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回 靈藥難求 仙女兒飛馳紅鳳嶺 佛光解禁 癡上人遁走白犀潭
關燈
小
中
大
烈火,當空散将開來。
同時敵人金光也自碎裂,化為無數金芒箭雨一般,夾在烈火叢中四散下射。
天癡上人因此火熔石流金,奇熱且毒,又是神木劍的對頭,衆弟子身帶法寶、飛劍,都是晶玉神木所制,一個躲閃防備不及,立受重傷。
慌不疊待要行法抵禦,哪知敵人早有成算,當碧光快與紅光撞上時,反向後略退。
等到紅光爆裂,将手一指,碧光突往平面展開,寒光凜凜,往前一逼。
同時再發出一股極猛烈的罡風,當頭的烈火遇上便即消滅,化為青煙,被風一吹即散。
下餘的,直似飓風之卷黃沙,朝前湧去。
天癡上人枉用多年苦功煉成此寶,平日随心運用,一旦為人所破,再用極厲害的法術和相克之寶一摧動,化為千百丈無情烈焰,随着罡風猛撲過來。
雖然法力高強,急切間也來不及制止。
知道再不見機遁走,自己無妨,随帶諸門弟子多半不死必傷,決難幸免。
沒奈何,把腳一頓,大喝:"衆弟子,随我速退!"忙由袍袖内飛出一片黑光,略阻火勢。
同時運用玄功,連随行十二弟子一齊攝起,縱遁光破空遁去。
因是恨極仇敵,怨毒已深,無可發洩;又見烈火如潮,劫雲滾滾,勢不可當,那黑光略一阻擋,便吃碧光罡風蕩開,依舊光焰萬丈,漫空乘風,電駛追來。
知道自己飛遁神速,已經率衆脫險,再難追上。
百忙中,一面收回黑光,一面手掐靈訣,并将适在谷口叫陣時取而未用的一件法寶取出,等要施為,本意反風回火;一面仍用前寶由地底攻入白犀潭,引發地肺真火,毀去敵人巢穴,連後山一帶全給燒成劫灰,稍洩胸中忿恨。
誰知韓仙子早有楊姑婆事前報警洩機,深知天癡上人虛實底細和法寶功用,以逸待勞,一切均有應付。
所用法寶,無一不是對方克星。
上來幾下,便即打悶,使其莫測高深。
大挫之餘,心氣先餒,又帶着愛徒累贅,諸多顧忌,好些未容施展,枉自怨毒,怒火填胸,除了敗退回島,更無良策。
這時身後漫空烈焰,已被碧光逼緊,反為敵用。
那碧光乃千萬年凝寒之氣,為乾天罡氣所迫,日積月累,凝煉成一團奇寒氣質,經一前輩仙人費了百年苦功,煉成此寶,名為寒碧珠。
後來成道飛升,傳與了玄龜殿散仙易周。
為破天癡上人兩極陽精合煉之寶,使乙休到銅椰島對敵,滅卻一層危害;又知乙休好勝,不肯借助于人,特令楊姑婆帶來交與韓仙子,如法使用。
并告以連日虔蔔先天易數所得玄機,請韓仙子适可而止,略微懲創,稍去日後驕妄,使其心服已足。
不可窮追,挫折太過,緻令情急拼命,鬧得仇無可解,兩敗俱傷。
其元神凝煉,法體原身尚未恢複,隻憑神遊。
銅椰島之行,尤不可随乙休同往。
韓仙子性雖有點剛愎,生平隻信服妙一夫人和楊姑婆兩位好友,言聽計從。
雖未下那絕情毒手,但恨對方,人還未見,先已出口傷人,所以還在驅火追逐。
此寶與鄭八姑雪魂珠相比,一個是水到渠成,年久天生,已經成形,到了火候,才經寶主人加功緊煉,使與本身元靈相合為一,成為曠古奇珍,無窮妙用;一個隻具精氣,未到爐火純青地步,經人收去,加功緊煉,始成法寶,隻是氣質功候稍差,如論對敵時的威力靈效,多半相同。
