微一振動,忽然化成一溜銀色火星,長才數寸,尾發爆音,破空直上,疾逾電掣,往正東方飛去,晃眼便已無蹤。
妙一真人重又歸座。
乙休已是複原,笑道: "盧妪真個小氣,誰還好意思留她東西不成?這等情急。
"朱由穆道:"此實難怪。
此寶是她命根,如何不看得重?性情又那麼古怪,肯借寶贈藥,已是極大面子了。
你隻見她收回忒急,少時間兩個往借的人,借時正不知是如何艱難呢。
"乙休也笑道:"此話誠然。
休說此寶,便是她這靈丹,平日若要想她一粒,也難如登天,不知怎會一贈十五粒?而受傷非此不治的又隻九人,竟富餘了六粒,久聞這老婆子有鬼神不測之機,隻是性情乖僻,專講報施,恩怨分明。
她如無所求助,輕易不肯助人。
此事奇怪,其中必有原故。
我現在靈元初複,難于用心。
齊道友玄功奧妙,明燭機先,何不算它一算?" 妙一真人道:"大荒二老好為詭異之行,贈丹之時,已将陰陽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