尤其抵禦真火,因附乾天罡煞之氣,獨具專長,更不在雪珠以下。
收發運用,更是無論相隔千萬裡,無不由心。
韓仙子本定破敵以後,即将此寶經由空中發送回去;這裡如法摧送,寶主人心靈相通,立即警覺,自會收去,萬裡相隔,片刻即至。
除卻佛門心光遁法和道家的靈光飛行,誰也追它不上。
天癡上人哪裡知道,反風驅火之法不特無功,身後烈火光芒反被罡風催動,來勢更急,竟快被它追上。
這才死心息念,忙催遁光,加緊飛逃而去。
總算知機,免了葬送一件法寶。
正縱遁光急駛,猛聽頭上有破空之聲。
天癡上人師徒飛本極高,一聽聲出己上,定睛一看,一道碧光挾着一溜其長經天的紅光,正由頭上極高空的雲層之上飛渡,往自己去路一面飛去。
分明身後追逐的烈火和那碧光,竟比遁光還快得多。
回頭固是無顔,火光忽越向前面,不知敵人又鬧甚玄虛;繞路遁回,又大丢人,隻率硬闖。
邊飛邊尋思,方覺進退兩難,遙望對面山頭上立着一人,手指自己大喝道:"癡老兒,莫害怕,我那山妻是不會追你的。
前面我還為你設有一關送别,隻稍微低頭服輸,便能無事過去,否則難說。
如無人救你,令高徒們也許屈留些日子。
"說時,天癡上人已經飛近,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大罵:"千年壓不死的駝鬼!自己縮頭,不敢和我對敵,卻指使潑婦出頭,隻鬧鬼祟行徑。
像你這等無恥,也配稱作修道之士?你當我真個敗了不成?" 乙休聞言,一點也不生氣,哈哈大笑道:"癡老兒,難為你,偌大年紀,還收有這麼許多徒弟,自稱一教宗主。
這不是銅椰島上,由你一個人的性,關上門當山大王,作威作福,由你稱尊,無人敢惹。
要和人鬥法,得憑真實法力;單是惱羞成怒,真個成了罵街潑婦,無非自失身份,有何用處?适因白犀潭乃山妻主人,故此由她給你一點顔色。
知你嫌我未和你交手,有些難過,故來此相候。
怎說不肯見你?實對你說,今天我為戒你驕妄,有心怄這閑氣,看看你到底用甚麼法子向我報複。
因要見識見識你那先天混元一氣大陣是甚樣兒,我隻臊臊你的面子而已。
隻管放心,此時決不會傷你,遲早放你回島,不過令高徒們卻須留此,作個押頭罷了。
" 天癡上人原是急怒攻心,恨敵入骨,口中喝罵,暗地施為,準備一對面,便師徒合力,一齊夾攻。
能傷得敵人,略出怒氣,固是快事;不能,也不再戀戰,就此拿話激将,誘往銅椰島,使其自投羅網,決一死戰。
當初發現乙休時,兩下相隔約有三數十裡,因飛行神速,就這彼此傳聲對答之際,按理早該飛到。
及至互相嘲罵了一陣,天癡上人似覺飛近了些,卻總飛不到前面峰頂。
猛然警覺,知已陷入埋伏以内。
敵人為人,決不隻說大話了事。
自己雖不怕,這些門徒實是可慮。
如真全數被陷在此,自己一人遁回島去,日後便能報得此仇,也是生平的奇恥大辱。
身在伏中,初見時打算已無用處。
并且一經施為,妙用立即發動,脫身更難。
估量乙休兼用移形換影,借地傳聲之法,真身必隐一旁,對面山頭,隻是旁處移來的虛影,就能施展法力,趕将過去,不是上當便是撲空。
念頭一轉,一面暗囑門徒小心戒備,不可稍微忙亂,也不可離開自己一丈以外,一任敵人辱罵,不可動火輕敵,務随自己行動。
一面忙把遁光停住,先辨明了真正子午方位和五行向背。
再把盛怒平抑下去,舍卻對面峰頭,或照心中揣測,和自己易地而居。
隐身之處,面向西北,冷笑道:"駝鬼無恥,隻使用鬼蜮伎倆,還敢說是和我相對嗎? 不必再鬼頭鬼腦暗算我門人,今日老夫誤中詭計,甘拜下風。
你夫妻真有神通,敢去銅椰島相見,我便從此退出此島,隐居大荒,永不出世,你看如何?"說完,果聽西北方乙休哈哈大笑道:"癡老兒,總算難為你,居然識得我這移形換影之法,雖還不能脫身,到底少吃一場苦頭。
居然也肯輸口,服我了嗎?我早料定你不過黔驢之技。
至于請我老人家去搗巢穴,賣弄你竊據多年的一點家私,作那孤注一擲,我不是上來就和你說,答應準去的嗎,何必再用這激将之法則甚?至于我那老伴,這多年來,隻不許人到她門前擾鬧,如有本領,十次八次盡可上門找她,甚時都在等你,決無虛約,但照例不肯上門欺人。
尤其像你這等老而無恥之人,不得不加驅逐,以免災害岷山左近草木。
想她上門尋你,如何請得她動?就我駝子一個,已夠你受用的了,如再把她請去,她的性情是除惡務盡,便不能似我這樣好說話了。
我本心是稍和你開點玩笑,把令高足們屈留在此,等我回白犀潭向我老伴略叙闊别,再親身來護送他們回去,免得路上遇見對頭,你無力照顧。
别人不似我好說話,令高足們有個七長八短,不能保他們長命百歲,追本窮源,說是事由駝子而起,更添抱怨。
現在念你尚有自知之明,我駝子一向寬宏大量,伸手不打笑面人,隻要肯低頭服輸,百事皆了,決不再難為你。
不過話已說出,總該應個景兒,免你回去又向門人吹大牛,說我埋伏被你識破,我計無所施,不得不放你走。
如是曉事的,自己一人先行回去,由東南方煞戶飛出,以你法力,雖有一點阻礙,足可脫身。
令高足們也隻屈留二日,我便親來護送,無多停留。
千萬不可攜帶同行,否則,便是白害他們吃苦。
萬一再連你屈留此地,等我一齊護送,就更不是意思了。
好話說完,信不信由你。
我和山妻一别多年,她前此對我頗有一點芥蒂,多謝你的成全,今日才得相見。
亟欲回去叙闊,恕不奉陪了。
"說罷,便沒聲息。
天癡上人聞言,自是愧憤難當,又無法還口。
情知所說多半實情,偏是敵人禁法神妙,急切間直看不出一點虛實迹象。
連喝兩聲:"駝鬼少住!"不聽答應,料已飛走。
留既不可,行又可慮,為難了一陣。
照敵人所說,獨自遁回,日後如何見人?萬無此理,說不得隻好硬着頭皮,先把禁制引發,再行相機應付。
想了又想,把随行門人聚齊,遁光聯合,先放起太乙元磁精氣和身帶兩件最得力的法寶,将師徒十三人全身護住。
然後由自己向前開路,不照乙休的話,徑直往回路前飛。
揚手一神雷發将出去,哪知乙休行時已将埋伏發動。
因他來時途中埋伏全被白眉和尚命人破去,格外加了功力。
一聲霹靂過去,立時煙岚雜沓,天地混茫,上下四處,沓無涯際。
跟着五行禁制一齊發動,光焰萬丈,一時金刀電耀,大木雲連,惡浪排山,烈焰如海,加上罡風烈烈,黃塵滾滾,一齊環攻上來。
雖仗法力高強,五遁之術皆所精習,又有元磁精氣至寶護身,未受其害。
無如敵人禁法神奇,五行相生,循環不已,破了一樣,随又化生一樣。
暗中又藏有乾坤大挪移法諸般變化,玄妙莫測。
竭盡全力,僅可免害,脫身卻難。
況又未照所說方向出伏。
陣中禁制全被引動,有自己在無妨,隻要一離開,衆門人不隻被困,還要受傷。
師徒十三人正在咬牙切齒,痛恨咒罵,無計可施,猛瞥見身後現出一大圈佛光,懸在空中,四外五遁風雷隻要近前,便即消滅。
仔細一看,正與初來時沿途所遇佛光金霞相助脫險一般路數,知道仍是那人暗助。
看此佛光出現在後,分明走了相反方向,一不小心,就許引往岷山敵人那裡,更是奇恥。
連忙向南稱謝,率領門人飛身過去。
那佛光立即将天癡師徒環在陣中,疾逾閃電,轉了兩轉,忽往斜刺裡飛去。
敵人狡猾,竟在遠處行法遙制,頻頻運轉,瞬息百變,并不專指一處。
如無佛法相助,再有片時,非被引往白犀潭敵人門上不可。
當時驚喜交集,如釋重負,對于暗中助力之人,感謝已極。
暗忖:"乙休最不喜人幹預他事,此人這等行徑,無異向他挑戰。
出此大力,怎又不肯相見?"那佛光護送出陣,立時隐去。
天癡上人方在回頭,欲向那人緻謝,猛瞥見左側危崖上有一小沙彌,人影一晃,跟着一道金光,迅疾如電,往峨眉後山那一面飛去,年紀既輕,又是從未見過。
乙休法術厲害,豈是常人能破,這樣一個小沙彌,竟有如此神通。
看那飛遁情景,功力雖也不弱,如說高出敵人之上,卻絕不似。
可是此行除每遇厲害埋伏,必現這類佛光金霞外,更不見别的迹兆。
難道有師長随來,仔細觀察?宛如神龍見首,微現鱗爪,一瞥即逝,更無端倪。
隻得感謝在心,加功急駛,往歸途趕去,自打複仇主意。
不提。
同時敵人金光也自碎裂,化為無數金芒箭雨一般,夾在烈火叢中四散下射。
天癡上人因此火熔石流金,奇熱且毒,又是神木劍的對頭,衆弟子身帶法寶、飛劍,都是晶玉神木所制,一個躲閃防備不及,立受重傷。
慌不疊待要行法抵禦,哪知敵人早有成算,當碧光快與紅光撞上時,反向後略退。
等到紅光爆裂,将手一指,碧光突往平面展開,寒光凜凜,往前一逼。
同時再發出一股極猛烈的罡風,當頭的烈火遇上便即消滅,化為青煙,被風一吹即散。
下餘的,直似飓風之卷黃沙,朝前湧去。
天癡上人枉用多年苦功煉成此寶,平日随心運用,一旦為人所破,再用極厲害的法術和相克之寶一摧動,化為千百丈無情烈焰,随着罡風猛撲過來。
雖然法力高強,急切間也來不及制止。
知道再不見機遁走,自己無妨,随帶諸門弟子多半不死必傷,決難幸免。
沒奈何,把腳一頓,大喝:"衆弟子,随我速退!"忙由袍袖内飛出一片黑光,略阻火勢。
同時運用玄功,連随行十二弟子一齊攝起,縱遁光破空遁去。
因是恨極仇敵,怨毒已深,無可發洩;又見烈火如潮,劫雲滾滾,勢不可當,那黑光略一阻擋,便吃碧光罡風蕩開,依舊光焰萬丈,漫空乘風,電駛追來。
知道自己飛遁神速,已經率衆脫險,再難追上。
百忙中,一面收回黑光,一面手掐靈訣,并将适在谷口叫陣時取而未用的一件法寶取出,等要施為,本意反風回火;一面仍用前寶由地底攻入白犀潭,引發地肺真火,毀去敵人巢穴,連後山一帶全給燒成劫灰,稍洩胸中忿恨。
誰知韓仙子早有楊姑婆事前報警洩機,深知天癡上人虛實底細和法寶功用,以逸待勞,一切均有應付。
所用法寶,無一不是對方克星。
上來幾下,便即打悶,使其莫測高深。
大挫之餘,心氣先餒,又帶着愛徒累贅,諸多顧忌,好些未容施展,枉自怨毒,怒火填胸,除了敗退回島,更無良策。
這時身後漫空烈焰,已被碧光逼緊,反為敵用。
那碧光乃千萬年凝寒之氣,為乾天罡氣所迫,日積月累,凝煉成一團奇寒氣質,經一前輩仙人費了百年苦功,煉成此寶,名為寒碧珠。
後來成道飛升,傳與了玄龜殿散仙易周。
為破天癡上人兩極陽精合煉之寶,使乙休到銅椰島對敵,滅卻一層危害;又知乙休好勝,不肯借助于人,特令楊姑婆帶來交與韓仙子,如法使用。
并告以連日虔蔔先天易數所得玄機,請韓仙子适可而止,略微懲創,稍去日後驕妄,使其心服已足。
不可窮追,挫折太過,緻令情急拼命,鬧得仇無可解,兩敗俱傷。
其元神凝煉,法體原身尚未恢複,隻憑神遊。
銅椰島之行,尤不可随乙休同往。
韓仙子性雖有點剛愎,生平隻信服妙一夫人和楊姑婆兩位好友,言聽計從。
雖未下那絕情毒手,但恨對方,人還未見,先已出口傷人,所以還在驅火追逐。
此寶與鄭八姑雪魂珠相比,一個是水到渠成,年久天生,已經成形,到了火候,才經寶主人加功緊煉,使與本身元靈相合為一,成為曠古奇珍,無窮妙用;一個隻具精氣,未到爐火純青地步,經人收去,加功緊煉,始成法寶,隻是氣質功候稍差,如論對敵時的威力靈效,多半相同。
尤其抵禦真火,因附乾天罡煞之氣,獨具專長,更不在雪珠以下。
收發運用,更是無論相隔千萬裡,無不由心。
韓仙子本定破敵以後,即将此寶經由空中發送回去;這裡如法摧送,寶主人心靈相通,立即警覺,自會收去,萬裡相隔,片刻即至。
除卻佛門心光遁法和道家的靈光飛行,誰也追它不上。
天癡上人哪裡知道,反風驅火之法不特無功,身後烈火光芒反被罡風催動,來勢更急,竟快被它追上。
這才死心息念,忙催遁光,加緊飛逃而去。
總算知機,免了葬送一件法寶。
正縱遁光急駛,猛聽頭上有破空之聲。
天癡上人師徒飛本極高,一聽聲出己上,定睛一看,一道碧光挾着一溜其長經天的紅光,正由頭上極高空的雲層之上飛渡,往自己去路一面飛去。
分明身後追逐的烈火和那碧光,竟比遁光還快得多。
回頭固是無顔,火光忽越向前面,不知敵人又鬧甚玄虛;繞路遁回,又大丢人,隻率硬闖。
邊飛邊尋思,方覺進退兩難,遙望對面山頭上立着一人,手指自己大喝道:"癡老兒,莫害怕,我那山妻是不會追你的。
前面我還為你設有一關送别,隻稍微低頭服輸,便能無事過去,否則難說。
如無人救你,令高徒們也許屈留些日子。
"說時,天癡上人已經飛近,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大罵:"千年壓不死的駝鬼!自己縮頭,不敢和我對敵,卻指使潑婦出頭,隻鬧鬼祟行徑。
像你這等無恥,也配稱作修道之士?你當我真個敗了不成?" 乙休聞言,一點也不生氣,哈哈大笑道:"癡老兒,難為你,偌大年紀,還收有這麼許多徒弟,自稱一教宗主。
這不是銅椰島上,由你一個人的性,關上門當山大王,作威作福,由你稱尊,無人敢惹。
要和人鬥法,得憑真實法力;單是惱羞成怒,真個成了罵街潑婦,無非自失身份,有何用處?适因白犀潭乃山妻主人,故此由她給你一點顔色。
知你嫌我未和你交手,有些難過,故來此相候。
怎說不肯見你?實對你說,今天我為戒你驕妄,有心怄這閑氣,看看你到底用甚麼法子向我報複。
因要見識見識你那先天混元一氣大陣是甚樣兒,我隻臊臊你的面子而已。
隻管放心,此時決不會傷你,遲早放你回島,不過令高徒們卻須留此,作個押頭罷了。
" 天癡上人原是急怒攻心,恨敵入骨,口中喝罵,暗地施為,準備一對面,便師徒合力,一齊夾攻。
能傷得敵人,略出怒氣,固是快事;不能,也不再戀戰,就此拿話激将,誘往銅椰島,使其自投羅網,決一死戰。
當初發現乙休時,兩下相隔約有三數十裡,因飛行神速,就這彼此傳聲對答之際,按理早該飛到。
及至互相嘲罵了一陣,天癡上人似覺飛近了些,卻總飛不到前面峰頂。
猛然警覺,知已陷入埋伏以内。
敵人為人,決不隻說大話了事。
自己雖不怕,這些門徒實是可慮。
如真全數被陷在此,自己一人遁回島去,日後便能報得此仇,也是生平的奇恥大辱。
身在伏中,初見時打算已無用處。
并且一經施為,妙用立即發動,脫身更難。
估量乙休兼用移形換影,借地傳聲之法,真身必隐一旁,對面山頭,隻是旁處移來的虛影,就能施展法力,趕将過去,不是上當便是撲空。
念頭一轉,一面暗囑門徒小心戒備,不可稍微忙亂,也不可離開自己一丈以外,一任敵人辱罵,不可動火輕敵,務随自己行動。
一面忙把遁光停住,先辨明了真正子午方位和五行向背。
再把盛怒平抑下去,舍卻對面峰頭,或照心中揣測,和自己易地而居。
隐身之處,面向西北,冷笑道:"駝鬼無恥,隻使用鬼蜮伎倆,還敢說是和我相對嗎? 不必再鬼頭鬼腦暗算我門人,今日老夫誤中詭計,甘拜下風。
你夫妻真有神通,敢去銅椰島相見,我便從此退出此島,隐居大荒,永不出世,你看如何?"說完,果聽西北方乙休哈哈大笑道:"癡老兒,總算難為你,居然識得我這移形換影之法,雖還不能脫身,到底少吃一場苦頭。
居然也肯輸口,服我了嗎?我早料定你不過黔驢之技。
至于請我老人家去搗巢穴,賣弄你竊據多年的一點家私,作那孤注一擲,我不是上來就和你說,答應準去的嗎,何必再用這激将之法則甚?至于我那老伴,這多年來,隻不許人到她門前擾鬧,如有本領,十次八次盡可上門找她,甚時都在等你,決無虛約,但照例不肯上門欺人。
尤其像你這等老而無恥之人,不得不加驅逐,以免災害岷山左近草木。
想她上門尋你,如何請得她動?就我駝子一個,已夠你受用的了,如再把她請去,她的性情是除惡務盡,便不能似我這樣好說話了。
我本心是稍和你開點玩笑,把令高足們屈留在此,等我回白犀潭向我老伴略叙闊别,再親身來護送他們回去,免得路上遇見對頭,你無力照顧。
别人不似我好說話,令高足們有個七長八短,不能保他們長命百歲,追本窮源,說是事由駝子而起,更添抱怨。
現在念你尚有自知之明,我駝子一向寬宏大量,伸手不打笑面人,隻要肯低頭服輸,百事皆了,決不再難為你。
不過話已說出,總該應個景兒,免你回去又向門人吹大牛,說我埋伏被你識破,我計無所施,不得不放你走。
如是曉事的,自己一人先行回去,由東南方煞戶飛出,以你法力,雖有一點阻礙,足可脫身。
令高足們也隻屈留二日,我便親來護送,無多停留。
千萬不可攜帶同行,否則,便是白害他們吃苦。
萬一再連你屈留此地,等我一齊護送,就更不是意思了。
好話說完,信不信由你。
我和山妻一别多年,她前此對我頗有一點芥蒂,多謝你的成全,今日才得相見。
亟欲回去叙闊,恕不奉陪了。
"說罷,便沒聲息。
天癡上人聞言,自是愧憤難當,又無法還口。
情知所說多半實情,偏是敵人禁法神妙,急切間直看不出一點虛實迹象。
連喝兩聲:"駝鬼少住!"不聽答應,料已飛走。
留既不可,行又可慮,為難了一陣。
照敵人所說,獨自遁回,日後如何見人?萬無此理,說不得隻好硬着頭皮,先把禁制引發,再行相機應付。
想了又想,把随行門人聚齊,遁光聯合,先放起太乙元磁精氣和身帶兩件最得力的法寶,将師徒十三人全身護住。
然後由自己向前開路,不照乙休的話,徑直往回路前飛。
揚手一神雷發将出去,哪知乙休行時已将埋伏發動。
因他來時途中埋伏全被白眉和尚命人破去,格外加了功力。
一聲霹靂過去,立時煙岚雜沓,天地混茫,上下四處,沓無涯際。
跟着五行禁制一齊發動,光焰萬丈,一時金刀電耀,大木雲連,惡浪排山,烈焰如海,加上罡風烈烈,黃塵滾滾,一齊環攻上來。
雖仗法力高強,五遁之術皆所精習,又有元磁精氣至寶護身,未受其害。
無如敵人禁法神奇,五行相生,循環不已,破了一樣,随又化生一樣。
暗中又藏有乾坤大挪移法諸般變化,玄妙莫測。
竭盡全力,僅可免害,脫身卻難。
況又未照所說方向出伏。
陣中禁制全被引動,有自己在無妨,隻要一離開,衆門人不隻被困,還要受傷。
師徒十三人正在咬牙切齒,痛恨咒罵,無計可施,猛瞥見身後現出一大圈佛光,懸在空中,四外五遁風雷隻要近前,便即消滅。
仔細一看,正與初來時沿途所遇佛光金霞相助脫險一般路數,知道仍是那人暗助。
看此佛光出現在後,分明走了相反方向,一不小心,就許引往岷山敵人那裡,更是奇恥。
連忙向南稱謝,率領門人飛身過去。
那佛光立即将天癡師徒環在陣中,疾逾閃電,轉了兩轉,忽往斜刺裡飛去。
敵人狡猾,竟在遠處行法遙制,頻頻運轉,瞬息百變,并不專指一處。
如無佛法相助,再有片時,非被引往白犀潭敵人門上不可。
當時驚喜交集,如釋重負,對于暗中助力之人,感謝已極。
暗忖:"乙休最不喜人幹預他事,此人這等行徑,無異向他挑戰。
出此大力,怎又不肯相見?"那佛光護送出陣,立時隐去。
天癡上人方在回頭,欲向那人緻謝,猛瞥見左側危崖上有一小沙彌,人影一晃,跟着一道金光,迅疾如電,往峨眉後山那一面飛去,年紀既輕,又是從未見過。
乙休法術厲害,豈是常人能破,這樣一個小沙彌,竟有如此神通。
看那飛遁情景,功力雖也不弱,如說高出敵人之上,卻絕不似。
可是此行除每遇厲害埋伏,必現這類佛光金霞外,更不見别的迹兆。
難道有師長随來,仔細觀察?宛如神龍見首,微現鱗爪,一瞥即逝,更無端倪。
隻得感謝在心,加功急駛,往歸途趕去,自打複仇主意。
不提。